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722-2013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722-2013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power supplies used i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722-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31
实施日期
2014-08-15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电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供地面、内河或沿海作移动业务使用的,其额定输出电压为48V及以下的直流稳压电源。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起草人:
朱忠尼、徐海波、王荣、亓迎川、黄天诚、钱砺、吴文海、陶雪峰、陈元娣、张光明、梅昌义
出版信息:
页数:30页 | 字数:5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060.65

M37百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13722—2013

代薈GB/T13722—1992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forpower

suppliesusedinthemobilecommunication

2013-12-31发布2014-08-15实施

GB/T13722—2013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5

4.1工作环境条件和源电压额定条件5

4.2额定输出电压偏离值6

4.3额定输出电流偏离值6

4.4负载效应6

4.5源电压效应6

4.6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6

4.7漂移6

4.8过冲幅度6

4.9瞬态恢复时间7

4.10效率7

4.11过流保护7

4.12(输出)过压保护7

4.13充电截止电压7

4.14充电电流7

4.15连续工作能力7

4.16源电压超过额定条件时的规定7

4.17电磁兼容性7

4.18安全要求8

4.19可靠性要求8

4.20环境试验时对电源的要求8

4.21结构工艺的一般要求9

5试验方法9

5.1试验的基本要求9

5.2负载效应9

5.3源电压效应11

5.4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12

5.5漂移13

5.6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15

5.7效率17

5.8过流保护18

5.9(输出)过压保护19

5.10充电截止电压20

T

GB/T13722—2013

5.11充电电流20

5.12连续工作能力21

5.13电磁兼容性试验21

5.14源电压超过额定条件时的测量22

5.15安全试验22

5.16可靠性试验方法22

5.17环境试验方法22

5.18结构T艺试验方法2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用仪器仪表设备基本要求23

n

GB/T13722—2013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722—1992《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372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2章中删去了与移动通信电源无关的引用标准,列出了新的引用标准。

—第3章按SJ/T1670-2001对电子电源术语和定义进行整理,并加上术语的英文对应词;

增加了GB/T2900.33—2004、GB/T4365—2003、GB/T4793.1—2007和GB/T12113—2003

中有关的术语及定义.

一将1992版第4章“标准大气条件”内容简化为“试验环境条件”作为本标准中5.1“试验的基本

要求”的内容。

一将1992版3.29、第5章和6.16关于连续工作能力的内容合并,作为本标准4.15的内容。

一将1992版6.17“电磁兼容性”和11.13“电磁兼容性试验”内容用YD/T983—1998中有关内容

代替,分别为4.17和5.13。

——增加了试验用仪器仪表设备基本要求,见本标准的附录Ao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丁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15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清华泰豪三

波电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忠尼、徐海波、王荣、亓迎川、黄天诚、钱砺、吴文海、陶雪峰、陈元娣、张光明、

梅昌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722—19920

m

GB/T13722—2013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电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供地面、内河或沿海作移动业务使用的,其额定输出电压为48V及以下的直流稳压

电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33—2004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GB/T4365—2003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T4793.1—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2113—2003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GB17625.1—2012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SJ/T1670—2001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

SJ/T2712民用小型无线电话机及其附属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SJ/T2713—1986民用小型无线电话机及其附属设备质量检验规则

YD/T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33—2004.GB/T4365—2003.GB/T4793.1—2007.GB/T12113—2003、GB17625.1—2012、

GB/T17626.11—2008和SJ/T1670—2001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源source

电能的来源点,表征设备的输入端。

3.2

电源powersupply

提供电能的装置。

3.3

稳压电源stabilizedvoltagepowersupply

恒压电源

相对于影响量的变化,能稳定输岀电压的电源。

3.4

直流电源DCpower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不随时间交替变化的供电电源。

1

GB/T13722—2013

3.5

交流电源ACpower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随时间交替变化的供电电源。

3.6

开关电源switchingpowersupply

功率器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电源。

3.7

影响量influencequantity

不是被测量的量或供给量,但影响被测量或供给量的数值或电源的指示值。

3.8

额定值ratedvalue

制造厂对电源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卜所指定的一个量值。

3.9

标称值nominalvalue

名义上存在的数值,并非是实际数值。

注1:例如,在电源具有校准输出控制的情况下,其标称输出则为控制调节所指示的数值。对具有固定输川的电源

而言,其标称输汨则为铭牌上所标明的输卅值。

注2:对交流输人电压而言,其标称值通常指设计值。例如,220(1±10%)V的电压的标称值为220V,在远程控制

情况下,其标称值则为远控系数所预置的输出值。

3.10

稳态值steady-statevalue

所有的非循环瞬变量已衰减到一个规定的最小值之后所保持的量值。

注1:若无其他规定,就直流输入值或输出值而言,稳态值可理解为其平均值”

注2:若无其他规定,有关交流稳态值可理解为有效值。

3.11

性能performance

电源完成预期功能的程度。

3.12

稳定输出量stabilizedoutputcontent

经过电源稳定的输出量。

3.13

源失真sourcedistortion

源电压或源电流波形与等同有效值的理想正弦波的偏移。

注:源失真可以用下列量来表示:

——总谐波含量;

—单次谐波含量;

