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532-2024 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规范
DB44/T 2532-2024 Risk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Automatic Escalators and Automatic Sidewalk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起草人:
- 罗志群、董宇刚、罗海军、任馨、林进展、张捷、闫宾、李桂平、杨金龙、何兵
- 出版信息:
- 页数:4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90
CCSQ78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532—2024
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sforriskassessmentofexistingescalatorsandmovingwalks
2024-06-25发布2024-07-03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532—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2
5风险评价程序.......................................................................2
6风险降低措施.......................................................................6
7风险评价报告.......................................................................7
附录A(规范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本体相关评价项目.............................8
附录B(资料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历史运行表现调查................................39
I
DB44/T253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志群、董宇刚、罗海军、任馨、林进展、张捷、闫宾、李桂平、杨金龙、何
兵。
II
DB44/T2532—2024
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风险评价程序、风险降低措施和
风险评价报告,提供了风险评价项目、风险等级评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评判等指引。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ISO14798:2006,IDT)
GB/T42615—2023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DB44/2530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重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设备本体equipment
涉及电梯安全运行及使用人员人身安全的电梯机电部件。
危险hazard
潜在的伤害源。
[来源:GB/T42615—20233.2]
风险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与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来源:GB/T20900—2007,2.10]
情节scenario
危险状态、原因和后果组成的先后次序。
[来源:GB/T20900—2007,2.14]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系统地运用可获得的信息识别危险和评估风险的过程。
[来源:GB/T20900—2007,2.11]
1
DB44/T2532—2024
风险评定riskevaluation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的过程。
[来源:GB/T20900—2007,2.13]
探测度detectivity
电梯安全要求或保护措施出现异常时能够被发现的程度。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overallsafetylevel
基于设备本体的评价项目,确定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整机安全状况分级。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按照评价程序,对设备本体开展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确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整机安全状况等
级,并提出风险降低措施的全过程。
4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
风险评价组织
风险评价组织应具有与评价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仪器设备和质量保证体系。
风险评价人员
4.2.1人员资历
从事电梯风险评价工作的评价人员应有5年(含)以上电梯检验检测、设计、制造、安装或修理相
关的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4.2.2风险小组
风险评价组织应组成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应由3名(含)以上符合4.2.1条件的人员组成,现场评价
人员不少于2名。评价小组应指定评价小组组长,组长应具有工程师(含)以上资格,并符合以下基本
要求:
a)熟悉电梯的技术要求、相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
b)掌握电梯风险评价程序和流程;
c)不受任何偏见影响;
d)具有保障风险评价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
