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28-2020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DB11/T 1728-2020 The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sponge urban road system engineer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编号:DB11/T1728-2020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Codeforconstructionandqualityacceptanceofspongecityroad
systemengineering
2020-03-30发布2020-07-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Codeforconstructionandqualityacceptanceofspongecityroad
systemengineering
编号:DB11/T1728-2020
主编部门: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0年07月01日
2020北京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质监发
〔2018〕20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
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分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海绵道路结构层、5海绵道
路路面面层、6海绵道路渗滞设施、7海绵道路净化与转输设施、8海绵道路蓄排用设施、9
特殊季节施工。
本规范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工作。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
西四环南路52号,邮政编码:100161,E-mail:csceczhj@163.com,电话:010-83982040)。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曹光、张军、刘嘉茵、汤德芸、孔恒、孟庆礼、张晓明、叶远春、
任书华、田子剑、沈益国、邹泽龙、沈培、沈礼鹏、李金元、赵
亚斌、周宇、徐巍、王玉泽、张惠丽、刘爽、卢璐、张洪亮、周
杰、杨国富、陈浩、郭佳、邵继有、林来冠、岳爱敏、王渭、张
燕、郑克白、康晓鹍、王长军、石云兴、张燕刚、范亚彤、刘德
松、朱江涛、赵巍、陆琦、李胜松、王红媛、魏凯、魏刚、季文
君、贾学智、王田、漆涛、李凤君、张勇、高海强
本规范审查人员:王甦、雷丽英、董凤凯、吴余、高杰、纪海英、郭理修
2
目次
1总则7
2术语8
3基本规定9
4海绵道路结构层11
4.1一般规定11
4.2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11
4.3质量验收14
5海绵道路路面面层17
5.1一般规定17
5.2透水沥青道路路面面层17
5.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21
5.4透水块材路面面层23
5.5构造透水块材路面面层26
5.6质量验收27
6海绵道路渗滞设施33
6.1一般规定33
6.2下凹式绿地33
6.3生物滞留设施34
6.4渗井34
6.5质量验收34
7海绵道路净化与转输设施38
7.1一般规定38
7.2植被缓冲带38
7.3植草沟38
7.4渗管(渠)38
7.5初期雨水弃流设施39
7.6环保型雨水口40
7.7质量验收40
3
8海绵道路蓄排用设施44
8.1一般规定44
8.2钢筋混凝土调蓄池44
8.3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调蓄池45
8.4模块调蓄池46
8.5质量验收46
9特殊季节施工49
9.1一般规定49
9.2冬期施工49
9.3雨期施工50
9.4高温期施工50
附录A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检验记录表51
附录B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试验方法60
本规范用词说明62
引用标准名录63
附:条文说明65
4
Contents
1Generalpovisions7
2Terms8
3Basicrequirements9
4.Roadstructurelayerofspongecity11
4.1Generalrequirements11
4.2Perviouscementconcrete11
4.3Qualityinspetion14
5.Roadsufacecourseofspongecity17
5.1Generalrequirements17
5.2Permeableasphaltsuface17
5.3Perviouscementconcretesuface23
5.4Permeabletile26
5.5Permeablepavement28
5.6Qualityinspetion30
6Permeableanddetentionfacilitiesofspongecity37
6.1Generalrequirements37
6.2Sunkengreenbelt37
6.3Bioretentionfacility38
6.4SeepageWell38
6.5Qualityinspetion38
7Purificationandtransferfacilitiesofspongecity42
7.1Generalrequirements42
7.2Vegetativebufferstrip42
7.3Grassswale42
7.4Infiltrationpipe/canal43
7.5Rainwaterflowfacilityofinitialrainwater43
7.6Qualityinspetion44
8Storage/drainage/reusefacilitiesofspongecity44
5
8.1Generalrequirements48
8.2ReinforcedConcretereservoir48
8.3Prefabricatedprestressedconcretereservoir48
9Constructionduringspecialweather49
9.1Generalrequirements49
9.2Rainyseasonconstruction49
9.3Windyweatherconstruction50
9.4Hotseasonconstruction50
AppendixA:InspectionRecordForm51
AppendixB:Methodfortestingpermeabilityofpermeableconcretepavement60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62
Listofquotedstandards63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65
6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及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政策,在城市道路系统工程施工中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绿
色施工、保证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北京市有
关标准的规定。
7
2术语
2.0.1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spongecityroadsystemengineering
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多项功能,对雨水径流进行综合管控与利用
的城市道路系统工程。
2.0.2透水路面permeable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的路面,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路面和透水块材路面等。
2.0.3透水混凝土结构层permeableconcretestructurelayer
