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725.2-2024 动物疫病诊断技术 第2部分:α疱疹病毒
DB37/T 4725.2-2024 Animal Disease Diagnostic Techniques Part 2: Alpha Herpesviru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聊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立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德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聊城市东昌府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烟台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阳信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泽润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隆铭牛(日照)肉牛养殖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李亮亮、李玉保、王彤彤、王刚、刘焕奇、王长法、刘文强、孙荣钊、任慧英、肖跃强、董建宝、刘桂芹、申艳玮、胡学远、王志远、曹学香、刘洪明、王玉燕、朱光、徐江涛、邱洪凯、嵇传良、于杰、迟浩帅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4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725.2—2024
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第2部分:α疱疹病
毒
Diagnostictechniquesofanimaldisease—Part2:Alphaherpesvirus
2024-06-28发布2024-07-28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725.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7/T4725《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的第2部分,DB37/T472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2部分:α疱疹病毒。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
DB37/T4725.2—2024
引言
随着国内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疫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疫病防控仍是现阶段的一大难题。
动物疫病的诊断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因此,针对主要
动物疫病的病原制定相应的诊断标准,有利于推动相关动物疫病的监测与管理。
DB37/T4725《动物疫病诊断技术》是针对畜禽养殖场不同动物疫病的致病原,明确动物疫病病原
的流行特点,针对不同病原规定了特异的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本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畜禽养
殖场提高主要动物疫病的诊断效率和结果准确率,养殖场可依据诊断结果有针对性的对发病动物实施治
疗和疫病防控,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率,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畜牧行业高质量
发展。
DB37/T4725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非洲猪瘟。目的在于指导防控山东省内规模化养猪场非洲猪瘟的诊断与防控。
——第2部分:α疱疹病毒。目的在于指导防控山东省内畜禽养殖场α疱疹病毒的诊断与防控。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类有包膜、基因组为双链DNA的病毒。主要分为α疱疹病毒、β疱
疹病毒、γ疱疹病毒3种亚型。其中α疱疹病毒对动物的危害程度最大。该病毒感染宿主广泛,包括猪、
鸡、牛、马和驴等,在国内外均有分布。
II
DB37/T4725.2—2024
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第2部分:α疱疹病毒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猪伪狂犬病,鸡马立克氏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马鼻肺炎的流行特点和诊断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猪、鸡、牛、马、驴α疱疹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流行特点
4.1猪伪狂犬病
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pseudorabiesvirus,PR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伪狂
犬病毒的贮存宿主,患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同时,在猪
群中也存在鼻分泌物传播的现象。该病呈季节性流行,常发生在寒冷的季节。
4.2鸡马立克氏病
由鸡疱疹病毒2型(GallidAlphaherpesvirus2,GaHV-2),即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disease
virus,MDV)感染鸡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空气
传播,另外,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及饲养人员流动也可传播该病。2月龄~5月龄的鸡常发。
4.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由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herpesvirus1,BoHV-1)感染牛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和带
毒牛是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另外,也可通过生殖道黏膜、眼结膜传播。常发生
于秋、冬寒冷季节。
4.4马鼻肺炎
由马疱疹病毒1型、4型或8型(Equineherpesvirustype,EHV-1/4/8)感染马属动物引起的一种
急性、热性传染病。病马或驴和恢复后带毒的马或驴是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另外,
部分带毒的公马或驴可通过交配传播。该病多发生于秋冬和早春。
1
DB37/T4725.2—2024
5诊断
5.1临床诊断
5.1.1猪伪狂犬病
潜伏期一般为2天~6天,刚配种的母猪发病时易出现隐形流产;母猪发病早期无显著症状,妊娠
