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 711-1990 明渠堰槽流量计(试行)

JJG 711-1990 Weirs and Flumes for Flow Measurement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G 711-199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0-09-21
实施日期
1991-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标准计量局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明渠中标准量水堰槽(薄壁堰、宽顶堰、三角形剖面堰、平坦V形堰、巴歇尔槽和无喉道槽)及与堰槽配接水位传感器或水位流量显示仪表构成的明渠流量计的检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市计量测试所、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起草人:
李振国、李善征、张昌征
出版信息:
页数:35页 | 字数:7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711-1990

明渠堰槽流量计

(试行)

WeirsandFlumesforFlow

Measurement

1990一09一21发布1991一05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I.IG711-1990

明渠堰槽流量计试行

口、

..‘

j

.

八.。

︺.

.价

小︺

.

检定规程

杀.︺六

﹀.JJG711-1990.。

︾石.诵扒.

..叭

洽︺

VerificationRegulationofWeirs甲.

钊.口‘.o.o.口.o.公.o.公.o.公.o.o.户.o.‘

andFlumesforFlowMeasurement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0年09月21日批准,并自1991

年05月0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北京市标准计量局

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测试所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JJG711-1990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李振国(北京市计量测试所)

李善征(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张昌征(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王淑娴(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李晓红(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刘晓燕(北京市计量测试所)

.JJG711-1990

目录

一概述·。····,·,,·,···········,,,,,,,,··········,,········】·】·,··,,,,,,,·……(I)

二技术要求.·(1)

(一)薄壁堰··················································································……门)

(二)宽顶堰···········,·····‘·············,·,································,,,,,,··……(8)

(三)三角形剖面堰········································,,·,······……,’,··,········……(11)

(四)平坦V形堰······································································……(13)

(五)巴歇尔(Parshall)槽···············,··················,··················,·······……(15)

(六)无喉道槽······,··,··········‘···,········,············,···········。,···················……(17)

(七)水位流量换算及显示································································……(19)

三检定条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19)

(一)用明渠流量标准装置及标准流量计装置的检定····,·············,··,,·····……(20)

(二)现场检定···········,·····················································,·······……(22)

(三)检定结果分析·························-·,·······································…·…(27)

四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28)

附录1现场比对实验················,·,··,···································,·····。···…·…(29)

附录2有关参数及符号·························,······································一·(30)

附录3检定证书背面格式···············,············,······,················,········……(52)

JJG711-1990

明渠堰槽流量计试行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明渠中标准量水堰槽(薄壁堰、宽顶堰、三角形剖面堰、平坦V形

堰、巴歇尔槽和无喉道槽)及与堰槽配接水位传感器或水位流量显示仪表构成的明渠流

量计的检定。

一概述

1适用范围

1.1明渠堰槽流量计由量水堰槽和水位流量转换仪表(二次仪表)所组成。量水堰槽

装置包括:上下游行近段、堰体和水位观测设施。二次仪表除完成水位流量转换外,并

显示瞬时流量或累积水量。

1.2采用符号见附录2中表1,表1中未列出的符号见图及有关条文。

1.3对流态的限制,一般要求过堰槽水流为自由流状态,即量水堰槽下游水位低于某

一限制水位,此时堰槽上游水位与流量呈单值关系。当某种量水堰槽可进行淹没流测

流,并且也有在淹没流状态下进行测流要求时,规程中将有专门说明。

1.4本规程包括的常用量水堰槽及测量流量范围:

1.4.1薄壁堰,分成三种主要类型:三角形缺口堰、矩形缺口堰和等宽堰。三角形缺

口薄壁堰测量流量范围:0.2x10-3--1.8m3/s;矩形缺口薄壁堰测量流量范围:

1.4x10-3--49m3/s;等宽薄壁堰测量流量范围:0.8X10-3-77M3/So

1.4.2宽顶堰,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矩形宽顶堰和圆缘宽顶堰。矩形宽顶堰测量流量

范围为8x10-3--65m3/s;圆缘宽顶堰测量流量范围为8x10-3-820m3/so

1.4.3三角形剖面堰,测量流量范围为3x10-3--1300m3/sa

1.4.4平坦V形堰,测量流量范围为14x10-3--630m3/sa

1.4.5巴歇尔(Parshall)槽,测量流量范围为0.1x10-3-93m3/so

1.4.6无喉道(Cut一throat)槽,测量流量范围为0.7x10一“--3.0M3/S.