5风险评价程序
评价流程
风险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准备前期事项、确定评价主题、实施风险分析、开展风险评定、
判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提出风险降低措施、出具风险评价报告。
2
DB44/T2532—2024
成立评价团队
备好仪器设备
准备前期事项
(5.2)
查阅技术档案
确定评价主题沟通注意事项
(5.3)
历史运行表现(5.4.2.1)
实施风险分析
(5.4)
伤害严重程度(5.4.2.2)
发生概率等级(5.4.2.3)
识别风险情节设备本体风险等级
(5.4.1)(5.4.2)
探测难易程度(5.4.2.4)
单项风险等级(5.4.2.5)
风险降低措施单项风险类别(5.4.2.6)
(第6章)
安全状况等级(5.4.2.7)
出具评价报告
(第7章)
图1风险评价流程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包括成立评价小组、备好仪器设备、查阅技术档案、沟通注意事项等。
评价主题
评价组织应与委托方协商确定评价目的,明确评价主题,评价主题为设备本体。
风险分析
5.4.1风险情节识别
应根据本文件5.3确定的风险评价主题,逐项对评价主题相关的风险评价项目(见附录A)进行情节
识别,必要时,可增加其他项目。
5.4.2设备本体风险等级
5.4.2.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历史运行表现
3
DB44/T2532—2024
在对设备本体进行单项风险等级评定前,应对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历史运行表现进行调查,调查
结果可作为评价项目失效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及其风险类别的依据。
注:附录D给出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历史运行表现的调查内容指引。
5.4.2.2伤害的严重程度
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的伤害,严重程度应被评价为下列之一:
a)程度1:高——死亡、系统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损害;
b)程度2:中——严重损伤、严重职业病、主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
c)程度3:低——较小损伤、较轻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
d)程度4:可忽略——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及系统或环境的损害。
5.4.2.3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通过考虑每一项安全要求或保护措施发生失效的概率和对应危险情节发生的概率,并结合暴露于
危险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以及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所规定的因素,评价伤害发生的概率。伤
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被评价为下列之一:
a)等级A:频繁——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经常发生;
b)等级B:很可能——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会发生数次;
c)等级C:偶尔——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至少发生一次;
d)等级D:极少——未必发生,但在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
e)等级E:不大可能——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
f)等级F:几乎不可能——概率几乎为零。
根据附录B的调查结果,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历史运行表现差的可以视严重程度调整评价项目伤
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5.4.2.4探测度
根据对评价项目状态异常变化的探测方式将探测度分为三个等级,探测度等级评判方法见表3。
表1探测度等级评判
探测度等级描述异常识别措施
经确认后不会再发生异常,而导致
无异常发生无需采取任何措施
危险
①
具有自动诊断(故障监测)功能,可在使用寿命内,可通过自监测功自动采取防止出现危险状态
及时中止危险能识别异常及反馈的措施
在使用寿命内,可通过人为检查
异常发生能被人为检查识别,而防人为采取防止出现危险状态
②(如:维护保养、定期检验)识
止危险持续下去的措施
别异常
因无自监测功能且难以通过人为出现危险状态,直至人员暴
③异常发生难以被识别,危险持续
检查识别异常露在该危险之中而造成伤害
5.4.2.5风险等级确定
综合衡量伤害严重程度(5.4.2.2)、发生概率等级(5.4.2.3)以及探测度等级(5.4.2.4)来确
定评价项目风险等级,探测度等级为①时的评价项目风险等级见表2。
4
DB44/T2532—2024
表2探测度等级为①的项目风险等级表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1-高2-中3-低4-可忽略
A-频繁1A①2A①3A①4A①
B-很可能1B①2B①3B①4B①
C-偶尔1C①2C①3C①4C①
D-极少1D①2D①3D①4D①
E-不大可能1E①2E①3E①4E①
F-几乎不可能1F①2F①3F①4F①
探测度等级为②时的评价项目风险等级见表3。
表3探测度等级为②的项目风险等级表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1-高2-中3-低4-可忽略
A-频繁1A②2A②3A②4A②
B-很可能1B②2B②3B②4B②
C-偶尔1C②2C②3C②4C②
D-极少1D②2D②3D②4D②
E-不大可能1E②2E②3E②4E②
F-几乎不可能1F②2F②3F②4F②
探测度等级为③时的评价项目风险等级见表4。
表4探测度等级为③的项目风险等级表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1-高2-中3-低4-可忽略
