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497-2024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DB31/T 1497-2024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pray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rest pests and diseases

上海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1/T 1497-2024
标准类型
上海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05
实施日期
2024-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6

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1497—2024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controllingforestpestbyunmannedaerial

vehiclespraying

2024-07-05发布2024-11-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1/T1497—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1

5作业前准备.........................................................................2

6作业实施...........................................................................3

7作业后维护.........................................................................3

8效果评估...........................................................................4

9数据记录与整理.....................................................................4

附录A(资料性)有害生物调查表.......................................................5

附录B(资料性)飞行安全避让区统计表.................................................6

附录C(资料性)水敏纸测试方法.......................................................7

附录D(资料性)喷雾质量检测表.......................................................8

附录E(资料性)作业监控记录表.......................................................9

附录F(资料性)飞防效果验收(评估)表..............................................10

参考文献.............................................................................11

I

DB31/T149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林学会、上海市林业总站、啄木鸟有害生物防治(上海)有限公司、崇明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上海市金山区林业站、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阳阳、王焱、张岳峰、刘璐璐、许光乾、林莹、耿薏舒、李秋雨、沈远东、

王海、黄广育、谢学锋、马俊、高筱琳、季汤健。

II

DB31/T1497—2024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总体要求,以及作业前准备、作业实施、作业后维护、

效果评估和数据记录与整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区利用无人机喷洒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LY/T2024轻型直升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LY/T2516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无人机喷洒unmannedaerialvehiclespraying

利用无人驾驶的植保设备喷施农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作业过程。

避让区bufferzone

避免防治对象周边敏感区域产生次生灾害和环境损害而划定的不能进行无人机喷洒作业的安全间

隔区。

4总体要求

防治组织和人员

应具备无人机飞行操控相关资质,并熟悉作业属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无人机

4.2.1喷洒作业无人机

应具备在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注册登记证明,具有飞行控制系统及喷洒系统,喷洒系统应配备双泵。

4.2.2调查作业无人机

1

DB31/T1497—2024

应具备在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注册登记证明,具有飞行控制系统及拍摄系统。

起降点

应地势开阔,净空条件良好,无遮挡物和障碍物,无行人和车辆通过。宜靠近采水点,远离信号塔、

高压线等信号或磁场干扰源。

安全要求

4.4.1药剂选择

药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选用药剂符合GB/T8321、GB12475的要求;

——添加抗蒸发、快速沉降、减少漂移、增强附着力、加速延展、增强渗透性的辅助添加剂;

——使用的农药留样1年。

4.4.2避让区划定

应综合考虑敏感区域调查结果、气象条件、飞行高度等周边环境因素,划定合适的避让区。

4.4.3宣传告知

作业前和作业时,应警示和告知,防止无关人员误入造成伤害。

5作业前准备

基本要求

5.1.1在管制空域作业或飞行作业真高大于30m,应获得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

5.1.2每次作业前,检查测试无人机性能。

5.1.3根据不同林地状况、防治要求、防治对象、为害程度等因素确定施药量。

5.1.4掌握防治前后气候条件和气象信息。

作业前调查

5.2.1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边界、作业区域面积进行勘查确认,核实地势、地貌、林地结构,防治对

象为害程度,并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

5.2.2应复查核实作业区域避让区和避让物,并记录(格式参见附录B)。

5.2.3在作业区域内,按照LY/T2516选择样株,并做标识。

作业设计

5.3.1航线规划

应以作业区域林缘线为边界或起止线。依据水敏纸测定的有效幅宽规划作业航线,水敏纸测定方法

见附录C。

5.3.2航速设定

2

DB31/T1497—2024

航速应控制在2m/s~5m/s,保持匀速飞行,均匀喷洒。

5.3.3飞行高度设定

在平原地区作业,无人机距离林木冠层之间的垂直高度为2m~5m。在山地与坡地作业,无人机距

离林木冠层之间的垂直高度为2m~10m。

5.3.4喷头号码确定

喷头号码的选择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喷头号码与树高及郁闭度的关系

林木高度郁闭度喷头号码

≤15m≤0.703

≤15m>0.704

15m~25m≤0.704

15m~25m>0.705

>25m-05

6作业实施

药液配制

6.1.1不应使用河水、井水等富含矿物质的水配药。

6.1.2应根据农药使用规定与为害程度配制药液,符合GB/T8321、GB12475的要求。

6.1.3按照作业设计要求装载药液。

喷洒

6.2.1无人机喷洒过程中,应对喷洒系统药液输出流量、无人机距离林木冠层相对高度和无人机飞行

路径进行精准控制。

6.2.2无人机喷洒系统药液输出流量误差应控制在±5%。

6.2.3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及时修正防治作业:

——遇雷雨或风速大于5.4m/s时,停止作业;

——风速小于或等于5.4m/s时,作业航线向来风一侧偏1m~10m;

——施药后4h~8h遇雨复飞补防。

6.2.4无人机喷洒作业适宜环境温度为15℃~30℃。环境温度30℃~35℃时,可使用抗蒸腾助

剂调节、改变喷头型号及雾滴的粒径调节、选择夜间作业三种方式避免温度限制。环境温度超过35℃

时,应停止作业。

6.2.5飞防作业过程中,按LY/T2024的检测方法,对施药覆盖率、施药区雾滴点密度均匀性变异系

数进行监测,并填写检测表(格式参见附录D)。施药覆盖率应大于或等于95%,施药区雾滴点密度均

匀性变异系数应小于或等于60%,喷施率误差控制在±5%。

7作业后维护

3

DB31/T1497—2024

7.1.1作业后,应对配药设备、无人机及喷洒部位进行清洗。

7.1.2剩余药液和农药废弃包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