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23/T 48-2015 永仁油橄榄栽培技术规范

DB5323/T 48-2015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s for Yongren olive oil plant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5323/T 48-2024 |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23/T 48-2015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7-10
实施日期
2015-08-10
发布单位/组织
楚雄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永仁油橄榄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永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楚雄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仁县林业局
起草人:
祖朝明、杨金华、李元彬、陈晓林、汪勇、贺之虎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5323

楚雄州地方标准

DB5323/T48—2015

代替DG5323/T48—2015

永仁油橄榄栽培技术规范

2015-07-10发布2015-08-10实施

楚雄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为了规范永仁油橄榄的生产,提高栽培水平,确保油橄榄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

者的人体健康,促进永仁油橄榄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第三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示范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永仁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由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永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楚雄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仁县林业局、

永仁县农业局、永仁县科技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祖朝明、杨金华、李元彬、陈晓林、汪勇、贺之虎。

本标准于2015年7月10日首次发布。

DB5323/T48—2015

永仁油橄榄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橄榄的术语和定义、建园要求、栽培技术、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永仁油橄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LY/T1937油橄榄苗木质量等级

LY/T2036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用品种

果实适于榨取橄榄油的品种。果实具有含油率高、油脂品质好的特性。

3.2

果用品种

果实适于加工为罐头、果脯等食品的品种。果实具有果肉细嫩、新鲜饱满、果核小、果肉率高、果

肉与果核容易分离的特性。

3.3

含油率

1

DB5323/T48—2015

油橄榄果实中橄榄油重量占鲜果重量的百分率。

4建园要求

4.1立地条件

油橄榄喜光、怕涝、好气,应选择海拔在1400m-2000m范围内选择相对集中连片、交通方便、水源

和光照充足的地块为园址。山地栽植应坡向向阳,坡度不宜过大的地块,年日照在1300小时以上;冬春

季选择-4至8℃之间进行栽植,夏秋季无异常气温的情况下栽植;有灌溉水源,能保证冬、春、夏干旱

季节10~15天灌溉一次,供排水通畅。

4.2土壤

4.2.1应选择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的地块,以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宜,紫色“羊肝石”风化土壤为

最佳;土壤pH值宜在6~8之间。

4.2.2为防止青枯病的发生,种植过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土地不宜马上栽植油橄榄,需要改种其

他作物2年~3年,待病菌消失并严格进行土壤消毒后,方能栽植油橄榄。

4.3整地

4.3.1平缓和缓坡地要全垦翻挖80cm,行间挖出宽60cm、深60cm的排水沟;陡坡地沿等高线开挖台

地,台面全垦翻深不低于80cm,台地的内侧挖出宽50cm、深50cm的排水沟。

4.3.2在栽植一个月前或上年秋、冬季进行整地。土壤质地较好的湿润地区,可以随整随植。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与配置

5.1.1选择适宜永仁气候环境条件下能早产、丰产、稳产、优质和多抗性的优良品种种植(品种选择见

附录A)。

5.1.2目前选用位于西昌的凉山州国家油橄榄良种基地的优质油橄榄种苗。

5.1.3同一果园选择4个以上优良品种交叉搭配栽植,主栽品种占65%,授粉品种占35%。

5.1.4坡地或者梯田油橄榄园可间隔3株栽植1株授粉品种,平地油橄榄园可间隔2行栽植1行授粉

品种。

5.2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按Y/T1937—2011的规定执行,苗木等级在二级苗以上。

5.3定植

5.3.1定植密度

5.3.1.1集约化栽培

土地相对平缓,选择早实品种,种植株行距为2m×4m,每亩定植83株。

5.3.1.2常规栽植

地形平缓,种植株行距4m×5m,每亩定植33株;地形坡度大,种植株行距4m×4m,每亩定植42株。

2

DB5323/T48—2015

5.3.2定植时间

永仁油橄榄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以春季定植为主,夏秋季为辅。

5.3.3定植方法

5.3.3.1开挖定植穴

根据种植株行距布点,开挖80cm×80cm×80cm定植穴。每穴施农家肥20kg~30kg、磷肥1kg~2kg,

用适量的钾肥作基肥。

5.3.3.2回填

肥料与表土混合拌匀后回填塘内,定植穴表面做盘状塘穴,盘高20cm左右,直径60cm。

5.3.3.3定植

按预定的株行距确定定植点,开挖定植坑,定植坑大小以略大于苗木根系为宜,浇透水。栽植时先

细心除去育苗容器,将苗木放入定植坑,边回填土边压紧,回土到根颈处为止,在栽植过程中做到苗正

行直,浇足定根水。在离苗木5cm左右设立支柱,固定苗木,防止苗木倒伏。

6栽后管理

6.1土壤管理

永仁油橄榄的建园地一般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偏酸,结构不良、保水性差。特别是油橄

榄树进入结果期后,园地土壤经常受雨水冲刷,往往土壤板结、肥力减退、深层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

响油橄榄根系的生长,导致树势提前衰退、产量下降。根据红壤土的特点(土壤干、酸、瘦,缺乏磷、

钙、硼等元素),对油橄榄园进行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是:深翻土壤、间种绿肥和矮杆农作物、增施磷

肥和石灰等。

6.1.1中耕除草

每年在树冠幅内进行不少于3次以上松土除草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