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81-2015 屋顶绿化规范
DB11/T 281-2015 Roof Greening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5年04月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81—2015
代替DB11/T281-2005
屋顶绿化规范
specificationforroofgreening
2105-12-30发布2016-04-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281—2015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类型...............................................................................3
5基本要求...........................................................................3
6材料...............................................................................4
7设计...............................................................................6
8施工...............................................................................9
9质量监理与验收....................................................................11
10养护管理.........................................................................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性能标准.....................................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北京市屋顶绿化常用植物材料参考名录...........................17
附录C(规范性附录)屋顶绿化构造层次及节点做法图.................................2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检测方法及要点...............................32
I
DB11/T281—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DB11/T281—2005《屋顶绿化规范》。
本标准与DB11/T281—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以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细化了不同屋顶类型结构及节点设计的相关内容;
——调整了屋顶绿化种植基质、植物材料等的种类和应用;
——改进了屋顶结构层施工技术,增加了耐根穿刺防水检测技术及工程监理验收相关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科实园林工程设计所、北京屋顶绿化协会、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北京市首
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北京丽泓世嘉屋顶绿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景
天下(北京)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西
城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北
京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李延明、杨志华、谭天鹰、揭俊、王月宾、刘婷婷、张兰年、张先哲、
王英宇、关超、马丽亚、赵春荣、尚华胜、杜伟宁、单进、马路遥、李泽卿、苏艺、刘剑、李艳、杨子
沛、旷小满、王仕豪、褚玉红、张爱清、申建东、彭博、张小龙、李丽、王艳龙、邢晓燕、张树玲、张
瑞平、刘永光、何立楼、姜立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281—2005。
II
DB11/T281—2015
屋顶绿化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屋顶绿化的类型、基本要求、材料、设计、施工、质量监理与验收以及养护管理方面
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及既有建筑、构筑物屋顶的绿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895.27低压电气装置第7-705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农业和园艺设施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GB/T503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55—201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JGJ/T316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DB11/T211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DB11/T2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11/T213—2014城镇绿地养护管理规范