母猪分娩前或后1周出现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且出现早产,流产,产死胎或弱胎;公猪出现睾丸萎缩,
阴囊肿大,精子活力低。哺乳仔猪感染以后出现高热,抽搐,震颤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5.1.2鸡马立克氏病
潜伏期一般3周~4周,根据疱疹病毒侵害部位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5.1.2.1神经型:患病鸡出现站立不稳,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低头或斜颈等为典型症状。
5.1.2.2内脏型:常见于50日龄~70日龄的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消瘦,羽毛松乱,鸡冠
苍白或黑紫色、皱缩,伴有黄白色或黄绿色下痢,常因脱水导致死亡。
5.1.2.3眼型:病鸡出现瞳孔缩小,虹膜边缘不整齐,颜色常为灰白色。轻者对光线强度的反应迟钝,
重者失明。
5.1.2.4皮肤型:病鸡常出现毛囊肿大或皮肤结节。
5.1.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潜伏期7天左右,根据疱疹病毒侵害部位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5.1.3.1呼吸道型:病牛体温升至40℃以上,鼻黏膜充血,出现散发性小脓疱,伴随咳嗽、呼吸困难、
咽下障碍。
5.1.3.2结膜角膜炎型:病牛出现结膜和角膜充血,眼睑肿大,流泪,角膜浑浊,有坏死性斑点。
5.1.3.3生殖器型:病母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外阴肿胀有小脓疱;出现子宫炎导致流
产,产死胎。公牛感染出现传染性脓疱型包皮龟头炎,丧失配种能力。
5.1.3.4脑膜炎型:以6月龄以内的犊牛易发,体温升高,出现惊厥,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等现象。
5.1.4马鼻肺炎
潜伏期2天~10天,马属动物出现鼻肺炎,孕畜流产,以及神经症状等。患病初期体温升高,流鼻
液,鼻黏膜,眼结膜充血,下颌淋巴结肿大,同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感染严重者因呼吸困难
而死亡。孕马或孕驴出现流产,或驴驹死亡。以1岁~2岁马或驴多发,3岁后呈隐性感染。
5.2实验室诊断
5.2.1猪伪狂犬病
5.2.1.1样品采集
按照NY/T541规定,采集患病猪的鼻拭子、血液、肺脏、淋巴结、脑和扁桃体等组织。
5.2.1.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与电泳分析
鉴于PRV的检测需要鉴别是野毒感染还是疫苗毒,取200μL鼻拭子或病料组织的上清液借助商品化
试剂盒制备DNA,以DNA为模板,借助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见表1,其中gE引物用于野
毒鉴别,gB引物用于常规检测),具体操作步骤按照附录A规定执行。目的片段大小为368bp或480bp。
2
DB37/T4725.2—2024
表1普通PCR引物信息
名称序列(5’→3’)片段大小
PRV-gE-FTTTGGATCCATGCGGCCCTTTCTG
368bp
PRV-gE-RTTTGAATTCTTACGACACGGCGTCGCA
PRV-gB-FAGGTGTCGTTGGTGGTGT
480bp
PRV-gB-RACGGCGACCTGGACG
5.2.1.3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
鉴于PRV的检测需要区分野毒感染还是由疫苗免疫造成,以5.2.1.2纯化的DNA为模板,利用特异性
引物分别进行PCR检测(引物序列见表2,gE引物用于鉴别野毒,gB引物用于常规检测),qRT-PCR具体
操作步骤按照附录B规定执行。
表2荧光定量PCR引物信息
名称序列(5’→3’)片段大小
qPRV-gE-FCTGTACGTGCTCGTGATGAC
96bp
qPRV-gE-RCTCCTTGRTGACCGTGACG
qPRV-gB-FGTCCGTGAAGCGGTTCGTGAT
95bp
qPRV-gB-RACAAGTTCAAGGCCCACATCTAC
5.2.1.4野毒分离与检测
分析核酸电泳结果,或qRT-PCR结果,选取判定为猪伪狂犬病毒阳性的脑,肺脏或淋巴结等病料借
助研磨仪匀浆后,经反复冻融3次后,5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借助0.22μm滤膜除菌后,接种
至猪肾细胞(PK-15)中,同时添加1000IU/mL青霉素和1000μg/mL链霉素,设置空白对照组。37℃
吸附后1h,换成3%FBSDMEM,放置培养箱3天~5天,每天借助倒置显微镜观察是否出现细胞病变(CPE)。
5.2.1.5数据处理分析
5.2.1.5.1将PCR产物借助1.0%核酸胶进行分析,参照DNA标准分子量,若待测样品中扩增出片段大
小分别为368bp或480bp符合预期,且空白对照没有条带,将阳性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送生物
公司测序,若测序的序列与NCBI公布的标准序列(参考附录C)同源性大于95%,则可确诊为猪伪狂犬
病毒感染阳性,否则判定为阴性。
5.2.1.5.2qRT-PCR结果显示待检测样品Ct值大于35且无“S”型扩增曲线时判定为阴性,Ct值小于
35且出现“S”型扩增曲线时判定为阳性。
5.2.1.5.3若PK-15细胞出现CPE,即细胞出现变圆、聚集、拉丝,并最终全部脱落。需进一步收取
细胞提取DNA,借助上述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或qRT-PCR检测和测序确定,若易感细胞未出现CPE,
应将细胞培养物冻融后盲传3代,若盲传后没有CPE出现,则判定为未分离到病毒。
5.2.2鸡马立克氏病
5.2.2.1采集病料样品
采集患病鸡的血液、淋巴组织、脾脏组织或肿瘤细胞或羽髓匀浆等,参考NY/T541要求进行。
5.2.2.2PCR检测与电泳分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T 553-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小白菜 2006-03-27
- DB32/T 912-2006 砂梨贮藏技术规程 2006-04-01
- DB32/T 78-2006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2006-04-01
- DB51/T 552-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茭白 2006-03-27
- DB51/T 550-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叶用芥菜 2006-03-27
- DB32/T 915-2006 鲜食杏生产技术规程 2006-04-01
- DB51/T 558-2006 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规程 2006-03-27
- DB51/T 543-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姬松茸 2006-03-27
- DB32/T 922-2006 中华鳖温室养殖技术规程 2006-04-01
- DB51/T 560-2006 茶叶加工场所技术条件规程 200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