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1/T 0110-2024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DB2101/T 0110-2024 Urban Road Light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01/T 0110-2024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05
实施日期
2024-08-05
发布单位/组织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沈阳市路灯管理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文勇、陈宝东、冯喜强、杜国军、杜学智、夏禹、曲春雨、陈明、尤宏晔、张志国、周建博、傅迪晖、燕强、冯宾、李朋、梁旭、黄建军、王越、张启阳、孙晓忱、尹亮亮、党思宁、牟忱、马艳南、李童、刘洋、刘暘、王书晓、刘小红
出版信息:
页数:4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00.01

CCSA00

DB2101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110—2024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2024-07-05发布2024-08-05实施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1/T0110—2024

目  次

前言.............................................................................................................................................................Ⅱ

引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2

5建设流程及要求.......................................................................................................................................2

5.1设计流程及要求...................................................................................................................................2

5.2施工流程及要求...................................................................................................................................4

5.3验收流程及要求...................................................................................................................................5

6工程设计...................................................................................................................................................6

6.1设计标准...............................................................................................................................................6

6.2节能标准及措施...................................................................................................................................8

6.3照明方式与设计要求...........................................................................................................................9

6.4LED照明灯具及光源附件..................................................................................................................12

6.5供电系统及设备材料选择.................................................................................................................13

6.6照明控制.............................................................................................................................................15

6.7安全防护.............................................................................................................................................16

7工程施工.................................................................................................................................................16

7.1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安装.................................................................................................................17

7.2配电装置的安装.................................................................................................................................19

7.3智能控制装置的安装.........................................................................................................................22

7.4架空线路安装.....................................................................................................................................24

7.5低压电缆线路安装.............................................................................................................................28

7.6接地装置安装.....................................................................................................................................31

7.7普通路灯安装.....................................................................................................................................32

8工程验收.................................................................................................................................................33

附录A(资料性附录)道路照明路灯信息采集内容和要求...............................................................3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道路照明工程1.7 m灯杆钢管基础...............................................................36

附录C(资料性附录)道路照明工程灯杆基础施工及接线图...........................................................37

I

DB2101/T011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同时负责标准的宣贯、监督实施等工作。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沈阳市路灯管理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文勇、陈宝东、冯喜强、杜国军、杜学智、夏禹、曲春雨、陈明、尤宏晔、

张志国、周建博、傅迪晖、燕强、冯宾、李朋、梁旭、黄建军、王越、张启阳、孙晓忱、尹亮亮、党思

宁、牟忱、马艳南、李童、刘洋、刘暘、王书晓、刘小红。

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本文件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沈阳市和平区绥化东街4-1号);

联系电话:024-22523441。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市路灯管理局(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28号);联系电话:

024-25891800-302。

DB2101/T0110—2024

引  言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部署,为有序推进城市道路照明提质提标工作,规范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要求,推进城市照明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一张网”的建设进度,实现

全市路灯资产统一控制管理,本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和先

进做法,结合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本文件。

III

DB2101/T0110—2024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沈阳市新建或改造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定、建设流程及要求、工程设计、

工程施工和工程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沈阳市城市道路以及与上述道路相连的相关场所的道路照明工程的建设工作,乡镇

镇区道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T1220不锈钢棒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7000.203灯具第2-3部分:特殊要求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

GB/T7921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17467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1774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方法

GB/T18595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GB/T18802.12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

GB19510.14灯的控制装置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31832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35626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1

DB2101/T0110—2024

GB5075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10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CJ/T457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

CJ/T527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

CJJ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8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T227城市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JB/T10544地下式变压器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T307城市照明节能评价标准

YD/T5132移动通信钢塔桅结构工程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CJJ45和CJJ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LED灯具lightemittingdiodelamp

