JB/T 8299-1999 拖拉机传动系效率的测定

JB/T 8299-1999 Determination of tracto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行业标准-机械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8299-1999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机械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9-08-06
实施日期
2000-01-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起草人:
于瑞玺、孔维恭、唐子立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60.10

T63

JB/T8299999---1

拖拉机传动系效率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tractortransmissionefficiency

1999-08-06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8299----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JB/T8299—95(原GB10918—89)《拖拉机传动系效率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JB/T8299—95相比,在以下主要技术内容上有所改变:四轮驱动拖拉机主传动系的试验

载荷与有关标准协调,并用公式表示。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8299—95。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瑞玺、孔维恭、唐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299----1999

拖拉机传动系效率的测定

代替JB/T8299—95

Determinationoftractortransmissionefficiency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拖拉机传动系(主传动系和动力输出轴传动系)空转功率损失和负载下传动效率的测

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拖拉机的机械式传动系。传动系中部件传动效率的测定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979—1991农业轮胎系列

GB/T3871—1993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

GB/T6229—1995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

3测定传动系效率的条件

3.1对被测传动系的要求

3.1.1被测传动系应符合装配技术要求。按拖拉机使用说明书或有关技术文件灌注规定牌号的润滑油,

油面高度为正常油面高度的中值。

3.1.2被测传动系应按GB/T3871或GB/T6299的规定磨合。

3.1.3试验时,油温按有关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正常油温;如果无文件规定,则油温规定为80℃±3℃。

3.2试验装置

3.2.1室内开式传动试验台,并应有控温装置。

3.2.2试验台的动力源为可调速的直流电动机,或其他动力装置。

3.2.3如果试验台有增速或减速装置,则输入、输出转矩–转速传感器应接在传动系输入轴和输出轴与

这些装置之间。如果转矩–转速传感器与试验台或传动系为刚性联接,其同轴度应不大于φ0.05mm。

3.3测试仪表

3.3.1测试用转矩–转速传感器与二次仪表配套使用的综合精度:转矩为±0.5%,转速为±0.1%。

3.3.2测温仪表精度为±1℃。

3.3.3所有仪表,测试前要经过标定或校正。

4试验记录与报告

4.1测试数据至少为30s内的积分平均值,或至少为3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4.2根据测试项目,分别按附录A(提示的附录)中的表A1、表A2和表A3所规定的内容记录。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8-06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T8299----1999

4.3试验结束后应有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a)委托试验厂家;

b)被试传动系型号及制造厂;

c)匹配发动机标定转速和转矩;

d)委托试验厂家对试验的要求;

e)试验结果应包括各试验结果的评定值及其依据的试验记录;

f)试验编号、试验日期以及试验承接单位的签章。

5空转功率损失的测定

5.1试验方法

a)被测传动系不接入,在发动机标定转速和相应于动力输出轴轴端为标准转速下,测量联接装置

的附加转矩;

b)接入被测传动系,变速箱和动力输出轴均在空挡位置,在发动机标定转速下,测量空转转矩;

c)锁上差速锁,动力输出轴在空挡和接合位置,在发动机标定转速下,对变速箱的每个前进挡进

行空转试验,记录空转转矩;

d)变速箱在空挡位置,在发动机标定转速和相应于动力输出轴轴端为标准转速下,进行空转试验,

记录空转转矩。

5.2空转功率损失计算

根据式(1)计算损失功率PL:

(T−T)n

P=incoin(kW)··········································(1)

L95493.

式中:Tin——输入转矩,N·m;

Tco——联接装置在相应输入转速下的附加转矩,N·m;

nin——输入转速,r/min。

5.3空转功率损失的评定

由发动机标定转速下的各前进挡(不包括空挡)空转功率损失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传动系空转

PL

功率损失的评定值,按式(2)计算:

1n

PP··········································

L=∑Li(kW)(2)

ni=1

式中:n——排挡数;

PLi——第i挡在发动机标定转速下的空转功率损失,kW;

i——排挡号。

6主传动系传动效率的测定

6.1试验方法

6.1.1试验载荷

a)对于后轮驱动轮式、履带和手扶拖拉机,在按发动机标定转矩Ten计算的驱动轮转矩TeQ与按拖

拉机轮胎承载能力(或履带垂直作用力)计算的附着转矩TΦ中,即式(3)、式(4)中较小值作为试验

载荷Tout。加载系统的载荷波动量应不大于5%,平均变动量应不大于1%。

2

JB/T8299----1999

TeQ=TeniQiηM·················································(3)

TΦ=2GrdΦ·····················································(4)

式中:iQi——从发动机传至驱动轮的第i档传动比;

ηM——传动系某挡传动效率的计算值。其中齿轮副用下列经验值:圆柱齿轮0.98;圆锥齿轮0.97;

行星齿轮0.96;

G——每个驱动轮胎承载能力(取胎内气压为0.1MPa时的承载能力,在GB/T2979中查取)或每

边履带对地面的垂直作用力,N;

rd——驱动轮动力半径,轮胎按名义尺寸乘以0.935;履带按驱动轮节圆半径,m;

Φ——附着系数,轮式拖拉机取0.65;履带拖拉机取1.0。

b)对于四轮驱动拖拉机,按发动机标定转矩和按前、后驱动轮的承载能力比例关系计算的前、后

驱动轮转矩TFi、TRi作为试验载荷,见式(5)、式(6):

Gr

FF·········································

TFi=TbiRi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