A-频繁1A③2A③3A③4A③
B-很可能1B③2B③3B③4B③
C-偶尔1C③2C③3C③4C③
D-极少1D③2D③3D③4D③
E-不大可能1E③2E③3E③4E③
F-几乎不可能1F③2F③3F③4F③
5.4.2.6单项风险评定
通过确定风险等级所对应的风险类别来评定单项风险。风险类别评定见表5。
5
DB44/T2532—2024
表5风险评定表
风险类别风险等级采取的措施
1A①、1B①、1C①,2A①、2B①,3A①,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Ⅰ1A②、1B②、1C②、1D②,2A②、2B②、2C②,3A②、3B②,
类别
1A③、1B③、1C③、1D③,2A③、2B③、2C③、2D③,3A③、3B③、3C③
1D①,2C①、2D①,3B①、3C①,4A①、4B①,需要复查,在考虑解决方案和
Ⅱ1E②,2D②、2E②,3C②、3D②,4A②、4B②、4C②,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进
1E③,2E③,3D③、3E③,4A③、4B③、4C③一步采取保护措施是否适当a
1E①、1F①,2E①、2F①,3D①、3E①、3F①,4C①、4D①、
4E①、4F①,
Ⅲ不需要任何行动
1F②,2F②,3E②、3F②,4D②、4E②、4F②
1F③,2F③,3F③,4D③、4E③、4F③
a社会可能不允许剩余某些特定的风险。然而,进一步的措施可能使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使用、维护等成为
不切实际的或不可能的。
根据上述风险评定方法,附录A给出了对设备本体相关风险评价项目及风险类别,评价项目可与委
托方协商确定予以调整。
5.4.2.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整机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在确定设备本体每个评价项目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后,按如下方法确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a)将三种风险类别分别按照表6所示规则赋值,假设𝑣𝑖(𝑖=1,2,⋯,𝑛)为对应于第𝑖个风险情节的
风险类别取值,其中𝑛为进行评价的风险情节的总数。
表6风险类别分值
风险类别Ⅰ或Ⅰ※ⅡⅢ
𝑣𝑖值0-11
注:因被评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生产、安装时执行的标准技术规范,与评估时现行的安全技术要求不符,
未配置本质安全部件(措施)等造成的关键风险项目,标记为Ⅰ※。
b)按照公式(1)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D:
∑𝑛𝑣
𝑖=1𝑖×100if∀𝑣≠0且∑𝑛𝑣≥0
𝐷={𝑛𝑖𝑖=1𝑖··········································(1)
𝑛
0,if∃𝑣𝑖=0或∑𝑖=1𝑣𝑖<0
根据得分情况,按照表7判断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整机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及相应结论。
表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整机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及评价结论
DD≥9080≤D<9070≤D<80D<70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建议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立即
宜采取措施消除应采取措施消除或应尽快采取措施消
风险评价结论停用,应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
或降低风险降低风险除或降低风险
险后方可使用
6风险降低措施
6
DB44/T2532—2024
单项措施
根据设备本体评价项目的风险评定结果,结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提出消除或降低风险
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应按照以下原则提出:
a)对于出厂时符合当时标准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如缺少现行标准所规定的影响其设备的
本质安全部件、安全保护装置(措施),经风险评价为I※风险项目,需更换为本质安全部件
或增设相应保护装置(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风险;
b)对经风险评价为安全性能较低、安全风险和隐患较大,达到DB44/2530或产品使用维护说明
中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的I类风险,需更换部件来消除风险;
c)对于被识别出存在II类风险的部件,应采取修理、调整、更换等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整机措施
应根据风险类别及其数量、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整机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及单项风险降低措施,结
合技术复杂程度和经济可行性,提出对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整机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建议。
7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报告应包括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概况、评价主题、评价依据、所用仪器设备、评价
项目风险等级、降低措施、评价结论以及相关的见证材料。
风险评价报告应保证责任到人,评价人员职责明确,结论页应有评价人员、编制人员、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的签字以及评价组织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
