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899-2020 围产后期奶牛原发性亚临床酮病判定
DB15/T 1899-2020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Period Primary Subclinical Cystic Aciduria Diagnosis in Cow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899—2020
围产后期奶牛原发性亚临床酮病判定
Criteriafordeterminationofprimarysubclinicalketosisindairycowsinpostpartum
period
2020-06-10发布2020-07-1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189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马燕芬、宝华、宋利文、张春华、羿静、凤英、高民。
I
DB15/T1899—2020
围产后期奶牛原发性亚临床酮病判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围产后期奶牛原发性亚临床酮病术语和定义、发病原因、发病临床表现、检测方法及
判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场以及畜牧兽医工作者对围产后期奶牛原发性亚临床酮病的判定。
2术语和定于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围产期perinatalperiod
产前3周至产后3周的时期,其中产前3周为围产前期,产后3周为围产后期。
2.2
原发性亚临床酮病primarysubclinicalketosis(PSCK)
发病基础主要为能量负平衡,奶牛产犊后产奶量大幅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严重不足,导致体内能
量负平衡、血糖水平过低,奶牛大量动用体内脂肪,转化为酮体,从而影响肝脏对血糖的代谢,造成体
内酮体累积所致。
2.3
血酮体bloodketone
脂肪酸在奶牛肝脏中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acetoaceticacid,ACAC)、丙酮(Acetone)
和β-羟丁酸(betahydroxybutyricacid,BHBA),三者统称为酮体。
2.4
亚临床酮病subclinicalketosis(SCK)
发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3346-1981 9 弧齿锥齿轮单面盘铣刀(试行) 1981-11-02
- YB/T 5335-2006 五氧化二钒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 2006-07-27
- HB 5284-1984 航空用GH220合金热轧棒材技术条件 1984-06-18
- SJ 3183-1989 双卡套式管接头系列 1989-02-10
- HB 4152-1988 加工高温合金、钛合金通孔用带后引导的硬质合金直柄机用阶梯铰刀 d=6.0~9.5mm 1988-04-09
- JB/T 8377-1996 电热远红外型 芯烘干炉 技术条件 1996-04-22
- QJ 20040.3-2011 不锈钢螺钉垫圈组合件 第3部分: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弹簧垫圈和平垫圈 2011-07-19
- HB 7068.4-1994 射频无反射室用聚氨酯泡沫吸波材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明火燃烧和热幅射产生毒性气体试验 1994-10-31
- JB/T 8234-1999 看谱镜 1999-08-06
- JB/T 8026.4-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调节支承 199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