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97-2023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格式规范
T/CI 097-2023 Risk Assessment Data Format Specification for Movable Cultural Relics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1月
-
2023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郭小东、乔云飞、李宏松、宫阿都、陈富龙、邓 杨、万金红、吴婧姝、王志涛、华联剑、王 威、苏 航、于 鹏、费智涛、张欣欣、邢晓旭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CSL72
团体标准
T/CI097—2023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格式
规范
Specificationofdataformatfornaturaldisasterriskassessmentofimmovable
culturalheritage
2023-07-13发布2023-07-13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
T/CI097—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数据对象...........................................................................2
6数据元属性.........................................................................2
7数据格式...........................................................................3
承灾体基本信息.................................................................3
7.1.1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元.......................................................3
7.1.2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3
致灾因子信息...................................................................4
7.2.1致灾因子信息数据元.........................................................4
7.2.2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4
7.2.3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4
7.2.4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5
7.2.5地质灾害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5
7.2.6其他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6
孕灾环境信息...................................................................6
7.3.1孕灾环境信息数据元.........................................................6
7.3.2地震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6
7.3.3洪涝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6
7.3.4大风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7
7.3.5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7
承灾体脆弱性信息...............................................................7
7.4.1承灾体脆弱性信息数据元.....................................................7
7.4.2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7
7.4.3砌体结构/砖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8
7.4.4石窟寺/石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9
7.4.5古遗址/古墓葬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10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11
7.5.1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元....................................................11
7.5.2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格式..................................................11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11
7.6.1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元....................................................11
7.6.2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格式..................................................11
附录A(资料性)古建筑地震风险评估指标..............................................13
I
T/CI097—2023
附录B(资料性)古建筑大风风险评估指标..............................................14
附录C(资料性)古遗址洪涝风险评估指标..............................................15
附录D(资料性)石窟寺/石刻地震风险评估指标.........................................16
II
T/CI09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工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
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
心、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小东、乔云飞、李宏松、宫阿都、陈富龙、邓杨、万金红、吴婧姝、王志
涛、华联剑、王威、苏航、于鹏、费智涛、张欣欣、邢晓旭。
III
T/CI097—2023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格式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的基本要求、对象、数据元属性、格式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的录入、处理、交换使用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26376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GB/T37932信息安全技术数据交易服务安全要求
GB/T39477信息安全技术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T/CI089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6376及T/CI0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属性attribute
对象或实体的特征。
[来源:GB/T18391.1-2009,3.1.1]
数据元dataelement
由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来源:GB/T18391.1-2009,3.3.8]
数据类型datatype
可区分的值的集合,这种区分由值的性质以及对值的运算所表征。
[来源:GB/T18391.1-2009,3.3.11]
标识符identifier
在规定的语境中,能够用来唯一标识与其关联的事物的字符序列。
[来源:GB/T18391.1-2009,3.1.3]
致灾因子 disaster-causingfactors
可能引发自然灾害的气象、气候、水文、地球物理等异变因子。
孕灾环境disaster-pregnantenvironment
孕育产生自然灾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及其变化。
1
T/CI097—2023
承灾体disaster-bearingbody
暴露于各种致灾因子影响范围中的不可移动文物。
4基本要求
数据对象结构定义应符合以下命名规则:
a)属性表名采用字母命名,一般采用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或专有编码命名,名称较长时采用关
键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命名。如出现属性表名重复,调整其中的一个;
b)数据标识符属性采用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序号命名,名称较长时采用关键字的汉语拼音首字
母+序号命名;
c)属性数据结构字段类型描述中,VarChar表示字符型,Float表示双精度浮点型,Int表示整
型,Bool表示是非型。
数据格式编码应遵循科学性、统一性、实用性原则。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数据库组织管理。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的建设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GB/T37932、GB/T
39477中关于数据安全的要求。
5数据对象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数据对象应依据风险评估模型确定。古建筑地震灾害、古建筑
大风灾害、古遗址洪涝灾害、石窟寺及石刻地震灾害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可参照附录A、附录B、附录C
和附录D进行确定。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采用综合指数法,依据评估指标,采用加权综合法分别计
算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文物价值和防灾减灾能力,获取结果后按公式(1)
计算得到最终风险评估结果。
𝐻×𝑆×𝑉×𝑊
𝑅=··········································································(1)
𝐶
式中:
R—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H—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结果;
