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01-2013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T 2001-2013 Coke—Determination of proximate analysi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01-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17
实施日期
2014-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炼焦化学分技术委员会(TC 469/SC 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焦炭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焦炭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起草人:
王雄、王伟、梁东、孙伟、郭法清、仇金辉、郑景须、吴汉炯、张进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5.160.10K、

H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001—2013

代替GB/T2001—199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Coke—Determinationofproximateanalysis

2013-12-17发布2014-05-01实施

GB/T2001—2013

目次

刖B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水分的测定1

4灰分的测定3

5焦炭挥发分的测定6

6焦炭固定碳的计算8

7自动T业分析仪测定方法8

8试验报告8

附录A(规范性附录)自动工业分析仪测定方法10

GB/T2001—2013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001—199H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与GB/T2001—1991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增加了前言部分;

——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结构做了调整;

——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适当修改;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T9977《焦化产品术语》和YB/T5155《焦化产品测定方法通

则》;

——在3.2原理中,增加了“置于预先鼓风的干燥箱中”;

—在3.4.2浅盘中增加了“耐热、耐腐蚀材料,其规格应能容纳500g样品,且单位面积负荷不超

过1g/cm2,浅盘深约20mm";

——在3.4仪器设备中,将试验所用工业天平的感量改为0.1g;在3.6.1中,全水分的测定步骤中

将称样量改为(500±10)g,精确到0.1g;

—在3.6.2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方法中,在试验步骤中增加了预先鼓风和在一直鼓风的条件

下干燥;

——在3.6.2.1.4.6.1.1.4.6.2.1中将称准至0.0002g改为精确到0.0001g;

——将标准中的“称准至”均改为“精确到”;

——在3.6.2.2.4.4.2和5.5.2中分別增加了注;

——在4.4.1和5.3.2中增加了“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增加了4.4.6耐热瓷板或石棉板;

——在4.6.1.1中增加了“均匀地铺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0g”;

—在5.3.1中增加了“挥发分〕甘堀和堆圳盖配合要严密,堆竭盖的选择要使盖与堆圳的垂直向间

隙不超过0.5和堀盖应该同一编号配套使用,不允许混用”;

——将5.5.1中的''注”列入5.5.1中;

——增加了5.6.2焦炭的干基挥发分的计算;

——增加了6.2焦炭的干基固定碳的计算;

——增加了7自动工业分析仪测定方法,详见附录A;

——增加“试验报告”一章。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炼焦化学分技术委员会(TC469/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冶金T业信息

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雄、王伟、梁东、孙伟、郭法清、仇金辉、郑景须、吴汉炯、张进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001—1991;

——GB2001—1980,GB2002—1980,GB2003—1980.GB2004—1980

T

GB/T2001—2013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警告:本标准的使用可能涉及到某些危险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

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采用适当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

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焦炭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焦炭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97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3水分的测定

3.1通则

本章规定了焦炭的全水分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方法。

3.2原理

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试样,置于预先鼓风的干燥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干燥至质量恒定,以焦炭试

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3.3试剂

3.3.1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3.3.2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3.4仪器设备

3.4.1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并能保持温度在170°C-180匸和105°C~110匸范围内。

3.4.2浅盘:由镀锌铁板或铝板等耐热、耐腐蚀材料制成,其规格应能容纳500g样品,且单位面积负荷

不超过1g/cm2,浅盘深约20mm

3.4.3玻璃称量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形状和尺寸见图1。

1

GB/T2001—2013

单位为毫米

图1玻璃称量瓶

3.4.4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3.4.5分析天平:感量0.0001g0

3.4.6工业天平:感量0.1g

3.5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GB/T1997中规定进行。

3.6试验步骤

3.6.1全水分的测定

3.6.1.1用已知质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见3.4.2)称取粒度小于13mm的焦炭试样(500±10)g,精确

到0.1g,平摊在浅盘中。

3.6.1.2将装有试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70°C-180°C的干燥箱中(见3.4.1)。在鼓风条

件下,干燥1h。

3.6.1.3将浅盘取出,冷却5min,称量,精确到0.1g。

3.6.1.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10min,直到连续两次试样的质量差不超过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计

算时取最后一次的质量,若有增重则取增重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3.6.2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

3.6.2.1在预先干燥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分析试样1g±0.05g,精确到

0.0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3.6.2.2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开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C〜110°C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

条件下,干燥1h。

注:顶先鼓风是为了使干燥箱内温度均匀,可将装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十燥箱前3min-5min就开始鼓风。

3.6.2.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3.6.2.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15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