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91-2022 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安装标准
DB42/T 1891-2022 Installation standards for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protection and chemical protection and ventilation equipm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20
CCSP18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891—2022
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安装标准
Codeofpracticeforinstallationofprotectionandchemicalprotection
ventilationequipmentincivilair-defenceworks
2022-06-28发布2022-08-28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1891—2022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设计...............................................................................3
4.1一般规定.......................................................................3
4.2建筑设计.......................................................................4
4.3结构设计.......................................................................5
4.4通风设计......................................................................10
4.5给水排水设计..................................................................12
4.6电气设计......................................................................13
5设备设施安装......................................................................15
5.1一般规定......................................................................15
5.2防护设备安装..................................................................15
5.3防护通风设备安装..............................................................35
5.4给水排水设施安装..............................................................39
5.5电气设施安装..................................................................39
6设备设施检测......................................................................41
6.1一般规定......................................................................41
6.2防护门类设备检测..............................................................42
6.3防护通风设备检测..............................................................46
6.4给水排水设备检测..............................................................53
6.5电气设备检测..................................................................53
6.6主体结构检测..................................................................54
7设备设施维护......................................................................54
7.1一般规定......................................................................54
7.2防护设备维护..................................................................55
7.3防护通风设备维护..............................................................58
7.4给水排水设施维护..............................................................60
7.5电气设备维护..................................................................60
参考文献.............................................................................62
I
DB42/T189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市人防工程专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标
准化与质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邓卫兵、费中平、梁为民。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丰细江、吴立、彭国东、任昊、韩阳昱、张渺、魏星、黄鹏、汪娇娇、张格、
赵程勇、郑国庆、巴永刚、杨锐、张圣心、刘先平、於志斌、陈磊、靖志平、余中华、胡红军。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联系电话:027-87239332,邮箱:
1947126696@。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系电话:
027-87898933,邮箱:93346414@。
III
DB42/T1891—2022
引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2016年修订版)、《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第411号)、《人防工程新材料防护设备生产销售安装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为规范人防工程防
护及防化通风设备的设计、安装、检测及维护,充分发挥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设施的功能、性能,实现人
防工程的战备效益和社会效益,特编制本文件。