2工作原理

在明渠中设置标准量水堰槽,并按规定位置测量水位,则流过堰槽的流量与水位呈

单值关系。现可根据相应流量公式或经验关系式,将测出的水位值换算出流量值。

二技术要求

(一)薄壁堰

3薄壁堰是指在明渠中垂直水流方向安装的具有一定形状缺口,并加工成堰口的薄壁

堰体,过流时其水舌表面得到充分发展的量水建筑物。三种类型的流量公式如下:

3.1=角形缺口薄壁堰‘图1)流量癸式

JJG711-1990

n1,水月

泄水管连通管

B一B剖面图

产Q

~~~~~~~~~~~~一十,丫川陡,

州巨一IT3(-jR4)'}vh+A...,

A一A剖而图

产B

仁二J

!于一

{

一/连通管

买水一’4)hm

平面图

图1三角形缺口薄壁堰示意图

Q二Ce话tg百月飞hPsaU)

式中:C。—流量系数,查附录2图1;

B—三角形缺口夹角;

he—有效实测水头。

hp=h+K,,

JJG711-1990

h—实测水头;

K,,—水头修正系数。

当8=90。时,Kh=0.00085m;

当6铸90。时,C。查附录2图2,K、查附录2图30

3.1.1公式(1)适用条件:0在20"一1000之间。B=90时‘,h/p和p/B的适用范围

见附录2图to

6并90时‘,h/p笋0.35

1.5>p/B>0.1

h气0.06m

p弋0.09m

3.2结构技术要求

3.2.1堰板上游面为一平面,在表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连线与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之间的

斜率应小于1%00

3.2.2三角形缺口堰顶线be,cd为直线(图2)a

O'o

\

A一A视图

00,

图2

:2.3三角形缺口夹角(0)平分线0'0'与堰板中垂线00应重合(图2)0

j2.4堰板顶面ab,df在一水平面内,与三角形缺口角度平分线O"O’成900角(图

C、,

‘月

O

3

‘2.5堰板堰口加工要求如图2所示。堰口顶面e为一平面,与堰板上游面相交处呈

JJG711-1990

锐缘状态,若堰口锐缘处被磨圆,其圆弧半径:不能大于0.25mm,堰口顶面宽度为

1-2mm,允许宽度不得超出0.8-3.0mm,堰口表面应无毛刺和刮痕,表面粗糙度为

丫。

3.2.6堰板1=游面距堰顶20--50mm范围内要求加工成光滑表面,表面粗糙度为

丫,在此范围内一般不得有突出物,如采用螺栓安装堰板时,其螺栓突出物不得超

出与堰板上游面成1:10坡度的斜面(图2)0

3.2.7当堰板厚度大于堰口顶面宽度(1--2mm)时,超出堰口顶面宽度部分应加工

成斜面,斜面与顶面夹角不得小于45"(图2),斜面表面粗糙度为丫。

静水井

泄水管

s一e剖面图

图3矩形缺口薄壁堰示意图

JJG711-1990

3.3矩形缺口薄壁堰(图3)流量公式:

。,2二,

砚=七。万丫乙gbyhe3/2(2)

J

式中:CQ—流量系数,查附录2图40

不同b/B值的C。公式:

b/B=0.9Ce=0.598+0.064h/p

=0.8=0.596+0.045h/p

=0.7=0.594+0.030h/p

=0.6=0.593+0.018h/p

=05二0.592+0.010h/p

=0.4二0.591+0.0058h/p

二0.2=0.589一0.0018h/p

be—有效堰口宽度;

he—有效水头。

be=b+Kb

he=h+Kh

式中:b—实测堰口宽度;

凡—宽度修正系数,查附录2图5;

h—实测水头;

Kh—水头修正系数,Kh=0.001mo