风险评价报告应按照评价主题分别出具评价结论及建议,给出存在的风险项目的风险等级、存在的
问题以及降低风险措施。
7
DB44/T2532—2024
A
A
附录A
(规范性)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本体相关评价项目
A.1通则
A.1.1评价指标分级
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分为等十八大部分,分别对其中的关键部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每
一个指标可分为La、Lb、Lc三级,其中:
La:对应的状态是被评估部件该项指标较好,安全要求或保护措施发生失效的概率和对应危险情节
发生的概率较低,风险可接受,可继续使用;
Lb:对应的状态是被评估部件该项指标处于极限或已经出现不良状态,安全要求或保护措施发生失
效的概率相比La状态较高,对应危险情节发生并造成伤害的概率较高,建议进行调整、维修或监护使用;
Lc:对应的状态是被评估部件该项指标已处于不安全工作状态,安全要求或保护措施失效,对应危
险情节发生并造成伤害的概率高,建议立即维修或更换。
A.1.2根据本文件确定的评价范围,选择表A.1~A.18中一个或多个相关项目对设备本体相关项目进
行风险评价,但不限于表A.1~A.18所列项目。
A.1.3宜按表A.1~A.18所列的风险评定参考值确定所评价项目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评价人员应根据GB/T20900—2007中4.5给出的方法,综合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包括故障频次、
使用寿命等)、使用环境等要素,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A.2支撑结构(桁架)和围板
支撑结构(桁架)和围板评价应包含表A.1的内容。
表A.1支撑结构(桁架)和围板评价内容
风险评定参考值
项目
项目评价内容与要求严重程概率风险
编号探测度
度等级类别
La:除使用者可踏上的梯级、踏板或胶带以及可接
触的扶手带部分外,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所有FⅢ
1.1封闭性机械运动部件均应完全封闭在无孔的围板或墙壁内②3
Lb:围板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孔或间隙,或者围板出
DⅡ
现脱落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支撑结构(桁架)焊缝或受力构件无开裂;FⅢ
焊缝、受力
b)支撑结构(桁架)紧固件无裂纹、变形、锈蚀
1.2构件、紧固②1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件
a)支撑结构(桁架)焊缝或受力件出现开裂;DⅠ
b)紧固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严重锈蚀
8
DB44/T2532—2024
表A.1支撑结构(桁架)和围板评价内容(续)
风险评定参考值
项目
项目评价内容与要求严重程概率风险
编号探测度
度等级类别
La:支撑结构(桁架)无出现永久变形,导致自动
FⅢ
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无法正常运行
1.3永久变形②1
Lc:支撑结构(桁架)出现导致自动扶梯或自动人
DⅠ
行道无法正常运行的严重塑性变形
La:支撑结构(桁架)主要受力构件无锈蚀FⅢ
1.4锈蚀②1
Lc:支撑结构(桁架)主要受力构件存在严重锈蚀DⅠ
La:如果运动或转动的部件易接近并对人员有危
险,应设置有效的保护和防护装置,尤其是对下列
部件:
a)轴上的键和螺栓;
b)链条和传动皮带;
运动部件防FⅢ
1.5c)传动机构、齿轮和链轮;②2
护
d)电动机主轴伸出部分;
e)必须在内部进行维修工作的驱动站和(或)转向
站内的梯级或踏板转向部分,并设有警示标志;
f)手轮和制动盘(鼓)
Lb:未设置运动或转动的部件的保护和防护装置DⅡ
A.3梯级、踏板
梯级、踏板的评价应包含表A.3的内容。
表A.2梯级、踏板评价内容
风险评定参考值
项目
项目评价内容与要求严重概率风险
编号探测度
程度等级类别
La: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
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在自动
EⅢ
人行道过渡曲线区段,如果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
梯级间或踏缘啮合,其间隙允许增至8mm
2.1②3
板间的间隙Lb: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
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大于6mm。在自动人行
DⅡ
道过渡曲线区段,如果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缘啮
合,其间隙大于8mm
9
DB44/T2532—202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1854-2014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砂浆泵 2014-05-12
- JB/T 20131-2009 带式微波真空干燥机 2009-11-17
- JB/T 11781-2014 双作用无接触滑片泵 2014-05-12
- YD/T 1935-2009 基于IMS的组管理(XDM)业务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2009-06-15
- JB/T 2617.4-2014 曲轴磨床 第4部分:砂轮架移动式重型机床 精度检验 2014-05-12
- JC/T 2248-2014 羟基磷灰石类陶瓷 钾、镁、钠、锶、锌、砷、镉、汞、铅、氟、氯的测定 2014-10-14
- YD/T 1905-2009 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 2009-06-15
- HG/T 4641-2014 C.I.酸性红52 2014-05-06
- JB/T 11932-2014 饲料机械 螺旋输送机 2014-05-12
- YB/T 4400-2014 汽车结构用异型无缝钢管 201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