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835-2021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DB34/T 3835-2021 Mechanism S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安徽长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石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华景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合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六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处、六安市裕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徽建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六安市振宇商砼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安徽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J15614-2021DB34/T3835-2021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manufacturedsand
2021-01-25发布2021-07-2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安徽省地方标准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manufacturedsand
DB34/T3835-2021
主编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1年7月25日
2021年合肥
安徽省地方标准
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manufacturedsand
DB34/T3835-2021
*
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组织出版发行
(合肥市紫云路996号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
邮编:230091)
*
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字数:千字
2021年月第一版2021年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册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告
第1号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集贸
市场(大型超市)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等
121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批准“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公平秤设
置与管理规范”等121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月27日
3
4
安徽省地方标准清单
序地方标准代替
标准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号编号标准号
盒式螺栓连接多层全装
DB34/T
1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技2021-01-252021-07-25
3822-2021
术规程
DB34/T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
22021-01-252021-07-25
3823-2021技术标准
DB34/T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2021-01-252021-07-25
3824-2021规范
DB34/T城镇燃气用户设施安全
42021-01-252021-07-25
3825-2021检查和配送服务规范
DB34/T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
52021-01-252021-07-25
3826-2021技术标准
DB34/T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DB34/T
62021-01-252021-07-25
1468-2021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1468-2011
DB34/T复合保温隔声板楼屋面
72021-01-252021-07-25
3827-2021工程技术规程
DB34/T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修
82021-01-252021-07-25
3828-2021缮技术规程
DB34/T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
92021-01-252021-07-25
3829-2021计标准
DB34/T
10装配式建筑评价技术规范2021-01-252021-07-25
3830-2021
DB34/T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
112021-01-252021-07-25
3831-2021耗运行技术规范
DB34/T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
122021-01-252021-07-25
3832-2021理处置技术规程
DB34/T城镇道路人行道及附属
132021-01-252021-07-25
3833-2021设施施工技术规程
DB34/T
14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准2021-01-252021-07-25
3834-2021
5
续上表:
序地方标准代替
标准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号编号标准号
DB34/T
15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2021-01-252021-07-25
3835-2021
DB34/T城镇综合管廊施工与质
162021-01-252021-07-25
3836-2021量验收规程
DB34/T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DB34/T
172021-01-252021-07-25
1874-2021标准1874-2013
6
前言
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安徽省地
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19〕510号)的要求,编制
组以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试验
分析,结合安徽省地域岩性特点,认真总结工程实践并吸纳了该领域
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
基本规定、4机制砂技术要求及检验与验收、5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
技术要求、6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7机制砂砂浆及混凝
土制备与施工、8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检验与验收和附录等。
本规程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安徽省建筑科学研
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