位于路面面层以下能够排出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自由水,同时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层。
2.0.4下凹式绿地depressedgreen
下凹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凹式绿地是指标高低于周边铺砌路面200mm以内的绿
地;广义的下凹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雨水蓄积能力(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
时,不计入调节容积),常设置有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湿地、调节塘等,可用于蓄滞、渗透、
净化和利用雨水径流的绿地。
2.0.5植草沟grassedswales
用来收集、输送和净化雨水的表面被植被覆盖,并接入到其他海绵城市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沟和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沟渠。
2.0.6初期雨水弃流initialrainwaterdiscarding
为有效降低后续处理难度,在雨水收集时,将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初期雨水弃之不用的处理方式。
2.0.7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facility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2.0.8透水砖(板)permeablebrick
用作路面铺设的、具有透水性能的砖板类路面材料。
2.0.9构造透水structuredpermeable
利用透水铺装面层结构专业设计制作的孔(缝),使雨水通过孔(缝)下渗实现海绵城市使用功能
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2.0.10半透水型道路semi-perviousstructure
路表水只能够渗透至面层或结构层,不渗透至基层及路基中的道路结构体系。
2.0.11全透水型道路totalperviousstructure
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道路的面层和基层向下渗透至路基土中的道路结构体系。
8
3基本规定
3.0.1海绵城市道路结构层、路面面层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坡度、透水性及抗冻性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3.0.2海绵城市道路路基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耐久性和水稳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3.0.3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确定道路透水类型,半透水型道路的路基应为不透水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规定;全透水型道路的排水路基应为透水型,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填料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填料宜选用砂性土、中粗砂及砂砾石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3不应设置在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粉性土等条件恶劣地质上。
3.0.4路基施工前,应查勘施工现场,复核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排水设施
综合设置,并应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排水系统协调。
3.0.5路基、路面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施工并确定工艺参数。
3.0.6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及复检。
3.0.7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档案应进行信息化管理。
3.0.8海绵城市道路工程宜作为一个单位工程或子单位工程并进行验收。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分项
工程划分宜符合表3.0.8的规定。
表3.0.8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透水砖(块材)路面面层、构造
海绵道路面层每施工段
透水面层、透水沥青道路面层等
海绵道路结构层透水混凝土结构层每施工段
石灰土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水泥稳定土类
海绵道路基层基层、级配砂砾(砂石)基层、级配碎石(碎砾石)基每施工段
层、沥青碎石基层、沥青贯入式基层
海绵道路渗滞设施下凹式绿地、渗井、生物滞留设施等每施工段
海绵道路净化与转输
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植草沟、渗透管渠等每施工段
设施
海绵道路蓄排用设施蓄水池、雨水罐等每施工段
9
3.0.9海绵道路渗滞、净化转输、蓄排用设施的进水、弃水、溢流和底部排水应与周边汇水面和市政排水
系统衔接。
3.0.10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按本规范附录A执行,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工程规模较大或由若干独立设计组成时,宜按工程部位或工程量、独立设计将单位工程分成若干
子单位工程;
2当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工程作为其他工程的一部分同时进行施工时,应单独作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3当工程规模较小、只包含某一类型或某一分项工程的建设内容时,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的划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3.0.11海绵城市道路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道路工程的径流控制目标应达到设计要求;
2道路工程的设施规模、径流/污染控制、竖向、进水设施、溢流排放口、防渗、水土保持等关键设
施和环节应有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0.12海绵城市道路验收要求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DB11/1070
的规定。
10
4海绵道路结构层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并应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海绵道路结构层施工。
4.1.2海绵道路结构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处理后的表面应清洁、无积水。
4.1.3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不宜在冬期施工。
4.1.4高填方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沉降值符合设计要求且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道路基层及结构层施工。
4.1.5道路结构层施工中不得采用薄层贴补方法进行整平修补表面。
4.2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
4.2.1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
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并应具有产品使用说明书;