DB11/T245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屋顶绿化roofgreening
在高出地面以上,底部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
上的绿化。
1
DB11/T281—2015
3.2
花园式屋顶绿化intensiveroofgreening
屋顶种植荷载不小于3.0kN/㎡,利用小型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进行植物配置,设置园路、
座椅和园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览和休憩活动空间的绿化。
3.3
简单式屋顶绿化extensiveroofgreening
屋顶种植荷载不小于1.0kN/㎡,利用地被植物或低矮灌木进行植物配置,不设置园林小品等设施,
一般不允许非维修人员进入的绿化。
3.4
种植容器plantingcontainer
预先种植好植物,方便组合并能快速拼装的贮存器。
3.5
永久荷载permanent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
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GB50009—2012,定义2.1.1]
3.6
种植荷载plantingload
指种植区因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蓄)水层、过滤层、水饱和种植基质层和植被层等总体
产生的荷载。
3.7
荷重weight
单位面积受力物体能承受的重量。
3.8
水饱和容重watersaturationdensity
指种植基质吸持最大水量时单位体积的重量。
3.9
耐根穿刺防水层rootresistantwaterprooflayer
具有防水和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功能的防水构造层。
[JGJ155—2013,定义2.0.6]
3.10
2
DB11/T281—2015
种植基质plantingmedium
具有一定渗透性、蓄水能力和稳定性,提供屋顶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有机或无机材料。总体分
为以下两种类型:
———改良土improvedsoil
由田园土、轻质骨料(草炭和经处理的木屑、稻壳等植物残体或珍珠岩、蛭石、陶粒等)和有机或
无机肥料等混合而成的种植基质。
———无机基质inorganicmatrix
由纯天然矿物质,包括珍珠岩、蛭石、陶粒、砂石、浮石等与无机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种植基质。
4类型
4.1花园式屋顶绿化
4.1.1应以植物种植为主,采用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结合的复层植物配置方式。小型乔木、园亭、
花架、山石等荷重较大的物体应设置在建筑承重墙、柱、梁的位置。
4.1.2新建公共建筑或住宅建筑宜采用花园式屋顶绿化。
4.1.3花园式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见表1。
表1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
绿化类型项目指标
绿化面积占屋顶总面积≥60%
种植面积占绿化面积≥85%
花园式屋顶绿化
铺装园路面积占绿化面积≤12%
园林小品面积占绿化面积≤3%
绿化面积占屋顶总面积≥80%
简单式屋顶绿化绿化种植面积占绿化面积≥90%
铺装园路面积占绿化面积≤10%
4.2简单式屋顶绿化
4.2.1宜以耐旱性宿根地被或匍匐生长的攀缘植物进行覆盖式绿化。荷载满足相应要求时,可少量配
置低矮灌木、适当设置维护通道。
——可进行草毯式铺设或以地被植物为主的满覆盖种植。
——可根据屋顶荷载和使用要求,在屋顶周边女儿墙内侧设置固定种植池,利用植物直立、悬垂或
匍匐的特性,种植低矮灌木或攀缘植物。
——可利用种植容器在屋顶上种植地被植物或低矮灌木。
4.2.2简单式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见表1。
5基本要求
5.1荷载
3
DB11/T281—2015
5.1.1新建建筑绿化屋顶结构承载力设计应包括种植荷载。既有建筑屋顶改造成屋顶绿化时,荷载应
在屋顶结构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荷载安全应符合GB50009中的相关规定。
5.1.2花园式屋顶绿化应预先全面调查建筑的相关指标和技术资料,根据屋顶的设计荷载,准确核算
各项施工材料的重量和同时容纳人员的数量。
5.1.3屋顶种植荷载、园林小品、园路铺装等应计入永久荷载。种植基质的荷载应按水饱和容重计算。
5.2防水
绿化屋顶应按一级防水设计,防水层应不少于两道,其中上道应设置为耐根穿刺防水层。
5.3排水
5.3.1排水系统应与建筑排水坡度方向一致并确保连续畅通。
5.3.2屋顶水落口应保持排水通畅和位置醒目。不得堵塞或覆土种植。
5.3.3花池、水池应合理设置排水口,以便瞬时降雨时快速排水。
5.4防护
5.4.1屋顶绿化应设置独立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可设置专门的疏散楼梯。
5.4.2应在屋顶周边设置高度1.20m以上的防护围栏。
5.5垂直运输
5.5.1屋顶施工应符合JGJ80中的相关规定。
5.5.2高空垂直运输中,应采取确保人员安全和防止施工材料坠落的措施。
5.6防风
5.6.1高度大于2.00m的小型乔木和灌木均应采取防风稳固措施。
5.6.2主风向不应种植枝叶密集、冠幅较大的植物。
5.6.3建筑规划设计有屋顶绿化时,应预先设计相关防风设施。
