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AASS 106-2024 马铃薯疮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NAASS 106-2024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scab disease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NAASS 106-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1-30
实施日期
2024-12-2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学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疮痂病防控技术的术语定义、防治原则、防治措施、病情指数分级。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马铃薯疮痂病由土壤中致病链霉菌(Streptomyces.spp)引起的危害块茎的土传病害。3.2 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 、 引起酸性疮痂的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 、 引起凸状疮痂的 Streptomyces. turgidiscabies 、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 、包比链霉菌Streptomyces. Bobili  等三 十余种。3.3 马铃薯疮痂病症状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侵染后块茎表皮产生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侵染点周围的组织坏死,块茎 表面变粗糙,组织木栓化,形成凸起、凹陷或平状疮痂病斑(见附录A)。4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为原则,“绿色安全、土壤保育 ”为目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协同兼容的综合防控。5  防治措施5.1   农业措施5.1.1  品种选择选用抗疮痂病优质高产品种。推荐品种见附录B。5.1.2  种薯选择T/NAASS106—2024将用于原原种繁育的脱毒组培苗炼苗后,用高锰酸钾(0.5%)溶液洗去培养基、清水漂洗、去掉 老根,扦插于弱酸性基质中,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以上。在种薯繁育中,剔除疮痂病薯、烂薯、缺陷薯,选用适宜大小、健康种薯播种。 种薯质量符合GB18133-2012。5.1.3  轮作与豆科、百合科、葫芦科等非寄主作物轮作。5.2  物理防治5.2.1  生产条件种薯生产条件遵守GB/T 29375-2012 、GB/T 29376-2012 、GB/T 29378-2012规定。5.2.2  农用器械消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设施设备使用前清洗,并用 75%  酒精、次氯酸钠或 0. 1%  高氯酸钾等喷施消毒。5.2.3  基质处理选用消毒后的蛭石或珍珠岩作为基质。发生过疮痂病的基质不宜重复使用。5.3  化学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应进行早期防控。防治措施包括:基质处理、土壤处理、拌种、叶面喷施。 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C。5.4  生物防治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推荐使用微生物菌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农林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起草人:
聂峰杰、巩檑、王喜刚、张丽、张国辉、郭志乾、刘璇、颉瑞霞、张玉、杨文 静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