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10/T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1410/T 129-2022 Common techniqu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in gardening pla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临汾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
- 起草人:
- 王巍、郑明琴、霍琛琛、常星星、李吉明、郭红梅、赵觅雪。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1410
山西省临汾市地方标准
DB1410/T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2022-8-15发布2022-11-15实施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10/T129—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病虫害的调查.......................................................................2
6病虫害的诊断.......................................................................2
7防治方法...........................................................................3
8技术档案...........................................................................4
附录A(规范性)临汾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5
附录B(规范性)临汾市园林植物害虫诊断及防治对照表..................................10
附录C(资料性)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虫害名录..........................................14
附录D(资料性)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名录..........................................17
I
DB1410/T12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临汾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临汾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临汾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巍、郑明琴、霍琛琛、常星星、李吉明、郭红梅、赵觅雪。
II
DB1410/T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总则、调查、诊断及防治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临汾市辖区内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CJJ/T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园林植物
适用于园林中栽植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来源:CJJ/T91-2017,7.3.1]
3.2
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
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影响景观效果。
3.3
园林植物虫害
园林植物受到昆虫和螨类等为害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受到伤害,从而导致植物生
长不良甚至死亡,最终影响景观效果。
3.4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
备对输出或输入的植物及其产品是否带有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的行政管理活动。
3.5
1
DB1410/T129—2022
农药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园林植物的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
或者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3.6
非侵染性病害
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
4总则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从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有害生物-寄主-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相
互关系,放眼整个系统的最优结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各种科学可行的防
治手段,把害虫种群控制在景观、生态和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达到长期控制害虫对园林植物为害的
目的,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病虫害的调查
5.1调查范围
主要包括临汾市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
5.2调查内容
调查和记录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发生程度、发生原因、寄主范围、造成的损失、寄主的抗病性和
防治效果、主要影响因素(气象因素和栽培活动等)。
5.3调查方法
5.3.1采取普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5.3.2普查了解病虫害的分布和发生程度。
5.3.3专题调查是专门对某一种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进行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对该病虫害有较深入的
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5.4记录
调查取样后,记录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发生数量、寄主范围和为害情况等信息。无法鉴定的,
将样本呈送上级绿化主管部门或相关高校研究所进行鉴定。
5.5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调查记录的数据,结合物候以及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
虫害预警信息。
