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44-2008 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

GB/T 17644-2008 Test method for whiteness and chromaticity of textile fibr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644-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8-07
实施日期
2008-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国纤维检验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色度仪测定纺织纤维白度、色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纤维白度和色度的测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纤维检验局
起草人:
孙润军、陈美玉、冯平、来侃、徐军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60

W04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644—2008

代替GB/T17644—1998

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whitenessandchromaticityoftextilefibres

2008-08-07发布2008-12-01实施

发布

GB/T17644—2008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17644—1998«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7644—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色差计”改为“分光光度法色度仪”;

b)增加“色度”和“色相”的术语;

c)标准适用范围扩大;

d)修改了附录A的内容;

e)正文及附录B、附录C按CIE最新发布规定修改了计算方程式;

f)在X、Y、Z三刺激值计算的/厂、a*基础上增加了色差的修正值。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纤维检验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润军、陈美玉、冯平、来侃、徐军。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T

GB/T17644—2008

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色度仪测定纺织纤维白度、色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纤维白度和色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三刺激值X、Y、ZtristimulusvaluesX,Y,Z

在Us光源、10°视觉标准、CIE1994三刺激系统中,与被研究色刺激相匹配所需要的三参比刺激量

或三匹配刺激量。

3.2

明度指数L*indexoflightnessL*

LSb*均匀色度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明度坐标值。

3.3

色度系数«*、b*chromaticitycoefficienta*,b*

L/zr均匀色度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值。其中犷正值为红色,犷负值为绿色,zr正值为黄色,

b*负值为蓝色。

3.4

色度chromaticity

用色度坐标值表示的颜色的二维定量值。它可以是/"(直角坐标),也可以是L、矿(极坐标)。

3.5

白度WwhitenessW

对白色物质表面白色程度的一维评价。

3.6

色饱和度C*chromasaturationCs

反射有色光是色光和白光的混合物,色饱和度是色光在总反光量中所占的比例。它是极坐标系中

半径的值。

3.7

色相(角)H*colourehue(angle)H*

在极坐标系中色相所占的方向角的值。

GB/T17644—2008

4原理

应用分光光度法色度仪直接测量一定压缩密度的试样在试验盒透射面上的三刺激值X、Y、Z,通过

计算获得色度值和白度值。

5仪器

5.1色度仪

本标准采用分光光度法色度仪,应符合下列技术条件:

a)测量窗口直径0:2Omm〜30mm;

b)照明光源:05光源;

c)10°视角;

d)照明观测条件:入射法向0°,漫反射测量;

e)准确度:△YW1.5,ZW0.015,8,W0.015;

f)重复精度:AY<0.3,A^<0.001,A><0.001o

5.2天平

量程100g,分度值0.01go

5.3其他

a)试验盒(规格见附录A);

b)标准白板;

c)标准色板。

6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应符合GB6529温带二级标准大气的规定”

7试样

7.1取样

不同纤维按相应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实验室样品不少于30go

7.2试样的制备

从实验室样品中除去影响白度、颜色的杂质、油脂等,经调湿(回潮率较大的样品先在50C预烘

30min进行预调湿)在吸湿条件下达到平衡。样品经扯松混匀后,称取质量为5.00g±0.05g的试样

三份,分别置入3个试样盒,旋紧盒盖。

8试验步骤

&1仪器预热

按色度仪规定程序开机预热20min以上。

&2仪器校准

依次将黑罩、标准白板和标准色板置于仪器测试窗口,按仪器规定程序校准零点、满度及色

度值。

&3测试

将试样盒的试样面对准仪器测试窗口,按GB/T3979,根据表1规定测试。然后取出试样翻转,

旋紧盒盖,测试该试样第二面。依次测完三个试样盒,记录色度值或白度值的基础数据的平均值X、

y、z。

2

GB/T17644—2008

表1色度仪不同窗口直径对应的测试次数和位置

仪器窗口直径/mm每个试样测试次数试样盒对窗口位置

205左、右、上、下、中

254左、右、上、下

303靠周边三点均布

9试验结果

9.1色度指标

9.1.1ab*系统色度指标,按式(1)[或式(2)]、式(3)、式(4)计算,用L\a\b*的数值表示色度。

y

当>0.008856

Y

当p-<0.008856

式中:

I」——明度指数;

/——色度系数;

b*色度系数;

)——按附录B中的式(B.4)或式(B.5)计算;

/佶)——按附录B中的式(B.6)或式(B.7)计算;

/任)—按附录B中的式(B.8)或式(B.9)计算。

计算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至四位小数。

9.1.2用系统色度指标,按式(5)、式(6)计算,用的数值表示色度。

C*=[a*2+小]扌(5)

=arctg(6)

式中:

C*——色饱和度,%;

a*色度系数;

b*——色度系数;

W*——色相角,单位为度(°)。

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四位小数。

9.2纺织纤维的白度指标

9.2.1白度值按式(7)计算。

3

GB/T17644—2008

W=ioo-[(100—L*)2+/2+/,以*(7)

式中:

W——白度,%。

计算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至四位小数。

9.2.2在LSL指标体系中表示白度偏色方向:/正值表示偏红,/负值表示偏绿,/正值

表示偏黄,/厂负值表示偏蓝。

9.3纺织纤维的色差指标

当比对标准样品计算色差吋,按附录C计算色差。具体计算实例参见附录。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执行标准的编号;

b)样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及状态,送样单位;

c)试验日期及环境条件;

d)试验仪器型号及主要技术条件;

e)试验结果;

0备注;

g)试验者。

4

GB/T17644—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样盒

试样盒结构示意图及主要尺寸见图A.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