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DB22/T 1761-2013 Soybean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protocol for alfalfa moth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1761-2013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2-06
实施日期
2013-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5

备案号:37817-2013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ruleofresistanceidentificationtechniquesofsoybeantoheliothisviriplacahufnagel

2013-02-06发布2013-06-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176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伟、付晓霞、史树森、袁海滨、姚瑞、任珊、田径、毕锐、卢爱军。

I

DB22/T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对苜蓿夜蛾抗虫性的田间与室内鉴定的取样、接虫和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抗苜蓿夜蛾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抗虫性insectresistance

某些植物或品种具有抵御害虫危害的可遗传特性,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相同虫口密度下比其他植物

或品种对害虫危害表现为受害轻,损失小的能力。

2.2

抗虫鉴定圃nurseryforevalutionofresistancetoinsect

在田间设置的用于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鉴定植物或品种抗虫性的试验区圃。鉴定圃内不施用杀虫

剂或对鉴定结果可能有影响的其他化学制剂。

2.3

孵化hatch

幼虫从卵中脱壳而出的过程。

2.4

叶面积损失率leafarealossrate

食叶昆虫取食寄主植物叶片的面积占完整叶片的百分率(%)。

2.5

抗性指数resistanceindex

表示植物对昆虫的抗性程度,以昆虫取食的植物量或其存活率及发育速率等指标表示。

3田间抗虫性鉴定

3.1抗虫鉴定圃选择

1

DB22/T1761—2013

抗虫鉴定圃一般设置在苜蓿夜蛾常年发生重,光照良好,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均匀一致的地块。

3.2抗虫鉴定圃的管理

抗虫鉴定圃应做到水肥和耕作管理水平一致,一般在苜蓿夜蛾发生期不施用任何农药。对其他害虫

干扰可采取防虫网隔离或人工清除其他虫源等方法排除。

3.3鉴定品种(材料)的种植

在鉴定圃内,大豆品种(材料)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种植,小区一般为4行区,行长3m~5m,

行距0.65m,穴距6cm~7cm,人工精量点播,小区间距0.5m。4次重复。种植区边缘种植3行~6行

感虫品种作为保护行。

3.4鉴定时间

6月中下旬,苜蓿夜蛾幼虫发生期进行(幼虫形态描述参见附录A),此时在东北大豆为3节~6节期(大

豆生育期划分标准参见附录B)。

3.5鉴定虫源

3.5.1自然虫源

鉴定虫源来自农田自然发生的苜蓿夜蛾。利用自然虫源进行抗虫性鉴定更接近生产实际,且简便易

行。

3.5.2接种虫源

3.5.2.1接虫条件

当受到气候及农田生态条件差异的影响,苜蓿夜蛾发生量小,自然虫源少于50头/百株,应采取人

工接虫补足虫源。

3.5.2.2接虫饲养

野外采集苜蓿夜蛾末龄幼虫(形态特征见附录A),(饲养方法见附录C)。

3.5.2.3接虫方法

在苜蓿夜蛾卵孵化盛期调查大豆品种上的初孵幼虫数,当自然虫源少于50头/百株时,人工接初孵

1龄幼虫,接虫不考虑植株现有虫数,采取均匀接虫,接虫后密度达50头/百株。

3.6鉴定方法

在田间苜蓿夜蛾1龄幼虫盛期开始调查大豆叶面积损失率,每5d调查一次,共调查5次,以品种

(材料)小区为观察单位,按表1目测标准记录鉴定材料的抗性指数,数据载入表2鉴定材料抗性指数

调查表。

表1田间抗性指数目测标准

抗性指数目测标准

0小区50%以上的叶片叶面积损失率在0~5%

1小区50%以上的叶片叶面积损失率在6%~25%

2

DB22/T1761—2013

表1(续)

2小区50%以上的叶片叶面积损失率在26%~50%

3小区50%以上的叶片叶面积损失率在51%~75%

4小区50%以上的叶片叶面积损失率在76%~100%

表2鉴定材料抗性指数调查表

调查人:

品种(材料)代码调查时间大豆生育期区组A区组B区组C区组D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