6病虫害的诊断
6.1病害的诊断
2
DB1410/T129—2022
根据植物受害症状,在排除非侵染性病害后,按照附录A,确定病害类别及是否需要防治。
6.2虫害的诊断
根据现场取得的虫害样本和植物受害情况,按照附录B,确定害虫类别及是否需要防治。
7防治方法
7.1植物检疫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进行绿化材料引进或输出时,应先经当地检疫人员按照检疫程序严格检疫,办理检疫手续,确无检疫性
对象后,方可引进或输出。若有危险性有害生物则不引进或输出或经过植保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处理后,
方可引进或输出。
7.2园林技术防治法
7.2.1选育抗性品种
7.2.2合理搭配树种
7.2.3合理施肥与灌溉
7.2.4加强田间管理
7.3人工物理机械防治
7.3.1人工捕杀行动迟缓、有假死性、飞翔力不强的幼虫、成虫。清除越冬场所的越冬虫体(越冬虫
茧、虫囊、卵囊、卵块等)。
7.3.2秋末冬初,采用涂白剂对树干基部进行刷白,杀死树干上的越冬病虫害。
7.3.3对具有明显趋性的害虫,利用其趋化性、趋光性、趋食性,在未发展成灾时,采取诱杀措施,
减少下一代虫口基数。
7.3.4应用热处理,消灭植物材料及土壤所携带的虫源。
7.3.5根据害虫的活动习性,设置物理性障碍阻止害虫扩散和为害。
7.4生物防治
7.4.1合理利用天敌昆虫。保护利用本地天敌昆虫,引进外地天敌昆虫,人工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
7.4.2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微生物农药,农用杀虫素,生化农药。
7.4.3其它有益生物的利用。以鸟治虫,以螨治虫等。
7.4.4其它生物技术的应用。遗传不育治虫,转基因抗虫植物,转基因抗性天敌。
7.5化学防治
7.5.1通过现场诊断确定病虫害类别,病害按照附录A进行防治,虫害按照附录B进行防治。
7.5.2虫害的防治要掌握防治适期;病害在发生前或者初期,选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在病害发生
后宜用具有内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进行防治。根据具体情况,提倡病虫兼治。
7.5.3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剂量和方法进行防治。不同药剂之间交替轮换使
用,多种药剂混用时,各单剂的用量可相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应严格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
8技术档案
3
DB1410/T129—2022
及时记载、整理和分析当年的各项技术资料,建立防治技术档案。
4
DB1410/T129—2022
A
B
A
附录A
(规范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病病
主要
害害
受害诊断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化学防治方法
类名
位置
型称
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
次年春天气温回升时,闭囊壳成熟,释放子硫合剂;生长季节选用20%粉
叶片和嫩芽有一层白粉,囊孢子,越冬菌丝体也产生分生孢子,分生锈宁乳油1000-1500倍液、
叶片褪绿或变黄,初生白孢子借风雨和人为活动传播,形成初侵染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
白
色小粉状斑,稍后成大圆源,侵染叶片和新梢、幼芽等幼嫩组织,并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
粉叶片
形斑。白色粉层可汇聚成可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次,连喷3-4次,喷药时先喷
病
片,引起叶片扭曲、皱缩、进行危害。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叶后喷枝干,以控制病害发
枯萎早落。该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4-6月,9-10月生。
份,气温为17-25℃时是发病盛期,尤以秋
季发病严重。
叶片上显现出病斑并逐3月下旬至4月下旬,遇5毫米以上降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喷药,一
渐扩大,被害叶片背面相雨后持续1-2天连阴天,冬孢子萌发并产生般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
梨
应位置形成黄色隆起并小孢子随风飘移到梨树、海棠等树体上进行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桧
叶片形成橙黄色锈子腔。在圆侵染,潜育期6-7天后发病。7月锈孢子腔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
锈
(桧)柏上形成棱形瘤及破裂,成熟的锈孢子随风飘移到圆(桧)上,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锌可
病
角状突起的冬孢子角。侵入后,小枝上形成棱形瘤及隆起的冬孢子湿性粉剂1000倍液,这些药
角。剂交替轮换使用。
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病菌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
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良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
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侵染、发病适温为21—32℃,发病盛期主要
叶
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在夏季7-8月。当气温升至大约30℃,同时
斑叶片
真菌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空气湿度很高(降雨、有露、吐水或潮湿天
病
病害状。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气等),且夜间温度高于20℃时是盛发期。
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
子盘。严重时病斑可连成发病盛期喷施50%的甲基硫
5
DB1410/T129—2022
片,使叶片枯黄脱落。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一般每隔7-10天
喷一次,连喷3次,这些药剂
炭疽病病菌,一般寄存在病枝病叶病果和枯交替轮换使用。
叶片上有时出现不明显枝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季回暖时开始繁
炭轮纹病斑,黑色子实体顺殖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侵染幼果、新
疽叶片轮纹形成,高湿度下出现稍,一年可以多次反复侵染。炭疽病发病在
病淡红色至桔红色分生孢13-38℃的温度下,有适量的雨水便会发病,
子堆。5月底到6月初是染病高峰期,7月和8月
连阴雨天,是病害的盛发期。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