S—文物保存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
V—文物本体脆弱性评估结果;
W—文物价值关联度;
C—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结果。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数据包括承灾体基本信息、致灾因子信息、孕灾环境信息、承
灾体脆弱性信息、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信息六个主要数据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a)承灾体基本信息:不可移动文物本体的基本属性、保存与维护现状等信息;
b)致灾因子信息:可能引发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的自然灾害基本信息;
c)孕灾环境信息:不可移动文物周边孕育产生对不可移动文物有影响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
d)承灾体脆弱性信息:在致灾因子作用下,承灾体易受冲击、易受伤害和被损坏的要素信息;
e)防灾减灾能力信息:为降低承灾体的风险而对承灾体实施的各类活动信息;
f)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承灾体在致灾因子影响下造成后果的评定信息。
6数据元属性
不可移动文物灾害自然风险评估数据元由数据标识符、中文名称、数据类型、数据值域、数据定义、
约束条件和示例等属性描述,见表1。
2
T/CI097—2023
表1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元属性
属性名称描述
数据标识符各数据元的唯一标识
中文名称数据元的中文名称,应为唯一名称
数据类型数据元的特征和基本要素
数据值域数据元的取值范围
数据定义数据元的解释或来源说明
约束条件“必选”或“可选”
7数据格式
承灾体基本信息
7.1.1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元
承灾体基本信息宜包括经度、纬度、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文物单体名称、占地面积、公布地址、保
护级别、公布批次、类别、公布年代、海拔高程、文物保护范围、保存状况、损毁情况、是否存在重大
险情等数据元。
7.1.2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
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见表2。
表2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
数据标约束
序号中文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值域说明示例
识符条件
文物保护公布或登记的文物
1CZT01VarChar32任意必选佛宫寺释迦塔
单位名称保护单位名称
文物单体
2CZT02VarChar32任意承灾体单体的名称必选大雄宝殿
名称
承灾体经度位置(以
3CZT03经度Float1073.000000~136.000000度为单位,保留6位必选113.189676
小数)
承灾体纬度位置(以
4CZT04纬度Float103.000000~54.000000度为单位,保留6位必选39.570452
小数)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
5CZT05海拔高程Float10≥0,取2位小数,单位为m必选1146.16
到绝对基面的距离
承灾体所占有或使
承灾体占
6CZT06Float8≥0,取两位小数,单位为m2用的土地水平投影可选264.00
地面积
面积
不可移动文物所处朔州市应县金
7CZT07公布地址VarChar64任意必选
的地理位置城镇西关村内
8CZT08保护级别VarChar24国保/省保/市县保/未定级无必选国保
9CZT09公布批次VarChar6一批/二批/……无必选一批
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古遗址/
10CZT10大类类别VarChar30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无必选古建筑
性建筑/其它
洞穴址/聚落址/城址/窑址/窖
藏址/矿冶遗址/古战场/水下遗
址/水利设施遗址/寺庙遗址/宫根据第三次全国文
11CZT11小类类别VarChar30殿衙署遗址/其他古遗址/城垣城物普查不可移动文可选城垣城楼
楼/宫殿府邸/宅第民居/坛庙祠物分类标准确定
堂/衙署官邸/学堂书院/驿站会
馆/店铺作坊/牌坊影壁/亭台楼
3
T/CI097—2023
数据标约束
序号中文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值域说明示例
识符条件
阙/寺观塔幢/其他古建筑/石窟
寺/摩崖石刻/碑刻/石雕/岩画/
其他石刻等
办公/居住/生产/教育/商业/宗
12CZT12用途VarChar20无可选居住
教/军事/其他用途/无人使用
13CZT13公布年代VarChar20任意无必选辽
东至佛宫寺东
对文物保护单位本
墙,南至南山门
文物保护体及周围一定范围
14CZT14VarChar255任意可选至牌楼,西至西
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
院墙至小仓巷,
域
北至北院墙处。
15CZT15保存状况VarChar12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无必选一般
16CZT16损毁情况VarChar12损毁/无损毁无可选有损毁
是否存在
17CZT17Bool/有/无无可选有
重大险情
致灾因子信息
7.2.1致灾因子信息数据元
致灾因子信息宜包括灾害发生的频率、概率、强度、规模等方面的数据元。
7.2.2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3。
表3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数据标识符中文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值域说明约束条件示例
按照GB18306中第6
1DZ01地震峰值加速度VarChar10表征地震作用强弱的指标必选0.20g
章的规定取值
按照GB50011中一个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
2DZ02抗震设防烈度VarChar10可选8度
3.2.4条的规定取值10%的地震烈度
场地周边150km范围内是否
3DZ03活动断裂情况Bool/有/无可选有
有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
未来本地区及周边可能发
0~10之间,单位为
4DZ04潜在震源区震级Float6生破坏性地震的震级,取上可选7.2
里氏震级
限值
7.2.3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4。
表4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数据标
序号中文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值域说明约束条件示例
识符
一定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
≥0,取1位小数,
1HL01降雨量Float8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必选50.0
单位为mm
上积聚的水层深度。
研究时段内暴雨(是指短时间内产生
2HL02暴雨频次Int2≥0较强降雨(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必选3
的天气现象)的次数。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单位,一
3HL03降雨历时Int3≥0,单位为min次降水过程中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必选200
经历的降水时间。
干流/一级支流/一般认定河道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一级支
4HL04河流等级VarChar12可选
二级支流为干流,支流通常又分数级,直接注流
4
T/CI097—2023
数据标
序号中文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值域说明约束条件示例
识符
入干流的河流为一级支流,流入一级
支流的河流为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0,取2位小数,在某一观测时刻,河水的位置,可由
5HL05河流水位Float8可选22.5
单位为mOSM网站获取。
降雨强度≥0,取2位小数,在某一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降雨强
6HL06Float8必选5.00
(逐小时)单位为mm/h度=降雨量/降雨历时。
≥0,取1位小数,
7HL07距河流的距离Float8指承灾体距离河流的最近距离。可选66.5
单位为m
7.2.4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5。
表5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数据标识符中文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值域说明约束条件示例
空旷平坦地面或海面以上规定标
≥0,取2位小数,准高度处的规定时距和重现期的
1DF01基本风压Float8必选0.60
单位KN/m2年平均最大风压,按照GB50009
取值。
≥0,取2位小数,给定时段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
2DF02历史最大风速Float8必选30.00
单位m/s最大值。
7.2.5地质灾害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地质灾害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5825.2-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通用试验规程 1995-12-13
- GB/T 15826.3-1995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带孔圆盘类 1995-12-13
- GB/T 15825.3-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拉深与拉深载荷试验 1995-12-13
- GB/T 15825.8-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极限图(FLD)试验 1995-12-13
- GB/T 15826.1-1995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一般要求 1995-12-13
- GB/T 15826.2-1995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盘、柱类 1995-12-13
- GB/T 15825.5-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弯曲试验 1995-12-13
- GB/T 15825.7-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凸耳试验 1995-12-13
- GB/T 15825.4-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和试验方法 扩孔试验 1995-12-13
- GB/T 15825.1-1995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和指标 199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