组合了一个或多个LED光源及与之相匹配的驱动电源的灯具。

3.2

恒照度控制constantilluminancecontrol

一种在使用周期内维持照度水平不变的照明控制方式。

3.3

灯具损坏率failurerateofluminaires

灯具自安装使用后给定时段内输出光通量低于初始光通70%的累计数量与该型号同批次灯具安装数

量之比。

3.4

色容差chromaticitytolerances

表征一批光源中各光源与光源额定色品的偏离,用颜色匹配标准偏差SDCM(standardderivation

ofcolormatching)表示。

3.5

智慧灯杆smartlightingpole

作为综合灯杆的一种类型,具备网络通讯和信息化服务的灯杆,可搭载数据采集、通信基站、智

能应用、信息交互等多类设施的道路杆件。

4基本规定

4.1道路照明工程建设应科学规划设计、统筹安排工程施工及验收,严控光污染及过度照明,并做到安

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低碳、便于管理。

4.2道路照明工程建设各类指标应符合CJJ45和CJJ89的有关规定。

4.3道路照明工程建设应积极应用新型节能环保型照明设备和器材,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

准的规定。

4.4道路照明工程总体设计应与道路主体工程设计相协调,应充分考虑周围场景存在的多种功能需求,

综合考虑施工、运行、维护等因素。

4.5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开放性、可升级性、可扩展性。

4.6道路照明工程建设应与城市道路其他交通设施相互匹配、相互协调。

5建设流程及要求

5.1设计流程及要求

5.1.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设计宜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2

DB2101/T0110—2024

5.1.2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流程:

a)收集道路设计平面图,根据道路等级初步确定道路照明标准;

b)收集道路地上地下各种管道、线路综合断面排列位置图;

c)选择道路照明灯具形式,并收集灯具技术资料;

d)光源、电器种类的比选;

e)控制系统架构及功能的比选;

f)确定照明电源的主要供电方式、地点;

g)估算道路照明装置的容量;

h)估算道路照明工程的建设费用。

5.1.3初步设计阶段文件要求:

a)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应包括封面、设计文件目录、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概算书等。

b)封面应列出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

c)设计文件目录应列出本工程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概算书等内容。

d)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设计方案、供电及控制系统、主要工程量、节能和环

保措施等。

e)设计图纸应包括设计效果图、平面设计图纸、电气接线图纸、控制原理图等。

f)概算书应包括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等。

5.1.4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流程:

a)根据道路等级选定道路照明水平:包括路面平均亮度(照度)、路面亮度(照度)总均匀度和

纵向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诱导性和照明功率密度等指标;

b)道路照明器具的布局种类:单侧悬挑布置、双侧交错(或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多灯组

合、庭院照明和横向悬索布置等方式;

c)道路照明方式:连续照明、特殊区域(段)照明、缓冲照明和高架路照明等方式;

d)选择光源电器和照明器具;

e)进行照明计算并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灯杆高度、仰角、悬挑长度、灯间距;

f)确定电源的具体位置;

g)进行线路、负荷、电压损失、功率因数补偿和接地保护等计算,根据计算确定导线型号、规格、

电源容量等;

h)绘制道路照明线路、灯具、配电控制设施平面布置图,以及路灯线路与地下各种管线排列的断

面图等;

i)绘制道路照明供配电控制系统图(一次、二次回路图、负荷分配图);

j)绘制道路照明灯杆、灯臂(架)、灯杆基础以及电缆沟槽、手(人)孔井、配电箱(柜)、箱式

变电站基础等设计图;

k)进行灯杆的结构计算,确定壁厚和杆径大小;

l)编制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说明、设计计算书等。

5.1.5施工图设计阶段文件要求:

a)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应包括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和材料表、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道路照明

平面图、变配电室平面图、灯柱、照明器具、管线位置和道路断(立)面图)、设计计算书等。

b)图纸目录应列出本工程图纸的名称、图别、图号、规格和数量。

c)主要设备和材料表应列出整个工程的照明电气产品和非标准设施的数量、规格、型号及主要材

料明细等。

d)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范围、供配电设计、道路照明设计、监控系统设

计等内容:

e)道路照明平面图应绘制道路的几何形状平面轮廓,平面布置供配电箱式变电站、配电室、配电

箱、灯位、线路走向、手孔(人孔)井位置。图中应标出架空(地埋管线)线路的导线型号、

规格、线路走向、敷设方法、灯杆间距、手(人)孔井编号、灯位设计编号等。

f)变配电室平面图应按比例绘制变压器、配电屏(柜)、电容器柜等平面布置和安装尺寸。

g)变配电室接地系统平面图应绘制接地体和接地线的平面布置、材料规格、埋设深度、接地电阻

值等。

h)变配电系统图应绘制成单线(或多线)系统图,在下方或近旁设标注栏,标明设备元器件的型

3

DB2101/T0110—2024

号、规格、母线、电压等级和电工仪表,标注栏应由上至下依次标注。

i)灯柱、照明器具、管线位置和道路断(立)面图应绘制道路断面的灯具杆位、高度、仰角、悬

挑长度、管线位置等图示,标注各种施工安装尺寸。

j)应绘制灯杆设计图、灯杆基础图、箱式变电站基础图、配电箱(柜)设计图、手(人)孔井和

过渡接线箱施工图、电缆线路埋设示意图等。选用标准图时应注明标准图号和页次。

k)设计计算书应包括道路照明工程的负荷计算、照明计算、导线截面计算、电压降和功率因数等

计算,以及特殊部分的计算结果,并应分别列入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中。

5.1.6相关的设计文件应提交建设单位和城市照明管理单位确认后实施。

5.2施工流程及要求

5.2.1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宜分为施工进场前期准备和施工管理两个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应在工程前期资

料准备齐全后开展。

5.2.2施工进场前期准备阶段工作流程:

a)成立施工管理机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b)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交底,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施工骨干应熟悉掌握工程情况和技术操

作方法;

c)根据施工图纸,结合预算书内容,统计出各项施工项目单位数量,为施工计划提供可供操作的

依据;

d)制定合理的材料安排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

e)施工场地现场勘察,具体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f)接通工地临时电;

g)人员布置和责任分工;

h)办理人员以及意外保险。

5.2.3施工进场前期准备阶段资料要求:

a)工程招投标文件或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书;

b)中标通知书、工程施工合同;

c)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d)设计文件技术交底记录。

5.2.4施工管理阶段工作流程:

a)加强与业主、监理及各方的联系;

b)详细记录施工日志;

c)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建设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抽查;

d)施工调度:现场项目部按照现场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e)施工检查:包括对现场日常进行的安装工艺、隐蔽工程、进度计划、质量标准以及安全文明等

的检查;

f)临设管理:对施工现场的临时办公、材料堆放、环境卫生、临时用水用电等的管理。

5.2.5施工管理阶段资料要求:

a)施工委托单;

b)工程开工报告;

c)施工日志;

d)工序质量报验单;

e)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表;

f)变压器、箱变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g)配电装置与控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h)架空线路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i)电缆线路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j)电缆线路绝缘电阻检验测试记录;

k)管配线及手孔井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l)路灯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4

DB2101/T0110—2024

m)接地装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n)接地、接零保护接地电阻检验测试记录;

o)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p)道路照明工程材料设备合格证检验记录;

q)主要材料设备合格证粘贴页;

r)道路照明现场测量报告表;

s)智能控制系统调试报告表;

t)城市照明大数据管理平台的采集、关联等数据记录;

u)现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记录;

v)道路照明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检验评定表;

w)工程变更设计申请报告表;

x)变更设计通知书;

y)设计单位出具变更后的图纸;

z)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处理记录表。

5.3验收流程及要求

5.3.1道路照明工程验收宜在施工管理阶段技术资料齐全后进行。

5.3.2道路照明工程验收宜分为预(初)验收和正式验收两个阶段。

5.3.3道路照明工程预(初)验收应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进行配电系统24h试运行,运行结果应为合格;

b)应检查确认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竣工标准、工程完成情况符合设计的要求、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规范和合同约定的要求等;

c)施工单位应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和项目,应确定整改措施,定期整改完毕并通过复

验;

d)施工单位应在确认工程全部符合竣工验收标准、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后,提交正式验收申请。

5.3.4道路照明工程正式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宜由建设单位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城市照明管理单位及有关方面参加,

会同施工单位一起进行检查验收;

b)工程验收应按本规范第8章进行;

c)建设单位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设计标准及设计文件进行道路照明系统检测,并出具正式