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
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孢子。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
灰
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
霉叶片
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
病
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
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
苗腐烂枯萎病死。
该病原为子囊菌所致,春季分生孢子成熟后
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是由皮孔传入,潜育
溃
边缘隆起,病斑木栓化,期约60天,分生孢子在生长期可多次进行
疡叶片
中心凹陷呈溃疡状。侵染。4-5月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9-10月
病
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多雨潮湿期病害严
重。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子囊腔越冬。
6
DB1410/T129—2022
此病主要发生于桃树枝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
侵染性流胶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
干,尤其在主干和主枝丫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
枝里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发出
部。枝干发病时,在树皮期,可结合防治其它病害,5
分生孢子,随风而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
或裂口处流出淡黄色透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
也可从皮孔及侧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进行
流明的树脂,树脂凝结后渐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
枝干再侵染。特别是雨天从病部溢出大量病菌,
胶变为红褐色。病部皮层和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
部顺枝干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皮孔、伤口
病木质部变褐腐朽,易被腐高峰期前夕进行防治,喷70%
侵入,成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
生菌侵害。病株叶色黄而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
内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在
细小,发病严重时,枝干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每
15℃左右时,病部即可渗出胶液,随着气温
枯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
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加重。
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40%五
氯硝基苯10-20g每平方米)。
病菌的菌丝残留在病根或土壤中,可存活多
生长期发病,建议使用国光
植株根茎部皮层逐渐变年,引起根腐,最后导致全株死亡,是重要
真菌白植株丙环唑(25%乳油)2500倍,
成褐色坏死,严重的皮层的土传病害。主要以菌丝越冬,靠接触传染。
病害纹根茎或30%恶霉灵1000倍液
腐烂,并出现白色丝状病凡树体衰老或因其它病虫为害而树势很弱
羽部+12.5%烯唑醇可湿粉2000倍
原体覆盖。的果树,一般多易于发病。
病液浇灌,用药前若土壤潮湿,
建议晾晒后再灌透。每5-7
天灌一次,连续灌3-4次。
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由地下根在病害未出现症状前进行预
侵入,经过维管束扩散到植物各部分,并在防。可以在5月下旬开始对
维管束内增殖造成堵塞或中毒,引起植物萎重点发病区域进行喷药预
外观上表现为叶片萎蔫
蔫直至枯死。病原菌侵染根系后,造成整个防。可用30%恶霉灵水剂稀释
系统下垂,叶片失去光泽,逐
枯养分和水分输导功能丧失。枯萎病初现期在1000-1200倍液,国光根灵稀
性病渐失绿以至叶片枯黄,整
萎5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在6~8月份,可以一释800-1000倍液浇灌。5~8
害个植株枯死;地下部分表
病直延续到10月份。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月初每月浇灌一次,有发病
现为须根枯死。
的增殖和侵染,暴雨和灌溉有利于病原菌的苗头的每半月浇灌一次,使
扩散。用时配合壮根肥“根多”一
起使用效果更佳。
细初生针头大小的水浸状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
细菌
菌叶片病斑,后病斑扩大,因受二年初侵染源。病菌侵染后,在适宜的条件
病害
性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下发病并产生菌脓。菌脓随雨水、灌溉水飞
7
DB1410/T129—2022
角褐色,湿度大时有菌脓。溅蔓延,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病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385-2023 可信数据服务 可信数据供方评估要求 2023-07-28
- YD/T 3758.11-2023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 第11部分:区域规划洞察应用技术要求 2023-07-28
- YD/T 3758.1-2023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 第1部分:总体要求 2023-07-28
- YD/T 4389-2023 AI服务器及能力平台技术要求 2023-07-28
- YD/T 3758.2-2023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 第2部分:术语和参考模型 2023-07-28
- YD/T 3758.3-2023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 第3部分:功能及技术规范 2023-07-28
- YD/T 4384-2023 可信数据服务 金融机构外部可信数据源评估要求 2023-07-28
- YD/T 4382-2023 大搜索术语 2023-07-28
- YD/T 4386-2023 可信数据服务 可信数据流通平台评估要求 2023-07-28
- YD/T 4383-2023 大搜索系统框架指南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