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I 006-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骨Bone-RADS诊断标准

T/CASMI 006-202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ASMI 006-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13
实施日期
2024-06-1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为骨Bone-RADS诊断标准中明确技术要求、影像征象和分类。本文件采用的整体结构为:1、技术要求;2、描述术语;3、SSR版Bone-RADS分类;4、协会版的Bone-RADS分类;5、结构化报告模板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重庆松山医院
起草人:
戚跃勇 向珈瑶 向守洪 刘 杰 陈俊源 康钟井 黄雅雪 杜根发 李夕彤 王 钰 刘婷婷 张瓅引 许子君 傅 磊 刘岁寒 瞿浩帆 王玉柱 肖鑫懿 胡 飞 肖 习 陈康康 徐文静 崔寒露 谭显华 黄文洋 徐 鑫 杨朝森 宋治金 刘海博 张昆盈 李冠霖 冉海江 吴 浩 蒋一宁 张 豪 于文春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05

团体标准

T/CASMI006-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骨Bone-RADS诊断标准

DiagnosticStandardsforBone-RADSinChongqingSocialMedicalInstitutions

2024-6-13发布2024-6-18实施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技术要求1

2描述术语3

3SSR版Bone-RADS分类7

4协会版Bone-RADS分类9

5结构化报告模板13

T/CASMI0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放射医学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松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戚跃勇向珈瑶向守洪刘杰陈俊源康钟井黄雅雪

杜根发李夕彤王钰刘婷婷张瓅引许子君傅磊刘岁寒瞿浩帆王玉柱

肖鑫懿胡飞肖习陈康康徐文静崔寒露谭显华黄文洋徐鑫杨朝森

宋治金刘海博张昆盈李冠霖冉海江吴浩蒋一宁张豪于文春

本文件主要审核人:戚跃勇杜晓锋苏畅钟高堂王爱民孙清荣王文献

曾勇明王成均周培华乔清付子文李毅红刘俊佐谢赛张翱刘卫金

刘强刘乾贵刘杰黄健发侯艳军侯廷全徐伟华杜宏志李忠李邦君

李灿林胡江胡春洪何莉江松王明甫王斌向守洪薛胜杨艺

叶崇云袁术喻毅

II

T/CASMI006-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骨

Bone-RADS诊断标准

1技术要求

目前骨骼放射检查项目主要有DR摄片、CT平扫与增强,MRI平扫与增强,其

命名采用解剖部位+影像设备+检查方法,如右侧股骨CT平扫。且将左右侧分别命

名,而不用“单侧”,如不用“单侧股骨DR正侧位摄片”,否则极易混淆。

DR摄片需常规辐射防护,长骨视野需包一侧或两侧关节,需按照标准解剖体位

进行摆位,必要时摄对称对照。除负重位投照或特殊要求者外,常规选择仰卧位投

照,以便于摆体位、辐射防护以及与CT和磁共振的体位对比。对于关节检查,要以

关节中心为投照中心,避免几何失真,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中心摆位,如:膝关节

正位需以髌骨下缘为中心,膝关节侧位需屈曲135度,侧位髌骨下缘置于探测器中

心,髌骨面与检查床垂直等。检查时尽量去除体表异物,有外固定等情况,根据临

床需求,适当放宽要求,避免外固定遮挡。准确放置金属标识如铅尺,非标准的标

识如为了区分左右临时放置的金属物等,需后处理移除后重新按标准标识左右。DR

全长最好同时投照铅标尺。标记原则为“左放左、右放右”,即标注时统一将右侧“R”

