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667-2020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

DB11/T 667-2020 Area parking guidance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667-2020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3-25
实施日期
202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30

R8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667—2020

代替DB11/T667—2009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

Thetechnicalrequirementsofareaparkingguidancesystem

2020-03-25发布2020-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667—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架构...........................................................................2

5功能要求...........................................................................2

5.1信息采集子系统.................................................................3

5.2停车诱导控制中心...............................................................3

5.3信息发布子系统.................................................................7

6性能要求...........................................................................8

6.1信息采集子系统.................................................................8

6.2停车诱导控制中心...............................................................8

6.3信息发布子系统.................................................................9

I

DB11/T66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T667—2009《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与DB11/T667—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订“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术语(见3.1,2009版的3.1);

——删除“系统响应时间”的术语(2009版的3.2);

——增加“信息延迟时间”的术语(见3.2)

——增加“车辆数积累误差”的术语(见3.5);

——修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组成及架构图(见4.1和图1,2009版的4.1和图1);

——将信息采集设备修改信息采集子系统的组成(见4.2,2009版的4.2.1);

——删除通信网络(2009版的4.2.2);

——修改停车诱导控制中心的组成(见4.3,2009版的4.2.3);

——删除停车诱导标识(2009版的4.2.4);

——增加信息发布子系统的组成(见4.4);

——将“系统功能”修改为“功能要求”(见5,2009版的5);

——将“信息采集功能”修改为“信息采集子系统”(见5.1,2009版的5.1);

——增加信息采集子系统的一般要求(见5.1.1);

——增加信息采集子系统的设计要求(见5.1.1.1);

——修改信息传输功能要求(见5.1.1.2,2009版的5.2);

——增加信息采集要求(见5.1.2);

——将自动数据采集和人工数据采集修改为采集内容要求(见5.1.2.1,2009版的5.1.1和5.1.2);

——增加推荐采集内容要求(见5.1.2.2);

——增加设备要求(见5.1.3);

——增加信息采集设备编号要求(见5.1.3.1);

——在数据传送功能基础上增加发送时间间隔设置、远程复位等要求(见5.1.3.2,2009版的5.1.6);

——修改数据存储功能要求(见5.1.3.3,2009版的5.1.3);

——修改远程操作控制要求(见5.1.3.4,2009版的5.1.4);

——增加信息采集子系统校时功能要求(见5.1.3.6);

——在报警要求基础上增加车位数初始化设置、空车数调整、车位数置满等功能要求(见5.1.3.7,

2009版的5.1.7);

——增加设备可靠性要求(见5.1.3.8);

——增加设备措施及外壳防护要求(见5.1.3.9);

——增加停车诱导控制中心功能要求(见5.2);

——增加停车诱导控制中心的安全保护设计、分级要求及基本功能要求等一般要求(见5.2.1);

——增加数据接收、信息内容等数据管理要求,修改数据处理功能要求(见5.2.2,2009版的5.3);

——增加数据发送功能、发送方式、与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数据交换和通讯协议的相关要求(见5.2.3,

2009版的5.2);

——将信息交换共享要求修改为数据整合共享功能要求(见5.2.4,2009版的6.4);

II

DB11/T667—2020

——增加与市级停车资源平台、停车场(库)停车诱导系统对接要求(见5.2.4.1和5.2.4.2);

——增加数据资源目录要求(见5.2.4.3);

——修改信息交换共享功能(见5.2.4.4和5.2.4.5,2009版的5.4.2);

——在原有预测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数据统计、深度挖掘分析等数据统计功能要求(见5.2.5,

2009版的5.3.4);

——将原“设备管理功能”和“状态查询”合并修改为“设备管理”(见5.2.6,2009版的5.5和5.1.8);

——增加系统管理功能要求(见5.2.7);

——在原“特殊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日志安全管理等要求(见5.2.8,

2009版的6.2.6);

——将原“信息分类”和“信息交换共享内容”修改为数据内容要求(见5.2.9,2009版的6.1.1

和6.4.1);

——增加信息发布子系统功能要求(见5.3);

——修改原“5.4信息发布功能”和“5.4.1停车诱导信息发布方式”,增加信息发布系统设计要求

(见5.3.1,2009版的5.4和5.4.1);

——增加信息发布要求(见5.3.2);

——修改停车诱导标识信息发布内容(见5.3.2.1,2009版的6.3.2);

——增加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内容(见5.3.2.2);

——增加停车诱导标识设备要求(见5.3.3);

——修改停车诱导标识位置设置要求(见5.3.3.1,2009版的6.5.1.2);

——修改停车诱导标识显示文字内容要求为现行标准引用(见5.3.3.2,2009版的6.3.4);

——修改停车诱导标识设备要求为现行标准引用(见5.3.3.3,2009版的5.4.3.1、5.4.3.2、6.2.1、

6.2.2、6.2.3、6.3.3、6.3.5、6.3.7、6.3.8、6.6、6.7和7.3);

——增加停车诱导标识标志板内容及测试的标准引用(见5.3.3.4和5.3.3.5,2009版的6.3.6);

——将原“6要求”修改为“6性能要求”(见6);

——增加信息采集子系统动态数据采集准确率的性能要求(见6.1.1);

——修改信息采集子系统上传信息间隔时间要求(见6.1.2,2009版的6.1.3);

——增加停车诱导控制中心的总体要求、数据存储、信息更新周期、系统查询响应时间、平均无故

障间隔时间、故障修复时间要求等性能要求(见6.2.1、6.2.2、6.2.4、6.2.5和6.2.7);

——修改停车诱导控制中心的信息延迟时间和数据误码率性能要求(见6.2.3和6.2.6,2009版的

6.2.4和6.2.5);

——删除“测试”(2009版的7);

——删除附录A(2009版的附录A);

——删除附录B(2009版的附录B);

——删除附录C(2009版的附录C);

——删除附录D(2009版的附录D)。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震、孙蕊、欧阳松寿、刁树党、聂亚光、黄建玲、杜勇、王燕燕、王忱、于

海涛、杨雪、肖冉东、付笑宁。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667—2009。

III

DB11/T667—2020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3827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23828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GB/T26770停车诱导信息集

GB/T29745公共停车场(库)信息联网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areaparkingguidancesystem

集成应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