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322-2021 梨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2322-2021 Pea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regulations for promotion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322-2021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3-08
实施日期
2021-04-08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322—2021

梨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forcingcultivationofpear

2021-03-08发布2021-04-08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322—2021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大学、永康市农业农村局、

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泽彬、孙钧、戴美松、张林、滕元文、王月志、蔡丹英、陈红星、王勤红、

钟林炳、王立如。

I

DB33/T2322—2021

梨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促成栽培的术语、产地环境、栽培设施、建园、生产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早熟梨栽培地区的梨促成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标准。

GB/T51057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NY475梨苗木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3/T913-2014梨栽培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梨促成栽培forcingcultivationofpear

利用塑料大棚的温室效应促使梨物候期提前,以达到提早梨果实成熟期、改善品质、减少病害的

一种栽培方式。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

5栽培设施

梨促成栽培所用的塑料大棚应符合GB/T51057的规定,脊高不低于3.5m,肩高不低于2.2m。可

于苗木定植当年或投产前一年搭建大棚设施。

6建园

6.1园地选择

按照NY/T5010的规定执行,以排水良好的平地或坡度<5°的缓坡地为宜。

6.2品种选择

98

DB33/T2322—2021

应选择需冷量低、抗逆性强、果实品质优、适应市场需求、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如

‘翠玉’、‘翠冠’、‘初夏绿’等。

6.3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应符合NY475的要求。

6.4栽植

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栽植,以早为宜。种植密度以株距2m~3m、行距3m~4m为宜,

栽后应及时定干,定干高度普通立式栽培以50cm~60cm、棚架栽培以110cm~120cm为宜。

7生产管理

7.1棚膜覆盖与去覆时间

大棚棚膜覆盖时间一般在1月底~2月上旬。夜间最低温度稳定在12℃~13℃及以上时,可以除

去裙膜,仅留棚顶部薄膜,改成避雨栽培。果实成熟采摘后即可除去顶膜。

7.2温、湿度调控

7.2.1适宜温度:萌芽期10℃~25℃;开花期12℃~25℃;果实发育期15℃~30℃。关键时

期为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花期做好夜间低温防护,夜间外界温度低于0℃时,可采用炉火升温、暖

风机吹热风等措施提高棚内温度。果实膨大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晚上15℃左右。当白

天达到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7.2.2适宜湿度:萌芽期65%左右;开花期50%~60%;果实发育期65%~80%。可通过地膜覆盖、合

理灌溉、通风排湿、高温降湿等措施调控湿度。

7.3花果管理

7.3.1疏花蕾

花蕾露出时进行。疏除延长枝、预备枝上的所有花蕾,结果部位按15cm~20cm间距,选留1个生

长健壮、饱满的侧位花序,其余的花蕾全部疏除。

7.3.2人工授粉

开花后及时授粉,以3天内为宜。适宜温度:15℃~25℃。花粉采自亲和力好、花期较早或相近

的树体。也可直接购买上年贮藏花粉。已按比例配置授粉品种的大棚则可采用放蜂方式授粉,一般每

亩(667m2)梨园放置强旺蜂群1箱~2箱,直至花期结束。

7.3.3去除花瓣

人工授粉结束一周后,采用人工摇晃结果枝组、便携式鼓风机吹风等方式去除粘附在树体及叶片

上的花瓣。

7.3.4疏果

谢花后10天~15天,生理落果结束后开始疏果。保留第2位至第4位果梗两端发达、表皮光亮、发

育健壮的幼果。每果台留1果。全树着果数少时,可留2果。根据不同品种果实大小确定留果量。

7.3.5套袋

果锈较多的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套专用果袋。套袋于定果后开始,于盛花后45天内完成。套

袋前必须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果面干燥后套袋。

98

DB33/T2322—2021

7.4整形修剪

按DB33/T913-2014中6.2规定执行。应加强生长季的修剪,重点进行抹芽或摘心,及时拉枝开角,

采收后应及时剪除过密枝与病虫枝,清除病僵果。

7.5土肥水管理

7.5.1土壤管理

提倡生草栽培,也可用防草布等地面覆盖,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

7.5.2施肥

施肥要求按照NY/T496的规定执行。化肥亩均总量不超过40kg,其中氮肥不超过16kg。

7.5.2.1基肥

基肥施入时间以秋季为宜,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1000kg~2000kg。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