中,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建议反
馈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址:合肥市蜀山区山湖路567号
安徽建科检测大厦,邮编:230031,电话:0551-62629231,传真:
0551-62629231),以供修编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安徽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理工大学
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石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华景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
7
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六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六安市裕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徽建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六安市振宇商砼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安徽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章家海陈刚项炳泉王晓海余志刚
陶双龙许炜崔健廖绍锋苏颖
刘杭杭陈慧张元朔杜美黄伟
詹奇淇李娜娜潘正徽刘红萍戴洲生
杨畅郝文存王海峰管昊戚玉奎
孙云飞沈骏兴丁瀚文陈朝晖陈普森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冷发光柳炳康陆学元汪凡文季群
安刚建董传明
8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机制砂技术要求及检验与验收…………5
4.1技术要求……………………5
4.2检验与验收…………………8
5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技术要求…………11
5.1原材料技术要求……………11
5.2砂浆技术要求………………12
5.3混凝土技术要求……………13
6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5
6.1砂浆配合比设计……………15
6.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5
7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制备与施工………17
7.1一般规定……………………17
7.2砂浆的制备与施工…………17
7.3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18
8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检验与验收………21
附录A机制砂绿色生产技术要求…………22
本规程用词说明……………31
引用标准名录………………32
附:条文说明………………34
9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4
4TechnicalRequirements,InspectionandAcceptanceofManufacturedSand…5
4.1TechnicalRequirements……………………5
4.2InspectionandAcceptance…………………8
5TechnicalRequirementsofManufacturedSandMortarandConcrete…11
5.1TechnicalRequirementsofRawMaterial…………………11
5.2TechnicalRequirementsofMortar………12
5.3TechnicalRequirementsofConcrete………13
6MixProportionDesignofManufacturedSandMortarandConcrete……15
6.1MixProportionDesignofMortar…………15
6.2MixProportionDesignofConcrete………15
7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ofManufacturedSandMortarandConcrete……17
7.1GeneralRequirements………17
7.2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ofMortar……17
7.3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ofConcrete…………………18
8InspectionandAcceptanceofManufacturedSandMortarandConcrete……21
AppendixATechnicalRequirementsforGreenProductionofManufacturedSand…22
ExplanationofWardinginThisCode………31
ListofQuotedStandards……………………32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4
10
1总则
1.0.1为规范我省机制砂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安全适用、绿色环保,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省机制砂质量控制及用于建设工程的机制
砂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制备、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1.0.3机制砂应用过程中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天然砂naturalsand
自然生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包括河砂、湖砂、山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2.0.2机制砂manufacturedsand
岩石、卵石、未经化学处理过的矿山尾矿,经除土、机械破碎、
整形、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但不包括
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2.0.3混合砂mixedsand
由天然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
2.0.4石粉rockfines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
2.0.5泥块含量claylumpsandfriableparticlescontent
机制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
颗粒含量。
2.0.6吸水率waterabsorption
骨料表面干燥而内部孔隙含水达到饱和时的含水率。
2.0.7压碎值指标crushingvalue
机制砂抵抗压碎的能力。
2.0.8石粉亚甲蓝(MB)值methylenebluevalueofrockfines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标。
2.0.9机制砂砂浆manufacturedsandmortar
以机制砂或混合砂为细骨料配制的普通预拌砂浆,包括湿拌砂浆
和干混砂浆。
2.0.10机制砂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concrete
以机制砂或混合砂为细骨料配制的预拌混凝土。
2.0.11机制砂片状颗粒flakyparticleofmanufacturedsand
粒径1.18mm以上的机制砂颗粒中最小一维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
2
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0.45倍的颗粒。
2.0.12石粉流动度比fluidityratioofrockfines
