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034-2016 八点楔天牛检疫鉴定方法

GB/T 33034-2016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aperda octopunctata Scopoli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3034-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10-13
实施日期
2017-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八点楔天牛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八点楔天牛的检疫和鉴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
徐卫、付海滨、蔡波、徐梅、陈义群、敖苏、陈健、蒋林蓉、龙琼华、赵刚、郭小补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01k__、

B16G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3034—2016

八点楔天牛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SaperdaoctopunctataScopoli

2016-10-13发布2017-05-01实施

GB/T33034—2016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起草人:徐卫、付海滨、蔡波、徐梅、陈义群、敖苏、陈健、蒋林蓉、龙琼华、赵刚、郭小补。

T

GB/T33034—2016

八点楔天牛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八点楔天牛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八点楔天牛的检疫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656楔天牛属检疫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下口式hypognathoustype;orthognathoustype

昆虫头部与躯干垂直、频端向下的头型。

3.2

上瓠mandible

昆虫口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昆虫中的第一对顒,在咀嚼式口器中,坚强而具齿’

3.3

下瓠须maxillarpalp

着生在下瓠茎节外端的一对须,通常有五节,具感觉功能。

3.4

口上片epistoma

紧靠上唇的口缘或骨片。

3.5

前胸背板pronotum

前胸节背面的骨化部分。

3.6

前胸背板侧刺突lateraltuberclesofpronotum

前胸背板侧缘向外呈刺状或瘤状突出。

4基本信息

中文名:八点楔天牛

学名:SuperduoctopunctataScopoli?1772

分类地位:

1

GB/T33034—2016

鞘翅目Coleopters

天牛科Cerambycidae

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

楔天牛属Saperdu

其异名、寄主、地理分布和生物学习性参见附录A。

5方法原理

八点楔天牛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主要鉴定依据。根据八点楔天牛的危害状(侵入孔、蛀屑、虫粪、羽化

孔、幼虫的排粪孔、膨大的虫瘤、刻槽或空洞眼等),幼虫的虫道在树干内部纵横交错,内充满碎的木纤维

和虫粪。在检疫现场或发生八点楔天牛的寄主植物上肉眼进行观察,取得幼虫、蛹或成虫,幼虫或蛹饲

养至成虫,用显微镜观察,根据形态特征对种类进行判定。具体方法参见SN/T2656。

6器材和试剂

6.1仪器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光照培养箱。

6.2用具

养虫瓶、放大镜、刀、锯、斧、毛笔、银子、白瓷盘、培养皿、解剖针、昆虫针、指形管、标本盒、标签等。

6.3试剂

75%乙醇溶液,4%甲醛溶液,4%冰乙酸溶液。

7现场查验

7.1现场检验

对木材或木质包装进行现场检疫时,重点检查现场是否有活虫或死虫、是否有侵入孔、蛀屑、虫粪和

羽化孔;木材表面是否有成虫的羽化孔、幼虫的排粪孔、膨大的虫瘤、刻槽或空洞眼等;检查时,对发现羽

化孔、排粪孔或蛀屑的木材要用刀、锯、斧等进行剖检。

7.2样品的传送与保存

现场检疫发现的成虫可用指形管盛装,若发现活的幼虫、卵或蛹,则可连同寄主一起装入样品袋。

并贴上标签,注明报检编号、样品编号、品名、产地及日期等,及时送实验室检疫鉴定。

8实验室鉴定

&1镜检

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形态特征的鉴定: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仔细、反复对照鉴定资料和标本特

征,作出准确判断。

2

GB/T33034—2016

&2饲养

截获的活幼虫或蛹,可进一步饲养。饲养条件:在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90%。温度为25°C左右的

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待幼虫化蛹并羽化为成虫或蛹直接羽化为成虫后作进一步鉴定,

9鉴定特征

9.1沟胫天牛亚科的鉴定特征

9.1.1成虫鉴定特征

体小或中等至大型甲虫,头部大多下口式,不狭长,后部不缢缩成细颈;触角着生在复眼内缘处,距

上顎基部较远;下顎须端节末端尖锐。前胸背板两侧无边缘,两侧大多各有一个侧刺突,或缺;中胸背板

发音器无中沟。前足胫节内侧具斜沟,中足胫节外侧大多有斜沟或完整。

9.1.2幼虫鉴定特征

头颅近长方形,两边平行,后缘浑圆或平截;头盖两半叶完全愈合;口上片刚毛至少6根;足无或仅

具痕迹;中胸气门突入前胸;前胸背板后半部多具粗颗粒、微刺突或细粒,侧沟明显。

9.2楔天牛属的鉴定特征

9.2.1成虫鉴定特征

体型小至中等,长形。头部额较宽阔;复眼深凹,小眼面细,复眼下叶较大,其直径大于颊宽;触角基

瘤稍突出,左右分开;触角基部数节下侧稀生缨毛,第三节长于柄节或长于第四节。前胸背板宽胜于长,

或长宽近相等,无侧刺突。鞘翅长,两侧近于平行,末端圆形,或稍斜切,或呈尖角形突出,肩部无纵隆

脊。后胸前侧片前缘很宽,后端狭。前足附节的爪节短,其长不足第3附节的2倍,爪简单,无附齿,全

开式。雌虫腹部末节腹板中央有纵沟。

9.2.2幼虫鉴定特征

体长圆筒形;头颅扁,侧缘近于平行,基部宽圆;唇基具1对〜6对侧毛;触角孔后缘封闭,触角2节,

具透明锥形主感器;侧单眼有或无,下唇额多毛,与亚颇分界不明;上顒较狭长,切缘斜凹;外咽区分界不

明;前胸背板前区骨化,后区密布颗粒或刺突,亚侧陷横向淡色,近圆形或半圆形;前胸腹板中前腹片半

圆形或梯形,常具颗粒;腹部步泡突无瘤突,具细小颗粒或刺突,常具2横沟、1中沟;第9腹节无尾刺,

各腹节上侧片突出,侧瘤突卵形,具刚毛,无骨化坑。

9.3八点楔天牛的鉴定特征

成虫体长12mm〜20mm,身体密被淡蓝色、蓝绿色或淡绿色毛。前胸背板基半部背中线两侧各

具1黑斑,侧缘中部分別具1黑斑。前胸背板背面中央有一黑色短纵线。典型的每翅具4个黑斑位于

鞘翅中央排成一纵列,有时有缺失。雄虫翅鞘由肩部向尾部由宽变窄,雌虫翅鞘两边近平行。触角中等

长度或长,雄虫触角长于身体;雌虫触角与身体近似长度。触角11节,其中第3节〜第11节具有灰蓝

色毛,触角向端部颜色变暗。雌虫腹部末节腹面中央有一黑线纵贯末节,而雄虫腹部末节无黑色纵线。

楔天牛属主要种类成虫的检索表参见附录B。八点楔天牛成虫图及幼虫为害状参见附录C。楔天牛属

部分种类的成虫图见附录D。

3

GB/T33034—2016

10结果判定

以成虫鉴定特征为依据,符合9.1.1、9.2.1、9.3形态特征时可鉴定为八点楔天牛,其他虫态特征供

参考。

11标本保存

八点楔天牛成虫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