3.3.1公式(2)适用条件

h/p笋2.5

h气0.03m

b戈0.15m

p弋0.10m

(B一b)龙弋0.10m

3.4结构技术要求

3.4.1矩形缺口中垂线应与行近渠槽中心线相重合。侧缘(ac,fd)与底缘(cd)交

角为900角,见图40

3.4.2堰板要求与3.2.1相同。

3.4.3矩形缺口侧缘(ac,fd)及底缘(cd)均为锐缘堰口,加工要求与3.2.5;

3.2.6和3.2.7相同。

JJG711-1990

0B.6,

5等宽薄壁堰(图5)流量公式

Q二C,g丫2bhe2'八j(3)

式中:Ce—流量系数,C,=0.602+0.083h/p;

he—有效水头,he=h千0.0012m;

h—实测水头。

3.5.1公式(3)适用条件

h/p笋1.0

0.75m>h>0.03m

b气0.3m

p戈0.1m

3.6结构技术要求

3.6.1等宽薄壁堰堰顶为水平面,堰口宽度与行近渠槽宽度相同。堰板面与矩形行近

渠槽水平轴线成900角。

3.6.2堰板要求与3.2.1相同。

3.6.3堰板加工要求与3.2.5,3.2.6和3.2.7相同。

3.7安装条件

3.7.1薄壁堰应垂直安装在顺直的,槽壁光滑的和渠底水平的矩形行近渠槽内。

3.7.2行近渠槽顺直段长度应大于水面宽度的10倍。

3.7.3等宽薄壁堰在堰板附近渠槽两壁应是垂直的光滑表面,沿高度方向渠槽宽度尺

寸保持准确一致。为使水舌宽度尺寸保持不变,渠槽边墙往堰板下游延伸长度应大于

6

d.1G711-1990

0.3h,ax(h为实测最大水头值)(图5)0

泄水14

图5等宽薄壁堰示意图

3.7.4堰顶高程应大于堰体下游渠槽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1ma

3.7.5等宽薄壁堰水舌底缘与下游水面之间的边墙上应设通气孔,使水舌上下表面始

终与大气相通。通气孔直径可按下式估算。

0二0.11hbo.s

式中:0—通气孔直径;

—堰上水头;

—堰口宽度,单位均以米(m)计。

3.8水位观测

ITG711-1990

3.8.1水位观测断面位于堰板上游(3-4)hmex处。

3.8.2水位观测可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水位观测断面处用水尺、测针或水位传感器

等直接观测行近渠槽中水位。第二种方式是在行近渠槽一侧建静水井,由连通管与行近

渠槽水流相通,同样用水尺、测针或水位传感器观测静水井中水位。

3.8.3连通管平面位置按3.8.1规定,安装高程应低于堰顶最低点。

3.8.4连通管直径一般要求连通管进口面积不得小于静水井横断面面积的1%0

3.8.5连通管应与行近渠槽边壁垂直。管口与壁面齐平,管口不得有毛刺。

3.8.6静水井的横断面尺寸应能使装在井内的所有仪器自由运转。井壁与水位传感器

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75mm。当静水井内装有两个以上浮筒时,浮筒之间的间距不能

小于150mm。静水井底高程应低于行进渠槽中最低水位150mm,连通管管口距井底

至少300mm。静水井顶面高程应大于预计最高水位300mm.

3.8.7采集水位仪器的水位测量准确度不小于20%最大流量值时水头的10.60

3.8.8在堰体附近设水准点,用于测量行近渠槽底面高程、堰顶高程和静水井上仪器

安装高程。

3.9泄水管

3.9.1泄水管设于堰板最低处,用于检修或停水期间泄空堰体上游积水。

3.9.2泄水管直径50-75mm,出口段安装阀门。流量测量过程中,阀门关闭不得漏

水。