5.7防火
5.7.1应设置安全防火设施。
5.7.2冬、春干旱季节应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并适当喷水。
5.8防雷
5.8.1既有建筑屋顶绿化施工中,不宜改动原有建筑的防雷设施,确需改造的应符合相关规定。
5.8.2屋顶设置花架、园亭等构筑物的防雷设施,应与建筑的整体防雷设施相互连通,并确保接地,
电阻应符合GB50057中的相关规定。
5.8.3新增构筑物高于原构筑物防雷设施的,接闪器应高于覆盖范围内最高物体高度。
6材料
6.1耐根穿刺防水材料
6.1.1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由相关检测机构出具耐根穿刺性能检测合格报告。
4
DB11/T281—2015
6.1.2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采用复合铜胎基、聚酯
胎基,涂盖料中应含有化学阻根剂,卷材厚度均不应小于4.0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JGJ155中的相关
规定。
6.1.3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三元乙丙
橡胶(EPDM)等耐根穿刺高分子防水卷材使用厚度不应小于1.2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JGJ155中的相
关规定。
6.1.4喷涂聚脲防水涂料作为耐根穿刺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2.0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JGJ155中
的相关规定。
6.1.5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和聚合物水泥胶结料复合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其中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
材的聚乙烯膜层厚度不应小于0.6mm,聚合物水泥胶结料的厚度不应小于1.3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JGJ
155中的相关规定。
6.1.6以压型钢板为基层的屋面设计为种植屋面时,耐根穿刺防水层选用的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热塑
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并应符合JGJ/T316中的相关规定。
6.1.7耐根穿刺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2排(蓄)水材料和过滤材料
6.2.1屋顶绿化排(蓄)水层材料应选用抗压强度大、耐久性好的轻质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凹凸型排(蓄)水板和网状交织排水板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GJ155中的相关规定。
b)陶粒的粒径宜为10mm~25mm,堆积密度不宜大于500kg/m3,铺设厚度不宜小于100mm。
c)荷载允许时,采用级配碎石作为排(蓄)水材料,粒径宜为15mm~30mm。卵石的粒径宜为
25mm~40mm,铺设厚度均不宜小于100mm。
6.2.2过滤材料宜选用聚酯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200g/㎡。
6.3种植基质
6.3.1种植基质应具有质量轻、养分适度、清洁无毒和安全环保等特性。
6.3.2改良土有机质材料体积掺入量不宜大于20%;有机质材料应充分腐熟灭菌。
6.3.3屋顶绿化常用种植基质理化指标见表2。
表2常用种植基质理化指标
理化性状要求
水饱和容重(kg/m3)650~1300
非毛管孔隙度(%)≥10
pH值6.5~8.0
含盐量(%)≤0.12
全氮量(g/kg)≥1.0
全磷量(g/kg)≥0.6
全钾量(g/kg)≥17
6.3.4屋顶绿化常用种植基质主要性能指标见表3。
表3常用种植基质主要性能指标
类型水饱和容重(kg/m3)EC电导率〔μS/cm〕pH
改良土750~1300500~15006.5~8.0
无机基质450~650500~9007.0~8.0
6.3.5常用改良土的配比宜符合表4的规定。
5
DB11/T281—2015
表4常用改良土配比
主要配比材料配比比例水饱和容重(kg/m3)
田园土:轻质骨料1:1≤1200
腐叶土:蛭石:沙土7:2:1780~1000
田园土:草炭:(蛭石和肥料)4:3:11100~1300
田园土:草炭:松针土:珍珠岩1:1:1:1780~1100
田园土:草炭:松针土3:4:3780~950
轻沙壤土:腐殖土:珍珠岩:蛭石2.5:5:2:0.5≤1100
轻沙壤土:腐殖土:蛭石5:3:21100~1300
6.4植物
6.4.1屋顶绿化植物材料应选择耐旱、抗风、耐热、生长缓慢、耐修剪、滞尘能力强、低维护管理的
植物种类。
6.4.2乡土植物比例不应小于70%,不得使用入侵物种。
6.4.3乔灌木应符合下列规定:
a)植株生长健壮、株形完整。
b)植物胸径、株高、冠径、主枝长度和分枝点高度应符合DB11/T211中的相关规定。
c)枝干无机械损伤、无冻伤、无毒无害、无污染。
6.4.4绿篱植物应选择株形丰满、耐修剪的三年生以上苗木。
6.4.5攀缘植物应选择覆盖、攀缘能力强的三年生以上苗木。
6.4.6屋顶绿化常用植物材料参见附录B。
6.5种植容器
6.5.1容器的外观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承载能力、排水能力、耐久性能等应符合产品标准,并由相
关检测机构提供产品检测合格报告。
6.5.2容器材质无毒、无污染,耐紫外线老化,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年。
