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682-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HJ 682-2019 Construction land soil pollution risk management and remediation terminolog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2月
-
2014年02月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682—2019
代替HJ682-201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Termsofriskcontrolandremediationofsoilcontaminationoflandfor
construction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9-12-5发布2019-12-5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目次
前言.............................................................................................................................................ⅱ
1适用范围.....................................................................................................................................1
2术语.............................................................................................................................................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英汉索引.............................................................................................1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汉英索引.............................................................................................20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为规范土壤
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
后期管理等活动中的术语,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相关的名词术语与定义,包括基本概念、污染与环境
过程、调查与环境监测、环境风险评估、修复和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术语。
术语按汉文名词所属技术体系的相关概念体系排列。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确定一个
规范名作为正名,规范名的异名分别冠以“简称”、“全称”或“又称”,异名与正名等效
使用。英文名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缩写时,在英文名后列出缩写,并用“,”与英文名分开。
凡英文词的首字母大、小写均可时,一律小写。英文除必须用复数者,一般用单数。“()”
中的字为可省略部分。附录A(英汉索引)和附录B(汉英索引)为资料性附录,英汉索引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汉英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索引中带“*”者为规范名的异名或
释文中出现的条目。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4年,此次为第一次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标准名称由《污染场地术语》修改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2.增加了“建设用地”“修复方案”“土壤环境背景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
值”等术语及定义;
3.删除了“场地”和“潜在污染场地”的术语和定义;
4.修改了“表层土”“亚表层土”“暴露途径”“土壤筛选值”等术语及定义等内容。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废止。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
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9年12月5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9年12月5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相关的名词术语与定义,包括基本概念、
污染与环境过程、调查与环境监测、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等五个方面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用地环境管理中名词术语及定义的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地块环境管理。
2术语
2.1地块基本概念术语
2.1.1
建设用地landforconstruction
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
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2.1.2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riskcontrolandremediationofsoilcontamination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
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
2.1.3
土壤soil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
2.1.4
地下水groundwater
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
2.1.5
地表水surfacewater
流过或静置在陆地表面的水。
2.1.6
室外空气outdoorair
一般指建筑物外部的空气,与室内空气相对应。
2.1.7
室内空气indoorair
一般指建筑物内部或其他相对比较密闭的空间内的空气,与室外空气相对应。
1
2.2地块污染与环境过程术语
2.2.1
关注污染物contaminantofconcern
根据地块污染特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地块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
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2.2.2
目标污染物targetcontaminant
在地块环境中其数量或浓度已达到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或潜在不利影响的,需
要进行修复的关注污染物。
2.2.3
地块残余废弃物on-siteresidualmaterial
地块内遗留遗弃的各种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设备、设施及其他物质,主要包括遗留的生
产原料、工业废渣、废弃化学品及其污染物,残留在废弃设施、容器及管道内的固态、半固态
及液态物质,以及其它与当地土壤特征有明显区别的固态物质。
2.2.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
沸点在50~260℃之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20℃和1个大气压)下饱和蒸气压超过
133.32Pa的有机化合物。
2.2.5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emivolatileorganiccompounds,SVOCs
沸点在260~400℃之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20℃和1个大气压)下饱和蒸气压介于
1.33×10-6~1.33×102Pa之间的有机化合物。
2.2.6
非水相液体non-aqueousphaseliquid,NAPL
