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568-2017 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老化等级与评价方法
GB/T 33568-2017 Evaluation of degradation of coatings on exterior wo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宁)、美国科潘诺实验设备公司上海代表处、厦门市格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泉州市美邦仪器有限公司、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双弛同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测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杨忠、郑志锋、王军锋、张恒、彭锐、陈智勇、孙美茹、张海林、郝嘉洋、徐朝阳、孙杏蕾、冷昊、孙学东、张训亚、张毛毛、庞晓宇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9.040
B69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68—2017
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老化等级与评价方法
Evaluationofdegradationofcoatingsonexteriorwood
2017-05-12发布2017-12-01实
发布
GB/T33568—2017
■>r■—>—
刖弓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宁)、美国科潘诺实验设备公司上海代表处、
厦门市格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泉州市美邦仪器有限公司、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双弛同达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测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忠、郑志锋、王军锋、张恒、彭锐、陈智勇、孙美茹、张海林、郝嘉洋、徐朝阳、
孙杏蕾、冷昊、孙学东、张训亚、张毛毛、庞晓宇。
T
GB/T33568—2017
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老化等级与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老化术语和定义、涂饰表面老化等级及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老化性能的评价,包括天然老化和人工老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4893.6-2013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第6部分:光泽测定法
GB/T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色discolorationoffilm
漆膜的颜色因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偏离其初始颜色的现象,包括褪色、变深、黄变、漂白、变白等。
3.2
失光lossofgloss
漆膜的光泽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降低的现象。
3.3
开裂cracking
由表面老化引起漆膜出现裂纹的外观变化。
3.4
剥落peeling
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其下涂层,或者涂层完全脱离底材的现象。
3.5
粉化chalking
漆膜表面由于其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以及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的现象。
3.6
长霉mildew-growing
在湿热环境中,漆膜表面滋生各种霉菌的现象。
3.7
装饰性涂层decorativecoat
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涂层。
GB/T33568—2017
3.8
保护性涂层protectivecoat
主要起保护性作用的涂层。
4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老化等级及评价方法
4.1老化等级的分级
4.1.1采用涂层老化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来评定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的老化等级,以0至5的数字
等级来表示,“0”表示无破坏或无变化,“5”表示破坏严重或变化程度大。中间1、2、3、4的四个等级的确
定应使整个等级范围得到最佳分区,如有需要,可以采用中间的半级来对所观察到的破坏现象作更详细
的记录。
4.1.2采用破坏的程度来评定涂层表面目视可见的均匀破坏,破坏程度分级及各等级要求见表1。
表1破坏的程度等级
等级破坏程度
0无变化,即无可觉察的变化
1很轻微,即刚町觉察的变化
2轻微,即有明显觉察的变化
3中等,即有很明显觉察的变化
4较大,即有较大的变化
5严重,即有强烈的变化
4.1.3采用破坏数量来评定涂层非连续性或其局部不规则破坏,破坏数量分级及各等级要求见表2。
表2破坏的数量等级
等级破坏数量
0无,即无可见破坏
1很少,即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破坏
2少,即有少量值得注意的破坏
3中等,即有中等数量的破坏
4较多,即有较多数量的破坏
5密集,即有密集型的破坏
4.1.4当破坏类型有大小的数量意义时,采用破坏大小等级评定,见表3。破坏大小等级表示时要在括
号内注明,并在等级前加上字母“S”。
表3破坏的大小等级
等级破坏大小
so10倍放大镜下无可见破坏
S110倍放大镜下有可见破坏
2
GB/T33568—2017
表3(续)
等级破坏大小
S2正常视力下刚可见破坏
S3止常视力明显可见破坏«0.5mm)
S40.5mm〜5.0mm范围的破坏
S5>5.0mm的破坏
4.2老化等级的表示方法
4.2.1通常采用“破坏类型:破坏程度等级或破坏数量等级”表加。女口“粉化:2”,表不“破坏类型为'粉
化'•粉化程度为2级”。
4.2.2当破坏有大小等级时,采用“破坏类型:破坏程度等级或破坏数量等级(S破坏大小等级)”表示。
如“起泡:3(S2)”,表示“破坏类型为'起泡,,起泡数量等级为3级,起泡大小为2级”。
4.3仪器与工具
4.3.1光电积分测色仪,符合GB/T17657-2013中4.32.2的规定。
4.3.2光泽度仪,应符合GB/T4893.6—2013的规定。
4.3.310倍读数放大镜。
4.3.4游标卡尺,分度值0.01mm0
4.3.5直尺,分度值0.5mm。
4.4方法
4.4.1基本要求
采用目测评定涂层破坏等级时,应在自然光或光照度300lx~600l范围内的近似自然光(例如40W
日光灯)下,视距为700mm~l000mm内对涂层破坏进行检验。存在争议时由三人共同检验,以多数
相同结论为检验结果。
4.4.2变色等级的评定
4.4.2.1变色等级仪器测定法
按GB/T17657—2013中4.32规定的方法,测定和计算样板在老化前与老化后之间的色差值
(△E),根据表4判定样板的变色等级。
表4变色等级(仪器测定法)
等级色差值2
0<1.5
11.6—3.0
23.1〜6.0
36.1〜9.0
49.1〜12.0
5>12.0
3
GB/T33568—2017
4.4.2.2变色等级目视比色法
当样板表面凹凸不平和表面颜色为两种或多种颜色等不适于用仪器法测定光泽变化时,应采用目
视比色法。目测老化后样板与未进行老化样板间的色差,按照GB/T250-2008中第2章和第3章的
规定判定样板间色差的灰度卡等级,根据表5判定样板的变色等级。
表5变色等级(目视比色法)
等级灰色样卡等级
05级至4级
1劣于4级至3级
2劣于3级至2级
3劣于2级至1级〜2级
4劣于1级〜2级至1级
5劣于1级
4.4.3失光等级的评定
4.4.3.1失光等级仪器测定法
按GB/T4893.6-2013的规定测量老化前后样板的光泽度,根据式(1)计算失光率,按照表6判定
样板的失光等级。
表6失光等级(仪器测定法)
等级失光率/%
0<3
14〜15
216〜30
331〜50
451〜80
5>80
A_A
失光率=:-•-X100%(1)
式中:
Ao—老化前光泽度值;
Aw老化后光泽度值。
4.4.3.2目测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1807-2012 起重钢索 2012-12-28
- HB 8311-2012 YMT系列推拉式圆形差分电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05-2012 GDM系列水密封光电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09-2012 SM系列水密封电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06-2012 J13B系列微矩形电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12-2012 YM系列水密封圆形电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10-2012 YMF系列光缆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07-2012 J14A系列微矩形电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13-2012 GX系列旋转光纤连接器规范 2012-12-28
- HB 8304-2012 DX系列耐环境多芯旋转电连接器规范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