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7/T 29-2021 竹叶花椒矮化密植管理技术规程

DB5307/T 29-2021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Shrub Pepper's Dwarfing and Thick Planting Management Technique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7/T 29-2021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06
实施日期
2021-05-06
发布单位/组织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竹叶花椒在丽江市适生区栽培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李庆华、高云贵、关云琳、杨根林、彭吉光、王洪艳、杨志刚、熊竹兰、胡佳莫、王晓燕、洪献梅、丁德品、谭凤琼、高云、木丽云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4

5307

丽江市地方标准

DB5307/T29—2021

竹叶花椒矮化密植管理技术规程

2021-04-06发布2021-05-06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7/T2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华坪县林业和草原局、永胜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技术推

广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华、高云贵、关云琳、杨根林、彭吉光、王洪艳、杨志刚、熊竹兰、胡佳

莫、王晓燕、洪献梅、丁德品、谭凤琼、高云、木丽云。

I

DB5307/T29—2021

竹叶花椒矮化密植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竹叶花椒(ZanthoxylumarmatumDC.)在丽江市适宜栽培条件、建园技术、土肥水

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矮化密植管理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竹叶花椒在丽江市适生区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

GB/T30391花椒

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

LY/T2914—2017花椒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竹叶花椒

简称竹叶椒。芸香科花椒属半常绿灌木,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南达海南,东至台湾,西

南至四川,云南,西藏东南部。

3.2矮化密植

通过降低树高和控制树冠,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增加栽植株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劳动成

本。

3.3异枝更新

将结果树原有的枝从基部1cm~5cm处剪除,利用基部的芽逐年更新结果枝。

4栽植条件

4.1生物学特性

1

DB5307/T29—2021

半常绿灌木,高3m~5m,枝具基部扁平、尖端略弯曲的皮刺。小叶3片~9片,披针形至卵状长

圆形,边缘疏浅齿或近全缘。花序腋生。蓇葖果粒小,表面疣状点明显,成熟后红色至紫红色,花期4

月份~6月份,果期7月份~9月份。生长旺盛,分枝角度开张,树冠伞形;奇数羽状复叶,叶柄两侧

具皮刺,叶厚而浓绿。系喜温树种,耐干旱,不耐涝,忌风。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萌芽性较强,能耐强

度修剪,生长快,结果早,1年~2年可开花结果,3年~4年进入盛产期,并可延续到15年以上,生长寿

命达20年~30年。

4.2立地条件

海拔1200m~1600m适生范围,年平均气温15℃~18℃,极端最低温度≥-1℃,≥10℃有效积温

5000℃~7500℃以上,年日照时数≥2000h,无霜期不少于300d,年降水量≥800mm;pH值6.0~7.5的砂

壤土和中壤土,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强、透气性好,土层厚度40cm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缓坡地和台

地,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背风向阳地为园址。

5苗木繁育

5.1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40cm)、土壤肥沃的砂壤土或中壤土,

pH值6.0~7.5,两年内无重茬或未繁育过苗木的地块。

5.2实生苗繁育

5.2.1采种

选择树体发育健壮、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无病虫害、品质优良的盛果树为采种母树。采种时间为

7月中旬~9月中旬,选择完全成熟的果实。采收后及时将果实单层摊放在通风、干燥、背阴处,果实自

然阴干开裂,切忌在阳光下暴晒。花椒种子质量按GB7908执行;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按GB/T2772执行。

5.2.2种子处理

5.2.2.1种子贮藏

干藏。阴干新鲜种子装入麻袋或缸中,放在凉爽、低温、干燥、光线不能直射的房间内,不要密封;

牛粪拌种法。新鲜牛粪与花椒种子按6:1比例混合均匀,抹平摊放向阳背风处,厚度7cm~10cm,晒

干切10cm~20cm大小的方块,放在通风干燥处;

湿沙层积法。将1份种子与两份含水40%~50%的湿沙(以手拧成团,松手即散为好)拌匀后贮于沟

中,堆至距沟沿16cm,上面覆盖湿沙,稍做镇压,填土呈垄状。

5.2.2.2种子催芽

碱水浸泡法。用2%碱水浸泡6h~12h去油脂,去除油皮种子用清水淋洗净碱液,拌入砂土或草木灰。

开水烫种催芽法。种子量2倍~3倍的开水与种子混合,急速搅拌2min~3min注入凉水,浸泡2d~3d,

每日换清水1次,3d~4d种子开裂,放温暖处加盖保温1d~2d,种子三分之一以上露白即可播种。

5.2.3播种

5.2.3.1播种时间

2

DB5307/T29—2021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两种。春播时间在3月上旬~4月上旬。秋播分早秋播和晚秋播,早秋播适合温暖

地区,采收后立即播种,当年出苗;晚秋播适合相对寒冷地区,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播种,当年不

出苗。

5.2.3.2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条播:在整好的苗床开深2cm~3cm、宽10cm的沟、行距20cm~25cm,将种

子均匀播在沟内,每亩播种量10kg~15kg,播后覆土厚1cm~3cm。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入畦内,通过耕

作耙磨,使种子埋入土内,每亩播种量20kg~25kg。播种后覆盖薄膜。

5.2.4苗木管理

当60%幼苗出土时逐渐撤除地膜。条播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开始间苗,10cm左右进行定苗,株距10

cm~15cm;撒播苗3片真叶时开始移栽至大田,株距15cm,行距30cm。

5.3嫁接苗繁育

5.3.1砧木培育

选择10年生以上耐寒、根系发达、生长快、耐干旱耐贫瘠、抗病虫能力强的野生花椒成熟种子播种

育苗作砧木。培育方法同5.2。苗高至10cm~15cm,按10cm×15cm的株行距移栽至苗床,培育至地径达

0.5cm~0.8cm时即可作为嫁接用砧木。

5.3.2接穗采集与贮藏

选择品种同5.3.1,采集芽体饱满且粗0.6cm左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在85℃~100℃的蜡液中速

蘸封蜡,于0℃~2℃低温贮藏。

5.3.3嫁接时期和方法

根据当地的物候期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一般枝接在开春前(2月上旬),芽接在6月~7月。

用切接方法。砧木距地面5cm~6cm处选择较直侧面往下切1.5cm~2cm,砧木上部斜面切除,接穗选

择饱满花芽,从花芽右侧下方1.5cm~2cm处斜口切断,在花芽左侧平削,然后在花芽上方0.5cm处斜口

切断,将花芽插入砧木切口,对准形成层,最后用嫁接膜连同接穗一起捆扎(关键是露芽)。待花芽萌

发出来长至5cm~8cm时,将花序摘除。

5.3.4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适时检查成活率、剪砧、解绑、除萌、追肥、除草等日常工作。

5.4苗木分级

苗木质量分级见GB6000和LY/T2914—2017。详见附录A。

6建园技术

建园技术见GB/T15776—2016和LY/T2914—2017。

6.1苗木选择

选用1a~2a生的Ⅰ、Ⅱ级嫁接苗木。苗木质量分级见GB6000和LY/T2914—2017。详见附录A。苗

木检验检疫应符合GB/T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