3原材料应妥善贮存,不应混入杂质;
4透水水泥混凝土使用的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性能指
标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粗集料性能指标
项目单位指标
压碎值%<15.0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0
含泥量(按质量计)%≤0.5
表观密度kg/m³>2500
紧密堆积密度kg/m³>1350
堆积空隙率%<47.0
5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的规定。
4.2.2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适宜的范围,应符合表4.2.2-1中的规定。
表4.2.2-1拌合物工作性适宜的范围
11
指标坍落度(mm)初凝时间(min)
推荐范围40~60≥120
3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采用体积法,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其强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Mg/g)+(Mc/c)+(Mw/w)+(Mz/z)=1-P(4.2.2)
式中:Mg—1m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的用量(kg);
Mc—1m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kg);
Mw—1m3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的用量(kg);
Mz—1m3透水水泥混凝土增强料的用量(kg);
g—粗集料的表观密度(kg/m3);
c—水泥的表观密度(kg/m3);
w—水的表观密度(kg/m3);
z—外加剂的表观密度(kg/m3);
P—为设计孔隙率。
4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材料的推荐用量,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胶比宜为0.28~0.35;
2)当采用有砂透水混凝土时,砂率不宜超过10%;
3)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结材用量应符合表4.2.2-2的规定。
表4.2.2-2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结材用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C10~C15C20~C25C30~C35
胶结材用量(kg/m3)260~330350~410420~460
4.2.3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
项目计量单位要求
耐磨性(磨坑长度)mm≤30
透水系数mm/s≥0.5
抗冻2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20
性25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5
孔隙率%≥10
强度等级—C20C25C30
12
弯拉强度(28d)MPa≥2.5≥2.7≥3.5
4.2.4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和生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拌透水水泥混凝土制备前,应对原材料品质进行确认;
2预拌透水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精度应高于普通混凝土,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表4.2.4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每盘误差)
水泥、矿物掺合料±1.5%
粗、细集料±2%
水±1%
减水剂±1%
专用添加剂±1%
4.2.5透水水泥混凝土土拌合物宜选择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运输时应防止离析,并应保持拌合物的湿度,
可采取遮盖等措施。
4.2.6透水水泥混凝土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及边线,直线段宜每10m~20m设一桩,曲线段每5m~10m设一
桩,小半径地段宜适当加密;
2)应支设模板施工。模板宜选用钢模,应表面平整、无翘曲;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
模板安装后应稳固、无扭曲、能承受施工荷载、接缝平顺紧密;
3)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高度、支撑稳定情况等进行检查。
2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施工前,下承层应表面粗糙、清洁、无积水。大面积施工前,应取一段不
小于100m长的路段作为试验段,松铺系数宜为1.05~1.15,并应确定相应的压实设备及碾压遍数或振捣
设备及振动时间。后续施工应根据摊铺方式、结构厚度和松铺系数控制摊铺高度;
3透水水泥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应立即施工,可采用摊铺机摊铺,也可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时,应根
据单车运输量确定摊铺路段长度。摊铺应均匀,平整度与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所卸载的每批混
凝土,均应检查拌合物的工作性;
4摊铺施工时边角位置,应采用人工及时配合补料找平。施工人员应穿减压鞋进行操作,并应随时
检查模板,出现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整平时应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应平整;
5透水水泥混凝土浇筑不宜在室外温度32℃以上施工,并不应在雨天施工;
13
6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宜连续进行。
4.2.7接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缩缝宜等间距布置,最大间距不宜超过6m,缝宽宜为3mm~8mm,切缝
深度宜为1/2~1/3的结构层厚度;
2临近其他固定构筑物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胀缝,胀缝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3锯缝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15MPa时进行,施工中的缩缝、胀缝均应嵌入弹性嵌缝材料,
灌缝前缝壁及内部应清洁、干燥。
4.2.8透水水泥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初凝状况,初凝后应立即洒水覆盖,养护不宜少于7d,并应保持混凝土处于
湿润状态;环境温度较低时应根据混凝土养护要求采取保温措施;
2养护期间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被泥沙污染;
3铺面层之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保持养护及覆盖物完好。
4.3质量验收
4.3.1透水水泥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的规定。
4.3.2当施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钻芯取样检验方法对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进行原位检测,判
断混凝土强度:
1透水水泥混凝土试件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时;
2对透水水泥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有怀疑、争议时;
