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 1576-2019 法庭科学 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 枪弹痕迹采集规范
GA/T 1576-2019 Forensic sciences—Automated firearms identification system (AFIS)—Specifications for collection of bullet & cartridge mark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和管理。
发布历史
-
2019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朗悦川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陈建华、姚幸群、朱翔、潘欣良、付强、陈工、孙磊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5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2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XXXX—XXXX
法庭科学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
枪弹痕迹采集规范
Forensicsciences—Automatedfirearmsidentificationsystem(AFIS)—
Specificationsforcollectionofbullet&cartridgemarks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痕迹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朗悦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华、姚幸群、朱翔、潘欣良、付强、陈工、孙磊。
I
GA/TXXXX—XXXX
法庭科学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枪弹痕迹采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的枪弹痕迹建库录入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347-2012法庭科学枪械射击弹壳痕迹检验规范
GB/T29348-2012法庭科学枪械射击弹头痕迹检验规范
GA/T1506-2018法庭科学枪弹痕迹检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9347-2012、GB/T29348-2012、GA/TXXXX-XXXX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线膛痕迹bulletmark
弹头挤进膛线和在膛内旋转前进时,因挤压、剪切、摩擦等作用所形成的痕迹。
3.2
膛线痕迹riflingmark
弹头在挤进过程中,受线膛内表面的挤压和剪切、摩擦作用在披甲表面形成凹陷条带状痕迹。包括
阳膛线痕迹和阴膛线痕迹。
3.3
膛线痕迹数量numberofgrooves
射击弹头上阴、阳膛线痕迹的数量。
3.4
膛线痕迹宽度widthoftherifling
膛线痕迹中(阴膛线或阳膛线)相邻两棱线痕迹的垂直距离。
3.5
膛线痕迹倾斜方向directionoftwist
枪管膛线的旋向,线膛枪管的旋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
3.6
膛线痕迹斜度inclinationofrifling
膛线痕迹相对于弹头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
3.7
小线纹痕迹scratchmark
弹头挤进膛线和在膛内旋转前进时,弹头表面上受线膛内表面的挤压、摩擦作用形成的,分布在射
击弹头圆柱部位,多具有一定斜度的线条状擦划痕迹。
3.8
棱线痕迹drivenedgeofthelandmark
弹头挤进过程中,受阳膛线内表面直接作用的弹头披甲表面产生压缩变形时,阳膛线两棱边侧面切
1
GA/TXXXX—XXXX
入披甲,因剪切作用而形成了阳膛线痕迹中的两棱边痕迹,弹头嵌入膛线,枪管阳膛线导转侧作用于其
中一条棱线痕迹的侧面并施加法向力和导转摩擦力,因而在射击弹头上形成了明显、粗大的主棱线痕迹。
3.9
初生痕迹preliminarymark
弹头挤进线膛前形成的痕迹。
3.10
次生痕迹secondarymark
弹头挤进线膛后形成的痕迹。
3.11
指示杆痕迹indicatormark
指示杆前端与弹壳底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痕迹。
3.12
击针头痕迹firingpinmark
击针以一定动能撞击底火并抵压壳底,引起底火帽产生局部变形而形成的痕迹,击针孔痕迹。
3.13
舌痕dragmark
与底火帽直接接触的击针头部和它对应的击针头痕迹旁侧边缘有相对位移时,因摩擦作用而形成
的、形如舌尖状的撬擦痕迹。
3.14
