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3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508—2004
代替DB37/T072-87
渤海黑牛
BohaiBlackCattle
2004-12-23发布2005-0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DB37/T508—2004
前言
渤海黑牛地方标准于1987年第一次制订,本次修订标准代替原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072-87。在产
地范围、生产性能、等级评定方法等方面作了修改,取消了附录。
本标准修订由山东省畜牧办公室、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修订单位:滨州市畜牧局、滨州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员:田茂俊、马亭安、崔连民、郭玉泉、李福岭、王芳。
I
DB37/T508—2004
渤海黑牛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渤海黑牛的产地、品种特性和分级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渤海黑牛的登记、鉴定、分级。
2要求
2.1产地
渤海黑牛主要产于滨洲市渤海沿岸的无棣、沾化、阳信、滨城等县区。此外,东营、德州、潍
坊和河北沧州地区渤海沿岸各县市亦有分布。
2.2品种特性
2.2.1体型外貌
渤海黑牛被毛黑色或黑褐色,但腹下允许有少量白毛,蹄、角、鼻镜多为黑色。体质结实,结
构紧凑。低身广躯,呈长方形,后躯较发达。头矩形,头颈长度基本相等;角轻小,多龙门角;胸
宽深,背腰长宽平直,尻部较宽、略呈方尻;四肢开阔,肢势端正有力,蹄质细致坚实。公牛额平
直,眼大有神,颈短厚,肩峰明显。母牛清秀,面长额平,四肢坚实。
2.2.2生产性能
2.2.2.1繁殖性能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牛初情期6月龄—10月龄;适配年龄1.5岁;发情周期平均20.2d,
发情持续期平均32.8h,妊娠期平均279.5d。产后首次发情期平均83.0d;多一年一胎或三年两胎,
利用年限8年—9年;公牛适配年龄1.5岁—2岁,利用年限5年—7年,射精量平均5.47ml,精子数1.1
×1010个/ml,精子活力0.7。
2.2.2.2肉用性能
公犊初生重平均22.3kg,母犊平均18.5kg。未经肥育情况下,公、阉牛屠宰率平均53.0%,净肉
率平均44.7%,胴体产肉率平均82.8%,眼肌面积平均79.9cm2,胴体骨肉比平均1:5.1。在良好饲养
条件下,公牛24月龄可达350kg。14月龄—18月龄公、阉牛在中等营养水平下短期育肥,平均日增重
达1kg左右。其肉质细致,大理石纹明显。
3等级评定
3.1符合渤海黑牛基本品种特征,血统来源清楚的牛只可进行等级评定。
3.2渤海黑牛的等级由体型外貌评分、体尺评分、体重评分结果综合评定得出。
3.3渤海黑牛在1.5岁、3岁、5岁进行鉴定,5岁以上不再鉴定。
3.4体型外貌评定
体型外貌评定标准见表1,体型外貌等级划分方法见表2。
1
DB37/T508—2004
表1体质外貌评分标准表
公牛母牛
项目满分标准
满分评分满分评分
外貌与气质品种特性明显,公牛悍威,母牛温驯。1010
低身广躯,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宽而深,
整体结构1515
后躯较发达,毛细短光亮,皮肤柔软有弹性。
公牛额宽口方,眼大有神,颈粗厚。母牛俊
头颈1010
秀,颈长短适中。
公牛肩峰明显,母牛髻胛较低而薄,胸宽而
前躯深,肩长而斜。背腰长宽平直,长短适中,1515
结合良好。
肋背弓圆,公牛腹部圆筒状,母牛腹大不下
中躯1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663-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茼蒿生产技术规程 2004-02-25
- DB32/T 641-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菊花脑 2004-02-25
- DB32/T 653-2004 猪用浓缩饲料技术规范 2004-02-25
- DB32/T 655-2004 猪用配合饲料技术规范 2004-02-25
- DB32/T 642-2004 水产品 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04-02-25
- DB32/T 658-2004 无公害农产品 紫菜薹 2004-02-25
- DB32/T 654-2004 禽用配合饲料技术规范 2004-02-25
- DB32/T 649-2004 规模奶牛养殖场建设规范 2004-02-25
- DB32/T 6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慈姑 2004-02-25
- DB32/T 643-2004 渔业水质中溴氰菊酯 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限量 200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