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05-2010 经济林主要树种丰产栽培技术规范(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经济竹类)

DB51/T 305-2010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ree species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oody grain and oil crops, woody medicinal herbs, economic bamboo) guideline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305-2010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8-18
实施日期
201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65.020.20

B61

备案号:28697-2010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305—2010

代替DB51/T305-1999

经济林主要树种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经济竹类)

TechnicalGuidelineforHigh-YieldPlantingofMainEconomicTreeSpecies

(woodyFoodTrees,WoodyOilTrees,EconomicBamboos)

2010-08-18发布2010-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305—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种苗要求............................................................................1

4丰产林栽培技术要点..................................................................1

5丰产林经营管理技术要点..............................................................3

6丰产指标............................................................................3

7采收和贮藏..........................................................................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四川省经济林主要树种分布区域和丰产栽培措施.......................6

I

DB51/T305—2010

前言

本标准是《经济林主要树种丰产栽培技术规范(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经济竹类)》(DB51/T305-1999)

的修订版,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调整了树种,删除了柿树,新增了油茶、麻竹、吊丝球竹和撑绿竹四个树竹种;

—调整了部分树种的丰产指标;

—将原标准附录A《经济林主要树种适宜立地条件》和附录B《四川经济林主要树种栽培区划》合并

为本标准附录A《四川省经济林主要树种分布区域和丰产栽培措施》,删除了原标准附录C《四川经济林

树种主要优良品种和类型》和附录D《四川经济林主要树种苗木标准》。

原标准于1999年首次发布,2009年第一次修订,自修订发布之日起,原标准自行废除。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木种苗站、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厅造林

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德宾、万雪琴、朱益川、邓远志、段琼、齐涛、刘闯、韩华柏。

II

DB51/T305—2010

经济林主要树种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经济竹类)

(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经济竹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主要经济林树种的丰产指标、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果实采收贮藏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栽培区内营造的核桃、板栗、枣树、银杏、青花椒、花椒、油茶、油桐、杜仲、

黄柏、厚朴、经济竹类丰产林,散生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0398-2006核桃坚果质量分级标准

DB51/T705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327-2006油桐栽培技术规程

LY/T1561-1999杜仲丰产技术

3种苗要求

3.1丰产林栽培必须使用来源清楚的林木良种。油茶、核桃、银杏(果用)应使用良种嫁接苗,竹类

应使用分蔸苗,楠竹可使用实生苗。

3.2苗木

3.2.1应使用无检疫性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达到国家或省Ⅰ、Ⅱ级苗木标准的合格苗。

3.2.2经济林主要树种苗木标准见《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5),没有标准的

可参照同类树种苗木质量标准执行。

3.2.3起苗后不能及时栽植的,必须进行临时假植。从外地长途调运苗木,应采取保湿措施,防止苗

木根部失水而干枯死亡。

4丰产林栽培技术要点

4.1造林地选择

4.1.1营造丰产经济林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树种特性选择适宜的造林地。造林地

坡度应该小于25度。

4.1.2经济林主要树种适生条件见附录A。

4.2树种和品种选择

4.2.1经济林主要树种适生区域见附录A。

4.2.2营造经济林应以选择本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品种为主,引进外地树种、品种为辅,引种时,必

须在本地试种成功,经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后才能推广和发展。

4.3整地

1

DB51/T305—2010

4.3.1造林地坡度小于10度,可进行全垦整地,深度30cm。坡度大于10度,宜进行带状整地,预留

保留带,也可穴状整地;营造经济竹林,可带状整地,带宽3m-4m。

4.3.2主要经济林树种栽植挖穴规格见表1。

表1主要经济林树种栽植挖穴规格

单位为厘米

树种挖穴规格备注

核桃100×100×80早实、晚实

板栗60×60×50

枣树100×100×80

银杏100×100×80采果为目的

青花椒60×60×40

花椒50×50×35

油茶60×40×40

油桐60×50×50

杜仲70×70×70

黄柏50×50×40

厚朴50×50×40

楠竹、水竹、白夹竹60×60×40

慈竹、绵竹、黄竹、麻竹、撑绿竹50×50×50

吊丝球竹70×60×40

4.3.3挖穴后回填表土,同时每穴施入有机肥底肥10kg-15kg,再覆土。

4.4栽植季节

本标准中所涉及树种栽植季节主要为春季和秋季。

4.5栽植密度

主要经济林树种栽植密度见表2。

表2主要经济林树种栽植密度

单位为株每公顷

树种密度备注

核桃(早实)420-700

核桃(晚实)240-330

板栗500-1050

枣树600-1050

银杏490-830采果为目的

青花椒500-1600

花椒800-1600

油茶1110-1605

油桐495-900

杜仲1667-3000

黄柏1667-3000

厚朴1667-3000

慈竹、绵竹、黄竹、麻竹、撑绿竹450-900

2

DB51/T305—2010

水竹、白夹竹600-900

楠竹、吊丝球竹300-750楠竹母竹造林密度可稀,实生苗可适当加密。

4.6配置授粉树

为解决经济林雌雄异株、异花授粉和其它因授粉不良造成结实率低的问题,银杏(采果为目的)在定

植时需配置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5%-10%;核桃、板栗、油桐应根据所用品种开花结实特性,决

定配置授粉树;油茶宜配置3个-5个品系或家系混栽。

4.7栽植要求

4.7.1栽植时要苗正根舒,覆土后提苗压踩,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慈竹、绵竹、黄竹、撑绿

竹宜于斜栽,以保护竹干和有利于萌发新芽。

4.7.2栽植后及时浇水,在干旱地区应采取覆膜保墒措施。

4.7.3栽植后展叶萌芽期应调查成活率,及时补植,幼林3年后保存率应达到85%以上。

5丰产林经营管理技术要点

5.1土壤和水肥管理

5.1.1每个生长季节应及时松土除草2次-3次,秋冬季应深挖垦复园土,扩修树盘。

5.1.2幼林地可通过间种豆类、花生、药材、绿肥等矮秆作物改善土壤结构。

5.1.3根据树种生长发育和树木缺微量元素状况,做到适时、适量施肥,提倡多施有机肥。

5.1.4根据树种(品种)物候期及土壤墒情,适时施肥、适量浇水,干旱地区推广地膜覆盖、覆草保

墒等节水措施。

5.2树体管理

根据树种(品种)生长和结果特性,适时科学开展修枝整形。根据树种不同龄期,搞好定干,培育

丰产树型,培养和复壮结果枝组。

5.3病虫害防治

5.3.1病虫害防治采取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协调应用生物、化学、物理和人工等措施。

5.3.2及时、准确地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科学及时防治。

5.3.3严格控制病虫害传播蔓延,外地调进的苗木必须进行检疫,剪除病虫枝,清除危害严重的病虫

株,烧毁病虫叶及病虫果。

5.3.4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选用适宜的农药品种、剂型,采用最佳浓度、用量和施药方法,适时开

展病虫害防治。

5.3.5保护和利用天敌,提倡生物防治措施,改善天敌的生存环境。

5.4经济林主要树种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见附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