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170-2013 林业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LY/T 2170-2013 Security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forestry information system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林业分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整改、测评和监督、管理。
发布历史
-
2013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林业局信息中心、中科信息安全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杨新民、乌日根、李淑芳、温战强、白莹、张洋、裴少亮、薛征宇
- 出版信息:
- 页数:64页 | 字数:1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1702013
林业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Securitevaluationcriterionofforestrinformationsstem
yyy
ㅤㅤㅤㅤ
2013-10-17发布2014-01-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1702013
7.1技术要求及应对措施………………21
7.1.1物理安全………………………21
7.1.2网络安全………………………23
7.1.3主机安全………………………25
7.1.4应用安全………………………27
7.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29
7.2管理要求及应对措施………………29
7.2.1安全管理制度…………………29
7.2.2安全管理机构…………………30
7.2.3人员安全管理…………………31
7.2.4系统建设管理…………………32
7.2.5系统运维管理…………………34
8第四级基本要求及应对措施……………38
8.1技术要求及应对措施………………38
8.1.1物理安全………………………38
8.1.2网络安全………………………40
8.1.3主机安全………………………42
8.1.应用安全………………………
444
8.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46
8.2管理要求及应对措施………………47
8.2.1安全管理制度…………………47
ㅤㅤㅤㅤ
8.2.2安全管理机构…………………48
8.2.3人员安全管理…………………49
8.2.4系统建设管理…………………50
8.2.5系统运维管理…………………52
9第五级基本要求…………………………56
()…………………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关于林业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能力的要求57
()……
附录规范性附录林业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要求的选择和使用
B58
参考文献……………………59
Ⅱ
/—
LYT21702013
引言
。、、
本标准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定制定林业具有信息化程度高业务持续性要求高对
。,《
信息系统的容量和处理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本标准从林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
》(/—)、,
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明确细化和调整提出和规定了林业
,,
不同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并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要求提出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应对措施适用于
、。
指导林业按照等级保护要求进行安全建设测评和监督管理
,、。
本标准文字中明确细化和调整的内容以楷体字表示
ㅤㅤㅤㅤ
Ⅳ
/—
LYT21702013
林业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不同安全保护等级信息系统的基本保护要求包括基本技术要求基本管理要求
及应对措施。
、、、。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林业分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整改测评和监督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信息技术词汇第部分安全
GBT5271.8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1785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2240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3术语和定义ㅤㅤㅤㅤ
/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5271.8GB17859
3.1
安全保护能力securitrotectionabilit
ypy
、现安全事件以及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恢复先前状态等的程度。
系统能够抵御威胁发
4林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4.1林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
林业信息系统根据其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
、、、,
秩序林业市场稳定公共利益以及投资者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五
,/。
个等级定级划分定义见GBT22240
4.2不同等级的安全保护能力
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如下:
:、、
第一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个人的拥有很少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
,,,
一般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关键资源损害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恢复
部分功能。
:、
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小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
、,,
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
1
/—
LYT21702013
,,。
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
第三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
、,
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
,,,。
源损害能够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
第四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国家级别的敌对组织的拥有
、,
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资源损
,,,。
害能够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迅速恢复所有功能
()。
第五级安全保护能力略
4.3基本安全要求
林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应依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情况保证它们具有相应等级的基本安
,。
全保护能力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林业信息系统要求具有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
基本安全要求是针对不同安全保护等级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提出的安全要求,
,。
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基本安全要求分为基本技术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两大类技术类安全要求与信
,;
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安全机制有关主要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的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
,,、、
管理类安全要求与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有关主要通过控制各种角色的活动从政策制度
、。
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做出规定来实现
、、、;
基本技术要求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几个层面提出基本管理要求
、、、,
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几个方面提出基本技术
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
基本安全要求从各个层面或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每个组件应该满足的安全要求信息系统具有的整
ㅤㅤㅤㅤ
。
体安全保护能力通过不同组件实现基本安全要求来保证除了保证系统的每个组件满足基本安全要求
,,。
外还要考虑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保证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保护能力关于林业信息系统整体安全
保护能力的说明见附录A。
,。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应按照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保护对于涉及
,。
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应按照国家密码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实施
4.4基本技术要求的三种类型
,:、、
根据保护侧重点的不同技术类安全要求进一步细分为保护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
、();,
漏破坏和免受未授权的修改的信息安全类要求简记为S保护系统连续正常的运行免受对系统的
、();()。
未授权修改破坏而导致系统不可用的服务保证类要求简记为A通用安全保护类要求简记为G
,,
本标准中对基本安全要求使用了标记其中的字母表示安全要求的类型数字表示适用的安全保护
等级。
、,
针对不同机构不同系统的特点本标准对林业已定级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和使用原则见附
录B。
5第一级基本要求及应对措施
5.1技术要求及应对措施
5.1.1物理安全
物理访问控制()
G1
,、。
机房出入应安排专人负责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出的人员
2
/—
LYT21702013
)机房出入应当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a
)、;
b没有门禁系统的机房应当安排专人在机房出入口控制鉴别和记录人员的进出
),,
c有门禁系统的机房应当保存门禁系统的日志记录并采用监控设备将机房人员进入情况传输
到值班点。
防盗窃和防破坏()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a
),;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
1主要设备应当安装固定在机柜内或机架上
)、、,。
2主要设备机柜机架等应有明显且不易除去的标识如粘贴标签或铭牌
防雷击()
G1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
a机房或机房所在大楼应设计并安装防雷击措施防雷措施应至少包括避雷针或避雷器等
)应具有经国家防雷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相关证明。
b
防火()
G1
—
,。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应达到中类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消防要求
GB501742008C
防水和防潮()
G1
ㅤㅤㅤㅤ
本项要求包括:
)应对穿过机房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
a
)、。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温湿度控制()
G1
、,、。
机房应设置必要的温湿度控制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开机时机房温度应控制在;
a18℃~28℃
)开机时机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b35%~75%
)停机时机房温度应控制在;
