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3074-2016 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3074-2016 YD/T 3074-2016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teroperability Based on Packet Networks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3074-2016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4-05
实施日期
201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040.20

M33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74-2016

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

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Interworking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

frequencysynchronizationbasedonpacketnetwork

2016-04-05发布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74-2016

目次

tus......................................................................................II

I細.....................................................................................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魏i吾...................................................................................1

4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场景...................................................2

5EEC与E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3

6EEC与S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要求........................................................4

7PEC与P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5

8EEC与OTN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6

9EEC与E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测试方法....................................................8

10EEC与S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测试方法..................................................12

IIPEC与P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测试方法..................................................15

12EEC与OTN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测试方法..................................................16

YD/T3074-2016

.、t_»—

刖s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在参考YD/T1267-2003《基于SDH传送网的频率同步技术要求》、YD/T2374-2011《分组

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YD/T2551-2013《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网技术要求》、YD/T2397-2012

《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IEEE802.3《IEEE以太网标准》等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

合我国运营商网络对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的具体需求制定而成。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技

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昌军、汪建华、徐勇放、吕博、潘峰、朱浩、韩柳燕、刘颂、罗彬、

陈恳。

YD/T3074-2016

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分组传送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分组网络环境下的PTN、POTN、PON等各种分组设备以及需要与分组网络进行互通

的SDH、MSTP、OTN等其他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YD/T1267-2003基于SDH传送网的频率同步技术要求

YD/T2397-2012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

YD/T2551-2013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网技术要求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ITU-TG.8263基于包的设备时钟定时特性(Timingcharacteristicsofpacket-basedequipmentclocks)

IEEE802.3IEEE以太网标准(IEEEStandardforEthernet)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ESCircuitEmulationService电路仿真业务

EECSynchronousEthernetEquipmentClock同步以太设备时钟

ESMCEthernetSynchronizationMessagingChannel以太网同步消息通道

FE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

GEGigabitEthernet吉比特以太网

GFPGeneralFrameProcedure通用成帧规程

GMPGenericMappingProcedure通用映射规程

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

MSTPMultiServiceTransport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

NENetworkElement网元

NNINetworkNetworkInterface网络-网络接口

ODUOpticalChannelDataUnit光通路数据单元

OTNOpticalTransportNetwork光传送网

PECPacketbasedEquipmentClock基于分组的设备时钟

PNTPacketNetworkTiming分组网络定时

YD/T3074-2016

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

POTNPacketOpticalTransportNetwork分组光传送网

PTNPacketTransportNetwork分组传送网

PTPPrecisionTimeProtocol精确时间协议

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SECSDHEquipmentClockSDH设备时钟

SSMSynchronizationStatusMessage同步状态信息

STM-NSynchronousTransferModuleN同步传输模块N

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

4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场景

频率同步互通与时钟设备类型密切相关,在分组网络环境下,涉及频率同步互通的设备类型包括

PTN、POTN、PON等各种分组设备以及需要与分组网络进行互通的SDH、MSTP、OTN等其他设备,

可能涉及的时钟设备类型包括EEC、SEC、PEC、混合时钟类型等,其中混合时钟类型是指某些设备可

能存在纯透传和逐点处理的时钟方式,如OTN设备。

本标准涉及的PEC时钟,是指基于PTP报文端到端恢复频率同步的时钟,其相关性能要求应符合

ITU-TG.8263的要求。

时钟类型与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时钟类型与设备类型之间对应关系

序号时钟类型设备类型备注

为描述方便,文中部分地方以“SEC”表示“釆用SEC时钟的

1SECSDH、MSTP

设备”

为描述方便,文中部分地方以“EEC”表示“采用EEC时钟的

2EECPTN、POTN、PON

设备”

为描述方便,文中部分地方以“PEC”表示“采用PEC时钟的

3PECPTN、POTN

设备”

4混合时钟类型OTN—

根据互通设备的时钟类型不同,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主要包括下述四种互通场景:

a)采用EEC时钟的设备与采用EEC时钟的设备之间(简称“EEC与EEC之间”)的频率同步互通;

b)采用EEC时钟的设备与采用SEC时钟的设备之间(简称“EEC与SEC之间”)的频率同步互通;

c)采用PEC时钟的设备与采用PEC时钟的设备之间(简称“PEC与PEC之间”)的频率同步互通;

d)采用EEC时钟的设备与采用混合时钟类型的设备之间的频率同步互通。目前采用混合时钟类型

的设备主要指OTN设备,为了描述方便,该场景后面主要针对采用EEC时钟的设备与OTN设备之间(简

称EEC与OTN之间)的频率同步互通要求进行规范,其他采用混合类型时钟的设备可以参考。

在每种互通场景中,频率同步互通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步接口的互通,二是业务接口的同步互

通,如图1所示。前者可以实现同步信号跨域的传送,可以用于组织同步网定时链路;后者只是用于业

务自身定时的恢复,主要为了满足业务的同步需求,原则上不用于进行同步网定时信号的传送。

YD/T3074-2016

图1分组网络中频率同步互通场景

5EEC与E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

5.1总体要求

对于EEC与EEC之间的频率同步互通,同步接口互通类型主要包括基于同步以太网的频率同步互

通、基于STM-N的频率同步互通、基于外定时的频率同步互通,业务接口频率同步互通主要指CES业

务的同步互通,见表2。

表2EEC与EEC之间频率同步互通类型汇总

序号互通分类互通类型互通要求

1基于同步以太网的频率同步互通见5.2

2同步接口互通基于STM-N的频率同步互通见5.3

3基于外定时的频率同步互通见5.4

4业务接口频率同步互通CES业务接口的同步互通见5.5

5.2基于同步以太接口的频率同步互通要求

EEC与EEC之间基于以太网接口实现频率同步互通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互通以太网接口类型包括FE光口、FE电口、GE光口、GE电口、10GE光口、40GE、100GE

等,以太网接口物理层应符合IEEE802.3规范,以保证互通正常;

b)互通双方的时钟功能结构应符合YD/T2551-2013中11.2.2.1的规定;

c)EEC与EEC之间的以太网接口物理层同步应支持SSM的互通,其SSM功能和承载SSM的

ESMC报文信息格式应符合YD/T2551-2013中11.2.2.2的规定;

d)基于同步以太接口进行互通的设备应支持从以太网的物理层数据码流提取时钟信号,作为频率

同步参考;

e)EEC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