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468-1988 道路照明灯具光度测试
GB/T 9468-1988 Photometry of luminaires for street light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8年06月
-
200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灯具研究所
- 起草人:
- 郑非、姚志尚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
道路照明灯具光度测试�������一��
����������������������
�������������������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定道路照明灯具的光度测试方法。本标准同时还对测试可采用的测量
仪器及测试报告应包含的内容作出规定。
�适用范围和定义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交流电源供电的道路照明灯具的光度测试。灯具可采用的光源类型如下
����荧光高压汞灯�
����自镇流汞灯�
����金属卤化物灯�
���·低压钠灯�
����高压钠灯�
����管形荧光灯�
���普通白炽灯�
��卜卤钨灯。
���定义
��下面只包括本标准涉及的主要定义。
�����光源为每������光通量的光度测试。
��灯具的光度测试值折算到灯具内所有光源处于标准条件下的总光通为������的情况
�����测觉半平面��平面�
��以通过灯具光度中心的垂直轴起始的任何一个垂直半平面。
�����光强分布
��光源或灯具的光强分布表示了它们各自在空间各方向发出的光强。
������亮度计算要求的光强分布表示法
��亮度计算由计算机执行,光强分布以表格形式给出,���系统和���角度间隔的选择,如图�和
表�所示。
�������一般要求的光强分布表示法
��可由下述多种形式表示�
����平行于道路轴线的垂直半平面�������������上的极坐标光强曲线�
����包含峰值光强的垂直半平面上的极坐标光强曲线�如果峰值光强不在�����������半平面
内��
����以峰值光强所在的�角为半圆锥顶角的圆锥面上的极坐标光强曲线�
�����圆形网图�等光强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一��一��批准����一�,一��实施
������一��
�����测试距离
��如果分布光度计使用反射镜的话,从分布光度计的光中心到光度接收器光电池表面间的距离,则为
分布光度计光中心到反射镜再到光接收器光电池表面间的距离。
����������������图�灯具光分布的坐标系统
�����灯具效率
��在标准条件�参见���条�下测得的灯具光通量与此条件下裸光源�灯具内包含的所有光源�光通量
之和的比值。
�����闪亮面积
��在��������。方向观察的灯具闪亮部分投影面积,其测量方法见附录��
������一��
表�
�������������������������一�������������������������������������������������
�
����������������������������������������
�个
�����
�去
�������������������������������������������������������������
�平
����
�去
�����������������������������������������������
�个
�����
�
�����������������������������������������������������������
�个
����
�
�����������������������������������������
�测试设备、过程和方法的选择
��光度测试的精度取决于测试所用的设备及测试过程。本标准规定了测试可接受的精度,并对如何获
得此精度作出了指导。
���误差种类及其测量
�系统误差是使用的测试方法固有的,或由�试仪器的缺陷引起的。如�电压测量、温度测量、光
电池的非线性、杂散光、灯具的光谱选择性、反射镜被银层的不均匀引起的反射比的变化、光源的偏振
性、测试用光源的荧光粉涂层不均匀、光源或灯具光学部件的不一致、测试距离太短等等�
��系统误差可通过各光度测试室测量结果的比较来测定�
����随机误差是由光度测试者控制外的试验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如�光源的不稳定、温度的变化、
由空调机等产生的气流、由光源或灯具运动引起的气流、光电池的疲劳、电源电压、频率的变化、尘埃使
反射镜的反射比发生变化等。
��随机误差影响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可用同一只灯具的重复测试来测定。
���光度测试可接受的误差范围
��任何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总和的标准偏差不大于�
����光强测试�士���
��光强较低时,取士��与士����������两者中数值较大的一个。
����角度测量�士。��。。
��若光强变化大,应为士。����
������一��
���定标过程