本文件的制定,对规范全省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生产安装企业,履行质量责任行为,加强
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在进场、安装、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法规依
据。
V
DB42/T1891—2022
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安装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的设计、安装、检测及维护的一般规定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5级、6级各类人防工程。地铁区间防护门框、门扇安装
技术要求应由人防专业设计根据其构造给出,防护设备安装单位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4295空气过滤器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3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75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RFJ01-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注和着色标准
RFJ01-2015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
RFJ04-2009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
RFJ001-2018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连续玄武岩纤维)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标准
RFJ003-2021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与安装质量检测标准(暂行)
RFJ004-2021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标准(暂行)
RFJ013-2010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38、GB50225、RFJ013-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防工程civilairdefenceworks
1
DB42/T1891—2022
即指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
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3.2
防护设备protectiveequipment
为防止冲击波、毒剂等通过而设置于孔口或管线上的设备。
3.3
防护门blastdoor
能阻挡冲击波通过的门。
3.4
防护密闭门airtightblastdoor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来源:GB50038-2005,2.1.35]
3.5
密闭门airtightdoor
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来源:GB50038-2005,2.1.36]
3.6
防护密闭封堵板airtightblastshutter
临战安装、具有防护密闭功能的封堵组件。
3.7
隔绝式防护isolatedtypeprotection
依靠防护密闭设施,将工程内部与外界受染空气隔绝的防护方式。
[来源:RFJ013-2010,2.0.11]
3.8
防爆波活门blastvalve
简称活门。装于通风口或排烟口处,在冲击波到来时能迅速自动关闭的防冲击设备。
3.9
自动排气活门automaticexhaustvalve
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简称。靠活门两侧空气压差作用自动启闭的具有抗冲击波余压功能的排风活
门。能直接抗冲击波作用压力的自动排气活门,称防爆自动排气活门。
3.10
密闭阀门airtightvalve
保障通风系统密闭防毒的专用阀门。包括手动式和手、电动两用式密闭阀门。
[来源:GB50038-2005,2.1.53]
2
DB42/T1891—2022
3.11
气密测量管airtightnessmeasuringtube
预埋在工程口部各道密闭隔墙上用以测定口部气密性或取样用的穿墙短管。
[来源:RFJ013-2010,2.0.1]
3.12
增压管boostertube
清洁式进风与滤毒式进风呈并联的进风系统中,位于通风机出口管与清洁式进风管上两密闭阀门之
间的连接管。
[来源:RFJ013-2010,2.0.2]
3.13
测压管pressuremeasuringtube
工程主体内的测压装置与外界大气之间的连接管。
[来源:RFJ013-2010,2.0.3]
3.14
过滤吸收器filterabsorber
滤除受染气流中的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的过滤器。
[来源:RFJ013-2010,2.0.17]
3.15
防爆地漏blastprooffloordrain
战时能防止冲击波和毒剂等进入人防工程室内的地漏。
[来源:GB50038-2005,2.1.57]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人防工程和设施的设置应满足人民防空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体要求,并遵循场地安全、交
通便利和出入方便的原则。设计应根据人防工程种类,合理采取相应的防护、防化措施。防护、防化设
施使用应因地制宜、平战结合,集约利用资源。
4.1.2人防工程防护、防化设施应保障安全,长期备用,便于管理。
4.1.3人防工程应保证其密闭性,人防围护结构,即人防底板、人防外墙、临空墙、门框墙、密闭隔
墙、人防顶板等围护结构均宜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浇筑。
4.1.4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
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人防工程所有部位不允许后开洞。
4.1.5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顶板、底板不宜设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设纵向施工缝;
b)侧墙的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当侧墙上有孔洞时,施工缝
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c)当采用先墙后拱法时,水平施工缝宜设在起拱线以下300mm~500mm处;当采用先拱后墙法时,
3
DB42/T1891—2022
水平施工缝可设在起拱线处,但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d)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4.1.6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应按防护单元设置独立的系统。
4.1.7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应与上部建筑的通风系统分开设置。
