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571-1996 Designed criterion of security and alarm engineering for cultural museums seri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6年10月
-
201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
- 起草人:
- 郝文起、杜绍熔、姜福成、郭远锐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6571—1996
前言
本标准是GA-27《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拿权防护级别的规定》的配套标准,
对问系统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提出了应该遵循的规范,从而使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贯彻
落实更具有操作性。
本标准的编写思路是:
1.与GA-27标准的主题即:三中风险等级和对应的防护级别紧密联系,提出九
种设计规范式;
2.与工程程序要求相联系,突出了工程设计前对工程进行现场勘察的规范与要
求;
3.突出工程设计特点,不与各种相关联的产品标准中的有关内容相重复;
4.基本不涉及工程安装、施工、维修方面的要求;
5.强调实体防护在文物系统防范中不可忽略的作用;
6.强调总体防范效果。
本标准没有对应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在具体内容上,参考采用了一些国外先进
安
全防范系统设备中的功能,结果国内的文物系统安全防范工程审核时的经验总结以及工
程验收中的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防范性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西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文起、杜绍熔、姜福成、郭远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物系统博物馆
GB/T16571—1996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edcriterionofsecurityandalarm
Engineeringforculturalmuseumsseri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要求,是设计文物系统博物馆安
全防范工程的技术户依据。
本标准使用于文物系统别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商店、考古研究所和其他
收集文物标本的场所。工艺美术、档案馆大呢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应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
时,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发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
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A25-92防盗安全门
GA27-9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一级防护目标classoneprotectionobject
确定为一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一级防护目标。F1表示。
3.2二级防护目标classtwoprotectionobject
确定为二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二级防护目标,用F2表示。
3.3三级防护目标classthreeprotectionobject
确定为三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三级防护目标,用F3表示。
3.4监视区surveillancearea
室外周界报警或周界栏杆所组成的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线之间所覆盖的区域。
3.5防护区protectionarea
充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区域。
3.6禁区restrictedarea
储存、保管防护目标的库房、保险柜、修复室和其他不充许公众出入的区域。
3.7纵深防护体系longitudinalprotectionsystems
设有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的防护体系。
4现场勘察
4.1勘察内容
现场勘察是进行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勘察内容与要求如下:
a)按照GA27第3章的有关条款,根据用户对房屋的使用安排和藏品情况,确定
一级
防护目标,二级保护目标和三级保护目标的具体区域和位置;
b)在防护区域内,一般以房屋建筑的分隔作为防护区域的边界,分防护区域内含
有几
种不同的级别的防护目标时,应按照GA27第3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其风险等级。也可
以在分防护区域内,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护目标设立不同的防护段;
c)勘察确定禁区的边界,库房内部要按照防护要求,勘察实体防护屏障安装位置;
d)勘察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监视区边界,测量周界长度,确定周界大门的位置和数
量,
记录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根据实际地形、地物提出周界报警戒的基本防护形式,以作
为周
界报警设计的抑郁之一
e)勘察确定防护区域的边界,防护去呀的边界应与室外警戒周界保持一定距离,
所有分防护区域都应划在防护区域的边界区域边界内,防护边界需要设置周界报警或周
界实体屏障时,要对设置位置进行实地勘察,做为周界报警或周界平衡真纳感的设计依
据;
f)勘察确定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所有出入口的位置、门洞尺寸、用途、数量、
重要程度并要进记录,以此作为选择出入口控制方式的基本依据;
g)勘察防护区域内的所有窗户包括天窗,并标注其外形的尺寸,作为防盗窗栅
的设计依据;
h)勘察确定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要进行现场摸似实验,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也
可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要进行记录,监视范围和图像质量应符合9.3.6条的要求,方可
作预定安装位置;
i)对防护目标部位,应测量其附近生产的有规律性的电磁波幅摄强度,对无线
电干扰强度高的区域要进行记录,以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的参数;
j)调查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雾、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
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以作为室外入侵探测监视系统设计时的依据之一;
k)各种探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要进行实地勘察,进行现场摸似试验,符合探测
范围要求,放可作为预定安装位置,对安装高度、出线口的基本位置应标记在平面图上;
l)勘察确定通风管道、暖气安装及其他热源的分布情况。
4.2勘察记录
4.2.1勘察后要按比例绘制以下工程表(图上表明有关尺寸):
a)周界监视区域,防护区域和禁区区域划分平面图;
b)出入口、窗的位置和地下通道的走向平面图;
c)摄像机、探测器、报警照明灯等各种器材的似安装位置图;
d)管线走向、出入口平面图;
e)中心控制四室平面图以及控制室管线进出的位置图
f)防护区域内展柜位置或陈列位置平面布置图;
g)光照度变化、电磁波辐射强度数据表;
h)总体平面图。
4.2.2勘察后应写表1。
表1环境数据表
1~2月3~4月5~6月7~8月9~10月11~12月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最大湿度
风力
降雨
雾
雷电
4.2.3勘察记录应作为正式技术文件存档,并有甲、乙方技术负责人签字。
5、工程设计原则
5.1防护体系
文件安全防范工程应优先选择体系,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和资金限制不能采用纵深防
护措施时,F1应为局部纵深防护体系。
5.2防范功能
文物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应具备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功能其防范能力与设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7357-1996 卧柄垂直安装铰链压紧器 1996-09-13
- JB/T 8491.1-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退火、正火、调质 1996-11-07
- QJ 2450-1993 太阳电池阵接口要求 1993-03-29
- HB 1-131-1983 光杆公差带f990°沉头螺栓 1984-05-31
- QJ 2539.3-1993 化学热处理 钢的气体渗氮 1993-03-29
- HG/T 3708-2003 普通V带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2004-01-09
- GB/T 4197-1984 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 1984-03-09
- EJ/T 787-1993 烧结二氧化铀芯块外形尺寸和粗糙度检验方法 1993-12-13
- JB/T 2839-1992 RAA型刷握及其集电环 1992-06-26
- YB/T 4152-2006 氮化物结合耐火材料用耐火泥浆 200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