(二)宽顶堰

4宽顶堰堰顶为矩形光滑平面,顺水流方向堰体长度尺寸较大,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堰

顶宽度等于矩形行近渠槽宽度。堰体上下游端面为竖直光滑平面。水面线在堰顶上有明

显跌落。根据宽顶堰上游顶角形状分:矩形宽顶堰(图6)和圆缘宽顶堰(图7)0

4.1矩形赛顶堰(图6)流量公式

Q一(23)3/2C}ghh3/2(4)

式中:C-流量系数;

当0.1簇h/L镇0.4,0.15镇h/p镇0.6时,

C=0.864

当0.4-<h/L<1.6,h/p<0.6时,

C二0.191h/L+0.782

当h/L<0.85,h/p>0.6时,C值乘以下表列数字,中间值用直线内插法求。

h/p修正系数

0.61.011

0.71.023

0.81.038

0.91.054

8

JJG711-1990

h/p修正系数

1.01.064

1.251.092

1.501.123

—堰宽;

—堰上水头。

水头观测断面

图6矩形宽顶堰

4.11公式(4)适用条件

h)0.06m

b>0.3m

p)O.15m

0.15(p/L镇4

0.1(hIL镇1.6(h/L>0.85时,h/p簇0.85)

0.15蕊h/p毛1.5(h/p>0.85时,h1L簇0.85)

4.2结构技术要求

4.2堰体上游垂直面与堰顶平面成900角。

4.2.2堰顶面为一光滑的水平面,表面粗糙度应小于丫。

4.3圆缘宽顶堰(图7)流量公式

JJG711-1990

下游堰面可选

用儿种几何形状

图7圆缘宽顶堰

Q一(23,32CdC0bjh32(5)

式中:Cv—考虑行近流速对堰上游实测水头影响的无量纲系数,C。二厂(Cdbh/A)

可由附录2图6查出;

Cl—{流量系数,可用下式求:

。/2xL、l.XI八32

-d一(上一b11土一了)

式中:五—顺水流方向堰顶水平段长度;

二—堰顶边界层影响系数,查附录2图70

x=6"/L

式中:8才—边界层厚度。

4.3.1公式(5)适用条件

h>0.06m,或h妻0.03L,选大值

b>0.3m,b>h_,b>L巧

p>O.15m

hIL<0.57

h/p<1.5

10

JJG711-1990

4.4结构技术要求

4.4.1堰顶面为水平面与矩形行近渠槽槽壁垂直,堰体纵剖面(顺水流方向)在上游

竖直迎水面与堰顶交界处为一圆弧,下游面可为铅直面,或为坡面。圆弧半径不小于

0.2h_x,堰顶长度不小于1.75hmflx,堰顶长度包括圆弧段总长不得小于2.25h_,

4.4.2堰顶面要求与4.2.2相同。

4.5安装条件

4.5.1堰体应垂直安装在顺直的、槽壁光滑的和渠底水平的矩形行近渠槽内。

4.5.2行近渠槽顺直段长度应大于水面宽度的10倍。

4.5.3堰顶宽度允许误差为堰顶设计宽度的0.2%,堰顶水平面允许有0.1%的坡度。

4.5.4堰体流态为自由出流时,下游水深不得超过总水头的63%o

4.6水位观测

4.6.1水位观测断面位于堰体上游距堰体距离为((3-4)hmax处。

4.6.2水位观测方式、连通管和静水井的要求与3.8.2,3.8.3,3.8.4,3.8.5,

3.8.6和3.8.7相同。

4.7在堰体附近设水准点。以便校测渠底高程、堰顶高程及仪器安装零点高程。

(三)三角形剖面堰

5三角形剖面堰由纵剖面(顺水流方向)为1:2(垂直:水平)的上游坡面和1:5的下

游坡面组成。两个坡面相交成水平直线堰顶,堰顶线与行近渠槽中轴线正交。堰体安装

在矩形渠槽内(图8)。

5.1=角形剖面堰‘图8)流量公式

Q一(23\3/2CdCv}}hh3}(6)