4.1.8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选用的设备及材料,除应满足防护和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防
潮、卫生及平时使用时的防火要求,且便于施工安装和维修。
4.1.9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宜根据房间功能,分别对设备、设备房间及管道系统采取相应的
减噪措施。
4.1.10人防工程选用的滤尘、滤毒等防化设备应是经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认证、具有人防专用设备生
产资质厂家生产、在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备案,列入国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人民防空专用设备产品
目录》并经相关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4.1.11引入人防工程的空调水管和采暖管道,在穿过人防围护结构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并
应尽可能避开人防工程的重要部位(如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等),防护密闭措施应符合本文件第4.5.5~
4.5.8条的规定。
4.1.12电气设计除应满足战时用电的需要外,还应满足平时用电的需要。
4.1.13电气设备应选用防潮性能好的定型产品。
4.2建筑设计
4.2.1防护、防化设备安装的防火要求
人防工程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防排烟设施、房间内部装修等应符合GB50098
和GB50016的规定。
设置在人防工程内的汽车库、修车库,其防火设计应按GB50067的规定执行。
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相结合。
人防防护、防化设置应满足平时防火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a)防火墙被防护、防化设备破坏其完整性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处理,如加装防火门、窗、防火卷
帘或采取防火封堵措施等,加装的防火措施应有利于平时和战时两种工况下的快速转换;相同
工况下需要同时朝向同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和防护设备不应套装在一起;
b)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密闭观察窗除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外,还应达到甲级防火窗
的性能;
c)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处,应设置一道常闭甲级防火门;
d)柴油发电机房的贮油间,墙上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其地面应低于与其相连接的房
间(或走道)地面150mm~200mm或设门槛;
e)平时通行和疏散通道上的人防门及平时通风井口的人防门应设置固定支撑,保证平时状态下能
完全开启,不影响防火疏散和进风、排风。
穿过防火墙或设置有防火门的隔墙处的管道和管线沟,应采用A级防火材料将空隙填塞紧密。
当采用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代替甲级防火门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护防火门、防
护防火密闭门或防火密闭门,其耐火性能应符合甲级防火门的要求,且不应用于平战结合公共场所的安
全疏散出入口处。
4.2.2防护、防化设备安装的装修要求
装修工程应根据使用功能等要求,采用节能、环保型装修材料,且应符合GB50016、GB50325
的规定。
4
DB42/T1891—2022
人防工程的内部装修应按GB50222的规定执行。
防护、防化设备的油漆应根据战时及平时的功能需要,并按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
确定,其色彩、饰面材料的处理上应有利于改善人防工程的环境条件。
人防工程室内的装饰不应降低人防工程的抗力要求,不应影响防护、防化设备的战时功能和
平时检修。
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平时设置吊顶时,应采用轻质、坚固的龙骨,吊顶饰面材料应
方便拆卸。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滤毒室、扩散室等战时染毒区域,其墙面、顶
面、地面均应平整光洁,易于清洗。
设置地漏的房间和通道,其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5%,坡向地漏,且其地面应比相连的无地漏
房间(或通道)的地面低20mm。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机房、水泵间及其它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房间,应根据其噪声强度和周围
房间的使用要求,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减震等措施。
防护、防化设备的钢材表面应作涂料防护,并应符合RFJ01-2014的规定。
4.2.3防护、防化设备安装的工程内部构造要求
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防水等级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108的规定,并应设排水设施;出入口、
窗井、下沉庭院、风井等应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当有无障碍要求时,防护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5019的规定。防护设备安装处应留有安装及
维护检修通道。
人防门应开启方便、坚固耐用。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启后,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
平台的疏散宽度。
无障碍通行的路线上,人防门不应设挡块和门槛,门洞净宽不应小于1.2m,门口有高差时,
高度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斜面的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10。
单扇人防门开启(最小90°开启)要求门前门洞宽度+500mm范围内无阻挡,门洞上方要求
400mm范围内无阻挡。双扇人防门开启(最小90°开启)要求门洞半宽+600mm范围内无阻挡,门洞上
方要求500mm范围内无阻挡。门开启后应根据选取门的类型考虑500mm~1000mm的门扇停放空间。人
防门的安装应避免对平时功能和消防安全产生破坏。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材质、衬砌材料和内壁涂料不应影响水质。
通风机房、吊装设备及暗装通风管道系统的调节阀、检修口、清扫口应满足运行时操作和检
修的要求。
当人防电站控制室及人防战时配电室开间大于7.0m时,至少应设2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
