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DB37/T 4364-2021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ddress Data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5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3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2021-03-11发布2021-04-1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364—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地址结构化描述规则................................................................3
6编码规则..........................................................................3
7地名分类规则......................................................................4
8几何表达规则......................................................................4
9质量要求..........................................................................4
附录A(规范性)地名分类与编码表....................................................6
附录B(规范性)地名地址属性表结构.................................................13
参考文献............................................................................15
I
DB37/T436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国土测绘院、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继军、石娜、王海银、孟静涛、高浠舰、焦英华、刘玉华、韩磊。
II
DB37/T43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中地名地址数据的基本要求、地址结构化描述规则、
编码规则、地名分类规则、几何表达规则、质量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市、县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地名地址
数据的制作、加工与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platformforgeoinformationcommonservices
实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所需的信息数据、服务功能及其运行支撑环境的总称。
[来源:CH/Z9010—2011,3.1]
3.2
地名geographicalname
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
[来源:GB/T16820—2009,4.85]
3.3
地址address
具有地名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位置的结构化描述。
[来源:CH/Z9010—2011,3.5]
3.4
标准地址standardaddress
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主管部门认可的地址全称。
1
DB37/T4364—2021
3.5
街巷roadorlane
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城市道路。
[来源:GB/T23705—2009,3.3]
3.6
住宅区community
居住相对集中的生活聚集地,如居民小区、自然村等。
[来源:CH/Z9002—2007,3.2]
3.7
功能片区functionalarea
商业区、工业园、科技园、产业园等同类地名对象聚集的区域。
3.8
门(楼)址buildingaddress
院落、独立门户或建筑物标识编号的文字描述,包括门牌号码和楼牌号码。
[来源:GB/T23705—2009,3.5]
3.9
楼名号buildingname
住宅区、功能片区内部的楼房建筑的楼名、楼号。
4基本要求
4.1坐标系统
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数据格式
地理空间数据通用交换格式或公开格式。
4.3表示方法
本文件使用巴科斯范式(BNF)语法,其语法规定如下:
a)在双引号中的字(“word”)代表着这些字符本身;
b)在双引号外的字代表语法部分;
c)尖括号(<>)内包含的为必选项;
d)方括号([])内包含的为可选项;
e)花括号({})内包含的为可重复0至无数次的项;
f)竖线(|)表示在其左右两边任选一项;
g)::=表示“被定义为”。
2
DB37/T4364—2021
5地址结构化描述规则
5.1描述规则
标准地址由行政区域名称、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和局部点位置描述三大要素组成,并采用如下分段
组合的方式描述:
<标准地址>::=<行政区域名称>[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局部点位置描述]
5.2行政区域名称
行政区域名称是行政区域规范名称的文字描述,如“济南市”、“历下区”等,其形式为<行政区
域>::=[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行政村级],其中:
——<地市级>::=<地级市>|<地区>;
——<区县级>::=<区>|<县>|<县级市>;
——<乡镇级>::=<街道>|<镇>|<乡>;
——<行政村级>::=<社区>|<行政村>。
5.3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
基本区域限定物可分为街巷、住宅区、功能片区等,其形式为<基本区域限定物>::=<街巷>|<
住宅区>|<功能片区>,其中:
——<街巷>::=<街>|<巷>|<公路>;
——<住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
——<功能片区>::=<商业区>|<工业园>|<科技园>|<产业园>|<风景名胜区>|<公园>|