标注在解剖的右上角,左侧“L”标注在解剖的左上角。DR胶片组合打印时,以解剖

位为排版标准,特殊情除外(如手采用后前位)。

CT检查需常规辐射防护,升高床板至长骨冠状位中心,解剖位制动后扫描,需

同时获得薄层(常规为0.625mm)的骨窗图像(窗宽1000~1500HU,窗位300~

400HU)和软组织窗。图像的三维重建也需按照标准的解剖部位进行。对于金属植

入物者,使用去金属伪影技术(MAR)。将合适的ROI放置在最能代表病变的最大

区域测量,以评估病变密度的CT分类,我们建议将CT值与临近的骨髓质和骨皮质

进行对比分类,低于骨髓质者叫低密度,等于或高于骨皮质者为高密度,骨髓质者

叫低密度,两者密度均存在者叫混合密度。

1

T/CASMI006-2024

MRI检查根据病变性质及部位选择同层厚、同层间隔轴位扫描的2~3个序

列,包括T1WI(同反相位)、PDWI+抑脂、T2WI+抑脂及三维梯度回波序列组合

为主,另外需辅以矢状位或冠状位的T2WI+抑脂或PDWI+抑脂序列,一般情况下,

必要时增加T1WI抑脂的增强序列。对于长骨MRI以T2WI+抑脂为主对于关节扫

描,为了更好的显示软骨病变,尽量选择PD与T2WI中间回波时间,常规TE为

42ms左右。骨骼的MRI常规使用脂肪抑制序列,这是由脂肪组织的特点决定的,

脂肪组织T1值短、T2值长,这使得其在T1WI及T2WI上均呈现高信号,我们常

规认为,大部分病变在T2上呈现高信号,但脂肪组织的高信号将会掩盖病灶的显示;

另一方面增强后组织或病灶呈现高信号,但脂肪信号的高信号将影响病灶的观察。

我们常使用的压脂方式包括频率选择饱和法、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杂交序列脂

肪抑制技术、水脂分离技术、选择性水或脂肪激发技术。在选择不同的压脂方式时,

要结合扫描范围的大小、病人实际情况(是否有钛钉)、扫描方向等进行判定,比

如:我们进行长骨大范围扫描,为了保证压脂的均匀性,冠、矢状位常规采用对磁

场均匀性不高压脂方式进行扫描,但在扫描轴位时,可以考虑采用常规化学饱和法。

化学位移成像是利用水分子中的氢质子进动频率与脂肪分子(甲基)中的氢质

子存在差异,后者比前者慢3.5PPM(百万分率)左右(约为147Hz/T),选用不同

的TE,以达到两种氢质子出现周期性的同相(有协同作用)或反相(相互抵消作用)

而成像。水脂分离成像(IDEAL)技术是利用水和脂肪共振频率的差别,分别釆集

水、脂肪磁化矢量同相或反相的两幅图像,这两幅图像相加或相减,则得到纯水或

纯脂肪图像,形成水相、脂肪相、同相位相及反相位相四种对比度的图像。IDEAL

是非对称三点法,以往的Dixon是对称两点法,Flex也是对称两点法,但是Flex

与Dixon还是有区别,Flex采集第一个反相位,Dixon采集不到第一个反相位,只

能先采集同相位,再采集第二个反相位。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

序列(IDEAL-IQ)采用6个具有不同回波时间的回波信号得到不同水脂相位图,重

建出同相位、反相位、水像、脂像、脂肪分量图和弛豫率图6种影像,准确且可重

复性实施脂肪含量测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地定量检测组织内的脂肪含量及

2

T/CASMI006-2024

局部微循环情况,根本消除层面误差和小病变漏诊,且对磁场要求有所降低。缺点

是成像时间长,易受运动伪影影响,计算复杂。

此外,对于骨关节软骨的显示可以使用相应的3D序列。如3D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SPGR扰相GRE序列通过施加扰相RF脉冲使横向磁化为0,因而只有纵向磁化矢量对MR

信号有贡献,因其消除了T2成分的干扰,因此反映T1较好,在骨关节中,常用3D扰相

梯度回波序列配合选择性水激发技术进行脂肪抑制,更好的显示关节软骨成分。3DMENSA

序列可以显示骨皮质成分,并能对与骨相伴行的神经起到很好的显示作用。对于钛合金植入

物需要做检查的相应部位,为了能更好的去除金属伪影带来的影像,可以采用去金属的相应

序列,如MAVRIC;对于病人不自主运动或明显血管搏动伪影时,采用螺旋桨技术进行运

动伪影纠正;对于占位病变,可以采用DWI进行扫描,常规b值推荐b=800。

2描述术语

我们建议解剖学左右侧骨骼是独立分开的,需将左右侧前缀描述,如右侧股骨,

如需进一步描叙其左右侧,则用内外侧代替,如“右侧股骨的右侧”应描述为如“右侧

股骨的外侧”。对于单独一块骨,则需将左右侧后缀描述,如额骨右侧。病变的影像

学的解剖定位要骨骼解剖学名称一致,并具体到骨干、骨端、骨皮质、骨松质、骨

髓腔及骨旁结构。文献没有骨端和骨段的区别,我们认为,骨端是长骨靠近关节的

部分,分为近端和远端,是解剖学名称,对于儿童叫干骺端;骨段是影像学名称,

将长骨等分为上中下三段。对于韧带附着的结节或转子等解剖名称必需准确。对于

儿童,需描述病变是否累骨骺;对于关节,需描述病变是否累关节面;对于脊柱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