入口的防火门门洞净宽及通道的大小应满足运输配电柜的需要,否则应预留运输条件。
人防工程出入口、吊装孔、检修口上方宜设有防坠落设施(如周围加装栏杆、设置防坠网等)。
0人防集水坑的设置除满足人防防护要求外,还应不影响平时人员通行和无障碍要求。
1从室外地面至多层地下室底层的外附壁式防爆波电缆井,宜在井内每层地下室的层高处设置
钢筋混凝土楼板及人孔,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2吊装孔作为人防运输大型设备的运输口,宜设置于建筑物投影范围之外,不影响平时人员通
行和无障碍要求,吊装孔内应有防坠落措施。
3人防风井应具有防洪、防雨、防小动物进出和人员攀爬及防坠落措施。风井宜与地面景观结
合设计,不应影响平时消防和安全。
4.3结构设计
4.3.1门槛做法
5
DB42/T1891—2022
固定门槛做法
固定门槛做法见图1。
标引序号说明:
h——门框下档梁宽度;
a——建筑面层厚度;
d1——门扇安装需求高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图1固定门槛做法
活门槛做法
.1底板有回填且回填厚度大于或等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门槛钢筋做法见图2。
标引序号说明:
h——门框下档梁宽度;
h1——副档梁宽度;
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a——建筑面层厚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图2活门槛做法(一)
.2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门槛做法:
a)人防门洞宽度小于或等于2m的门槛做法见图3;
6
DB42/T1891—2022
标引序号说明:
h——门框下档梁宽度;
h1——副档梁宽度;
a——建筑面层厚度;
a1——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图3活门槛做法(二)
b)人防门洞宽度大于2m的门槛做法见图4。
标引序号说明:
h——门框下档梁宽度;
h1——副档梁宽度;
a——建筑面层厚度;
a1——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及α详见设计图纸。
图4活门槛做法(三)
封堵框做法
7
DB42/T1891—2022
.1底板有回填且回填厚度大于或等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封堵框做法见图5。
标引序号说明:
h——门框下档梁宽度;
h1——副档梁宽度;
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a——建筑面层厚度。
注1: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注2:a)、b)用于防空地下室在地下室最下层时,c)、d)用于防空地下室在中间楼层时。
图5封堵框做法(一)
.2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封堵框做法见图6。
8
DB42/T1891—2022
标引序号说明:
h——门框下档梁宽度;
h1——副档梁宽度;
a——建筑面层厚度;
a1——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注1: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及α详见设计图纸。
注2:a)、b)用于防空地下室在地下室最下层时,c)、d)用于防空地下室在中间楼层时。
图6封堵框做法(二)
后浇施工槽做法
当工程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施工单位在浇筑人防防护段
底板混凝土时应预留后浇施工槽。后浇施工槽预留宽度为“下门槛梁钢筋外缘宽度+2b”,预留深度为
a1。b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当人防门洞宽度B不大于2000mm时,b取100mm。当人防门洞宽度B大于
2000mm时,b取200mm;后浇施工槽在浇筑时,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应凿毛,浇灌前应将结合面洗刷干
净、湿润,刷两道水泥浆。
9
DB42/T1891—2022
标引序号说明:
h——门框下档梁宽度;
h1——副档梁宽度;
a——建筑面层厚度;
a1——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c——封堵槽宽度。
图7后浇施工槽尺寸要求
4.3.2顶板预埋水管的防护做法
顶板厚度不满足水管预埋高度时的顶板防护做法见图8
注1:排水管位置详见水施。
注2: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及α详见设计图纸。
图8顶板防护做法
4.3.3预埋吊环要求
顶板预埋吊环应采用Q235B或HPB300级光圆钢筋制作。当非人防区为空心板结构时,预埋吊环一
侧的顶板应按人防区板厚和配筋外延一跨;吊环预埋做法应按照第图26的要求,当吊环在非
人防区时,应在吊环两侧各附加一根φ16钢筋加强。
4.4通风设计
4.4.1穿过防护密闭墙的通风管,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并应在土建施工时一次预埋到位。设
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应采用不小于3mm厚的钢板焊接成型,其抗力和密闭防毒性能必须满足战
时的防护要求,且风管应按0.5%的坡度坡向室外。
10
DB42/T1891—2022
4.4.2人防工程的防毒监测取样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滤毒室内进入滤毒风机的总进风管上和过滤吸收器的总出风口处设置DN15mm(热镀锌钢
管)的尾气监测取样管,取样管末端应设截止阀;
b)在滤尘器前,设置DN32mm(热镀锌钢管)的空气放射性监测取样管(乙类人防工程可不设)。
该取样管口应位于风管中心,取样管末端应设球阀;
c)在油网滤尘器、过滤吸收器的前后分别设置DN15mm(热镀锌钢管)的压差测量管,其末端
应设球阀;
d)当战时清洁式进风与滤毒式进风合用风机或战时清洁式进风与滤毒式进风分设风机但风机前
设有集气箱时,应设DN25mm(热镀锌钢管)的增压管及球阀;
e)在防化通信值班室应设置测压装置。该装置可由倾斜式微压计、连接软管、铜球阀和通至防护
区外的测压管组成。测压管应采用DN15mm热镀锌钢管,其一端在防化通信值班室通过铜球阀、
橡胶软管与倾斜式微压计连接,另一端则引至防护区外空气零点压力处,且管口向下。测压装
置也可选用符合使用要求的其他类型,量程可选用0Pa~200Pa;
f)在每个口部的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设置DN50mm(热镀
锌钢管)的气密测量管;
g)滤毒式进风风机前应设风量调节阀及风量测量装置,风量测量装置应带有数字显示功能。
4.4.3过滤吸收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型号、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滤毒通风时的新风量确定;
b)额定风量不准许小于通过该过滤吸收器的风量;
c)选用多台过滤吸收器时,宜选择同型号设备,并宜保证通过每台过滤吸收器的流量均衡;
d)平时不使用时,过滤吸收器可只就位、不拆封,连接管端口采用带法兰的盲板封堵。
4.4.4油网滤尘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型号、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最大新风量确定;为避免油网滤尘器的通风阻力过大,单个滤尘器的
