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937-2013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DB34/T 1937-2013 Prefabricated concrete lining of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roject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937-201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8-28
实施日期
2013-09-28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盾构施工法隧道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以下简称管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形状 与规格标记、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生产工艺、检验与验收、成品保护、标志与出厂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轨道交通隧道工程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生产 和验收,公路、电力、水利等其它工程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中 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起草人:
汪劲松、杜德平、刘林军、王辅圣、张思源、朱大勇、刘勇、唐忠利、杨程、 张昊、王标、周安、张国生、陈晓明、秦榛、王彬、赵世振、余丽珠。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00.40

Q1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937—2013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RailtransitconstructionprojectinReinforcedconcretesegments

2013-08-28发布2013-09-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93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中

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斯美科汇建

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劲松、杜德平、刘林军、王辅圣、张思源、朱大勇、刘勇、唐忠利、杨程、

张昊、王标、周安、张国生、陈晓明、秦榛、王彬、赵世振、余丽珠。

I

DB34/T1937—2013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盾构施工法隧道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以下简称管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形状

与规格标记、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生产工艺、检验与验收、成品保护、标志与出厂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轨道交通隧道工程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生产

和验收,公路、电力、水利等其它工程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22082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46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J14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片segment

1

DB34/T1937—2013

隧道预制衬砌环的基本单元。管片的类型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管片、钢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管片、铸

铁管片、复合管片等。

3.2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reinforcedconcretesegment

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管片。

3.3

开模looseningmould

打开管片侧模的过程。

3.4

出模demoulding

管片脱离底模的过程。

3.5

检漏试验testingofleakage

对用于实际工程的管片进行的渗透性检验,以模拟检验管片抗地下水渗透能力。

注:管片检漏试验是在特制的水压抗渗试验台上进行,不同于抗渗试块检验。

3.6

水平拼装检验testingofhorizontallassembly

指通过测量管片水平组装三环后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偏差,对管片和模具进行的检验。

3.7

抗弯性能试验testingofbending

对管片进行的承载能力试验,以检测其在规定的试验方法下的承载力是符合设计要求。

3.8

抗拔试验resistancetopulloff

对管片中心吊装孔的预埋构件进行拉拔试验,以检测其在外力作用下承受的抗拔力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

3.9

粘皮peeling

表面的水泥砂浆层被模具粘去后留下的粗糙表面。

4分类、形状与规格、标记

2

DB34/T1937—2013

4.1分类

4.1.1管片按拼装成环后的隧道线型分为:直线环管片(Z)、曲线环管片(Q)及既能用于直线段又

能用于曲线段的通用管片(T)三类。曲线环管片又分为左曲管片(ZQ)、右曲管片(YQ)和竖曲管片

(SQ)。

4.1.2根据隧道的直径大小,管片块数可分为4块~10块,通常采用6块。

4.1.3按照管片在环内的拼装位置,分别为:标准块(A1,A2,A3)、邻接块(B1,B2)、封闭块(K)。

4.2形状与规格

4.2.1形状

根据隧道的断面形状可分为圆形(Y)、椭圆形(TY)、矩形(J)、双圆形(SY)等多种断面。

4.2.2规格

见表1。

表1管片规格

单位:㎜

项目名称厚度宽度内径

公称尺寸300,350,500,550,600,6501000,1200,1500,1800,20003000,5400,5500,12000,13700

注:本表给出的是常用规格,其他规格可由供需双方确定。

4.3标记

管片以隧道形状、分类代号、块数、规格、管片在环内的位置,标记示例如下:

注:圆形隧道、直线段管片、6块、厚度为300mm、宽度为1500mm、内径5400mm、标准块的管片标记为:

Y—Z—6—300×1.5×5.4—A1

5原材料

5.1一般规定

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砂石料除外)、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试验报告,经抽样检验合格并报

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管片生产,抽样检验方法按GB50204的规定执行。

5.2水泥

5.2.1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早强型水泥。其性

能应符合GB175的规定。

5.2.2水泥存放不应超过3个月,过期或对质量有怀疑时,需重新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是否可

以使用。

5.3集料

5.3.1细集料宜采用材质坚硬、表面清洁、级配合理的天然中砂,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不应

大于1.5%,其他质量应符合JGJ52的规定。

3

DB34/T1937—2013

5.3.2粗集料应采用碎石,宜采用5~25mm连续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且不应大于钢

筋骨架最小净间距的3/4,针片状含量不应大于10%,含泥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应符合JGJ52

的规定。

5.4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应采用清洁、不含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物质,其他质量应符合JGJ63

的规定。

5.5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匀质性试验方法应符合GB/T8077规范性文件需要

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应符合GB50119的规定。

严禁使用氯盐类外加剂或其他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5.6掺合料

5.6.1粉煤灰

应采用符合GB/T1596不低于II级技术要求的粉煤灰,粉煤灰的应用应符合GBJ146的规定。

5.6.2矿渣粉

应采用符合GB/T18046的不低于S95级技术要求的矿渣粉。

5.6.3其他掺合料

不得对制品产生有害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验证。

5.7钢筋

5.7.1直径大于10mm时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特征值不低于400级,其性能应符合GB

1499.2的规定;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应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屈服强度特征值不低于300级,

其性能应符合GB1499.1的规定。

5.7.2管片主筋宜使用带有纵肋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且纵肋必须平行于钢筋轴线,纵肋应等间距

配置。

5.8预埋件等其他配件

钢质预埋件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其他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配合比

6.1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偏差: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1%,粗细集料≤2%。

6.2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大于70mm。

6.3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GB/T50476的有关规定,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胶凝材料总用量的

0.06%,混凝土的总碱含量≤3.0kg/m3,最大水胶比不宜超过0.36,胶凝材料用量应控制在360~450

kg/m3。

6.4投入生产或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有调整时应进行混凝土抗渗试验,抗渗试验按GB/T50082进行。

6.5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过试配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管片生产。

4

DB34/T1937—2013

6.6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当遇雨天

或含水率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材料用量。

6.7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50,抗渗等级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7生产工艺

7.1钢筋加工

7.1.1弧形主筋加工时应防止平面翘曲,成型后表面不应有裂纹,且成型尺寸应正确。

7.1.2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GB50204的有关规定。

7.1.3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度内直径应符合GB50204中的有关规定;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且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7.1.4钢筋调直应符合GB50204的有关规定。

7.1.5钢筋弯曲成型后不得出现裂纹、鳞落及撕裂现象。

7.1.6钢筋焊接前须消除焊接部位的铁锈、水锈和油污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处应矫直或切除。施焊后

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烧伤、裂纹等缺陷。

7.2钢筋骨架制作

7.2.1钢筋骨架应在靠模上焊接而成,采用CO2保护焊点焊,保证焊接点牢固,要求至少隔点点焊。

7.2.2钢筋骨架内主筋对焊焊接点数量不应超过2个,对焊焊接点的位置应在弧面钢筋层上且不在连

接面,其他焊接质量还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7.2.3钢筋骨架制作偏差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骨架制作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