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701-1997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

MT/T 701-1997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ire fighting by nitroggen in coal mines

行业标准-煤炭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T/T 701-199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煤炭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7-12-30
实施日期
1998-07-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归口单位
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起草人:
王长元、邵启胤、徐承林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MT/T701一1997

前言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的氮气防灭火资料和使用

氮气的有关规定,以及我国有关科研和应用报告等,并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后,按照《煤矿安全规

程》和《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的相关内容相一致的原则,同时结合我国煤矿应用氮气防灭火所取得的

成功经验,确定了本标准的基本内容。

本标准中对氮气来源方式作了原则规定,但供氮能力必须满足最大防火注氮流量的需要,这是氮气

防灭火成功与否的关键。注盆工艺和方法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防灭火效果好与否的关键。但

由于煤矿条件复杂,各矿井、各工作面的条件都不一样,因此在应用时需合理选择使用。均压、堵漏和火

灾监测是注氮防灭火的配合措施,也是提高氮气防灭火效果的可命保证,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与实施。

本标准是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首部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为今后更好地

开展氮气防灭火技术提供全煤炭行业的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是一个独立性标准。本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均独立于其他标准之外而独立成体,独立执行。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长元、邵启溉、徐承林。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1一1997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firefighting

勿nitroggen肠ocalmines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氮气防灭火的氮气源设备、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及主要技术参数等。

本标准适用子具有煤炭自然发火而又有条件建立氮气防灭火系统的矿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煤矿安全规程》1992-12-22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10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注氮防灭火方法methodoffirefightingbynitrogeninjection

将氮气通过管路输送到播要防灭火的区域,使之降低该区域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达到阻止煤炭氧

化或窒息火源。

3.2采空区三带threezonesofgob

工作面采空区沿走向方向,按其氧气浓度不同而划分的区域,即冷却带、氧化带、窒息带。

3.3惰化防火指标inertionindexforfireprevention

煤的防火临界氧气浓度值。

3.4惰化灭火指标inertionindexforfireextingishment

彻底扑灭火源并使其不再复嫌的临界氧气浓度值。

3.5惰化抑姗指标inertionindexforexplosionsuppression

氧气浓度降低到瓦斯失去爆炸条件时的临界氧气浓度值。

3.6开放式注氮。pentypeofnitrogeninjection

在需要注藏的区域未封闭的情况下,进行注氮。

3.7封闭式注氮sealtypeofnitrogeninjection

为控制火情或防止瓦斯爆炸,将发生火灾或积聚瓦斯的区域先封闭后再进行注氮。

3.8安全氧浓度指标safetyindexofoxygencontent

保证人员生命安全所必须的最低氧气浓度值((18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