��分布光度计的定标可用相对法,也可用绝对法。
��在相对法中,测试所用的光源光通是通过对用光度计任意比例单位的读数表示的光强分布的计算
来得到的。然后被测灯具的光强测试也以相同比例单位读数来表示。
��在绝对法中,由已知光通量�单位���或发光强度�单位。��的标准光源对光源和光度计进行绝对单
位定标。
��相对法定标可减少误差来源,一般推荐采用相对法。
��附录��参考件�列出了光学性能测试的仪器和方法的选用。
�测试实验室的要求
���标准测试条件
����灯具定位�大多数光源和灯具的光度性能受其定位位置的影响。因此灯具应固定在设计的工作
位置上。
��设计得可在多种位置工作的灯具。应在一种确定了校正系数�参见���条�并对其他位置有意义的
工作位置下测试�
����光源�原则上光度计应由在测得额定光通量的同等条件下工作的光源来定标,对大多数光源来
说可以在水平或垂直位置下工作。如果光源具有水平与垂直两个位置的光度数据,那么取与其在灯具中
相同的光源位置来定标�
����气流与环境温度�光度计定标时,灯具或裸光源附近的静止空气温度为�����
����测试镇流器�灯具和裸光源的测试应使用同一镇流器,该镇流器应为正规产品。
��在非标准条件下测得的结果应折换到此标准测试条件。
���实际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的变化范围
����在整个光源或灯具测试期间,平均环境温度应等于��士����
����光源定标时的平均环境温度与灯具测试过程中的平均环境温度之差不能超过����
��如果光度测试符合上述要求,可认为是标准测试条件,不需要校正。否则应按���条所述确定其校
正系数。
�������平均环境温度的测试方法
���对于安装在固定位置上�正常安装位置�的光源或灯具,在距光源或灯具两边����处各放置
�����
�只温度计,给出温度��和叮。平均环境温度‘�一万一�
����对于安装在具有仰角的正常工作位置的光源或灯具,在其口面顶部距光源或灯具两边����
处各放�只温度计,给出温度��和叮�同样在口面底部也放�只温度计,给出��和��‘。平均环境温度
�������������
������
��对绕光中心旋转的光源或灯具,应在它们处于垂直位置时,距光源或灯具上下两边。���处各
放�只温度计,给出温度����。平均环境温度��������
�
以上三种情况都应遮挡直接辐射对温度计的影响。
�����由气流产生的误差的限制
��气流可由自然通风、空调或灯具在光度计上的运动产生,为了确保满意的实验室条件,应进行
�������和�������要求的试验。
��若按下述�������和�������要求测得每组读数误差的总和不超过��,则可认为该实验室条件
������一��
是满足要求的。
�������由光源或灯具在光度计上运动造成的相对空气流动
��裸光源按���条所述处于稳定状态后,读取其在指定方向的读数,然后光源在垂直平面内以正常速
度对光电池转过����以后立即再测其读数。两次读数应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方向�通常为灯下点�测得。
��第二个类似的试验是在水平方向以正常速度将光源旋转����,灯具也应进行相应的试验。
��注�这些试验不适用于光源与光电池间的相对运动由光源固定来实现的场合。
�������由通风或空调造成的空气流动
��安装在光度计上的裸光源处于���条所述的稳定状态后,在已知环境温度下测得指定方向的读数,
然后关闭空调设备,尽量减少剩余的通风,重新稳定光源,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再次测得读数
��灯具也必须进行类似的试验�
��这些试验应对光源或灯具在光度计上的不同位置重复进行。
�����光源或灯具的非标准定位
��当光源或灯具不能按���条所述的位置安装在光度计上时,测试结果应采用���条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5/T 2257-2021 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范 2021-07-23
- DB15/T 2251-2021 河套灌区玉米一次性施肥栽培技术规程 2021-07-23
- DB15/T 2252-2021 河套灌区玉米水肥减量增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2021-07-23
- DB15/T 2260-2021 草原损害鉴定技术规范 2021-07-23
- DB15/T 2253-2021 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2021-07-23
- DB15/T 2255-2021 河套灌区饲用大麦复种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 2021-07-23
- DB15/T 2254-2021 河套灌区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21-07-23
- DB15/T 2250-2021 食用向日葵沟膜垄植栽培技术规程 2021-07-23
- DB15/T 2256-2021 河套灌区盐碱化耕地综合改良技术规程 2021-07-23
- DB15/T 2258-2021 谷子种子薄膜包衣技术规程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