检测报告;

d)监理单位应出具隐蔽工程中间环节验收报告;

e)建设单位应在验收完毕并确认工程符合竣工标准和总承包合同条款要求后,向施工单位发放

《竣工验收证明书》;

f)施工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移交工程技术文件资料;

g)施工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办理工程结算签证手续,进入工程保修阶段。

5.3.5工程验收阶段技术资料应包括:

a)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b)产品说明书、试验合格记录、产品合格证、操作手册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c)工程竣工图(含CAD电子图)、工程施工图及变更图纸;

d)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确认的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及影像资料等;

e)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报告;

f)道路照明工程质量综合评定汇总表;

g)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资料检查评分表;

h)城市照明大数据管理平台的采集、关联等数据,相关要求见附录A;

i)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5.3.6工程技术文件案卷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组卷应符合国家相关案卷质量标准,便于保管和利用;

b)归档的技术文件种类、份数及页数应完整齐全、合理规范;

5

DB2101/T0110—2024

c)归档的技术文件应纸质优良、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签署完备;

d)案卷题名应完整、简明,确切反应卷内文件资料的内容。

5.3.7工程技术文件编排顺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程案卷文件应按资料的内容分多卷装订;

b)卷首应有总目录和本卷分目录,标明内容和页码;

c)第一卷应为工程批准文件、招投标文件等资料;

d)第二卷应为施工单位施工阶段质量检验原始档案资料;

e)第三卷应为道路照明工程设计方案及施工图;

f)第四卷应为道路照明工程竣工图。

5.3.8道路照明工程移交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满足道路照明工程设计和施工合同的要求;

b)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运维条件;

c)竣工资料应齐全,施工质量应评定合格,道路照明设施应运行正常;

d)道路照明设施应符合CJJ45、CJJ89等相关标准规范和沈阳市相关规划、规定的要求;

e)对于非标准设备,应提供不低于设备总量10%的备件;

f)应提交其他需要的竣工资料。

5.3.9道路照明设施管理单位应按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技术文件进行现场核验,对移交工作中发现的

缺陷问题,应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及时整改,完成工程移交。

5.3.10道路照明工程质保期应以参加正式验收各方签署验收合格报告之日起开始计算。

5.3.11道路照明工程质保期宜为2年。

6工程设计

6.1.设计标准

6.1.1机动车道路

6.1.1.1机动车道照明应采用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纵向均匀度或路面照

度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

6.1.1.2机动车道路交通照明应包括:

a)常规路段交通照明,包括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照明。

b)道路特殊区段与道路相关场所交通照明,包括城市道路和道路交汇区、高架、立体交叉、隧道

等的交通照明。

6.1.1.3设置连续照明的常规路段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常规路段照明标准值

路面亮度路面照度

眩光限制阈值增环境值

平均亮度总均匀度纵向均匀度平均照度均匀度

级别道路类型量TI(%)最大SR

L(cd/m2)UUE(lx)U

avoLh,avE初始值最小值

维持值最小值最小值维持值最小值

快速路、主

Ⅰ2.000.40.7300.4100.5

干路

Ⅱ次干路1.500.40.5200.4100.5

Ⅲ支路0.750.4-100.315-

注1: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相应降低约30%。

注2: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注3:表中数据除TI为最大初始值外,其余为最低要求值。

注4:迎宾路、通向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位于市中心和商业中心的道路,执行Ⅰ级照明。

注5:仅供机动车行驶的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辅路,其照明等级应与相邻的主路相同;

仅行驶非机动车的辅路应执行本规范第6.1.2.3条的标准。

注6:根据市政府确定的特殊区域、重要道路的等级,在保证符合照明功率密度标准限值的前提下,照明标准值可

乘以系数1.5。

6.1.1.4交会区道照明应采用路面平均照度、路面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为评价指标。

6.1.1.5交会区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6

DB2101/T0110—2024

表2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路面平均照度路面照度均匀度

交会区类型眩光限制

Eh,av(lx)维持值UE

主干路与主干路交会

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

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50

位角上,灯具在90°和80°高

主干路与支路交会

0.4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

次干路与次干路交会

30过10 cd/1000 lm和30 cd/1000

次干路与支路交会

 lm

支路与支路交会20

注1:灯具的高度角是在现场安装使用姿态下度量。

注2:表中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系指最低要求值。

6.1.1.6高架道路的上层道路和下层道路的照明应分别与连接道路的照明等级一致,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6.1.1.3条的要求。

