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477-2024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T/CI 477-2024 Guidelin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gital carbon e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和优化,也适用于相关行业部门对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和监督。
发布历史
-
2024年09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化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华鉴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研知库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金镭、王建良、徐新杰、郝怡臣、李春耕、常颜芹、栾华、李晓明、任琳琳、王晓谦、胡骏、李婉君、谢振威、兰孟平、牛云鹏、黄红军、万芊、高许静、张盟、李紫威、马古德、马志永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20
CCSZ.04
团体标准
T/CI477—2024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
体系建设指南
Guidelinesfortheestablishmentofdigitalcarbonemissionmanagement
systemforpetrochemicalenterprises
2024-09-02发布2024-09-02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T/CI477—2024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总体原则
4…………………2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
5……………2
通则
5.1…………………2
核算条件
5.2……………3
核算步骤与方法
5.3……………………4
数据质量管理
5.4………………………5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控中心建设
6……………5
总则
6.1…………………5
过程维度建设重点
6.2…………………5
要素维度建设重点
6.3…………………6
管理维度建设重点
6.4…………………7
不同等级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7……………8
总则
7.1…………………8
初始级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7.2…………………9
单元级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7.3…………………10
流程级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7.4…………………10
网络级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7.5…………………11
生态级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7.6…………………12
支持性条件
8………………12
资源和配置
8.1…………………………12
能力和意识
8.2…………………………13
沟通
8.3…………………13
成文信息
8.4……………13
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
9……………14
评价原则
9.1……………14
评价指标
9.2……………14
评价程序
9.3……………14
附录规范性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指标
A()……………………16
附录资料性评价报告编写大纲及报告格式示例
B()…………………19
参考文献
……………………22
Ⅰ
T/CI47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提出
()。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
:()、
司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化环境科技
、、、、
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
、、、
公司深圳市金华鉴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研知库科技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镭王建良徐新杰郝怡臣李春耕常颜芹栾华李晓明任琳琳王晓谦
:、、、、、、、、、、
胡骏李婉君谢振威兰孟平牛云鹏黄红军万芊高许静张盟李紫威马古德马志永
、、、、、、、、、、、。
Ⅲ
T/CI477—2024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发展趋势更是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在第届联合国大会
,。75
上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年前达到峰值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代表企业不应拘泥于传统
,2030、2060,
的煤炭燃料应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降低燃烧传统燃料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石油化工行业作为
,,。
燃料消耗的重点行业更应该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结合目前行业状况积极主动制定减排措施降低污染
,,、
气体排放水平从而实现企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的
。,
数字化进程相比于其他行业起步较晚在双碳目标的压力下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
。“”,
绩效的作用得到凸显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然而石油化工企业在碳排放核算体系管控中
,。,、
心建设以及管理分级建设数字化等方面存在数据安全风险模式与平台不成熟以及人才与管理强弱等
、
挑战推进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是石油化工企业应时代发展趋势实现碳排放管理
。
的关键
。
Ⅳ
T/CI477—2024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
体系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的总则核算体系的构建管控中心的建设
、、
以及分级建设的建议
。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和优化也适用于相关行业部门对
、,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和监督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201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39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部分石油化工企业
GB/T32151.1515:
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32151.15。
31
.
石油化工企业petrochemicalenterprise
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储运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
、,、、、
或其联合组成的工厂
。
32
.
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digitalcarbonemissionmanagementsystem
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方针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相互
,、、
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
33
.
二氧化碳排放carbondioxideemission
企业在核算边界内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
、。
34
.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carbondioxideemissionfactor
将二氧化碳排放活动数据转换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时涉及的计算系数
。
注如外购电力的排放因子与外购电力使用量相乘能得到外购电力使用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35
.
碳排放管理方针carbonemissionmanagementpolicy
企业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碳排放管理绩效的宗旨和方向
。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DQE 004-2019 泰山品质 开启式螺杆制冷压缩机 2019-11-25
- T/CAPID 07-2023 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体系 生物质热能核证规范 2023-11-01
- T/CNSCPA 012-2023 进口核安全2、3级仪表阀安全检验文件审查指南 2023-06-05
- T/HSSX 0009-2023 空气源热泵热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23-05-17
- T/CDHA 14-2023 球硅保温预制直埋管道 2023-09-13
- T/ZZB 0736-2018 家庭屋顶并网光伏系统 2018-11-09
- T/DZJN 82-2022 数据中心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运维管理 2022-03-15
- T/CIET 044-2023 工业碳中和节能设备评价技术规范 电机 2023-04-20
- T/CICEIA /CAMS47-2022 天地车人一体化 移动源排放监控系统 润滑油品况传感器 2022-06-14
- T/ZZB 1493-2019 半封闭活塞式单级制冷剂压缩机 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