后膛痕迹breechfacemark
弹壳底面在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与枪机弹底窝紧压贴合而形成的印压痕迹。
3.15
抛壳挺痕迹ejectormark
抛壳挺端面在弹壳底面边缘部位(一般在标志面边缘上)形成的一种撞击痕迹,退子器痕迹。
3.16
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edfirearmsidentificationsystem(AFIS)
采用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对枪弹痕迹数据进行采集,及对图像和相
关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比对和辅助鉴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3.17
弹头旋转展开图expandedbulletview
弹头360︒旋转采集形成的展开图像。
3.18
弹头拼接图viewofbulletriflingmark
单条弹头膛线痕迹采集后拼接形成的图像。
4枪弹痕迹图像属性与格式
4.1弹壳痕迹图像属性与格式
弹壳痕迹图像属性与格式见表1。
表1弹壳痕迹图像属性与格式
特征部位属性格式
弹壳底部全图256彩色bmp
后膛痕迹图256灰度bmp
2
GA/TXXXX—XXXX
击针头痕迹图256灰度bmp
抛壳挺痕迹图256灰度bmp
击针头痕迹彩色图256彩色bmp
4.2弹头痕迹图像属性与格式
弹头痕迹图像属性与格式见表2。
表2弹头痕迹图像属性与格式
特征部位属性格式
弹头全图256灰度bmp
弹头拼接图256灰度bmp
4.3图像采集
枪弹图像采集为单帧采集。
4.4图像采用规格
4.4.1弹壳图像采集规格:560像素点×560像素点。
4.4.2弹头图像采集规格见表3。
表3弹头图像采集规格
弹种弹头全图弹头拼接图
1964式7.62mm手枪弹650像素点×2500像素点652像素点×2060像素点
1951式7.62mm手枪弹650像素点×2000像素点652像素点×2060像素点
6.35mm手枪弹650像素点×2000像素点652像素点×3090像素点
9mm手枪弹650像素点×2000像素点图652像素点×2060像素点
1953式7.62mm步枪弹650像素点×1500像素点652像素点×2060像素点
1956式7.62mm步枪弹650像素点×1500像素点652像素点×2060像素点
11.43mm手枪弹650像素点×2500像素点652像素点×3090像素点
5.6mm运动枪弹650像素点×1500像素点652像素点×3090像素点
5.8mm步枪弹(4条膛线)650像素点×1500像素点652像素点×2060像素点
5.8mm手枪弹(6条膛线)650像素点×1500像素点652像素点×3090像素点
5镜头光学倍率表
镜头光学倍率见表4。
表4镜头光学倍率
物镜设定6.3781012.516202532
实际光学(倍)891012.515.63202531.2540
物体大小(mm)2522.85201612.81086.45
6枪弹痕迹代码
6.1弹壳痕迹特征部位代码
弹壳痕迹特征部位代码见表5。
3
GA/TXXXX—XXXX
表5弹壳痕迹特征部位代码
特征部位命名规则
弹壳底部全图A
后膛痕迹图B
击针头痕迹图C
抛壳挺痕迹图D
击针头痕迹彩色图E
其它G
6.2弹头痕迹特征部位代码
弹头痕迹特征部位代码见表6。
表6弹头痕迹特征部位代码
特征弹头痕迹弹头痕迹拼接图
其它
部位全图阳膛线尾部阳膛线头部阳膛线中部阴膛线尾部阴膛线头部阴膛线中部
命名
FRHMWTZY
规则
7弹壳和弹头痕迹采集参数
弹壳痕迹采集参数见附录A中表A.1,弹头痕迹采集参数见附录B中表B.1。
————————————————
4
GA/TXXXX—XXXX
附录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1575.3-2013 手扳式仪表车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2013-12-31
- JB/T 11580.1-2013 数控梳槽机 第1部分:精度检验 2013-12-31
- JB/T 9478.6-2013 光电池测量方法 第6部分:暗电流 2013-12-31
- JB/T 10141.3-2013 车轮车床 第3部分:不落轮车轮车床 精度检验 2013-12-31
- MH/T 7015-2007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2007-08-30
- JB/T 4255-2013 中、轻型板式给料机 2013-12-31
- HG/T 3781-2014 同步带用浸胶玻璃纤维绳 2014-05-06
- YD/T 1715-2007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2007-09-29
- YD/T 1649-2007 基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即按即说业务(PoC)服务器测试方法 2007-07-20
- JB/T 10575-2013 光学计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