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874-2021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标准

DB34/T 1874-2021 Assembly Concrete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874-202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1-25
实施日期
2021-07-2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assembledconcretehousing

犇犅34/犜1874-2021

主编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1年07月25日

2021合肥

安徽省地方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assembledconcretehousing

犇犅34/犜1874-2021

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组织出版发行

(合肥市紫云路996号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

邮编:230091)

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2.5字数:62千字

2021年月第一版2021年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00册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告

第1号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集贸

市场(大型超市)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等

121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批准“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公

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等121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01月27日

安徽省地方标准清单

序地方标准代替

标准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号编号标准号

盒式螺栓连接多层全

DB34/T

1装配式混凝土墙—板2021012520210725

38222021

结构技术规程

DB34/T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

22021012520210725

38232021制技术标准

DB34/T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

32021012520210725

38242021计规范

DB34/T城镇燃气用户设施安全

42021012520210725

38252021检查和配送服务规范

DB34/T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

52021012520210725

38262021程技术标准

DB34/T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DB34/T

62021012520210725

14682021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14682011

DB34/T复合保温隔声板楼屋

72021012520210725

38272021面工程技术规程

DB34/T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

82021012520210725

38282021修缮技术规程

DB34/T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

92021012520210725

38292021设计标准

DB34/T装配式建筑评价技术

102021012520210725

38302021规范

DB34/T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

112021012520210725

38312021降耗运行技术规范

DB34/T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122021012520210725

38322021处理处置技术规程

DB34/T城镇道路人行道及附

132021012520210725

38332021属设施施工技术规程

续上表:

序地方标准代替

标准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号编号标准号

DB34/T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

142021012520210725

38342021标准

DB34/T

15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2021012520210725

38352021

DB34/T城镇综合管廊施工与

162021012520210725

38362021质量验收规程

DB34/T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DB34/T

172021012520210725

18742021计标准18742013

前言

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

下达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

函〔2019〕10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

先进经验和兄弟省市有关标准,在总结安徽省工程实践与广泛

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试

行)》DB34/T1874-2013进行修订,形成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建筑设计;5.结构系统设计;6.外围护系统设计;7.设备与管

线系统设计;8.内装系统设计。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修改了适用范围;

2.原规程第3章修改为基本规定;

3.原规程第4章建筑与设备管线设计修改为现标准第4

章建筑设计和第7章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补充模数协调、模

块组合、标准化设计的相关要求;

4.第5章补充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多层装配式墙板结

构、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的相关规定;

5.原规程第6章非结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调整至现标准

第5章中5.3节;

6.现标准第6章补充外围护系统设计相关规定;

7.增加第8章内装系统设计相关规定;

8.删除原规程第7、8、9章的预制构件施工和验收内容。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委托安徽省

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安徽省建筑设计研

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7699号,

邮政编码230601,邮箱:4509960@qq.com)。

主编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

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安徽省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协会

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安徽省高迪循环经济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晶宫绿建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中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亿联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中擎住宅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司砼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筑砼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时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编写人员:王荣村朱兆晴吴杨任禄吴亚俊