6.5.3容器应具有排水、蓄水、阻根和过滤功能。
6.5.4容器高度不应小于50mm。
6.6灌溉
6.6.1滴灌、微喷灌工程相关材料应符合GB50485中的相关规定。
6.6.2喷灌工程相关材料应符合GB50085中的相关规定。
6.7电气材料
电气和照明材料应符合GB16895.27和JGJ/T16中的规定。
6.8其他
6.8.1屋面普通防水层、绝热材料应符合GB50345中的相关规定。
6.8.2铺装材料、非植物造景用材料应符合DB11/T212中的相关规定。
7设计
7.1设计原则
7.1.1安全性:应在满足屋顶荷载的前提下进行屋顶绿化设计。
6
DB11/T281—2015
7.1.2生态性:植物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植物配置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应以改善生态环境
为目标,宜选用生态环保材料。
7.1.3景观性:体现植物造景特色。突出植物的群落效应和季相变化,达到景观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7.1.4经济性:应充分考虑降低施工及后期养护成本。
7.2设计内容
7.2.1现场勘查及环境分析:包括建筑周边环境、屋面面积、屋面高程、屋面防水设计及使用状况、
室内外高差、建筑朝向、给排水、风荷载等。
7.2.2方案设计:应根据屋顶荷载、面积大小,水落口、檐沟、变形缝、屋顶构筑物等的位置进行设
计。包括:
——掌握结构荷载;
——分析功能要求;
——确定屋顶绿化类型;
——平面布局和初步设计;
——设计选材;
——概算。
7.2.3施工图设计包括:
——确定屋顶构造层次;
——防水层设计,确定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和普通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
——排水材料选择及系统设计;
——确定种植基质类型;
——种植设计,种植形式和植物种类;
——树木防风固定设计;
——灌溉系统设计;
——电气照明设计;
——园林小品设计;
——构造节点设计;
——预算。
7.3基本要求
7.3.1种植荷载应包括初栽植物荷重和植物生长期增加的荷重。初栽植物荷重见表5。
表5初栽植物荷重
项目小乔木(带土球)大灌木小灌木地被植物
植物高度或面积2.0m~2.5m1.5m~2.0m1.0m~1.5m1.0m2
植物荷重80kg/株~120kg/株60kg/株~80kg/株30kg/株~60kg/株15kg/m2~30kg/m2
7.3.2新建建筑屋顶绿化宜设计为花园式屋顶绿化,屋顶基本构造层次包括:基层、绝热层、找坡(找
平)层、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蓄)水层、过滤层、种植基质层和植被层等,基
本构造层次见附录图C.1。
7.3.3既有建筑屋顶改造前应检测鉴定结构的安全性,应以结构鉴定报告作为设计依据,确定屋顶绿
化类型及种植形式。
7
DB11/T281—2015
7.3.4有檐沟的屋顶应砌筑独立种植挡墙。挡墙距离檐沟边沿不宜小于300mm,总高度不宜大于350mm,
并应高出种植基质50mm。种植挡墙构造见附录图C.2,其基本要求如下:
a)挡墙应设置在过滤层之上,以保证屋面的整体有组织排水;
b)挡墙与檐沟之间应设置缓冲带,宽度宜大于300mm。
7.3.5屋顶绿化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
7.3.6排(蓄)水层应根据屋顶的水落口位置,进行分区设置和有组织排水。
7.3.7过滤材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7.3.8过滤层应沿种植挡墙向上铺设,与种植基质高度一致。
7.3.9采用种植池种植高大植物时,其基本构造层次见附录图C.3,种植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池内应设置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b)池壁底部应设置排水口或排水管,并应设计有组织排水;
c)根据种植植物高度,应在池内设置固定植物用的金属预埋件。
7.3.10采用种植容器进行屋顶绿化时,防水层上应设置一道保护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容器应轻便,易搬移,连接点稳固便于组装、维护,抗风揭;
b)容器应有组织排水,种植基质厚度应满足植物生存土深的营养需求,不宜小于100mm。
7.4种植基质及植被层设计
7.4.1根据建筑荷载和功能要求及植物种类确定种植基质厚度,种植基质厚度参考见表6。
表6种植基质厚度参考表
种植基质
植物种类
草坪、地被小灌木大灌木小乔木
厚度(mm)≥100≥300≥500≥600
7.4.2树木定植点与女儿墙的安全距离应大于树高。
7.4.3屋顶绿化乔灌木高度大于2.0m,应采取固定措施。树木地上支撑固定法见附录图C.4,地上牵
引固定法见附录图C.5,地下锚固法见附录图C.6。
7.5细部构造
7.5.1屋顶绿化防水层的设计,其女儿墙的泛水应收口到压顶以下,构造层次图见附录图C.7。
7.5.2屋顶绿化宜采用外排水方式,水落口宜结合缓冲带设置,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8。
7.5.3水落口位于绿地内时,水落口上方应设置雨水观察井,并应在周边设置不小于300mm的卵石缓
冲带,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9。
7.5.4水落口位于铺装内时,基层应满铺排水板,上设雨篦子,下设过滤网,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10。
7.5.5硬质铺装应向水落口处找坡,找坡应符合GB50345中的规定。
7.5.6屋顶女儿墙、周边泛水部位、屋顶檐口部位、变形缝和竖向穿过屋顶的管道周围,应设置缓冲
带,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缓冲带可结合卵石带、园路或排水沟等设置。