通风量宜取800m³/h~1200m³/h;
b)当滤尘器数量不大于4块时,宜采用管式安装;当滤尘器数量大于4块时,宜采用立式安装。
4.4.5自动排气活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型号、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滤毒通风时的排风量确定;
b)选用多个自动排气活门时,活门的型号和规格应相同;
c)应与室内的通风短管(或密闭阀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错开布置;
d)不应设在密闭门的门扇上。
4.4.6密闭阀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防化级别为甲、乙级的人防工程应选用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防化级别为丙级的工程宜选用
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
b)沿气流方向,进风管段第一道密闭阀门、排风管段第二道密闭阀门均宜靠近扩散室设置;
c)型号、规格应根据通风量,用假定流速法(风速宜取6m/s~10m/s)计算阀门的内径;
d)密闭阀门安装时,预埋短管直径应与阀门实际内径相一致。双连杆型密闭阀门的实际内径见表
1。D40J-0.5型密闭阀门的实际内径见表2。
11
DB42/T1891—2022
表1双连杆型密闭阀门公称直径与实际内径对照表
单位:(mm)
阀门规格(公称直径)阀门实际内径阀体厚度
DN200200152
DN300300170
DN400400216
DN500500229
DN600664275
DN800860300
DN10001100380
表2D40J-0.5型密闭阀门公称直径与实际内径对照表
单位:(mm)
阀门规格(公称直径)阀门实际内径阀体厚度
DN15016692
DN200215118
DN300315145
DN400441175
DN500560225
DN600666275
DN800870290
DN10001090300
4.5给水排水设计
4.5.1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均应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质。
4.5.2防爆地漏或防爆波清扫口安装在受冲击波影响的人防工程排水处。
4.5.3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应通过抗爆性能测试和密闭检漏测试,其抗爆压力应符合人防工程抗
力级别要求。
4.5.4防空地下室给水排水及供油管道管材应符合下列要求:
a)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给水管道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热镀锌钢管;
b)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排水管道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其它经过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埋入结构
层的排水管道应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或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
c)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油管应采用无缝钢管或热镀锌钢管。无缝钢管宜采用焊接连接,热镀锌
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油管采用螺纹连接时,填料应采用甘油和红丹粉的调和物,不应采用
铅油麻丝;油管与阀门及设备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的垫板,应采用两面涂石墨的
石棉纸板,不应采用普通橡胶垫圈。
4.5.5当给水排水管道穿过人防围护结构时,必须预埋防护密闭套管,套管采用壁厚大于3mm的钢管。
4.5.6穿过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空调水管、采暖管道、给水管道、排水管道、通气管道、供油管道的
防护密闭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径不大于DN150mm的管道,在其穿墙(穿板)处应设置防护密闭套管;
12
DB42/T1891—2022
b)管径大于DN150mm的管道,在其穿过防空地下室的临空墙时,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防护
密闭套管;穿防护单元之间墙(穿板)时,应设置两侧加防护挡板的防护密闭套管。
4.5.7防护密闭套管与管道之间应全程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实,并应在管口两端进行密闭处理,填料长
度应为套管内管道管径的3倍~5倍,且不应小于100mm。管道在套管内不应有接口。防护密闭套管无
防护挡板或单侧加防护挡板时,套管两端或无防护挡板一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应大于40mm。
4.5.8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所有给水排水管道,必须于防护外墙或顶板的内侧、防护单元之间密闭隔
墙两侧设置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防护阀门。给水管道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
阀,排水管道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铜材质的闸阀。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
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4.5.9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供油管道,必须于防护外墙或顶板的内侧设置公称压力不小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5808-2020 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规范 2020-10-23
- DL/T 2163-2020 微机械电子式测斜仪 2020-10-23
- DL/T 5800-2019 水电水利工程道路快硬混凝土施工规范 2019-11-04
- DL/T 1061-2020 光电式CCD垂线坐标仪 2020-10-23
- AQ/T 3002-2021 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 2021-02-19
- DL/T 1062-2020 光电式CCD引张线仪 2020-10-23
- DL/T 5801-2019 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2019-11-04
- DL/T 2164-2020 差动电阻式土压力计 2020-10-23
- DL/T 5807-2020 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技术规范 2020-10-23
- DL/T 5385-2020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