<高等院校>|<大型医院>。
5.4局部点位置描述
局部点位置描述是标准地址的最后一级元素,可以用“点”表示基本地址元素,其形式如下:
<局部点位置描述>::=[门(楼)址][楼名号]
6编码规则
6.1地名地址数据需要进行唯一编码,以方便数据的维护与更新。本省的标准地址编码采用20位十进
制数字码,编码结构如图1所示:
XXXXXXXXXXXXXXXXXXXX
区县级代码乡镇级代码行政村级代码流水号码
图1标准地址编码结构
6.2左起第一至第十二位为行政区域代码,可分为三段:
——左起第一至第六位,是区县级行政区域代码,具体编码应按照GB/T2260执行;
——左起第七至第九位,是乡镇级行政区域代码,具体编码规则应按照GB/T10114执行,其中001~
099表示街道,100~199表示镇,200~399表示乡;
——左起第十至第十二位,是行政村级行政区域代码,其中001~199表示社区,200~399表示行
政村。
3
DB37/T4364—2021
6.3左起第十三位至第二十位为流水号码,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按照顺序从00000001开始,流水
号码不可重复,数据生产和更新过程中,应保持同一地名地址数据的编码不变。
7地名分类规则
地名数据采用线分类法(层级分类法),按照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大类包括地标、
政府机关、教育科研、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文体休闲、单位企业、餐饮住宿、购物、民生服务等十类,
中类和小类在大类基础上进一步划分。
地名数据的分类码采用6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大类码、中类码和小类码,代
码结构如图2所示:
XXXXXX
大类码中类码小类码
图2地名分类码结构
具体的分类与编码见附录A。
8几何表达规则
8.1表达方式
地名地址数据以地理位置标识点表达。
8.2面状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
8.2.1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的几何中心点。
8.2.2面状区域的几何中心点。
8.3线状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
8.3.1线状实体的中心点。
8.3.2线状地物(河流、山脉等)的标志点。
8.4点的地理位置标识
8.4.1门(楼)址的标牌位置点。
8.4.2楼房、大厦的几何中心点。
8.4.3标志物、兴趣点的几何中心点。
8.4.4自然地物的几何中心点或标志点。
9质量要求
9.1属性准确性
9.1.1地名地址要素的属性项定义应符合附录B的格式要求。
9.1.2要素的各属性项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填写,当要素属性确无属性值时应赋空值或NULL。
9.1.3地名要素的分类码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9.1.4属性值统一用半角符号表示,不允许出现空格、换行符等特殊符号。
4
DB37/T4364—2021
9.2逻辑一致性
9.2.1数据结构及数据格式符合要求。
9.2.2地理位置标识点之间的方位和距离,应与对应地理实体之间的方位和距离一致。
9.3数据完整性
9.3.1要素内容应完整,无遗漏、多余、重复现象。
9.3.2要素属性值无多余、遗漏现象。
5
DB37/T4364—2021
AA
附录A
(规范性)
地名分类与编码表
地名分类与编码表见表A.1。
表A.1地名分类与编码表
分类
大类大类码中类中类码小类小类码备注
编码
省级地名01010101
地级市地名02010102
区县级地名03010103县、区、县级市等
行政地名01乡镇级地名04010104
街道级地名05010105
行政村06010106行政村、社区
自然村07010107
山01010201山峰、顶、崮等
洞02010202洞、穴等
谷、沟03010203山谷、峡谷、峪、沟壑等
河流04010204
地标01水库、湖泊、池塘05010205水库、湖泊、池塘、潭等
自然地名02
泉06010206
岬角07010207岬、角、沙嘴等
岛屿08010208
海湾、海峡、海域09010209
其它99010299
写字楼、商住两用大楼、大厦、
大楼大厦01010301
商务中心等
居民小区、公寓、住宅楼、单
一般地标03房产小区02010302
位宿舍、别墅等
工业园、开发区、商业区、创
特定园区03010303
意园区、科技园区、保税区等
省级政府01020101
地市级政府02020102
区政府、县政府、县级市政府,
政府区县级政府03020103包括同等级开发区、高新区、
02政府驻地01
机关保税区管委会
乡政府、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乡镇级政府04020104包括同等级开发区、高新区、
保税区管委会
6
DB37/T4364—2021
表A.1地名分类与编码表(续)
分类
大类大类码中类中类码小类小类码备注
编码
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
政府驻地01村委会、居委会05020105
自治组织
政协、人大、厅、局、委、
省级机关01020201
处等
地市级机关02020202政协、人大、局、委、处等
政协、人大、局、委、处等
区县级机关03020203
(包括县级市)
政府机关02
乡镇街道级机关04020204政协、人大、委、处等
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
心、行政审批大厅、行政审
政务服务中心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B/T 6102-2023 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及休风煤气回收技术要求 2023-12-20
- YB/T 6101-2023 钢铁行业低压蒸汽干燥水处理污泥污泥技术规范 2023-12-20
- YB/T 4880.3-2023 钢铁企业水系统优化 第3部分:热轧工序 2023-12-20
- YB/T 6099-2023 水封式烧结环冷机 2023-12-20
- YB/T 6098-2023 热轧板带无头轧制技术规范 2023-12-20
- YB/T 6119-2023 加热炉黑体强化辐射技术要求 2023-12-20
- LD/T 6001.2-2023 社会保障卡检测规范 第2部分:卡内COS检测 2023-11-24
- LD/T 6001.1-2023 社会保障卡检测规范 第1部分:卡片质量物理特性检测 2023-11-24
- YB/T 4880.4-2023 钢铁企业水系统优化 第4部分:冷轧工序 2023-12-20
- YB/T 6100-2023 高炉铁水罐加盖保温技术规范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