不能与水互相混溶的液态物质,通常是几种不同化学物质(溶剂)的混合物,又称非水溶
相液体。
2.2.7
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DNAPL
比重大于1.0的非水相液体,如三氯乙烯(TCE)、三氯乙烷(TCA)、四氯乙烯(PCE)等。
2.2.8
低密度非水相液体lightnon-aqueousphaseliquid,LNAPL
比重小于1.0的非水相液体,如汽油、柴油等烃类油品物质。
2.2.9
地下储罐undergroundstoragetank,UST
一个或多个固定的装置或储藏系统,包括与其直接相连接的地下管道,其体积(含地下管
道的体积)有90%或超过90%位于地面以下,通常含有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液相有
害物质。
2
2.2.10
地上储罐abovegroundstoragetank,AST
一个或多个固定的装置或储藏系统,包括与其直接相连接的地上管道,其体积(含地上管
道的体积)有90%或超过90%位于地面以上,通常含有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液相有
害物质。
2.2.11
土壤质地soiltexture
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2.2.12
土壤pHsoilpH
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2.2.13
土壤密度soildensity
单位容积土壤的质量,又称土壤容重(soilbulkdensity)。
2.2.14
土壤孔隙度soilporosity
单位土壤总容积中的孔隙容积。
2.2.15
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
成产物的总称,而进入土壤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中的碳则
称之为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一部分。
2.2.16
土壤含水量soilwatercontent
单位体积土壤中水分的体积或单位重量土壤中水分的重量。
2.2.17
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capacity,CEC
每千克土壤或胶体,吸附或代换周围溶液中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2.2.18
地层结构stratigraphicstructure
岩层或土层的成因、形成的年代、名称、岩性、颜色、主要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地层
的厚度及其变化、沉积顺序等。
2.2.19
表层土壤surfacesoil
位于地块最上部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为0~0.5m)的土壤,主要指地块中与人体直接
接触暴露(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和吸入土壤颗粒物)相关的土壤,包括地表的填土,
3
但不包括地表的硬化层。
2.2.20
下层土壤subsurfacesoil
表层土壤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壤,主要指地块中表层土壤以下可能受到污染物迁移扩
散影响的土壤。
2.2.21
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icalcondition
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
2.2.22
地下水污染羽groundwaterplume
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污染区域。
2.2.23
地下水埋深burieddepthofgroundwatertable
从地表到地下水潜水面或承压水面的垂直深度。
2.2.24
水力梯度hydraulicgradient
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2.2.25
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
饱和土壤中,在单位水压梯度下,水分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截面的速度。
2.2.26
潜水层unconfinedaquiferlayer;phreaticstratum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有自由水面,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
2.2.27
含水层aquifer
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2.2.28
隔水层aquitard
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2.2.29
透水层permeablelayer
透水而不饱水的岩层。
2.2.30
非饱和带unsaturatedzone
又称包气带(vadosezone;aerationzone),是指地表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
4
气体的地带。
2.2.31
饱水带saturatedzone
又称饱和带,是指地下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2.2.32
潜水phreaticwater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2.2.33
承压水confinedwater;artesianwater
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2.3地块调查与环境监测术语
2.3.1
地块概念模型conceptualsitemodel
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综合描述污染源、污染物迁移途径、人体或生态受体接触污染介
质的过程和接触方式等。
2.3.2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investigationonsoilcontamination
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地块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2.3.3
地块历史调查sitehistoryinvestigation
对地块历史事件、地块用途变更、地块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地块中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
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分析,以明确地块可能发生污染的历史及成因。
2.3.4
地块特征参数site-specificparameter
能代表或近似反映地块现实环境条件,用来描述地块土壤、水文地质、气象等特征的参数。
2.3.5
现场快速监测on-siterapidmonitoring
采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对地块潜在污染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2.3.6
地块环境监测siteenvironmentalmonitoring
连续或间断地测定地块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其空间分布,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其对环境
影响的过程。
2.3.7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monitoringforinvestigationonsoilcontamination
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过程中,采用监测手段识别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环境
5
空气及残余废物中的关注污染物及土壤理化特征,并全面分析地块污染特征,确定地块的污染
物种类、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
2.3.8
地块治理修复监测monitoringforremediationoflandforconstruction
在地块治理修复过程中,针对各项治理修复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所开展的相关监测,包括
治理修复过程中涉及环境保护的工程质量监测和二次污染物排放监测。
2.3.9
修复效果评估监测monitoringforassessmentofremediationeffect
在地块治理修复工程完成后,考核和评价地块是否达到已确定的修复目标及工程设计所提
出的相关要求。
2.3.10