在掺加外加剂和0.4水胶比条件下,掺加石粉的胶砂与基准水泥
胶砂的流动度之比,用于判定石粉对外加剂吸附性能的指标。
2.0.13机制砂需水量比waterrequirementofmanufacturedsand
机制砂与中国ISO标准砂在规定水泥胶砂流动度偏差下的用水量
之比,用于综合判定机制砂级配、粒形、吸水率和石粉吸附性能的指
标。
3
3基本规定
3.0.1机制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机制砂砂浆的性能
指标应符合《预拌砂浆》GB/T25181、《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GJ/T223等的规定。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等的规定。
3.0.2用于生产机制砂的母岩宜优先选用石灰岩、石英岩、花岗岩、
安山岩、闪长岩、玄武岩、白云岩等,母岩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建设
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规定。
3.0.3机制砂、机制砂砂浆、机制砂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应符合国
家、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3.0.4机制砂的选择应符合所制备的混凝土和砂浆的性能要求。
3.0.5用于建设工程的机制砂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
限量》GB6566的规定。
3.0.6机制砂砂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
准的规定,配合比应通过试验优化确定。
3.0.7机制砂混凝土用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设计、施
工、结构特点和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等的要求。
3.0.8对于混凝土有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尚应遵循《预防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的规定。
3.0.9机制砂与天然砂可混合使用,配合比例由试验确定。
3.0.10机制砂进场后应进行抽样复检,检验不合格的机制砂不得使
用。
4
4机制砂技术要求及检验与验收
4.1技术要求
4.1.1机制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三个类别。强度等
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宜用I类砂,强度等级
C30~C55的混凝土宜用I类、Ⅱ类砂,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25的混凝
土宜用Ⅰ类、Ⅱ类、Ⅲ类砂;Ⅰ类、Ⅱ类、Ⅲ类机制砂可用于各强度
等级砂浆。
4.1.2机制砂的粗细程度可按其细度模数(Mx)分为粗砂、中砂两
种规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粗砂的Mx应为3.7~3.1;
中砂的Mx应为3.0~2.3。
4.1.3机制砂颗粒级配范围宜符合表4.1.3的规定,机制砂的颗粒级
配允许一个粒级(不含4.75mm和筛底)的分计筛余可略有超出,但
不应大于5%;当石粉亚甲蓝值MBF>6.0时,机制砂0.15mm和筛底
的分计筛余之和不宜大于25%。对于砂浆用机制砂,4.75mm筛孔的
分计筛余应为0。
表4.1.3机制砂的颗粒级配
方孔筛尺寸(mm)4.752.361.180.600.300.15筛底
分计筛余(%)0~510~1510~2520~3120~305~150~20
4.1.4机制砂中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机制砂的泥块含量
类别I类II类Ⅲ类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1.0≤1.0
4.1.5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5
1当石粉亚甲蓝值MBF>6.0,石粉含量(按质量计)不应超过3.0%;
2当石粉亚甲蓝值MBF>4.0,且石粉流动度比FF<100%时,石
粉含量(按质量计)不应超过5.0%;
3当石粉亚甲蓝值MBF>4.0,且石粉流动度比FF≥100%时,石
粉含量(按质量计)不应超过7.0%;
4当石粉亚甲蓝值MBF≤4.0,且石粉流动度比FF≥100%时,石
粉含量(按质量计)不应超过10.0%;
5当石粉亚甲蓝值MBF≤2.5或石粉流动度比FF≥110%时,根据
使用环境和用途,并经试验验证,供需双方协商可适当放宽石粉含量
(按质量计),但不应超过15.0%。
4.1.6机制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氯化物、硫化物及
硫酸盐,其限量应符合表4.1.6的规定。
表4.1.6机制砂中有害物质限量
指标
项目
I类II类Ⅲ类
云母含量(%)≤1.0≤2.0≤2.0
轻物质含量(%)≤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0.5
氯化物(按氯离子质量计,%)≤0.01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合格
4.1.7机制砂的单级最大压碎指标应符合表4.1.7的规定。
表4.1.7机制砂的压碎指标
项目I类II类Ⅲ类
压碎指标(%)≤20≤25≤30
4.1.8机制砂的坚固性应符合表4.1.8的规定。
6
表4.1.8机制砂坚固性指标
项目I类II类Ⅲ类
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5次后的质量损失率(%)≤8≤10
4.1.9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应不小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应不小
于1400kg/m3、空隙率不大于44%。
4.1.10机制砂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宜符合4.1.10的规定。
表4.1.10机制砂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项目I类II类Ⅲ类
饱和面干吸水率(%)≤2.0≤3.0
4.1.11经碱骨料反应试验后,试件不得出现变形、裂缝、渗出物以
及胶体物质外溢等情况,且在规定试验龄期膨胀率应小于0.10%。
4.1.12机制砂的片状颗粒含量宜符合表4.1.12的规定。
表4.1.12机制砂的片状颗粒含量
项目I类II类Ⅲ类
片状颗粒含量(%)≤10≤12≤15
4.1.13机制砂需水量比宜符合表4.1.13的规定。
表4.1.13机制砂的需水量比
项目I类II类Ⅲ类
需水量比(%)≤115≤125≤135
4.1.14当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使用时,天然砂的质量应符合《建设
用砂》GB/T14684的规定。
7
4.2检验与验收
4.2.1机制砂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进场检验。
4.2.2机制砂型式检验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并出具质
量检测报告。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包括本规程第4.1节的所有技术要
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投产、老产品转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2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有较大的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
能时;
3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4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6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使用单位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4.2.3型式检验按下列规则判定:
1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第4.1节相应等级规定时,则需重
新加倍抽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判该
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2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第4.1节相应等级
规定时,则判该型式检验合格。
4.2.4机制砂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含石粉
亚甲蓝值和石粉流动度比)、泥块含量、压碎指标、片状颗粒含量、
松散堆积密度和氯离子含量。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
凝土,还应进行碱活性试验。
4.2.5机制砂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进行进场检验,并检查出厂合
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有效期内型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出厂
合格证应包括下列内容:
1机制砂类别、等级和生产厂信息;
2批量编号及供货数量;
3出厂检验结果、日期及执行标准编号;
4合格证编号及发放日期;
8
5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4.2.6机制砂进场后应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
石粉含量、泥块含量和氯离子含量。
4.2.7机制砂出厂检验和进场检验应按批进行。检验批规则应符合
以下要求:
1生产规模日产量1000t或600m3以上的,应以同品种、规格、
类别的1000t或600m3为一检验批,不足1000t或600m3亦作为一批;
2生产规模日产量1000t或600m3以下的,应以同品种、规格、
类别的600t或400m3为一检验批,不足600t或400m3亦作为一批。
4.2.8机制砂出厂检验和进场检验应按下列规则判定:
1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第4.1节相应等级规定时,则应从
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若复检样品仍有不合
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2经检(含复检)后,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第4.1节相应等级规
定时,该批产品判为合格。
4.2.9机制砂取样应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的规定。机制砂
的取样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2.9的要求。
9
表4.2.9机制砂的取样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kg)检验方法
1细度模数/颗粒级配4.4GB/T14684-2011(7.3)
2石粉含量6.0GB/T14684-2011(7.5)
3石粉亚甲蓝值6.0JG/T568-2019附录C
4石粉的流动度比6.0JG/T568-2019附录D
5泥块含量20.0GB/T14684-2011(7.6)
6压碎指标20.0GB/T14684-2011(7.13.2)
7坚固性20.0GB/T14684-2011(7.13.1)
8云母含量0.6GB/T14684-2011(7.7)
9轻物质含量3.2GB/T14684-2011(7.8)
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6GB/T14684-2011(7.10)
11氯化物4.4GB/T14684-2011(7.11)
12有机物含量2.0GB/T14684-2011(7.9)
13表观密度2.6GB/T14684-2011(7.14)
14松散堆积密度5.0GB/T14684-2011(7.15)
15饱和面干吸水率a4.4GB/T14684-2011(7.19)
16碱活性20.0GB/T14684-2011(7.16)
17含水率4.4GB/T14684-2011(7.18)
18需水量比a2.7JG/T568-2019附录E
19片状颗粒含量1.0JG/T568-2019附录B
20放射性6.0GB6566-2010
a:该指标为选择性指标,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是否采用。
10
5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技术要求
5.1原材料技术要求
5.1.1砂浆和混凝土用水泥、机制砂、粗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
原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提供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产
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质量证明文件;对进场后原材料进行随机抽
检,质量应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5.1.2水泥性能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砌筑水泥》
GB/T3183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5.1.3机制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4.1节的规定要求。
5.1.4混凝土用粗骨料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1.5矿物掺合料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1.6砂浆用外加剂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
1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性能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规定;
2增塑剂性能应符合《砌筑砂浆增塑剂》JG/T164和《抹灰砂
浆增塑剂》JG/T426的规定;
3防水剂性能应符合《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的规定;
4当使用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外加剂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
定;
5外加剂的掺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通过试
验确定。
5.1.7混凝土用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和缓凝剂性能应符合《混
凝土外加剂》GB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4764-2023 小麦品种 陇麦479 2023-08-23
- DB62/T 4760-2023 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3-08-23
- DB62/T 4763-2023 苦荞麦生产技术规程 2023-08-23
- DB62/T 4769-2023 玉米品种 酒玉3368 2023-08-23
- DB62/T 4770-2023 玉米品种 三保白珍珠 2023-08-23
- DB62/T 4766-2023 谷子品种 张优谷2号 2023-08-23
- DB62/T 4767-2023 谷子品种 张优谷3号 2023-08-23
- DB62/T 4768-2023 玉米品种 酒玉218 2023-08-23
- DB62/T 4761-2023 小麦品种 兰大211 2023-08-23
- DB62/T 4765-2023 油葵栽培技术规程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