3透水水泥混凝土试块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另行确认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时。
4.3.3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
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不超过
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l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
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14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卵石、砾石,并应符合本规范表4.2.1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3为一批,不足400m3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4透水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
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弯拉强度试验报告。
5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
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透水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且透水系数不应小于0.5mm/s。
检查数量:每500m2抽测l组(3块)。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抗冻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抗冻等级不应低于D50。
检查数量:每个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混凝土配合比检测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8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无裂缝,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
检查数量:每块板抽查。
检验方法:观察。
9接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填缝材料应饱满。伸缩缝在规定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应全部
贯通。
检查数量:所有接缝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5
10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侧面应竖直,边角饱满。
检查数量:每块板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1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范围点数
中线偏位(mm)≤20100m1用经纬仪测量
纵断高程(mm)±1520m1用水准仪测量
<91用3m直尺和塞尺
路宽
平整度(mm)≤1020m9~152连续量两尺,取较
(m)
>153大值
不小于设计要求+
宽度(mm)40m1用钢尺量测
B
符合设计要求;设计<92
路宽
横坡无要求时±0.3%且20m9~154用水准仪测量
(m)
不反坡>156
厚度(mm)±101000m21用钢尺量
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16
5海绵道路路面面层
5.1一般规定
5.1.1施工前应对结构层、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5.1.2在面层施工前,应对结构层作清洁处理。
5.2透水沥青道路路面面层
5.2.1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沥青路面应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
的规定;
2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宜采用轧制碎石,应均匀、洁净、干燥,宜选用高黏附性、高耐磨耗性、
高耐破碎性的优质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的规定;
2)粗集料通过4.75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应控制在10%及以下。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
程》CJJ/T190的规定;
2)细集料加工过程中应吸尘或水洗,细集料级配颗粒组成宜采用粗集料加工;
3)透水性路面细集料的级配组成应按表5.2.1的技术要求,有条件时宜采用分档备料。
表5.2.1细集料级配范围
通过各个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公称粒径(mm)
4.752.361.180.600.300.150.075
0~310090~10060~9025~608~450~250~10
4透水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矿粉宜采用石灰岩矿粉,掺加的纤维可采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
5.2.2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沥青混合料应进行配合比设计;
2透水沥青混合料可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开级配抗滑磨耗
层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表5.2.2透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17
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双面击实50次
空隙率%18~25
连通空隙率%≥14
马歇尔稳定度kN≥5
析漏损失%<0.3
飞散损失%<15
渗透系数mm/s符合设计要求
冻融劈裂强度比%≥85
3透水沥青混合料室内制作工艺应按规定的温度、拌和时间、步骤操作,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
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
4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范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2719-2023 测斜管装置 2023-12-28
- DL/T 2699-2023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规程 2023-12-28
- DL/T 2700-2023 水电站泄水建筑物水力安全评价导则 2023-12-28
- DL/T 5869-2023 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封存与报废技术规程 2023-12-28
- DL/T 1046-2023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 2023-12-28
- DL/T 2720-2023 测压管装置 2023-12-28
- DL/T 2721-2023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智能移动终端应用技术规程 2023-12-28
- DL/T 1133-2023 钢弦式仪器测量仪表 2023-12-28
- DL/T 1047-2023 水管式沉降仪 2023-12-28
- DL/T 947-2023 土石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