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976-2013 用能单位能效对标指南
DB11/T 976-2013 Energy Efficiency Alignment Guide for Energy Us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10
F01
备案号:38188-2013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976—2013
用能单位能效对标指南
Guidelinesforenergyefficiencybenchmarkingofenergyusing
organization
2013-06-21发布2013-10-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976—2013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效对标类型........................................................................1
5能效对标方法........................................................................2
6能效对标技术要求....................................................................4
7组织管理要求........................................................................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水泥企业能效对标案例.........................................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大型公共建筑能效对标指标体系................................14
I
DB11/T976—2013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李鹏程、陈海红、田建伟、唐艳芬、潘崇超、赵文婷、夏玉娟、刘猛。
II
DB11/T976—2013
引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促进用能单位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挖掘用能单位节能潜力;指导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找出能效差距,提出节能技术措
施,达到或超越能效标杆水平;为保障能效对标活动的有序开展,制定本标准。
III
DB11/T976—2013
用能单位能效对标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类型、方法、技术要求及组织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引导各类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7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3484企业能量平衡导则
GB/T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效对标energyefficiencybenchmarking
用能单位采取的对其能源效率及能源利用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与组织内外能效标杆进行对
比分析、寻找差距和持续改进,提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
3.2
能效标杆energyefficiencybenchmark
用能单位在某一时期选定的要达到或超越的能效水平。
3.3
能效对标的边界boundaryofenergyefficiencybenchmarking
能效对标活动中,用能单位选定的产品、服务、建筑物或用能工艺、工序、设施、设备等。
3.4
修正系数correctionfactor
使能效对标的相关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的参数。
4能效对标类型
1
DB11/T976—2013
根据用能单位所选择能效标杆来自用能单位内部或外部,能效对标的类型可分为内部对标或外部对
标。结合实际情况,用能单位可采用内部对标或者外部对标,也可以内部对标和外部对标同时进行。
5能效对标方法
5.1实施步骤和成果形式
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实施步骤和成果形式见图1。在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时,用能单位可根据自身实
际及对标方法,合理设计能效对标的步骤和内容。
示例:某水泥企业能效对标案例见附录A。
成果形式实施步骤成果形式
能效现状分析《能效对标工作计划》
选定能效标杆,开展对标分析《能效对标分析报告》
持制订能效改进实施方案《能效改进实施方案》
更高层次的《能效对标工作计划》续
改
进
开展对标实践
对标工作评估《能效对标评估报告》
图1能效对标的实施步骤和成果形式
5.2能效现状分析
5.2.1结合能源审计报告、用能单位节能规划等资料,充分掌握本单位客观翔实的基本情况,分析产
品、服务、建筑物或用能工艺、工序、设施、设备等用能情况,确定其能效指标,建立能效对标指标体
系。
示例:大型公共建筑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见附录B。
5.2.2编制《能效对标工作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能效对标的目标;
——能效对标的边界;
——能效对标的类型;
——能效对标的周期及起止时间;
——工作步骤完成后的成果形式;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能源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和收集模板,包括数据收集的条件、统计计算和处理方法、数据库构建等;
——对标报告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和细化程度(例如,单位、表格和图表)。
5.3选定能效标杆,开展对标分析
2
DB11/T976—2013
5.3.1根据《能效对标工作计划》,调研收集能效标杆相关数据,建立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
践库。
5.3.2根据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初步选取若干个潜在的能效标杆。
5.3.3选定能效标杆时应以国内外领先的能效水平为导向,对潜在的能效标杆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工
作需要、工作目标,并结合自身实际,选定能效标杆。
5.3.4开展对标分析,明确与能效标杆之间的差距,找出自身主要用能环节、生产工序或设备与能效
标杆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确定能效改进目标值。
5.3.5编制《能效对标分析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工作过程;
——对标分析所用到的数据(可包括匿名数据);
——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
——最佳节能实践库;
——选定的能效标杆;
——修正系数以及归一化的处理方法;
——对标分析的结果,包括和能效标杆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等。
5.4制订能效改进实施方案
5.4.1可与能效标杆单位开展交流,或通过行业协会、互联网等收集信息,总结能效标杆单位先进的
节能措施。
5.4.2根据《能效对标工作计划》和《能效对标分析报告》,编制切实可行的《能效改进实施方案》,
包括以下内容:
——可采用的节能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如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强化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加强用能设备节能监测等)和管理措施(如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人力资源、加强用能
设备管理、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等);
——与能效改进措施相关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运行方案等。
5.5开展对标实践
