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 103-2019 法庭科学 生物检材中甲氰菊酯等五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
GA/T 103-2019 Forensic sciences—Examination methods for five pyrethroid pesticides including fenpropathrin in biological samples—GC-M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生物检材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他可疑样品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山西医科大学
- 起草人:
- 栾玉静、魏春明、王瑞花、王爱华、任昕昕、董颖、王芳琳、董林沛、宋歌、张蕾萍、贠克明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2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代替GA/T103-1995
法庭科学生物检材中甲氰菊酯等五种拟
除虫菊酯类农药检验气相色谱-质谱法
Forensicsciences—Examinationmethodsforfivepyrethroidpesticides
includingfenpropathrininbiologicalsamples—GC-MS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T103-1995《中毒检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GA/T
103-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封面,1995年版的封面);
—删除了气相色谱检验法(见1995年版第一篇和第二篇);
—删除了薄层色谱检验方法(见1995年版第三篇);
—修改了试剂和材料有关内容(见第5章,1995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仪器和设备有关内容(见第6章,1995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凝胶渗透色谱浓缩联用仪方法(见7.1.2.1.1);
—增加了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见7.1.2.1.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毒物分析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山西医科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栾玉静、魏春明、王瑞花、王爱华、任昕昕、董颖、王芳琳、董林沛、宋歌、
张蕾萍、贠克明。
I
GA/T××××—××××
法庭科学生物检材中甲氰菊酯等五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法庭科学生物检材(血、尿、肝、肾、胃及胃内容等)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定性定量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生物检材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他可疑样品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A/T122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A/T1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以空白样品和添加样品作对照,按平行操作的要求,对生物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及浓缩,采用气相
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定量。以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峰和相对丰度比作为定性判断依据;以峰
面积为依据,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试剂包括:
a)乙酸乙酯(色谱纯);
b)环己烷(色谱纯);
c)二氯甲烷;
d)甲醇;
e)标准溶液:
1)1.0mg/mL标准物质溶液:根据标准物质的纯度,各称取适量,分别用甲醇配制1.0mg/mL
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标准物质溶液,置于冰箱中
冷藏保存。有效期6个月。或采用市售标准溶液;
2)0.1mg/mL单一标准工作溶液:移取1.0mg/mL的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
1
GA/T××××—××××
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标准物质溶液各1mL,分别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mL,混匀,配制
成浓度为0.1mg/mL的单一标准工作溶液,密封,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有效期3个月。
实验中所用其他浓度的单一标准工作溶液均由0.1mg/mL标准物质溶液用甲醇稀释得到;
3)0.1mg/mL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移取1.0mg/mL的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标准物质溶液各1.0mL,用甲醇定容至10mL,混匀,密封,置于冰
箱中冷藏保存。有效期3个月。实验中所用其他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均由0.1mg/mL
标准物质溶液用甲醇稀释得到。
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对照溶液代替标准溶液。
5.2材料
材料包括:
a)具盖离心管;
b)玻璃试管。
6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包括:
a)气相色谱-质谱仪:配有电子轰击源(EI)或负化学源(NCI);
b)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浓缩联用仪;
c)电子天平;
d)离心机;
e)振荡器;
f)移液器;
g)浓缩器;
h)匀浆机。
7操作方法
7.1定性分析
7.1.1样品提取
7.1.1.1液液萃取
移取血液等液体检材样品1.0mL~2.0mL,或称取铰碎(或匀浆)的肝脏等固体检材样品1.0g~2.0g
于具盖离心管中,加入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5.0mL~10.0mL,振荡5min,8000r/min离心10min,分离
有机相;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的有机相于玻璃试管中,置于浓缩器上45℃浓缩至干,残留物
用甲醇100L溶解,作为检材样品提取液供仪器分析。如需净化,按7.1.1.2操作。
7.1.1.2样品净化
取7.1.1.1中两次提取后合并的有机相,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按7.1.2.1.1条件净化,浓缩至1mL,再
置于浓缩器上45℃浓缩至干,残留物用甲醇100L溶解,作为检材样品提取液供仪器分析。
7.1.1.3质控样品制备
取等量相似基质的空白样品(若无相似基质空白样品可用血液替代)两份于具盖离心管中,一份作
为空白样品,一份添加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标准物质,作为添
2
GA/T××××—××××
加样品(添加样品的浓度为1.0μg/mL(g)),与检材样品平行操作,得到空白样品提取液和添加样品
提取液供仪器分析。
7.1.2仪器检测
7.1.2.1仪器条件
