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DB44/T 2149-2018 Forest Resources Plan Design Investig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2149-2018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18
实施日期
2019-02-18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广东省林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调查范围与内容、调查方法、主要技术要求、森林经营区划、小班调查、四旁树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专项调查、面积求算、森林资源统计、制图和主要成果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资源的规划设计调查。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
起草人:
刘凯昌、邓鉴锋、侯长谋、薛春泉、李伟、余松柏、魏安世、杨志刚、丁胜、陈鑫、张宏伟、苏晨辉、陈汉坤。
出版信息:
页数:7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4

备案号:61546-2019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forestinventoryforplanninganddesign

2019-07-24发布2019-08-01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149—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及定义........................................................................1

4调查范围与内容....................................................................1

5调查方法..........................................................................2

6主要技术要求......................................................................3

7森林经营区划.....................................................................20

8小班调查.........................................................................20

9四旁树调查.......................................................................22

10总体蓄积量控制..................................................................23

11专题调查........................................................................24

12面积求算........................................................................25

13森林资源统计....................................................................25

14制图............................................................................25

15主要成果........................................................................2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统计表格式.............................2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其它表格式.................................49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要软阔叶树种与硬阔叶树种名录.................................63

附录D(资料性附录)报告内容大纲...................................................65

I

DB44/T214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凯昌、邓鉴锋、侯长谋、薛春泉、李伟、余松柏、魏安世、杨志刚、丁胜、

陈鑫、张宏伟、苏晨辉、陈汉坤。

II

DB44/T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调查范围与内容、调查方法、主要技术要求、森林经营区划、

小班调查、四旁树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专项调查、面积求算、森林资源统计、制图和主要成果等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资源的规划设计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24255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29391岩溶地区草地石漠化遥感监测技术规程

HJ/T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Y/T081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LY/T1812林地分类

LY/T2084国家级公益林区划技术规程

DB44/T553森林资源管理术语

3术语及定义

GB/T26424和DB44/T553执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竹度bamboosageclass

毛竹1年换叶、孕笋,下一年发笋长竹,2年为一个周期。即春笋萌发成幼竹,枝叶展开后,到第二

年开始换叶,以后每隔两年才换叶1次,每换叶1次称为1度。毛竹根据其年龄分为一度竹(1年生)、二

度竹(2年~3年生)、三度竹(4年~5年生)、四度竹(6年~7年生),以此类推。

3.2

森林自然度degreeofplantcommunity

某地段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状态与森林稳定(顶极)状态的距离,具体含义包括总蓄积量、蓄积结构(径

级分布、垂直分布)、树种组成等与森林顶极状态的近似程度。

4调查范围与内容

1

DB44/T2149—2018

4.1范围

森林经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辖区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4.2内容

4.2.1基本调查

内容包括:

a)森林经营单位的区划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

b)各类林地(包括红树林)的面积和权属;

c)各类森林、林木蓄积和权属;

d)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e)森林分类经营(林种)状况、保护和利用措施;

f)森林、林木生长量;

g)森林植物生物量;

h)天然更新;

i)生长类型;

j)经营措施;

k)四旁树株数、蓄积和面积。

4.2.2专项调查内容

下列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详细程度,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目标和调查目的,由调查会议具体确

定:

a)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b)森林自然度;

c)森林健康度;

d)林地土壤侵蚀类型和等级;

e)森林景观等级;

f)森林植物群落类型;

g)沙化和石漠化状况;

h)森林植物储碳量;

i)湿地资源。

5调查方法

5.1小班空间信息调查

采用遥感区划方法,在室内区划小班(包括片林、林带)界线。

5.2小班属性信息调查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

5.3四旁树调查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

2

DB44/T2149—2018

6主要技术要求

6.1地类划分

6.1.1分类

地类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其中林地分为8个二级地类、19个三级地类。地类分类系统见表1。

表1地类分类系统表

一级二级三级

乔木林地

有林地红树林地

竹林地

疏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

其它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未成林地

未成林封育地

苗圃地

林地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

无立木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

临时占用

地震、塌方、泥石流

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沙荒地

宜林地

其它宜林地

红树林宜林滩涂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农地

牧草地

非林地水利用地(湿地)

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6.1.2技术规定

有林地

附着有森林植被,郁闭度≥0.20,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的林地。包括:

a)乔木林地:按LY/T1812执行。

b)红树林地:按LY/T1812执行。

c)竹林地:按LY/T1812执行。

2

1)毛竹林:郁闭度≥0.20或成林毛竹密度≥450株/hm。

3

DB44/T2149—2018

2

2)杂竹林(不包括胸径<2.0cm小杂竹):郁闭度≥0.20或成林杂竹密度≥1500株/hm。

3)竹木混交林:凡竹类株数(或乔木郁闭度)达到规定标准的就确定为竹林(或乔木林)地

类;二者均达到标准的,按经营目的确定地类。

疏林地

按LY/T1812执行。未成林地、幼龄林、竹林和优势树种为经济树种的林地不划分疏林地。

灌木林地

按LY/T1812执行。

未成林地

按LY/T1812执行。

苗圃地

按GB/T26424执行。

无立木林地

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临时占用和地震、塌方、泥石流损毁的林地。

a)采伐迹地:按LY/T1812执行。

b)火烧迹地:按LY/T1812执行。

c)其它无立木林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地:

4)造林更新后,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的林地;

5)造林更新到成林年限后,未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标准的林地;

6)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

7)红树林规划造林地;

8)有林地权属证,改种其它作物的地;

9)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但有林地权属证明,因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等需要保留的土地。

l)临时占用地:具有合法手续的建设项目临时占用的林地。

m)地震、塌方、泥石流:由于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林业生产条件丧失的林地。

宜林地

按LY/T1812执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目前呈荒芜状态。包括宜林荒

山荒地、宜林沙荒地、红树林宜林滩涂地、其它宜林地四类。

a)宜林荒山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标准,规划为

林地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地等。

b)宜林沙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标准,造林可以

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动沙地(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

c)红树林宜林滩涂地: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宜林滩涂地。

d)其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其它土地,如规划退耕还林地等。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按LY/T1812执行。

4

DB44/T2149—2018

非林地

按LY/T1812执行。

6.2森林(林地)类别

6.2.1类别划分

按其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林地)区划为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个类别。

6.2.2技术规定

公益林(地)

包括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按GB/T26424执行。

商品林(地)

包括重点商品林和一般商品林。按GB/T26424执行。

6.2.3公益林事权等级

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按LY/T2084执行;地方公益林划分

为省级公益林、市级公益林、县级公益林,具体按LY/T2084执行。

6.2.4公益林保护等级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等级,划分标准按LY/T2084执行。省级公益林

保护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等级,划分标准详见表2。

表2省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

保护等级范围

①流程100km以上的河流干流汇水区及一、二级支流两岸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林木

和林地

②大中型水库(2000万m3以上)集水区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一级

③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

④高速公路、省级以上公路、铁路干线两侧的自然地形第一重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⑤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

①坡度较大(25度以上)、土壤瘠薄、岩石裸露、采伐后难以更新或生态环境难以恢复,容易引起水

土流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②水土冲刷、崩岗、沟状流失地段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二级③县级公路两侧的自然地形第一重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④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⑤具有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自然保护小区

⑥母树林、国防林、试验林等

三级Ⅰ级、Ⅱ级以外的省级公益林

注:市、县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参照省级公益林分级标准。

6.3林种

6.3.1分类

根据经营主导功能的不同,林业用地区划林种,按森林(林地)类别林种—亚林种进行区划。林种

分类系统详见表3。

5

DB44/T2149—2018

表3林种分类系统

森林类别林种亚林种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沿海防护林)

防护林农田防护林

护岸林(湿地红树林)

护路林

其它防护林

公益林(地)

国防林

实验林

母树林

特种用途林环境保护林(自然保护小区林)

风景林

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自然保护林(自然保护区林)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

一般用材林

薪炭林薪炭林

商品林(地)果树林

食用原料林

经济林林化工业原料林

药用林

其它经济林

6.3.2技术规定

特种用途林(地)

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国土保安、森林旅游、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

地。包括7个亚林种类别,区划按GB/T26424执行。

防护林(地)

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7类亚林种,按GB/T26424执行。

用材林

包括短周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用材林,按GB/T26424执行。

薪炭林

按GB/T26424执行。

经济林

包括果品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其它经济林,按GB/T26424执行。

6.3.3林种优先级

6

DB44/T2149—2018

按GB/T26424执行。

6.4树种(组)

乔木林按十分法确定树种组成。树种组成表示乔木林中各树种所占的比重,一般按蓄积比重计算。

但幼林一般以株数和郁闭度相结合来确定。广东省主要分10个树种(组),即:杉木、马尾松(含广东

松)、湿地松(国外松)、速生桉、速生相思、黎蒴、木麻黄、软阔类、硬阔叶类、混交林;加上竹林

和红树林共12个树种(组)。

6.5优势树种(组)

6.5.1分类

森林资源可分为25个优势树种(组),即:杉木;马尾松(含广东松);国外松;速生桉;速生相

思;木麻黄;黎蒴;其它软阔;其它硬阔;针叶混;针阔混;阔叶混;毛竹;杂竹;荔枝(龙眼);其

它木本果树;油茶;茶叶;其它食用原料树种;橡胶;其它林产化工树种;肉桂;其它药用树种;其它

经济树种;红树林。

6.5.2技术规定

优势树种(组)根据林分蓄积和树种株数确定:

a)有蓄积乔木林、疏林林地小班,其优势树种(组)按蓄积量组成比重确定。小(细)班内蓄积

量占总蓄积量65%以上的树种(组)为优势树种(组),单一树种达不到优势树种(组)蓄积

要求的小(细)班,则以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等类型判定。

b)无蓄积乔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小班,则按各树种株数比例确定。

c)红树林有林地及红树林未成林地,优势树种(组)一律明确为红树林,不细分到具体红树林树

种。

6.6龄级、龄组、竹度与生产期

6.6.1龄级与龄组

林分内树木年龄完全相同或相差不到一个龄级的为同龄林,林分中林木的年龄相差超过一个龄级的

称为异龄林。

乔木林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乔木经济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标