地块回顾性评估监测monitoringforretrospectiveassessmentoflandforconstruction
在地块修复效果评估后,特定时间范围内,为评价治理修复后地块对土壤、地下水、地表
水及环境空气的环境影响所进行的监测,同时也包括针对地块长期原位治理修复工程措施效果
开展的验证性监测。
2.3.11
系统布点采样法systematicsampling
将地块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的中心位置或网格的交叉点处布设一个采样
点进行采样。
2.3.12
系统随机布点采样法systematicrandomsampling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区,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小区,在每个小区内布设
一个采样点。
2.3.13
专业判断布点采样法judgementalsampling
根据已经掌握的地块污染分布信息及专家经验来判断和选择采样位点。
2.3.14
分层布点采样法stratifiedsampling
将地块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区域,根据各区域的面积或污染特点分层次布点采样的方法。
2.3.15
对照采样点referencesamplingpoint
在地块外非污染区域的同类土壤中布设的一个或多个采样点。
2.3.1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ualityassuranceandqualitycontrol,QA/QC
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地块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可靠性和完
整性等而采取的各项措施。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地块监测计划所规定的监测质量而对监测过程
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部分。
6
2.4地块环境风险评估术语
2.4.1
致癌风险carcinogenicrisk
人群每日暴露于单位剂量的致癌效应污染物,诱发致癌性疾病或危害的概率。
2.4.2
非致癌风险non-carcinogenicrisk
污染物每日摄入剂量与参考剂量的比值,用来表征人体经单一途径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而
受到危害的水平,通常用危害商值来表示。
2.4.3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ssessmentoflandforconstruction
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
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和危害水平。
2.4.4
地块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riskassessmentforlandforconstruction
对地块各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危害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其他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概率
或水平与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
2.4.5
危害识别hazardidentification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获取的资料,结合地块土地(规划)利用方式,确定地块的关注污
染物、地块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成人、生态系统、地下水体等。
2.4.6
暴露评估exposureassessment
在危害识别的工作基础上,分析地块土壤中关注污染物进入并危害敏感受体的情景,确定
地块土壤污染物对敏感人群的暴露途径,确定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模型和敏感人群的暴
露模型,确定与地块污染状况、土壤性质、地下水特征、敏感人群和关注污染物性质等相关的
模型参数值,计算敏感人群摄入来自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所对应的暴露量。
2.4.7
受体receptor
一般指地块及其周边环境中可能受到污染物影响的人群或生物类群,也可泛指地块周边受
影响的功能水体(如地表水、地下水等)和自然及人文景观(区域)等(如居民区、商业区、
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公共场所)。
2.4.8
敏感受体sensitivereceptor
受地块污染物影响的潜在生物类群中,在生物学上对污染物反应最敏感的群体(如人群或
某些特定类群的生态受体)、某些特定年龄的群体(如老年人)或处于某些特定发育阶段的人群
(如0~6岁的儿童)。
2.4.9
7
关键受体criticalreceptor
经地块风险评估确定的,对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已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的人群或生态受体。
2.4.10
暴露情景exposurescenario
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地块污染物经由不同方式迁移并到达受体的一种假设性场景描述,
即关于地块污染暴露如何发生的一系列事实、推定和假设。
2.4.11
暴露途径exposurepathway
指建设用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的方式。
2.4.12
暴露方式exposureroute
指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迁移到达被暴露个体后与人体接触或进入人体的方式。
2.4.13
暴露评估模型exposureassessmentmodel
描述人体对污染物的暴露过程,预测和估算暴露量的概念模型及数学模拟方法。
2.4.14
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contaminanttransportandfatemodel
描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扩散、迁移、衰减和转化等环境行为,预测污染物时空变化
规律、瞬时动态及扩散和影响范围的数学模型及模拟方法。
2.4.15
暴露量exposuredose
人体或生态受体经各种途径(如口、呼吸系统和皮肤)摄入污染物的量。
2.4.16
暴露参数exposureparameter;exposurefactor
与人群行为相关的,用于反映地块污染物人体暴露特点的参数,如敏感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5642.4-2023 出口乳制品中乳酸菌检测方法 数字PCR计数法 第4部分:植物乳杆菌 2023-11-01
- SN/T 5642.5-2023 出口乳制品中乳酸菌检测方法 数字PCR计数法 第5部分:鼠李糖乳杆菌 2023-11-01
- SN/T 5649-2023 动物源食品中克百威及代谢物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23-11-01
- SN/T 5643.2-2023 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2部分:碱性嫩黄O的测定 拉曼光谱法 2023-11-01
- SN/T 5643.4-2023 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4部分:西布曲明的测定 拉曼光谱法 2023-11-01
- SN/T 5643.1-2023 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1部分:砷、镉、汞、铅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2023-11-01
- SN/T 5642.6-2023 出口乳制品中乳酸菌检测方法 数字PCR计数法 第6部分:嗜酸乳杆菌 2023-11-01
- SN/T 5643.5-2023 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5部分: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生物芯片试剂盒法 2023-11-01
- SN/T 5643.3-2023 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3部分:苋菜红的测定 拉曼光谱法 2023-11-01
- SN/T 5642.7-2023 出口乳制品中乳酸菌检测方法 数字PCR计数法 第7部分:副干酪乳杆菌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