5.5.1按照《能效改进实施方案》,用能单位将能效改进措施和指标目标值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
人。
5.5.2全面落实《能效改进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节能措施。
5.5.3分析《能效改进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并动态进行修正。
5.6对标活动评估
5.6.1用能单位可定期对能效对标活动进行评估,组织评估小组验证、审核能效对标的成果,核查各
项能效指标值是否达到对标目标。
5.6.2编制《能效对标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对标工作成效评估,包括各项能效指标值的达标情况;
3
DB11/T976—2013
——对标管理机制评估;
——对标过程的经验及启示等。
5.7持续改进
5.7.1总结能效对标活动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和制度等。
5.7.2调整能效标杆并制定下一阶段更高层次的《能效对标工作计划》,将能效对标活动深入持续开
展下去。
6能效对标技术要求
6.1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构建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完整性、针对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6.1.2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用能单位各层面能效指标的名称、定义、统计口径、计算公式或
方法,指标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应符合GB/T2587、GB/T2589、GB/T3484等的要求;
6.1.3根据能效对标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成果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使能效对标活动逐
步覆盖用能单位的各用能环节。
6.2数据收集及验证
6.2.1数据收集应保证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可比性,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应根据确定的边界全面准确收集数据;
——应按照GB17167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收集相关计量数据;
——应考虑数据收集是否需要修正系数并进行审核。
6.2.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应排除错误的数据,保证所有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比性;
——如果数据错误,应由数据提供方进行澄清或更正,在澄清或更正数据后,应重新进行计算;
——应检查计算方法,对输出结果进行复核。
6.3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
6.3.1用能单位应负责能效指标数据库及最佳节能实践库的建立和维护,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6.3.2能效指标数据库及最佳节能实践库应不断更新,保持先进性和实效性。
6.3.3能效指标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可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等发布的能效领先企业及其指标、单位产
品能耗限额标准中的先进值以及用能单位收集到的国内外能效先进水平的能效指标值等。
6.3.4最佳节能实践库的数据来源可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等发布的《节能技术政策大纲》、《重点
节能技术推广(推荐)目录》以及用能单位收集到的国内外节能实践案例等。
6.4对标分析
6.4.1应保证对标边界、指标体系、修正系数的可比性。在分析阶段,应进一步验证对标边界、指标
体系、修正系数、数据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4
DB11/T976—2013
6.4.2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对标分析方法。
6.4.3定性分析时,应重点分析本单位能源管理与标杆单位的差距以及这些差距对能效水平的影响。
6.4.4定量分析时,应分析所用数据的有效性,对离散点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说明归一化的原因和方
法,也可采取其他的校正措施,剔除那些不具代表性的数据,以适应异常情况或者追加修正系数。
6.4.5通过对标分析,明确影响能效水平的主、客观关键指标,并量化这些指标与标杆的差距,分析
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能效目标改进值。
6.4.6能效改进目标值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成本等实际因素,并坚持先进性、可实现性、
可测量性的原则。
7组织管理要求
7.1用能单位需为能效对标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并可成立能效对标管理机构,主要包括领导机构、
协调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能效对标活动顺利开展。
7.2用能单位需明确一名能效对标负责人,并确定其职能和权限。
7.3用能单位需建立能效对标管理制度,可包括过程控制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对标评估制度、信息
发布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等。
7.4能效对标的参与人员需具备能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能效对标涉及的产品、服务及技术的专业知
识。
5
DB11/T976—2013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水泥企业能效对标案例
A.1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把能效对标活动作为创新管理和赶超先进的重要手段,在节能装备、
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全方位、定量化的比对,通过开展能效对标活动,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全面提升水泥企业能效指标水平和工作水平。
A.2能效对标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企业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各主要生产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能效对标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
能效对标活动,审批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决定能效对标活动中的有关重大事项。能效对标领
导小组各成员的主要职责见表A.1。能效对标办公室设在该单位发展规划处能源科,负责能效对标日常
工作,和二级单位共同推动能效对标的实施。委派计控处负责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负责能耗数据的采集、
整理与更新。
表A.1企业能效对标组织机构职责明细表
组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20121-2012 核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 2012-01-06
- EJ/T 983-2012 铀矿取样规程 2013-01-04
- JB/T 11405-2013 电动割草机 2013-12-31
- CB/T 4322-2013 船用铝质斜梯 2013-07-22
- HG/T 4525-2013 触媒用二氧化钛 2013-10-17
- EJ/T 20032-2012 空间热离子反应堆核动力装置铍反射层设计准则 2013-01-04
- QC/T 889-2011 A型轴用挡圈 2011-12-20
- CB/T 3845-2013 船用十字形缆桩 2013-07-22
- NB/T 20134-2012 保证所收集的核电厂可靠性数据质量的导则 2012-01-06
- EJ/T 20011-2012 核设施安全关闭 201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