二一_,,_、,、、、,‘__{2F-2-_.,}一、,L习_二_

八甲:七。—仃逛VTL迷示4a,七二=J}5、/万l,dbh/八卜pi宣刚求Lm25;

\J”Jj

C,,—流量系数,当hi0.1m时,Cd=1.163,当h<0.1m时,Cd-

!

Jlr八门0.0003

OJ.

.

b-堰宽;

h—实测水头。

1公式(6)适用条件

h-:}10.03m(堰顶为平滑金属材料);

h:0.06m(堰顶为混凝土材料);

p)0.06m;

b妻0.3m;

h/p簇3.5;

b/h>2.0}

d.1G711-1990

水头观测断面

图s三角形剖面堰

5.1.2淹没流态时流量计算公式

Q。一(32)3/2CdC,fl}bh3-

5.1.3淹没流合并系数CJ,可由*,/。和号霜查附录2图9得出。

Cc,dAbhfft,

5.1.4娜为淹没流状态下,实测的堰顶测压孔水头。

52结构技术要求

5.2.1由上游1:2坡面和下游1:5坡面相交形成的堰顶,其堰顶交角应保持不变,不

得磨圆。

5.2.2堰顶结构按过流状态,可分为自由过流单水位观测堰体和淹没过流双水位观测

堰体。单水位观测堰体,堰顶无观测水头的测压孔。双水位观测堰体,堰体设观测水头

的测压孔,具体规定见5.4.2和5.4.30

5.2.3堰体上下游坡面可以截短,但应满足下列尺寸,上游1:2坡面段的水平距离不

得小于1.0h-,下游1:5坡面段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0hmexo

5.3安装条件

12

JJG711-1990

5.3.1堰体应安装在顺直的、槽壁光滑和渠底水平的矩形行近渠槽内。

5.3.2行近渠槽顺直段长度应大于渠槽宽度的5倍。

5.4水位观测

5.4.1判别过堰流态,当下游水深超过堰顶上游总水头75%时呈淹没流状态。流量计

算需要双水位观测值。

5.4.2上游水位观测断面位于堰体上游2h...处。

5.4.3淹没流时采用双水位观测。除按5.4.2水位观测外,在堰顶线下游20mm处设

孔径为10mm、孔间中心距离为75mm的测压孔进行堰顶下游面不贴流区(Separation

Pocket)的压力观测。一般设5至10个测压孔,汇于一根连通管通向第二静水井。

5.4.4堰顶测压孔最好位于堰顶中心线附近。对于堰宽大于2m的堰体,测压孔可以

偏离中心线,但堰顶测压孔中心线距最近边墙距离不得小于1.0mo

5.4.5水位观测方式、连通管和静水井要求与3.8.2,3.8.3,3.8.4,3.8.5,3.8.6

和3.8.7相同。

5.5在堰体附近设水准点。以便校测渠底高程、堰顶高程及仪器安装零点高程。

(四)平坦V形堰

6标准平坦V形堰纵剖面呈三角形,上游坡面坡度为1:2(垂直:水平),下游坡面坡

度为1:5,上游两个坡面与下游两个坡面均向中心线倾斜,在堰顶处交线呈平坦V形,

堰顶线横向坡度不陡于1:10,小流量时水流从V形堰口流过,可提高测流精度。堰顶

交线在平面上为一条直线,并与渠槽中心线正交。堰体安装在矩形渠槽内(图9)0

6.1平妇V形堰(图9)流量公式

Q一0.8Cd,C,棺-Zp成警(7)

式中:Cde—流量系数,查附录2中表2;

C—流速系数,可根据hl/p,和h,e/h’值查附录2表3,同时得出C*,Zh值;

M-V形堰顶线横向坡度系数;

hel一

Zh—形状系数,当hi-<h',Zh二1.0,当h,>h',Z,,二1-

hi,—有效水头。

h,。二h,一Kh

式中:h,—实测水头;

Kh—水头改正系数,查附录2中表2;

h’—堰顶最高和最低高程之差(V形堰口高度)。

一一占

2

