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147-2021 绿色社区评价规范
DB4403/T 147-2021 Green Communi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陈小妹、王翠榆、雷波、胡艳芳、何晋勇、何岩虹、彭孟香、谢一林、刘凌、范晓琳。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CCSA16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147—2021
绿色社区评价规范
Evaluationspecificationforgreencommunity
2021-03-02发布2021-04-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147—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评价内容............................................................................1
6评价方法............................................................................4
附录A(规范性)绿色社区评价基本要求与评分表.........................................6
附录B(规范性)绿色社区评价结论表...................................................8
参考文献...............................................................................9
I
DB4403/T14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小妹、王翠榆、雷波、胡艳芳、何晋勇、何岩虹、彭孟香、谢一林、刘凌、
范晓琳。
II
DB4403/T147—2021
绿色社区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社区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深圳市开展绿色社区的创建及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区community
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主体,在居住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文化、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归属感的地
域生活共同体。
[来源:GB/T31490.1—2015,2.1]
3.2
绿色社区greencommunity
具备一定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建立起较完善的环境管理工作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
社区。
4基本要求
绿色社区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社区内单位与个人均遵守适用的环境保护、卫生、消防等法律法规要求;
——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纠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或重大安全事件;
——主要道路、管线、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居民住户具有一定规模,住宅区入住率达到80%;
——社区绿地率不低于30%;
——成立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和
实施方案,创建资料定期归档,档案专人负责管理。
5评价内容
1
DB4403/T147—2021
5.1基础设施
5.1.1公共交通
5.1.1.1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
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评分规则见表1。
表1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评分规则
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a得分
100%4
[90%,100%)3
[80%,90%)1
a社区建成区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圆心、以500米为半径的圆;相交部分不得重复计算)占
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5.1.1.2电动车充电设施
应满足以下要求:
——划定安全区域,设置电动车充电场所;
——新能源汽车普通充电桩的配置占现有停车位的比例,在住宅区达到5%,在公共停车场达到10%。
5.1.1.3绿道
应满足以下要求:
——设有绿道且绿道长度大于1km;
——绿道与城市绿道连接贯通,并与公共交通接驳。
5.1.2节水节能设备
应满足以下要求: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公共场所使用LED、太阳能路灯等节能灯具;
——公共场所变压器、制冷等设备维护良好并符合相关节能要求。
5.1.3给水排水
应满足以下要求:
——给水管网完善,水质达标;
——住宅小区、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完善,排水沟渠密闭,排水通畅,实现雨污分流。
5.1.4海绵城市建设
应满足以下要求:
——有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案例;
——人行道、住宅小区等主要路面采用雨水渗透技术。
5.1.5智慧管控
2
DB4403/T147—2021
楼宇有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对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等设备的控制和综合管理。
5.2社区环境
5.2.1社区容貌
应满足以下要求:
——干净整洁,无违法搭建、乱贴挂、乱涂画、乱设摊点、乱堆放等现象;
——沿街商铺经营规范,与相关部门签订三包责任书,无占道经营。
5.2.2空气环境
应满足以下要求:
——空气质量达标;
——商店、餐饮、娱乐场所等场所废气达标排放;
——制定并公示空气环境保护的公约。
5.2.3水环境
应满足以下要求:
——无黑臭水体,水面清洁明净,无漂浮固体废物;
——景观水、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水质达标;
——制定并公示水环境保护的公约。
5.2.4声环境
应满足以下要求:
——声环境质量达标;
——制定并公示噪声污染防控的公约。
5.2.5固体废物
应满足以下要求:
——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全覆盖,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
类,设置有规范的分类收集装置;
——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单位处理,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100%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处理;
——制定并公示固体废物分类处置的公约。
5.3宣传教育
5.3.1宣传平台
应满足以下要求:
——有固定宣传场所和设施,定期发布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发动社区居民关注生态环境相关的微信
公众号或微博;
——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开展多种形式基层协商。
5.3.2志愿者
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WS/T 844-2024 老年安宁疗护病区设置标准 2024-07-24
- WS 329-2024 麻醉记录单标准 2024-07-23
- WJ/T 9102-2023 民爆专用生产设备通用安全技术条件 2023-12-29
- WS/T 391-2024 CT检查操作规程 2024-07-23
- WS/T 842-2024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标准 2024-07-23
- WS/T 839-2024 医护人员院前医疗急救培训标准 2024-07-23
- WS/T 837-2024 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性能保障技术指南 2024-07-23
- WS/T 307-2024 医疗机构标志标准 2024-07-23
- WJ/T 9022-2023 油气井用爆破器材分类命名规则 2023-12-29
- WS/T 389-2024 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