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563-2018 舞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DB15/T 1563-2018 Pest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mon Neopalpa (Palpa) Dance moth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1563-2018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28
实施日期
2019-03-28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16

备案号:61280-2019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563—2018

舞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lingofLymantriadispar

2018-12-28发布2019-03-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156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鄂尔多斯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胜利、闫锋、靳嵘、王立宇、王斌、苏清义、贾莉、戚俊堂、蔺向波、寇兵、

杨建军、熊自成、王莹、李旭东、王光明、白双祥、韩丽、王布赫、莫日根高娃、胡丽润、高茹、相晓

红、王红雨、窦晓丽、张莉、康玉兰、郅勇兴。

I

DB15/T1563—2018

舞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舞毒蛾的防治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舞毒蛾发生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17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GB/T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4839农药中文通用名称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LY/T2011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2516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

每50cm标准枝寄主植物上舞毒蛾幼虫活体的数量(统计单位:头/50cm枝)。

4虫情调查

4.1发生范围调查

在舞毒蛾寄主分布区域内,设计踏查线路,在线路两边50m范围内调查舞毒蛾分布情况。路线调查

面积不小于应施监测面积的10%,以乡镇为单位确定舞毒蛾发生范围。各虫态发生期见附录B中表B.3。

4.2发生面积、有虫株率调查

在舞毒蛾危害期,采用线路踏查的方法,调查寄主分布区的小班中舞毒蛾发生情况,通过公式(1)

计算发生虫害的小班面积占实际调查小班面积的比例,确定舞毒蛾的发生面积,同时调查有虫株率,填

写附录A中表A.1。

S1

SS0·················(1)

S2

1

DB15/T1563—2018

式中:

S——发生面积;

S0——所有小班面积之和(寄主面积);

S1——实际调查小班中发生虫害的小班面积之和;

S2——实际调查小班面积之和。

4.3虫口密度调查

按LY/T2011设置标准地;按LY/T2516设置标准株。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法或平行线法随机抽

取不少于30株(丛)样株(丛),以50cm枝上的幼虫数量(头)为计算单位,对样株(丛)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的上、中、下每层随机选取1枝50cm标准枝,调查其上幼虫数量,利用公式(2)计算虫口密

度,具体如下;填写附录A中表A.2,统计分析表A.2数据,将结果填写于附录A中表A.3。

1zn

,,,;,,···············(2)

yxjk(z1234n123)

12j1k1

式中:

y——虫口密度(头/50cm枝);

z——林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n——林木上、中、下层三层;

j——林木东、南、西、北每个方向选择的50cm标准枝幼虫数量;

k——林木上、中、下三层选择的50cm标准枝幼虫数量。

4.4发生(受害)程度等级标准

舞毒蛾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均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发生(危害)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

等级,见表1。

表1舞毒蛾发生(受害)程度等级划分标准

虫口密度(y)

发生程度备注

头/50cm枝

轻度发生1<y≤4

中度发生4<y≤8幼虫调查

重度发生y>8

4.5发生危害程度确定

依据调查结果,按照表1进行危害等级划分,分析汇总附录A中表A.1、表A.3数据,将结果填写表A.4。

5防治措施

5.1物理防治

5.1.1灯光诱杀

在成虫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LY/T1915,每公顷3套~5套,每天检查诱虫量,填写附录A

中表A.5。

2

DB15/T1563—2018

5.1.2性引诱剂诱杀

性引诱剂(配诱捕器)诱杀成虫时,可采用桶型诱捕器、船型诱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