式中:b堰顶宽度。

JJG711-1990

6.1.1公式(7)适用条件

h)0.03m(堰顶为光滑表面);

h)0.06m(堰顶为混凝土表面);

h'/p,毛2.5(p,堰顶最低点至上游渠底的高度)。

6.1.2淹没流态时流量计算公式

Q、二0.8Cd,C.f福mZ,,h5rz

6.1.3淹没流折减系数f与C,」乘积,根据hde/h’和hpe/h。值查附录2中表4-8得出。

h,,=h,一K,,,hp。为不贴流区有效水头;h,为不贴流区实测水头;K,见6.1,

6.2结构技术要求

6.2.1堰体与矩形行近渠槽可用混凝土材料建造。堰体坡面应为光滑的水泥抹面,或

为光滑的耐磨蚀材料贴面,表面平整度要求达到粗糙度相当丫}堰顶的棱角要求不

变形。在离开堰顶线1/2hm,二以外的坡面可以放宽要求。

6.2.2堰顶结构按过流状态可分为自由流和淹没流两种堰体。淹没流堰体测压孔规定

见5.4.3和5.4.40

6.2.3堰体卜下游坡面可以截短,要求同5.2.30

14

JJG711-1990

6.3安装条件

6.3.1堰顶线与行近渠槽中轴线成90。角。V形堰口的顶点在行近渠槽中轴线上,行

近渠槽长度同5.3.20

6.3.2堰体施工的允许偏差:堰顶宽度相对偏差0.2%;上下游坡面相对偏差为

0.5%;堰顶横向坡度相对偏差为0.1%;堰顶线上最大偏差点距平均堰顶线的相对偏

差为堰宽的0.05%a

6.4水位观测

6.4.1判断水流过堰流态,非淹没流界限为Hh/,>"i(7015)%(H,,-堰上游总

有效水头)。

6.4.2上游水位观测断面位置在堰顶线上游10},’处。如果此距离小于3hmAx,则应按

3h_x要求布置。

6.4.3淹没流态时采用双水位观测,具体要求见5.4.3和5.4.4a

6.4.4水位观测方式、连通管和静水井要求与3.8.2,3.8.3,3.8.4,3.8.5,3.8.6

和3.8.7相同。

6.5在堰体附近设水准点,以便校测渠底高程、堰顶高程、水尺及仪器安装零点高程。

(五)巴歇尔(Parshall)槽

7巴歇尔槽为矩形横断面短喉道槽,由喉道上游均匀收缩段、喉道段和喉道下游均匀

扩散段组成(图10)。根据喉道宽度尺寸分三种类型:小型(b=O}076,0.152,

0.228m)槽、标准型(b=0.25-2.40m)槽和大型(b=3.05一15.24m)槽。

7.1巴歇尔槽结构尺寸和水位流量关系。

7.1.1小型巴歇尔槽结构尺寸见附录2中表9一2,水位流量关系见附录2中表9一to

7.1.2标准型巴歇尔槽结构尺寸见附录2中表9一2,水位流量关系如下:

Q二0.372b(3.28·h)’569b(8)

式中:b—喉道宽度,m;

h—实测水头,ma

7.1.3大型巴歇尔槽结构尺寸见附录2中表9一2,水位流量关系见附录2中表9一to

7.1.4小型巴歇尔槽淹没流流量(Qs)可根据淹没比a(h6/ha)及上游水头(h

查附录2图10、图11和图12求得。

7.1.E标准型巴歇尔槽淹没流流量(Q.})按下式计算。

Q、=Q一QF(9)

式中:Q、—淹没流流量;

Q—自由流流量;

QE—淹没流折减流量。

标准型槽淹没流折减流量公式:

.11G711-1990

r

Qnn︻

.ha

E一一...曰.Uz(10)

LC(1.81a)1“一2.46〕0.305犷57-3““·0.07]·。“’“

静水月

A一AA面图

A

平面图

图10巴歇尔槽

7.1.6大型巴歇尔槽淹没流流量计算Qs=Q一QE分两种情况:

a.对于b二3.05m巴歇尔槽,可根据淹没比。(hb/ha)和上游水头(ha)值,查

附录2图13求得淹没流折减流量(QE3,即QE)o

