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3059-2016 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技术要求

YD/T 3059-2016 Fixed client equipm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al broadband service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3059-2016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4-05
实施日期
201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040.99

M15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59-2016

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

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broadbanduniversalservicededicated

fixedcustomerpremiseequipment

2016-04-05发布2016-04-0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59-2016

目次

IIIs........................................................................................................................................................................II

1is®......................................................................................................................................l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客户端设备(BUCPE)设备概述............................................3

5物理接口要求.............................................................................4

6上报代理与平台接口(D1接口)要求........................................................4

7BUCPE与配置终端(BUAPP)接口(C接口)要求..............................................19

8縣義.................................................................................20

9操作管理维护..........................................................................."25

101隨财................................................................................25

11期也.........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BUCPE预配置信息...................................................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运营商编码...........................................................28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理信息EPONeOAM和GPONOMCr管理实体定义....................29

附录D(规范性附录)手机APP地理信息配置到OLT..........................................31

YD/T3059-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是宽带普遍服务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一一宽带普遍服务质量管理系统总体要求;

一一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技术要求;

一一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宄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强、党梅梅、陆洋、敖立、刘海雄、李少晖、成城。

YD/T3059-2016

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宽带普遍服务固定网络上行接口的客户端路由器设备的物理接口、协议接口、设

备功能、操作管理维护功能、性能要求和其他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宽带普遍服务管理系统客户端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29.il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

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YD/T993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T1475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1449.1-2010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1部分:家庭用宽带客户网关

YD/T1530接入网技术要求一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

YD/T1771接入网技术要求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互通性

YD/T1949.1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1部分:总体要求

YD/T1965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1996.1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第1部分:总体要求

YD/T2157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系统互通性

SJ/T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ITU-TX.667信息技术-对象标识注册机构过程:全局唯一标识符的生成及在对象标记中的应用

(Informationtechnology-Proceduresfortheoperationofobjectidentifierregistrationauthorities:Generation

ofuniversallyuniqueidentifiersandtheiruseinobjectidentifiers)

IETFRFC2616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1.1(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1.1)

IEEE802.3IEEE以太网标准(IEEEStandardforEthernet)

ECMA-404JSON数据交换格式(TheJSONDataInterchangeFormat)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区划代码CodeforDivisions

国家统计局开展统计调查所涉及的区划范围代码,未包括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

行政区。区划代码的最新版本可以由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

YD/T3059-2016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SL2+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transceivers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2-Extendedbandwidth

ANAccessNode接入节点

APAccessPoint接入点

BUAPPBroadbandUniversalservicespecificAPP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应用程序

BUCPEBroadbandUniversalservicespecificCPE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客户端设备

CPECustomPremiseEquipment客户驻地设备

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数字用户线

eOAMextended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扩展操作维护管理

EPON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FQDNfullyqualifieddomainname完全限定域名

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

GPON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互联网控制管理协议

IDIdentifier标识符

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ip承载电视

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JavaScript对象表示

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

NTNetworkTerminal网络终端

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

OMCIONU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ONU管理控制接口

NTPNetworkTime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

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

POTSPlainOldTelephoneService普通老式电话业务

RPCRemoteProcedureCall远程过程调用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TLTimeToLive生存时间

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UUIDUniversallyUniqueIdentifiers全局唯一标识符

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IP承载语音

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

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

YD/T3059-2016

xDSLx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技术的统称

xTU-RxTransceiverUnit-RemoteDSL远端收发器单元的统称

4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客户端设备(BUCPE)设备概述

4.1BUCPE在系统中的位置

本标准所指的客户端如图1所示,即用于普遍服务家庭宽带接入的网关设备或无线路由器设备,简

称客户端设备或BUCPE。BUCPE可以由安装了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应用程序(BUAPP)的手机获得地理

位置信息,在OLT到村的场景下,也可由OLT下发地理位置信息到PON上行的BUCPE。BUCPE通过

D1接口与管理支撑平台进行通信。

I

|D1接口

配置终端

C接口

图1客户端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4.2客户端的功能参考模型

客户端设备的功能参考模型如图2所示。

核心功能业务功能

|业务功能

VOI业务功能

上报代理地理信息代理业务功能

接入功能联网功能

地址功能h远程管理

安全功能本地管理n

传送功能

图2客户端设备框

本标准规范上报代理功能以及与上报代理相关的本地管理功能的接口和协议。

4.3客户端设备的类型

根据上联口类型的不同,客户端设备可以分为:

——EPON上行设备;

——GPON上行设备;

——LAN上行设备;

——DSL上行设备。

根据设备部署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置NT型设备和外置NT型设备。

YD/T3059-2016

内置NT型设备集成了接入技术所要求的特定网络终端,例如,PON的ONU、DSL的xTU-R等。内置

NT型设备常见的类型有:

----PON上行家庭网关;

----DSL上行家庭网关。

外置NT型设备一般只提供以太网接口作为WAN口,需要与ONU或DSLCPE等连接共同完成宽带接

入业务。

5物理接口要求

5.1用户侧接口

5.1.1接口类型要求

BUCPE设备的用户侧接口类型包括:以太网接口(10/100BASE/T),无线局域网接口(WLAN),

Z接口和USB接口等。相关接口应满足5.1.2~5.1.5的要求。

5.1.210/100BASE-T接口

術1008人8£-1'接口应符合正££802.3相关要求,建议支持自适应连接网线的功能(八说〇顯1舰01\)。

5.1.3WLANAP接□

WLANAP接口应支持GB15629.11定义的2.4GHz物理层要求,可选支持5.8GHz物理层。

5.1.4US巳接□

USB接口应满足USB2.0,应支持USB主(Master)模式,应支持全速(12Mbit/s)方式,可选支持高

速(480Mbit/s)方式。

5.1.5zma

当提供POTS业务时,客户端设备的用户侧接口应提供Z接口。

5.2网络侧接口

客户端设备应至少支持下列接口之一作为网络侧接口:

——ADSL2+接口;

——VDSL2接口;

一'一以太网接口;

——EPON接口;

——GPON接口。

ADSL2+接口应符合YD/T1530的规定。

VDSL2接口应符合YD/T1996.1的规定。

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802.3相关要求。

EPON接口应符合YD/T1475,YD/T1771的规定。

0尸0>1接口应符合¥0/1'1949.1,¥0/丁2157-2010的规定。

6上报代理与平台接口(D1接口)要求

6.1接口定义

D1接口是客户端设备中的上报代理功能模块与普遍服务管理支撑平台之间的通信接口。该接口信息

通过客户端设备建立的宽带互联网业务通道进行带内传输。

YD/T3059-2016

D1接口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信息上报:包括设备信息、任务执行信息和结果等;

一一接收命令:接收普遍服务管理支撑平台下发的查询指令。

6.2会话和任务

会话由一系列的消息交互组成。D1接口的所有会话均由客户端中的上报代理模块发起。每个会话中

包括一个或多个请求和响应的交互。请求和响应均封装在JSON格式消息中通过HTTP/1.1协议(见IETF

RFC2616)传输。上报代理模块通过HTTPPOST请求上传消息,管理支撑平台返回HTTP/1.1响应。当客

户端收到HTTP200返回码且其消息体长度为0的HTTP响应时,表示会话结束,客户端应该断开该流程的

TCP连接。

任务是指客户端设备执行的网络测试并获得结果的过程。网络测试的参数和执行时机由设备出厂时

内置在客户端中。

任务执行的结果有以下几种状态:

一一成功:在计划的任务时间执行了任务,并成功完成;

一一延迟成功:在计划的任务时间没有执行(比如处于关机状态),当获得执行条件且当前时间没

有超过任务期限时,执行任务并成功完成;

一一失败: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没有获得期望结果;

当任务完成后,客户端设备应发起会话过程,上报任务执行结果。

6.3设备的上报时机

6.3.1首次上报

首次上报是代表设备第一次将地理信息上报管理支撑平台。首次上报发送的消息见6.7.1小节的定义。

首次上报需要通过地理信息代理获得当前地理位置信息(见8.2节),并通过NTP/SNTP协议获得当

前时间。客户端设备获得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后发起首次上报流程。

注:如果设备通过方式A和方式B均获得了地理信息,将会发起两次首次上报过程。

6.3.2非首次上报

首次上报成功后,后续的上报过程为非首次上报。非首次上报由周期上报定时器(见8.1.3小节)超

时事件触发。

6.3.3任务结果上报

当客户端设备任务执行完成后,客户端设备应发起会话过程,上报任务执行结果。任务的测试结果

定义见6.7.3小节。

6.4消息

消息定义为由一系列元素组成的JSON数组。消息承载在HTTP/1.1的消息体中。消息的形式如下所示:

[元素1,元素2,…]

其中元素1应为客户端设备的UUID字符串,后续元素可以为命令或响应的RPC方法对象,每个消息

中应不多于1个RPC请求和1个RPC响应。即消息的元素组成有以下4种情况:

•仅包含元素1(UUID);

*包含UUID和一个请求RPC方法对象;

*包含UUID和一个响应RPC方法对象;

籲包含UUID和一个响应RPC方法对象,以及另一个请求RPC方法对象。

YD/T3059-2016

6.5RPC方法

BUCPE或管理支撑平台通过RPC调用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D1接口定义的RPC方法见表1。

表1D1接口RPC方法

方向方法名描述

平台-BUCPEGet参数请求

InformOResponse首次上报响应

ResultResponse结果上报响应

BUCPE-平台GetResponse参数请求响应

InformO首次上报请求

Result任务结果上报请求

RPC方法由方法名、命令ID、对象路径和其他属性组成,其一般形式见表2。

表2RPC方法一般形式

属性含义

RPCMethod方法名

ID命令ID

ObjectPath对象路径

其他属性

表2中,各属性含义的要求如下:

一方法名:D1接口支持的方法名见表1。

一命令ID:命令ID是每个请求命令的唯一标识,用整数表示。请求命令的命令ID由发送请求命

令的一方自动生成,不同的请求应使用不同的ID值。响应命令中的命令ID应与其所响应的请求命令的

ID值一致。

一对象路径:对象路径是由字符分隔的字符串,代表了数据对象在信息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模

型的定义见6.8节。

6.6平台调用的RPC方法

6.6.1信息请求(Get)

Get和GetResponseRPC方法

GetRPC方法用于管理支撑平台向客户端上报代理请求回复设备相关的信息。

GetRPC方法的JSON对象属性见表3。

表3GetRPC方法请求属性

属性值类型值描述

RPCMethod字符串“Get”方法名

ID整数—命令ID值由请求发送方确定,对于不同的命令内容,ID值应不同

ObjectPath字符串信息对象路径点字符分割的对象全路径,见6.8节

GetResponseRPC方法的JS0N对象属性见表4。

表4GetResponseRPC方法响应属性

属性值类型值描述

RPCMethod字符串“GetResponse”方法名

命令ID值由请求发送方确定,响应命令应复制请求命令

ID整数—

的ID值

YD/T3059-2016

表4(续)

属性值类型值描述

ObjectPath字符串信息对象路径点字符分割的对象全路径,见6.8节

Code定义:

-0:成功;

Code整数状态码-1:对象不存在;

-2:设备忙;

-99:其他错误

Result对象信息对象或null若请求成功,则为被请求对象;若请求失败,则为null

设备信息请求

对于非首次上线设备,平台可请求客户端重新发送设备详细信息,命令详细信息见表5。

表5设备信息请求命令和响应

类型管理支撑平台至客户端设备

请求对象{

“RPCMethod,,:,,Get”,

“ID”:命令序列号,

“ObjectPath”:’’BUCPE.Devicelnfo”

}

响应对象{

“RPCMethod”:,,GetResponse”,

“ID”:命令序列号,

“ObjectPath”:对象路径,

“Code”:整数,

“Result”:Deviceinfo对象

>

地理信息请求

平台可请求客户端发送BUCPE的地理位置信息,命令详细信息见表6。

表6地理信息请求命令和响应

类型管理支撑平台至客户端设备

请求对象{

“RPCMethod”:“Get”,

“ID”:命令序列号,

“ObjectPath”:“BUCPE.GISInfoA”//或“BUCPE.GISInfoB”

}

响应对象{

“RPCMethod”:”GetResponse”,

“ID”:命令序列号,

“ObjectPath”:“BUCPE.GISInfoA”,

“Code”:整数,

“Result,,:BUCPE.GISInfoA对象//或BUCPE.GISInfoB对象

}

YD/T3059-2016

设备接口信息请求

平台可请求客户端发送IP接口信息,命令详细信息见表7。

表7设备接口信息请求命令和响应

类型管理支撑平台至客户端设备

请求对象{

“RPCMethod”:,,Get”,

“ID”:命令序列号,

“ObjectPath”:,’BUCPE.Interface”

}

响应对象{

“RPCMethod,,:”GetResponse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