洪承禹刘红萍许宏占贤锴金仁才

沈路叶长青张璐叶志春黄少武

褚可为高东媛陈传明邵叶李波

罗来明张友升马乐元沈万玉王军

刘伟汪元李亮韩东毕乾坤

殷建锋刘玉亭徐凌俊方宜成吴兵

姚沛霈吴庆华王黎明丁桂华李健全

杨秋红

主要审查人员:李志飚田春雨胡泓一张庆宇陈勇

章维扬梁德江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建筑设计……………………5

4.1一般规定………………5

4.2模数协调………………5

4.3模块组合………………6

4.4标准化设计……………6

5结构系统设计………………10

5.1一般规定……………10

5.2结构分析和变形验算………………14

5.3连接设计……………16

5.4楼盖和楼梯设计……………………18

5.5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19

5.6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21

5.7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22

5.8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23

6外围护系统设计……………25

6.1一般规定……………25

6.2外墙、屋盖和门窗……………………25

7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26

7.1一般规定……………26

7.2给水排水设计………27

7.3供暖、通风、空调设计………………27

7.4电气和智能化设计…………………28

8内装系统设计………………30

8.1一般规定……………30

8.2隔墙、吊顶和楼地面部品……………30

8.3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31

本标准用词说明………………32

引用标准名录…………………33

条文说明………35

10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4

4ArchitecturalDesign………5

4.1General………………5

4.2ModularCoordination………………5

4.3ModuleCombination…………………6

4.4StandardizedDesign…………………6

5StructuralSystemDesign…………………10

5.1General………………10

5.2StructuralAnalysisandDeformationAnalysis……14

5.3ComponentDesign…………………16

5.4RoofandStairDesign………………18

5.5MonolithicPrecastFrameStructure………………19

5.6MonolithicPrecastShearWallStructure…………21

5.7MultistoryPrecastConcreteWallPanelStructure………………22

5.8SuperposedConcreteShearWallStructure………23

6EnvelopeSystemDesign…………………25

6.1General………………25

6.2FacadePanels,Roofs,WindowsandDoors………25

7FacilityandPipelineSystemDesign……26

7.1General………………26

7.2WaterSupplyandSewerageDesign………………27

7.3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Design………………27

7.4ElectricandIntelligentDesign……28

11

8InteriorDecorationSystem………………30

8.1General………………30

8.2Partitions,SuspendedCeilingandFloorParts……30

8.3IntegratedKitchens,IntegratedBathrooms………3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32

ListofQuotedStandards……33

ExplanationofProvisions……35

12

1总则

1.0.1为规范安徽省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设计,按照适用、经

济、绿色、美观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设的环境

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设计。

1.0.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应符合建筑全寿命期的可持续

性原则,并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

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要求。

1.0.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

应符合国家和安徽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装配式住宅assembledhousing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

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住宅建筑。

2.0.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assembledhousingwithconcrete

structure

结构系统采用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的装配式住宅。

2.0.3模数协调modularcoordination

以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实现尺寸及安装位置协调的方法

和过程。

2.0.4干式工法nonwetconstruction

现场采用干作业施工工艺的建造方法。

2.0.5管线分离pipe&wiredetachedfromstructuresystem

管线与结构体及混凝土面层分离,包括裸露于室内空间以

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

2.0.6装配率prefabricatedratio

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

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2.0.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concrete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

土结构。

2.0.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monolithicprecast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

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2.0.9浆锚搭接连接rebarlappingingroutfilledhol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

筋,并灌注入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0.10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superposedconcreteshearwall

structure

由叠合墙板和其他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方式进行连

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

结构,简称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

2.0.11集成厨房integratedkitchen

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

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2.0.12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bathroom

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

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2.0.13装配式装修assembleddecoration

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

装的装修方式。

3基本规定

3.0.1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安全性能、适用性能、耐久性能、

环境性能、经济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3.0.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

统、设备与管线系统集成,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和运营维

护,实现全过程的一体化。

3.0.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合理确定建筑单体的装配率,优

化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

3.0.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遵守模数协调标准,按少规格、多

组合的原则进行标准化设计,实现系列化和多样化。

3.0.5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

术。

3.0.6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的系统

化部品部件,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节能环保技术,积极利用可

再生能源,提高建设标准,提升建筑使用性能。

3.0.7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宜采用装配式装修。

4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以部品部件为基础,将建筑结构

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集成为有机整

体。

4.1.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采用模数和模数协调的方式,宜

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进行设计、生产和装配。

4.1.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进行标准化设计,为部品部件和

构件尺寸协调、互换通用和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创造条件。

4.1.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符合安徽省地方标准《住宅设计

标准》DB34/T3467的相关规定。

4.2模数协调

4.2.1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

调标准》GB/T50002的规定,实现建筑的设计、生产、装配等活

动的相互协调以及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管线等集成设计的相

互协调。

4.2.2应按照建筑模数制的要求,采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或

分模数的设计方法,基本模数为1M(1M=100mm)。

4.2.3住宅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应采用水平基本模数

数列和水平扩大模数数列,且水平扩大模数数列宜采用2nM、

3nM(n为自然数)。

4.2.4住宅的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应采用竖向基本模数和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且竖向扩大模数数列应采用nM(n为自然

数)。

4.2.5梁、板、柱、墙等部件的截面、构造节点和部件的接口尺

寸等宜采用分模数数列,分模数数列宜采用M/10、M/5、M/2。

4.2.6住宅的功能空间定位宜采用轴线定位法与界面定位法

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主体结构的定位宜采用轴线定位法,对于

装修及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4.2.7应遵循部品部件生产和装配的要求,考虑主体结构层

间变形、密封材料变形能力、施工误差、温差变形等要求,实现

建筑部品部件尺寸以及安装位置的公差协调。

4.3模块组合

4.3.1住宅设计宜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结合建筑功能、形

式、空间特色、结构和构造要求,考虑工厂加工和现场装配的要

求,合理划分模块单元。模块单元应具备某一种或几种建筑功

能,适用于使用需求,并宜满足下列要求:

1模块应符合少种类、多组合的要求。采用楼电梯、基本

户型、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等功能模块进行组合设计;

2模块应进行精细化、系列化设计,模块间应具备相应的

逻辑关系,并通过统一的接口,实现多种不同模块的多样化组

合;

3模块应采用模数化的部品部件,模块的组合和集成应

符合模数协调的要求;

4模块应实现结构、外围护、内装、设备管线的系统集成。

4.3.2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宜按模块进行组合,合理布局部

品设施,并设置满足功能要求的接口。

4.3.3模块间宜采用通用化、标准化的接口,统一接口的几何

尺寸、材料和连接方式,实现直接及间接连接。

4.4标准化设计

4.4.1应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设计方法,提高模块、部品部

件的重复使用率及通用性,满足工厂加工、现场装配的要求。

4.4.2部品部件的设计宜采用标准化的预制工业化部件,形

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品系统,如储藏系统、整体厨房、整体卫生

间、地板系统等。标准化的结构和围护部件,如墙板、梁、柱、楼

板、楼梯、隔墙板等,宜在工厂内进行规模化生产。

4.4.3功能相同、相近建筑空间的层高宜统一,实现外墙、内

墙、楼梯、门窗等竖向构件的尺寸标准统一。

4.4.4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组合的模块单元应符合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

2建筑平面布置应规则,避免体形过大过多的凸凹变化,

承重构件布置应遵循结构力学原理上下对应贯通,外墙洞口宜

规整有序;

3宜选用大空间的平面布局方式,合理布置承重墙及管

井位置,实现空间的灵活性、可变性;

4机电设备管线平面布置宜避免交叉,竖向管线应相对

集中布置;

5平面设计应考虑装配化施工的要求。

4.4.5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利用外墙、阳台板、空调板、外窗、遮阳设施和装饰等

部件部品进行模块化组合设计。模块应符合少规格、多组合的

要求,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2应通过建筑体量、材质肌理、色彩等变化,形成丰富多

样的立面效果;

3预制外墙饰面宜采用装饰混凝土、免抹灰的涂料和在

工厂预制的面砖等高耐久性和耐候性的建筑材料及做法。

4.4.6空间设计应结合建筑功能考虑主体结构、设备管线、装

饰装修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层高、净高尺寸。

4.4.7接口及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体结构部件、内装部品部件和机电设备管线之间宜

采用适宜的连接方式,以满足建筑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求;

2各类预制部品部件的连接接口应安全可靠,其构造设

计应满足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设计说明中应包含连接节点的

安全使用年限及维护措施;

3主体结构及围护系统之间采用干式连接时,接缝宽度

应适应结构变形和温度变形的要求,宜进行相关变形计算并校

核缝宽尺寸;当采用现浇连接时,应对接缝处的变形协调提出

设计要求;

4接口及构造设计应满足相关物理性能的要求,接缝的

防水、保温、隔声、防火等性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满足下列

要求:

1)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处应作有效的防排水处理;

2)预制外墙板接缝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

做法,可采用槽口缝或平口缝。接缝构造和所用材料

应满足接缝防排水要求;

3)预制墙板的门窗应采用标准化部品,可预留副框或预

埋件实现与墙体的可靠连接;

4)带有门窗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外墙板,其门窗洞口

与门窗框间的密闭性能不应低于门窗的密闭性能;

5)建筑的外墙板与梁、板、柱相连时,其连结处宜采取措

施保证墙体保温的连续性;

6)预制外墙板间的板缝部位应封闭,其封闭材料的耐火

极限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保温

材料及接缝处填充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

相关国家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5接口及构造设计应便于施工安装与运营维护,应考虑

生产及施工误差对部品部件安装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公差设计

值,构造节点宜便于部品部件的更换;

6内装部品部件的接口及构造设计,宜采用以干式工法

为主的节点做法;

7预制内隔墙宜实现管线综合布置和机电点位接口集成

设计;

8机电设备管线宜选用功能集成的模块化部品,满足通

用性和互换性的要求,选用非焊接、非热熔性接口,便于生产、

施工和维护;

9机电设备管线及相关点位接口应避开边缘构件钢筋密

集范围,不宜布置在预制墙板的门窗过梁及锚固区节点。

5结构系统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

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

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满

足表5.1.1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采用叠合梁板

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采用;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

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

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

低;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

8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5.1.1中括号内的数值;

3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

结构,当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房屋

最大适用高度应比表中数值降低10m;

4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

效的加强措施。

表5.1.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度7度8度(0.2g)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605040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130120100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150130100

10

续表5.1.1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度7度8度(0.2g)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130(120)110(100)90(80)

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