b.对于b>3.05m的巴歇尔槽,淹没流折减流量按下式计算。

QE=QE3C5(11)

式中:QE—淹没流折减流量;

QE3-b=3.05m巴歇尔槽淹没流折减流量,查附录2图13求得;

Cs—根据喉道宽度查附录2中表9一to

7.2结构技术要求

7.2.1进口收缩段要求底面严格水平,两侧边墙与底面垂直与纵轴线成1:5的比值对

称收缩。喉道段两侧边墙互相平行,宽度(b)尺寸准确。

16

JJG711-1990

为了预防超出设计标准的洪水漫溢,进口收缩段边墙高度应增加0.35--0.50m超

高。

7.2.2上下游翼墙长度取决于河渠的宽度,要求翼墙插人河渠两岸的长度不得少于

0.4一0.5m.

7.2.3大型巴歇尔槽可用混凝土材料建造,糙率要求n<0.017。小型巴歇尔槽可用塑

料或玻璃钢材料建造。

7.3安装条件

7.3.1巴歇尔槽中心线应与行近渠槽中心线重合。

7.3.2顺直的行近渠槽长度应不小于5倍的行近渠槽宽度。

7.3.3巴歇尔槽进口和出口段应加以防护。上游护底长一般为4hmex,下游护底长度

为6一8h_x

7.3.4堰体施工允许偏差。喉道宽度(b)允许相对偏差为宽度的0.2%,最大偏差值

镇0.01ma喉道的水平长度允许相对偏差为水平长度的0.1%,0堰高的允许相对偏差为

设计堰高的1.0%,最大偏差值<0.02m.

7.4水位观测

7.4.1自由流水位观测位置在堰顶上游Lq=2/3L,处。淹没流时下游静水井位置及

连通管位置见图10和附录2中表9一20

7.4.2水位观测方式、连通管和静水井要求与3.8.2,3.8.3,3.8.4,3.8.5,3.8.6

和3.8.7相同。

7.5在堰体附近设水准点,以便校测渠底高程、堰顶高程及仪器安装零点高程。

(六)无喉道槽

8无喉道槽是一种由上游均匀收缩段和下游均匀扩散段平面相交、而无平行段喉道的

矩形临界水深槽。由于无喉道槽进口宽度小于渠槽宽度,进口形成突然收缩和喉道无直

线段,槽内水压力不按静水压力分布。测流槽的水位流量关系由直接检定方法求得。

8.1无喉该槽(图11)水位流量关系

Q=Cha(12)

式中:瓦—实测水头,m;

n—指数,查附录2中表10;

C—流量系数。

C=Kbl_025

式中:K—系数,查附录2中表10;

b—收缩段最小宽度,mo

8.1.1淹没流态时流量计算公式

C_,(入。一人。)”

Qa(13)

(一Iga_,)"

J.JG711-1990

A一A剖面图

平面图

图11无喉道槽

式中:Q,.—淹没流流量;

ha—上游实测水头;

h,,—下游实测水深;

Q淹没比(。、二h,,/h);

、、—淹没流指数,查附录2中表10;

C—淹没流流量系数。

C,.=K,bl.025

式中:K,淹没流系数,查附录2中表loo

8.2结构技术要求

8.2.1无喉道槽中心线应与行近渠槽中心线重合,整个槽身段的底部是水平的。

为预防超出设计标准洪水漫溢,进11收缩段边墙高度应增加0.15--0.20m超高。

8.2.2上游收缩段的两侧边墙应与底面垂直,并与槽身中心线呈1:3的比值对称收缩。

下游扩散段两侧边墙与底面垂直,并与槽身中心线呈1:6的比值对称扩散。边墙与底面

表面应光滑平整。可用混凝土建造,用水泥砂浆抹面,或用抗腐蚀的预制板贴面。在收

缩处表面粗糙度和宽度尺寸要严格控制,允许相对偏差为该宽度的0.2%。在收缩段上

18

JJG711-1990

下游0.5h_以外可放宽要求。

8.3水位观测

8.3.1上游水位观测断面位置La=2/3L1(m),下游水位观测断面位置La=5/6L2

(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