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629-2015 重大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DB62/T 2629-2015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629—2015
重大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Thetechnicalnormsofthemeteorologicaldisasterriskassessmentformajor
constructionprojects
2015-12-22发布2016-01-22实施
发布
DB62/T2629—2015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作分级..........................................................................1
5工作步骤..........................................................................2
6技术方法..........................................................................4
7报告书的编制要求.................................................................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工作流程.................................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气候极值推算方法...............................................12
参考文献............................................................................15
I
DB62/T262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涛、梁东升、李晓霞、王兴。
II
DB62/T2629—2015
重大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大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评估内容与技术要求、评
价项目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涉及公共安全的危爆场所、气象灾害
易发区建设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项目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的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其它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也可参照本规范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
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4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DL/T5252-2010火力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气象测试技术规定
中国气象局.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1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参证站referencestations
建设项目气象分析计算所参照引用的具有长系列气象数据的气象观测站。
3.2
参证站距离thedistancebetweenthereferencestations
建设项目中心区域与参证站的直线距离。
3.3
复杂地形complexterrain
丘陵、山区、城区、沿海地区或靠近大面积水体的地方。
3.4
代表月typicalmonths
代表季节的月份。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代表月分别为1月、4月、7月、10月。
3.5
气象敏感度weathersensitivity
与气象参数关系密切程度或与气候环境相互影响程度。
4工作分级
1
DB62/T2629—2015
4.1参证站代表性判据
参证站的选取应从其可靠性、代表性、一致性三方面综合分析后确定,且历史资料序列达到30年以
上。根据建设项目周围的地表特征和项目与参证站的距离等因素,判断参证站的代表性(参见表1)。
表1参证站代表性判据
与参证站距离/(km)
地表特征
>155~15<5
复杂地形差较差较好
平坦地形较差较好好
4.2工作分级判据
根据建设项目的气象敏感度和参证站的代表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可划分为下列三级(参见表
2):
a)一级包括气象敏感度属于敏感且参证站代表性差或较差或较好的情况,及气象敏感度属于较敏
感且参证站代表性差的情况;
b)二级包括气象敏感度属于敏感且参证站代表性好的情况,气象敏感度属于较敏感且参证站代表
性较差或较好的情况,及气象敏感度属于弱敏感且参证站代表性差或较差的情况;
c)三级包括气象敏感度属于弱敏感且参证站代表性较好或好的情况。
表2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分级判据
参证站代表性
气象敏感度
差较差较好好
敏感一级一级一级二级
较敏感一级二级二级三级
弱敏感二级二级三级三级
4.3工作内容
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等级,确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参见表3)。
表3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
评估内容
级别基本气候背景气象灾害风险工程气象参数气候环境现状气候环境影响
分析评估推算观测预评估
一级√√√√√
二级√√√√
三级√√√
5工作步骤
5.1基本情况调查
5.1.1调查建设项目
2
DB62/T2629—2015
应包括下列内容:
——所在地及其参证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资料;
——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山地、水域、林地以及大型人工构筑物等;
——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情况;
——对气象资料的需求情况。
5.1.2收集气象资料
应根据工作内容确定需收集的资料,可包括下列一项或几项:
——温度;
——湿度;
——降水;
——风向;
——风速;
——雷电;
——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
——蒸发等要素。
5.1.3气象资料要求
应符合下列要求:
——由气象主管机构提供或者经过其审查;
——能充分代表当地的气候状况;
——收集、处理和表达形式应采用统一方式。
5.2建设项目所在地气象数据采集
5.2.1一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在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行期进行连续的气象跟踪观测,了解
项目所在地稳定的天气气候状况,评估建设项目对该地区气候产生的影响,同时为制定和执行应急措施
提供气象资料。
5.2.2一级和二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在建设项目所在地设立一个或几个临时气象观测站进行短期
气象观测,获取与参证站进行对比分析的气象资料序列。
5.2.3设立临时气象观测站进行观测的时间应根据当地的季节特征来确定,一般进行一年连续观测,
如缺乏连续观测手段,则进行春、夏、秋、冬四季代表月的观测,至少应在冬、夏季的代表月进行短期
观测,获取不同季节的短期气象观测资料。
5.2.4低空气象条件要求较高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所在地设立一个或一个以上临
时低空气象探测点,选择代表月进行短期探测,探测时间要求以能够获取足够的统计分析样本为原则,
一般一个代表月应进行15天以上的探测。
5.2.5临时气象观测所采用的仪器应经过相应的技术检定,观测采用的技术方法应与参证站相同,确
保观测数据的一致性。
5.2.6三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可直接使用参证站现有气象资料作为建设项目所在地数据的代表,进
行分析、评估。
5.2.7与地理因子有较好相关关系的气象要素,如气温、风等,可采用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经验统计模
型进行计算,获取评估所在地的数据。
3
DB62/T2629—2015
5.3气象资料计算分析
5.3.1应对临时观测站的气象资料质量进行审查,插补和订正气象资料序列中缺漏、可疑或错误的记
录。
5.3.2利用参证站与临时观测站同期观测的气象资料,采用差值线性内插法、时联法、比值线性内插
法、分量回归法等方法对临时观测站的气象资料进行延长。
5.3.3利用气候学方法建立经验模型,推算项目所在地的气象要素。
5.3.4利用数值模式分析模拟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状况。
5.4技术工作流程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工作流程,应分三个阶段实施(见附录A)。
6技术方法
6.1基本气候背景分析
6.1.1气象资料的获取
应符合5.1.2~5.1.3的规定。
6.1.2气象资料的选用时段
用于气候背景分析的气象资料应是最近30年的气象资料。
6.1.3基本气候背景分析
应根据工作内容确定需分析的气候因子,可包括下列一项或几项:
——气候概况;
——气温状况;
——降水状况;
——湿度状况;
——地面风特征;
——雷电活动状况;
——日照时数;
——蒸发状况;
——其他气象要素(沙尘、雷暴、雾、雨雾凇、冰雹、霜、降雪、积雪等)。
6.1.4气候概况
主要目的是初步阐述项目所在地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掌握其基本气候背景特征,为进一步评
估奠定基础。
6.1.5气温状况
收集、分析参证站各月、季、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累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并
对其进行分析。
6.1.6降水状况
4
DB62/T2629—2015
收集、分析参证站的小时、日、月、季、年降水量,并对其进行分析。
6.1.7湿度状况
收集、分析参证站的日、月、季、年相对湿度,最大、最小相对湿度等,并对其进行分析。
6.1.8地面风特征
6.1.8.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B/T 10319-1999 熟料消化率测定法 1999-04-15
- SJ/T 10502-1994 CD5型矩形插头座 1994-04-11
- MT/T 802.2-1999 煤系硫铁矿及硫精矿中全硫、硫酸盐硫、硫化铁硫的测定方法 1999-03-24
- JB/T 6275-2007 甘蔗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 2007-10-08
- EJ 657.1-1992 中国档案分类法 核工业档案分类与代码 1992-07-24
- SB/T 10304-1999 麸醋质量标准 1999-04-15
- JB/T 7309-1994 工程机械 钥匙起动开关技术条件 1994-07-18
- 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 1999-05-06
- JB/T 10769.2-2007 三足式及平板式离心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07-08-28
- CB/T 3840-1999 吸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199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