左右。撒施后深翻25cm~30cm。

7.5.2.2追肥

在春季萌芽期追施高氮复合肥(N:P2O5:K2O=25:5:10),在果实快速膨大期追施高钾复合肥或硫酸

钾,施肥量分别占全年施肥量的10%和20%左右,施肥后及时浇水或滴灌。

7.5.2.3喷施叶面肥

生长期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叶面肥,连喷3次~5次。以氨基酸复合微肥、0.2%磷酸二氢钾溶液等为

主,多种肥料交替使用为佳。也可结合病虫防治时兼施。

7.5.3水分管理

萌芽期灌1次透水,开花期保持土壤略干燥,以后表土见干即小水灌溉,果实生长后期应适当控制

灌水,避免水分过量。果实成熟期土壤保持适当干燥。果实采收后,如遇干旱,及时灌水抗旱。遇到

秋雨过多时,应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7.6病虫害周年防治历

按DB33/T913-2014中的规定执行,主要防治对象为梨木虱、梨瘿蚊、梨小食心虫、蚜虫、螨类、

梨网蝽、梨锈病、黑星病、轮纹病、褐斑病等。病虫害周年防治历见附录A。

7.7周年管理历

梨大棚促成栽培周年管理历见附录B。

8标准化模式图

梨促成栽培标准化模式图见附录C。

98

DB33/T2322—2021

附录A

(资料性)

梨促成栽培病虫害周年防治历

梨促成栽培病虫害周年防治历见表A.1所示。

表A.1梨促成栽培病虫害周年防治历

时间物候期防治对象综合防治措施

越冬害虫(梨小食心农业措施:老树刮树皮、彻底清园(清除枝、皮、叶、果等残体)。

2月底至3萌芽至开虫、梨木虱、梨网蝽、化学防控:在梨花芽显蕾时喷施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机

月上旬花前梨二叉蚜、梨茎蜂油·石硫微乳剂300倍~500倍,全树所有枝干喷匀、喷透;石硫合剂+

等)、梨锈病适量油脂涂白主干;喷施三唑类药物防治梨锈病

农业措施:抹除多余强梢和过密新梢,对所留的强梢要反复摘心;清除行

内杂草或覆盖地布;减少棚内积水。

生物防治: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等。

谢花座果梨茎蜂、蚜虫、螨类、物理防治:挂诱虫灯或性诱剂等诱杀,对有假死性的害虫可采取人工捕杀。

4月初至5

期+新梢生黑斑病、梨锈病、黑化学防控:黑斑病、黑星病等针对性杀菌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45%悬

月初

长期星病等浮剂12000倍~18000倍)、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

嘧菌酯(25%悬浮剂800倍~1500倍)等;针对性杀虫剂,可选用螺虫乙

酯(22.4%悬浮剂4000倍~5000倍)、吡虫啉(20%可湿性粉剂4000倍~

50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2.5%水乳剂2500倍~3000倍)等。

农业措施:适当预留新梢叶片防日灼,疏除过密梢和病虫梢,密切监测病

虫害发生并尽早防控。及时、分批采收果实,及时补肥补水。

生物防治: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等。

螨类、食心虫、梨网物理防治:挂诱虫灯或性诱剂诱杀,对有假死性的害虫,可采取人工捕杀。

5月上旬果实膨大

蝽、梨木虱、黑星病、化学防控:针对性杀菌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45%悬浮剂12000倍~18000

至7月底至成熟期

轮纹病等倍)、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嘧菌酯(25%悬浮

剂800倍~1500倍)等;针对性杀虫剂、杀螨剂,可选用阿维菌素(5%

微乳剂4000倍~8000倍)、螺虫乙酯(22.4%悬浮剂4000倍~5000倍)、

高效氯氟氰菊酯(2.5%水乳剂2500倍~3000倍)等。

农业措施:深翻土壤结合施有机肥,以增发新根,促进养分回流。

化学防控:针对性杀菌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45%悬浮剂12000倍~18000

8月至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