6.1.1.7立体交叉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立交上道路照明等级应和与其相连道路的照明等级相同。当与其连接的各条道路照明等级不同

时,应选择其中的照明等级最高者;

b)交叉口、出入口、并线区等交会区域的照明等级应符合本规范第6.1.1.5条的规定。曲线路段、

坡道等交通复杂路段的照明等级应加强。

6.1.1.8城市隧道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隧道内道路白天的照明应按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和出口段进行设计,并应根据行车速度和

交通流量确定其照明标准,具体设计应按GB50688的相关规定执行;

b)隧道内道路夜晚的照明标准应与隧道外相连道路相同,并可根据相连道路的调光安排以及交通

流量等因素的变化在深夜调节路面亮度。

6.1.1.9人行横道的平均水平照度不得低于人行横道所在道路的1.5倍。

6.1.2人行及非机动车道

6.1.2.1人行及非机动车道照明应采用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最小垂直照度、最小半柱面照度

和眩光限值为评价指标。

6.1.2.2人行道照明应包括:

a)城市道路附属的人行道和厂区、居住区的人行道路照明;

b)步行商业街的照明;

c)公交枢纽、公共活动场所的人行道路照明;

d)城市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照明。

6.1.2.3非机动车道交通照明应包括:

a)机动车道附设的非机动车道交通照明;

b)非机动车专用道路交通照明;

c)非机动车地道照明。

6.1.2.4人行及非机动车道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眩光限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人行及非机动车道照明标准值

路面平均照路面最小照最小垂直照最小半柱面照

级别道路类型度Eh,av(lx)度Eh,min(lx)度Ev,min(lx)度Esc,min(lx)

维持值维持值维持值维持值

商业步行街;市中心或商业区行人流量高

1的道路;机动车与行人混合使用、与城市15353

机动车道路连接的居住区出入道路

2流量较高的道路10232

3流量中等的道路7.51.52.51.5

4流量较低的道路511.51

注1:最小垂直照度和半柱面照度的计算点或测量点均位于道路中心线上距路面1.5 m高度处。

注2:最小垂直照度需计算或测量通过该点垂直于路轴的平面上两个方向上的最小照度。

注3:表中数据系指最低要求值。

7

DB2101/T0110—2024

表4人行及非机动车道照明眩光限值

最大光强Imax(cd/1000 lm)

级别

≥70°≥80°≥90°>95°

150010010<1

2-10020-

3-15030-

4-20050-

注:表中给出的是灯具在安装就位后与其向下垂直轴形成的指定角度上任何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6.1.2.5机动车道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与机动车道无实体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照明应执行机动车道的照

明标准;与机动车道有实体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照度值的1/2,但不宜

小于相邻的人行道(如有)的照度。

6.1.2.6机动车道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人行道照明,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混用时,宜采用人行道路照明

标准,并满足机动车道路照明的环境比要求。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分设时,人行道的平均照度宜为相

邻非机动车道的1/2。

6.1.2.7专门设置照明的人行天桥桥面的平均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 lx,阶梯照度宜相应提高,且阶梯踏

板的水平照度与踢板的垂直照度的比值不应小于2:1。

6.1.2.8人行地道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台阶上的平均水平照度宜为30 lx,最小水平照度宜为15 lx;

b)人行地道内的平均水平照度,夜间宜为30 lx、白天宜为100 lx;最小水平照度,夜间宜为15

 lx、白天宜为50 lx;

c)人行地道应提供垂直照度,人行地道内的最小半柱面照度,夜间宜为10 lx、白天宜为30 lx;

d)人行地道照明灯具的色温不应大于4500 K,灯具宜与地道侧壁颜色、灯箱或壁画协调。

6.2.节能标准及措施

6.2.1节能标准

6.2.1.1机动车道照明应以照明功率密度(LPD)作为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

6.2.1.2对于设置连续照明的常规路段,机动车道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当设计照度

高于表5的照度值时,照明功率密度(LPD)值不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