7.5.7变形缝的设计应符合GB50345的规定。种植基质应低于变形缝侧墙50mm,变形缝上方不应覆
土种植。
7.5.8屋顶排水沟上可铺设盖板作为园路,侧墙应设置排水孔,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11。
7.6设施
7.6.1屋顶绿化的设施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电管线等宜铺设在防水层之上;
8
DB11/T281—2015
b)大面积种植宜采用固定式自动微喷或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并宜设计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小面积种植可设取水点进行人工灌溉;
c)宜选用体量小、质量轻的小型设施和园林小品。
7.6.2屋顶上应设置导引标识牌,并标注警示标志、出入口、紧急疏散口、水电路由、雨水观察井、
消防设施和水电警示等。
7.6.3屋顶设置花架、园亭等休闲设施时,应采取防风固定措施。
7.6.4屋顶景观水池应设计单独防水和排水构造。
7.6.5屋顶绿化宜根据景观和使用要求,适当选择节能照明电器和设施。
7.6.6屋顶设置太阳能设施时,各类设计的构筑物及植物等不应遮挡太阳能采光设施。
7.6.7在屋顶通风口或其他设备周围进行绿化时应设置装饰性遮挡。
8施工
8.1基本要求
8.1.1屋顶防水和绿化施工应按照施工图及各专业规范程序进行施工。
8.1.2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明确细部构造和技术要求,并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
术交底。
8.1.3防水材料、排(蓄)水板、种植基质和植物材料等屋顶绿化工程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
验,并提供检验报告,非本地植物应提供病虫害检疫报告。
8.1.4建筑保温层、找坡(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均应符合GB50345和JGJ155的有关规定。
a)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应与其耐根穿刺防水材料检测报告相符,并应符合JGJ155中的
相关规定。
b)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搭接缝应一次性焊接完成,并溢出5mm~10mm沥青胶封边;高
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前应试焊,检查搭接强度,调整工艺参数,必要时应进行表面处理。
8.1.5屋顶绿化施工应在防水工程完毕并通过蓄水试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后续施工不得造成防水层破
坏。
8.1.6施工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屋顶绿化施工材料不得在屋顶集中码放;
b)施工中应注意成品保护;
c)屋顶周边和预留孔洞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
d)雷、雨、雪和风力4级及以上天气时,屋顶施工应停止;
e)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8.1.7种植基质进场后应避免雨淋,散装种植基质应有防尘措施。
8.1.8进场的植物宜在6小时之内迅速栽植完毕,未栽植完毕的植物应及时喷水保湿,或采取临时假
植措施。
8.2施工流程
8.2.1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屋顶绿化施工流程图见附录图C.12、C.13。
8.3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8.3.1排(蓄)水设施施工前应根据屋顶坡向确定整体排水方向,并根据坡向从低点向高点铺设。
8.3.2排(蓄)水层应铺设至排水沟边缘或水落口周边。
9
DB11/T281—2015
8.3.3凹凸塑料排(蓄)水板宜采用搭接法施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8.3.4网状交织、块状塑料排水板宜采用拼接法施工,接茬应齐整,并作临时固定处理。
8.3.5采用卵石、陶粒等作为排水材料铺设时,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3.6过滤层无纺布应空铺于排(蓄)水层之上,铺设平整、无皱折,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6140.7-1987 金属薄板成形性试验方法 扩孔试验 1987-09-18
- QB/T 1433.8-2005 饼干 蛋圆饼干 2005-03-19
- JJG(交通) 092-2009 李氏密度瓶检定规程 2009-07-23
- HB 2784-1976 锥柄工具用浮动夹头 1978-05-24
- QB/T 1865-1993 胶印轮转油墨(黑) 1993-11-13
- YB/T 5133-2007 手表用不锈钢冷轧钢带 2007-01-25
- HG/T 2467.2-2003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2004-01-09
- QJ 2136.3-1991 金属材料理化复验试样规定金相检验试样 1991-02-05
- QJ 1628-1989 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冲击感度测定方法 1989-01-13
- QJ 1852-1990 单级谐波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 199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