准,参照一般用材林中的软阔执行。

表4公益林龄组划分标准

单位:年

龄组划分龄级

树种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期限

杉木≤1516~2526~3031~40≥415

马尾松≤2021~4041~5051~70≥7110

国外松≤1011~1516~2021~30≥315

速生相思类≤67~910~1213~18≥193

黎蒴≤45~67~89~12≥132

7

DB44/T2149—2018

表4公益林龄组划分标准(续)

单位:年

龄组划分龄级

树种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期限

木麻黄≤1011~1516~2021~30≥315

速生桉外的其它桉类≤67~910~1213~18≥193

软阔≤1516~2526~3536~45≥465

硬阔≤3031~5051~7071~90≥9110

混交林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

表5一般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

单位:年

龄组划分龄级

树种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期限

杉木≤1011~1516~2021~30≥315

马尾松≤1011~2021~3031~50≥5110

国外松≤56~1011~1516~25≥265

速生桉≤23~45~67~10≥112

速生相思类≤34~67~910~15≥163

黎蒴≤23~45~67~10≥112

木麻黄≤56~1011~1516~25≥265

软阔≤1011~2021~2526~35≥365

硬阔≤2021~4041~5051~70≥7110

混交林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

表6短轮伐期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

单位:年

龄组划分龄级

树种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期限

杉木≤56~1011~1516~20≥215

马尾松≤1011~1516~2021~25≥265

国外松≤56~1011~1516~20≥215

桉类≤23~45~67~8≥92

速生相思类≤34~67~910~12≥133

黎蒴≤23~45~67~8≥92

软阔≤1011~1516~2021~25≥265

混交林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

6.6.2竹度

竹度划分见表7。毛竹年龄可通过观察竹节识别:

a)一度竹节下的鞘环有毛,鞘环下有一层蜡质白粉;

8

DB44/T2149—2018

b)二度竹鞘环的毛脱落,蜡质粉色变浅;

c)三度竹鞘环上的蜡质粉变为灰白色;

d)四度竹鞘环上的黑斑点加深,有的附着地衣或苔藓;

e)五度及六度以上竹:类似四度以上竹。

表7毛竹林竹度划分标准

单位:年

龄组划分

树种龄级

幼龄竹壮龄竹中龄竹老龄竹

毛竹一度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以上2年

6.6.3生产期

按GB/T26424执行。广东省主要经济树种生产期划分详见下表:

表8广东省主要经济树种生产期划分标准

单位:年

树种名称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树种名称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

1、果树类:油橄榄≤56~1011~99≥100

板栗≤45~1011~60≥61余甘子≤34~56~20≥21

核桃≤67~1011~70≥71八角≤56~1011~30≥31

梨≤56~89~30≥31茉莉花≤123~10≥11

柑桔≤45~89~20≥213、林化原料类

桃≤45~67~15≥16橡胶≤78~1213~25≥26

李(杏)≤45~67~15≥16油桐≤34~1011~25≥26

梅子≤45~89~20≥21乌桕≤56~1011~25≥26

柿子≤56~1011~40≥41香桂≤56~78~100

芒果≤56~89~30≥31樟树≤56~78~100

荔枝≤56~89~30≥314、药用林

龙眼≤56~89~30≥31杜仲≤56~1011~20≥21

樱桃≤56~1011~30≥31山楂≤45~1011~50≥50

柚子≤56~89~30≥31肉桂≤45~67~10≥11

杨梅≤34~56~30-≥31红豆杉≤1011~2021~100≥101

2、食用原料类银杏≤1011~2021~100≥101

油茶≤56~89~40≥41

茶叶≤34~56~20≥21

6.7立地因子

6.7.1地貌

按GB/T26424执行。

6.7.2坡度

按GB/T26424执行。

9

DB44/T2149—2018

6.7.3坡向

按GB/T26424执行。

6.7.4坡位

按GB/T26424执行。

6.8权属

6.8.1分类

林地所有权分为国有和集体两种,林木所有权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林

地和林木使用权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权属分类按GB/T26424执行。

6.8.2技术规定

林地所有权

按GB/T26424执行。

林木所有权

按GB/T26424执行。

林地使用权

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

林木使用权

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

6.9起源

6.9.1分类

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种。

6.9.2技术规定

天然林

按GB/T26424执行。

人工林

人工植苗、直播(条播或穴播)、分殖、扦插造林,或由人工林萌生并且经人工控萌(杉木、桉类、

黎蒴等)形成的森林、林木、灌木林。

6.10可及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