7.1.2.1.1凝胶色谱净化浓缩联用仪条件
以下为参考条件,可根据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样品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净化柱:20mm×300mm,填料为50.0g中性多孔的交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或类似物;
b)流动相:环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1:1)混合溶剂;
c)流速:4.7mL/min;
d)收集时间:收集480s~840s的洗脱液;
e)在线浓缩温度和真空度:1区:42℃,30.0kPa;2区:51℃,24.0kPa;3区:52℃,22.0kPa。
7.1.2.1.2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以下为参考条件,可根据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样品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色谱柱:DB-5MS柱(30m×0.25mm×0.25µm)或等效色谱柱;
注:DB-5MS柱是Agilent公司产品的商品名称,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是表示对该产品
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
b)色谱柱温程:80℃保持2min,以30℃/min速率升温至280℃,保持15min;
c)进样口温度:280℃;
d)传输线温度:230℃;
e)载气:氦气;
f)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10∶1;
g)离子源温度:200℃;
h)倍增器电压:自动调谐值;
i)柱流量:1mL/min;
j)质量扫描范围:40amu~450amu;
k)扫描方式:全扫描(Scan);
l)目标物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峰见表1。
表1检测目标物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峰
名称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峰(EI源)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峰(NCI源)
甲氰菊酯m/z97*、m/z181、m/z265、m/z349m/z141*
高效氯氟氰菊酯m/z181*、m/z197、m/z208、m/z449m/z205*、m/z241
氯氰菊酯m/z163*、m/z181、m/z209m/z207*、m/z171
氰戊菊酯m/z125*、m/z167、m/z225、m/z419m/z211*
溴氰菊酯m/z253*、m/z181、m/z208m/z79*、m/z137、m/z297
注:*为定量离子。
7.1.2.2进样
分别吸取检材、空白和添加样品提取液及标准工作溶液,按7.1.2.1.2的分析条件进样分析。
7.2定量分析
3
GA/T××××—××××
7.2.1样品提取
移取血液等液体检材样品1.0mL~2.0mL,或称取铰碎(或匀浆)的肝脏等固体检材样品1.0g~2.0g
两份,按7.1.1进行操作。
另取等量相似基质的空白样品三份,其中两份分别添加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
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标准物质作为添加样品(添加样品中目标物含量应为检材样品中目标物含量的
(100±50)%),另一份作为空白样品,与检材样品平行操作,得到空白样品提取液和添加样品提取液供
仪器分析。
7.2.2仪器检测
7.2.2.1仪器条件
按7.1.2.1.2规定的条件分析。
7.2.2.2进样
分别吸取检材、空白和添加样品提取液及标准工作溶液,按7.1.2.1.2的分析条件每个样品进样分析
2~3次。若要报告测量不确定度,每个样品分析次数应不少于6次。
7.2.3计算
7.2.3.1计算含量
记录各样品提取液平行进样2~3次的目标物保留时间和定量离子峰面积值,按公式(1)计算含量:
AMV
W样添样(1)
AMV
添样添
式中:
W-检材样品中目标物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克(µg/g)或微克每毫升(µg/mL);
A样-检材样品提取液中目标物峰面积平均值;
M添-添加样品中目标物添加量,单位为微克(µg);
V样-检材样品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A添-添加样品提取液中目标物峰面积平均值;
M样-检材样品的取样量,单位为克(g)或毫升(mL);
V添-添加样品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7.2.3.2计算相对相差
记录两份平行操作的检材样品中目标物的含量,按公式(2)计算相对相差:
X−X
RD12100%(2)
X
式中:
RD-相对相差,用百分比(%)表示;
X1、X2-两个检材样品平行定量测定的含量数值;
X-两个检材样品平行定量测定含量的平均值。
8结果评价
8.1定性结果评价
4
GA/T××××—××××
8.1.1阳性结果评价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检材样品中目标物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一致(相对误差在
±1%之内),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检材样品质谱图中,目标物的质谱特征离子与标准溶液一致,特征离子
丰度比与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相比,相对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空白样品无干扰,则可判断检材
样品中检出目标物。GC-MS分析,五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限及相关谱图参见附录A。
表2特征离子丰度比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范围
特征离子丰度比>50%>20%~50%>10%~20%≤10%
最大允许相对偏差±10%±15%±20%±50%
8.1.2阴性结果评价
检材样品未出现与目标物标准溶液一致的色谱峰,且添加样品中出现与目标物标准溶液一致的色谱
峰,空白样品无干扰,则可判断检材样品中未检出目标物。
8.2定量结果评价
如果目标物含量的RD≤20%,定量数据可靠,其含量按两份检材的平均值计算。如果检材样品中
目标物含量的RD>20%,定量数据不可靠。应按7.2重新提取检验。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诊断参考资料参见附录B。
5
GA/T××××—××××
A
A
附录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2/ 977-2002 绿豆种子质量 2002-12-20
- DB33/ 384.1-2002 无公害猴头菇 第1部分:菌种 2002-12-02
- DB33/ 373.3-2002 无公害青梅 第3部分:安全质量要求 2002-09-09
- DB22/ 978-2002 绿豆品种522 2002-12-20
- DB22/ 979-2002 绿豆品种白绿6号 2002-12-20
- DB22/T 976-2002 生态草建设技术规程 2002-12-20
- DB33/T 380.2-2002 商品林建设 技术规程 2002-09-09
- DB22/T 975-2002 无公害长白山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2002-12-20
- DB33/ 373.1-2002 无公害青梅 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 2002-09-09
- DB33/T 380.1-2002 商品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 200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