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124-2024 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 社区

DB3502/T 124-2024 Low-carbon Demonstration Zone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Community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02/T 124-2024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05
实施日期
2024-06-05
发布单位/组织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铭泰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能源发展中心、厦门理工学院、厦门蝌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杨心怡、庄马展、傅海燕、叶财发、宋榕荣、黄厔、刘艳英、陈森阳、许杰龙、吴艳聪、高攀峰、刘尹、张燕茹、苏脂仁、李小富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

CCSZ06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124—2024

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社区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evaluationoflow-carbondemonstrationarea——

Community

2024-06-05发布2024-06-05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02/T124—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要求...........................................................................1

5等级划分...........................................................................2

6评价指标...........................................................................2

7指标计算方法.......................................................................5

附录A(资料性)低碳社区调查问卷范本................................................10

参考文献.............................................................................12

I

DB3502/T12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铭泰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能源发展中心、厦门理

工学院、厦门蝌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心怡、庄马展、傅海燕、叶财发、宋榕荣、黄厔、刘艳英、陈森阳、许杰龙、

吴艳聪、高攀峰、刘尹、张燕茹、苏脂仁、李小富。

II

DB3502/T124—2024

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社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低碳社区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等级划分、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或具有明确物理边界且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社区的低碳示范区评

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低碳示范区low-carbondemonstrationarea

在低碳发展规划、低碳建设、低碳管理、低碳运营、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处于领先地

位的区域。

社区community

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主体,在居住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文化、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归属感的地

域生活共同体。

[来源:GB/T31490.1—2015,2.1]

城市社区urbancommunity

城市内已基本完成开发建设和社区功能分区,具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体系的社区。

农村社区ruralcommunity

属于行政建制村域,且未纳入城区规划范围的社区。

低碳社区low-carboncommunity

以配套基础设施、社区生活方式、社区管理运行低碳化为目标,紧密结合区域内生态环境特征,积

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交通、提倡绿色建筑、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社区。

4评价要求

参评社区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社区管理主体明确;

——社区具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管道天然气、污水管网等市政管网;

1

DB3502/T124—2024

——社区居民住户应具有一定规模,入住率达70%以上。

5等级划分

低碳社区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三星级低碳社区:90分(含)以上;

——二星级低碳社区:75分(含)~90分;

——一星级低碳社区:60分(含)~75分。

6评价指标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低碳发展水平、低碳交通、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基础设施和低碳社区管

理五个大类,指标分值之和为100分。城市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农村社区评价指标见表2。

表1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社区)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评分标准分值

人均碳排放量无减排效果0

1低碳发展水平%

下降率有减排效果,按比例得分,每下降1%得1分,满分10分。0-10

R<20%0

绿色出行

2%20%≤R<60%3

R≥60%5

低碳交通R<5%0

汽车充电桩5%≤R<10%2

3%

配置率10%≤R<20%4

R≥20%8

无降低0

人均用水量0<R<5%1

4%

下降率5%≤R<10%3

R≥10%5

R<50%0

LED灯具

5%50%≤R<95%3

普及率

R≥95%5

R<30%0

低碳生活方式高能效制冷电

6%30%≤R<50%3

器普及率

R≥50%5

生活垃圾分类R<100%0

7%

参与率R=100%8

未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0

低碳宣传教育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1-2次2

8次

活动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3-4次5

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5次8

2

DB3502/T124—2024

表1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社区)(续)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评分标准分值

社区旧物交换无旧物交换及回收利用设施0

9及回收利用设/有旧物交换及回收利用设施但部分无法使用1

施旧物交换及回收利用设施正常使用3

无低碳宣传设施0

10低碳宣传设施/有1-2处低碳宣传设施4

低碳宣传设施不少于3处8

低碳基础设施R<30%0

30%≤R<35%1

11绿化覆盖率%

35%≤R<5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