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9934.2-1999 数控立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9934.2-1999

行业标准-机械 简体中文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JB/T 9934.2-2006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9934.2-1999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机械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9-05-20
实施日期
2000-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机械工业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5.040.20

J53

JB/T9934.2-1999

数控立式车床技术条件

1999-05-20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934.2-1999

数控立式车床技术条件代替ZBJ53014—8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控立式车床设计、制造和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最大车削直径为630~5000mm一般用途的数控立式车床。立式车削加工中心可参照

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9061—1988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GB/T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15760—1995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9—1997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JB/T9872—1999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9874—1999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9877—1999金属切削机床清洁度的测定

JB/T9934.1—1999数控立式车床精度检验

3一般要求

按本标准验收机床时,必须同时对GB/T9061、JB/T9872、JB/T9874等标准中未经本标准具体

化的其余验收项目进行检验。

4附件和工具

4.1为保证数控立式车床的基本性能,应随机供应下列附件和工具:

a)夹紧工件用扳手;

b)夹紧工具用扳手;

c)其他特殊用途扳手(如安装机床用专用扳手等);

d)拆卸主轴轴用高压油枪;

e)润滑油枪;

f)地脚螺钉、螺母、垫圈、调整垫铁;

g)粗车、精车孔及外圆、端面用刀具。

4.2为扩大数控立式车床的使用性能,应提供给用户选择的下列特殊部件、附件和工具(按协议供应):

a)镗铣刀架;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5-20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T9934.2-1999

b)机内对刀装置;

c)对刀仪;

d)排屑装置;

e)除随机供应外的刀夹和刀具。

5安全卫生

5.1导轨等容易被尘屑磨损的部位应设有安全防护装置。

5.2急停开关在完成紧急停止动作后,不得具有自动恢复功能。

5.3打开安全防护装置有可能造成伤害时,安全防护装置应与机床工作循环联锁。

5.4梯子、走台和其他相应的装置应有结实的防滑脚踏板,沿其边缘应有连续高起的护板和栏杆。

5.5当操作台(走台)的最低位置距地面低于2.2m时,其防护板应涂以成45°角的同样宽度黄黑相

间的线条,线条宽度为20~50mm。

5.6若机床装设供人员升降用的电梯,必须遵守有关电梯安装和安全使用的规定。

5.7采用静压装置的机床,应保证在静压建立后才能起动。当压力变化超过规定或电力中断时,应保

证安全。

5.8机床的安全防护还应符合GB15760的有关规定。

5.9机床电气设备应符合GB/T5226.1的有关规定。

5.10按GB/T16769的规定检验机床噪声。

6加工和装配质量

6.1下列重要零件必须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

a)工作台;

b)底座;

c)横梁;

d)立柱;

e)主变速箱;

f)刀架体、滑座。

6.2下列重要导轨副应采取耐磨措施:

a)工作台与工作台底座导轨副;

b)垂直刀架与滑枕导轨副;

c)滑座与横梁导轨副;

d)横梁与立柱导轨副。

6.3下列配合件的结合面按“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进行检验:

a)底座和立柱结合面;

b)立柱侧面和连接梁结合面;

c)底座和变速箱结合面;

d)横梁和进给箱结合面;

e)横梁升降减速箱和立柱(或顶梁)结合面;

2

JB/T9934.2-1999

f)丝杠支座和基体结合面;

g)齿圈和基体结合面。

6.4下列部位的定位销应涂色检查:

a)立柱与底座定位销;

b)丝杠的调整支架定位销;

c)齿圈与工作台定位销。

定位销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定位销工作长度的60%,接触部位应分布在接缝的两侧。允许偏向大

头,但要超过接缝。

6.5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其错位量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表1mm

结合面边缘长度错位量

≤5001.5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