c5℃~35℃
)停机时机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d20%~80%
电力供应()
A1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5.1.2网络安全
结构安全()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a
b)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c
),,,
应绘制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图有相应的网络配置表包含设备地址等主要信息与当前运
dIP
3
/—
LYT21702013
,。
行情况相符并及时更新
访问控制()
G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
b应根据访问控制列表对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等进行检查以允许拒绝
数据包出入;
),。
c应通过访问控制列表对系统资源实现允许或拒绝用户访问控制粒度至少为用户组
网络设备防护()
G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应删除默认用户或修改默认用户的口令根据管理需
,、、;
要开设用户不得使用缺省口令空口令弱口令
),、
b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
退出等措施;
),。
c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5.1.3主机安全
身份鉴别()
S1
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ㅤㅤㅤㅤ
访问控制()
S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
b应限制默认账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账户修改这些账户的默认口令
),;
1系统无法修改访问权限的特殊默认账户可不修改访问权限
),;
2系统无法重命名的特殊默认账户可不重命名
)、,。
c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账户避免共享账户的存在
入侵防范()
G1
,,。
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
,。
持续跟踪厂商提供的系统升级更新情况应在经过充分的测试评估后对必要补丁进行及时更新
恶意代码防范()
G1
,。
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
a原则上所有主机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系统不支持该功能的除外
),。
b未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的主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恶意代码防范
5.1.4应用安全
身份鉴别()
S1
本项要求包括:
4
/—
LYT21702013
)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a
),、;
b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
c应启用身份鉴别和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
访问控制()
S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控制用户组用户对系统功能和用户数据的访问
),。
b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用户的访问权限
通信完整性()
S1
应采用约定通信会话方式的方法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软件容错()
A1
,
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
系统设定要求。
5.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数据完整性()
S1
应能够检测到重要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
备份和恢复()
A1
ㅤㅤㅤㅤ
,备份数据至少进行一次抽样性恢复测试。
应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每年对
5.2管理要求及应对措施
5.2.1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G1
应建立日常管理活动中常用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发布()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a
)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
b
5.2.2安全管理机构
岗位设置()
G1
、、,。
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人员配备()
G1
、、。
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授权和审批()
G1
,、
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
5
/—
LYT21702013
,。
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重要审批授权记录应留档备查
沟通和合作()
G1
、、、。
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通信运营商供电部门等单位和部门的合作与沟通
5.2.3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录用()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a
),
b应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份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并确保其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管
理知识。
人员离岗()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立即终止由于各种原因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a
)、、。
b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a
)应告知人员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
b
ㅤㅤㅤㅤ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
G1
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得到授权或审批。
5.2.4系统建设管理
.2.4.1系统定级()
5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a
)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信息系统确定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
b
)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c
安全方案设计()
G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
)、,;
b应以书面的形式描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和策略安全措施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安全方案
),、。
c应对安全方案进行细化形成能指导安全系统建设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的详细设计方案
产品采购和使用()
G1
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自行软件开发()
G1
本项要求包括:
6
/—
LYT21702013
)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
a
)应确保软件设计相关文档由专人负责保管;
b
),。
c应确保软件具有用户权限认证机制严格控制对数据的操作权限
外包软件开发()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根据开发要求检测软件质量;
a
)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
b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c
),。
d应确保软件具有用户权限认证机制严格控制对数据的操作权限
工程实施()
G1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测试验收()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验收;
a
),
b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
,。
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
系统交付()
G1
ㅤㅤㅤㅤ
本项要求包括:
),、进行清点;
a应制定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
)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b
)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
c
安全服务商选择()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a
),。
b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
5.2.5系统运维管理
环境管理()
G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并保存相
,;
关维护记录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
b应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
c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
的管理作出规定。
资产管理()
G1
,、。
应编制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
7
/—
LYT21702013
介质管理()
G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
),。
b应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过程进行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
设备管理()
G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行维护管理每年至少进
行一次维护管理;
)、,
b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
、、。
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G1
本项要求包括:
),、
a应指定人员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
工作;
),;
b应定期进行网络系统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漏洞扫描对漏洞风险持续跟踪在经过充分的验证测试后对必要漏
洞开展修补工作;
)实施漏洞扫描或漏洞,,,
2修补前应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充分准备如选择恰当时间并
ㅤㅤㅤㅤ
做好数据备份和回退方案;
),。
3漏洞扫描或漏洞修补后应进行验证测试以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安全管理()
G1
本项要求包括:
)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a
),;
b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漏洞扫描对漏洞风险持续跟踪在经过充分的验证测试后对必要漏
洞开展修补工作;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7768-1995 密封件 安全技术条件 1995-06-16
- HG/T 3232-1989 软边力车胎成型机 1989-02-28
- JB/T 8020.1-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薄挡块 1999-08-06
- QJ 1136-1987 战术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击试验方法 1987-03-11
- HB 4547-1992 MJ内螺纹第Ⅱ系列工艺底孔用非全形单头带柄光滑塞规 MJ82~MJ120 1992-10-04
- JC/T 556-2005 磨碎玻璃纤维 2005-02-14
- JG/T 5057.2-1995 建筑机械与设备 高强度六角头螺栓 全螺纹 1995-02-07
- CY/T 5-1999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1999-05-07
- QJ 3079.9A-2011 全金属自锁螺母 第9部分:角形托板螺母 2011-07-19
- YD/T 663-1994 2X34Mbit/s 中频调制解调机质量分等标准 199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