——瞬时幅度偏移,其变化率及持续时间。

3.14

源电压失真sourcevoltagedistortion

电源未接入时的源失真。

3.15

总谐波电流harmoniccurrent

2次〜40次谐波电流分量的总有效值。

2

GB/T13722—2013

总谐波电流=工疋

%”—2

3.16

效率efficiency

总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之比。

3.17

功数因数powerfactor

有功功率与源视在功率之比。

3.18

绝缘电阻insulationresistance

在相互绝缘的任何规定点间所测得的电阻。

3.19

抗电强度dielectricstrength

单位厚度的绝缘材料在击穿之前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即电场强度最大值,单位是kV/mm0

注:又叫绝缘强度。

3.20

绝缘试验电压insulationtestvoltage

进行温热试验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不发生击穿或飞弧情况的交流或直流电压。

3.21

负载效应loadeffect

负载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的变化(见图1)。

3.22

安稳效应settlingeffect

随着一种影响量发生起始变化时,一个输出量的相对慢变化,它是作为附加的输出效应(见图l)o

注:通常此安稳过程随着电源内部热平衡而建立。

3.23

温度效应temperatureeffect

电源的稳定输出量随环境温度改变的一种稳态变化,通常用温度系数来表示。

3.24

源电压效应sourcevoltageeffect

源电压的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25

组合效应combinedeffect

由下列两种或更多的影响量在其额定的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

的最大变化。

a)负载;

b)源电压;

c)源频率;

d)环境温度。

上述规定的组合效应不包括周期和随机偏移、漂移、安稳效应及安稳偏移。

3.26

周期与随机偏移periodicandrandomdeviation;PARD

在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均保持恒定时,在规定的带宽范围内,一个直流输出量对其平均值上的无规

3

GB/T13722—2013

则波动部分。

注1:对一规定带宽而言,它可用有效值和/或峰-峰值来表述。

注2:对非对称波形,可使用尖峰图形表示。

注3:以前称为纹波和噪声。

3.27

漂移drift

当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在预热时间和测定时间内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紧随预热时间后的一规定

时间内输出量的最大变化。

注:漂移包括整个带宽内从零频(直流)到一指定频率上限的周期与随机偏移。漂移的指定频率上限与PARD的频

率下限必须相重合。这样在恒定工作条件下的全部偏移均被规定在这个或那个指标之内。

3.28

安稳时间settlingtime

一个影响量的变化或输出的调节从开始变动起到一个稳定输出量仅决定于漂移、PARD所引起的

变化这一点间的时间间隔。

3.29

效应带effectband

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由一个或多个影响量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30

总效应带totaleffectband

由全部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源输出稳态值的范围。

3.31

公差带toleranceband

处于T作误差极限之间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注1:公差带表征稳定输出量对额定值或预调值的容许偏差。

注2:如不需要区分输出效应和固定误差时,则给川公差带是有用的。

3.32

过冲幅度overshootamplitude

最大过冲的峰值和瞬态恢复带或公差带中心之差的绝对值。

3.33

瞬态恢复时间transientrecoverytime

瞬态延迟时间终止至稳定输出量恢复到并能保持于瞬态恢复带时刻的时间间隔,

3.34

过流保护over-currentprotection

保护电源与/或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过大的输出电流(包括短路电流)。

注:可保护稳定电源以防止无限期过流或有限期过流(即绝对过流保护或有限过流保护)。

3.35

(输出)过压保护(output)over-voltageprotection

保护电源与/或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过高的输出电压(包括开路电压)。

3.36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T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

能力。

4

GB/T13722—2013

3.37

骚扰限值limitofdisturbance

对应于规定测量方法的最大许可电磁骚扰电平。

3.38

传导骚扰conducteddisturbance

通过一个或多个导体传递能量的电磁骚扰。

3.39

辐射骚扰randiateddisturbance

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能量的电磁骚扰。

3.40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

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

3.41

电压起伏voltagefluctuation

一系列的电压变化或电压均方根值或峰值的连续变化。

3.42

闪烁flicker

亮度或频谱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光刺激所引起的不稳定的视觉效果。

3.43

短时中断shortinterruption

供电系统某一点上所有相位的电压突然下降到规定的中断阈限以下,随后经历一段短暂间隔恢复

到正常值。

注:典型的短时中断与开关装置的动作有关,该动作是由与系统或系统相连装置上短路的发生和结束引起。

3.44

电压暂降voltagedip

电气系统某一点的电压突然下降,经历几周波到数秒的短暂持续期后又恢复正常。

3.45

电压浪涌voltagesurge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其特征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3.46

接触电流touchcurrent

当人体或动物接触一个或多个装置的或设备的可触及零部件时,流过他们身体的电流。

3.47

单一故障条件singlefaultcondition

防止危险的一个防护措施发生失效的条件或可能引起某种危险而岀现一个故障的条件。

4要求

4.1工作环境条件和源电压额定条件

在以下丁作环境条件和源电压额定条件(见表1)下,电性能应能满足4.2-4.17规定的要求:

a)丁作温度:一5°〜+40°;

b)相对湿度:<90%(40°+2°C);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o

5

GB/T13722—2013

表1源电压额定条件

影响量额定条件

交流输入标称值的90%〜110%

源电压标称值的90%〜115%(基地式和车载式电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