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
GB/T 26327-2010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单位以及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单位, 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系统集成提供参考指南。
发布历史
-
2011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宝信、清华大学、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沈阳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黄双喜、黎晓东、刘颖、欧阳树生、杨英杰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4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240.50
J07
a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0
26327--20
GB/T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
forinformationization
Implementationguideenterprisesystem
201
1-01-14发布
宰瞀徽紫瓣譬糌赞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9
GB/T26327--2010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4
4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层次……………4
5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成熟度模型…………·………一5
6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7
附录A(资料性附录)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参考实现方法……-……--9
参考文献……………………22
GB/T
刖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提出。
159)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宝信、清华大学、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
司、沈阳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双喜、黎晓东、刘颖、欧阳树生、杨英杰。
GB/T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
1范围
GB/T26327规定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定义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层次,建立了企
业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成熟度模型,并规范了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和任务。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单位以及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单位,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系
统集成提供参考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企业enterprise
共同承担确定使命、目标和目的,以提供产品或服务等输出的一个或多个组织。
注:该术语包括诸如广义企业、虚拟企业等相关概念。
[GB/T18757--2008,定义3.61
2.2
informationization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方面全面应用信息
技术,建设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调整或重组企业组织结构
与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
2.3
informationization
企业信息化系统enterprisesystem
支持企业信息化实现的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2.4
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ion
通过接口实现不同功能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功能互连。
2.5
企业集成enterpriseintegration
企业实现其内部和外部信息环境中不同数据、应用、业务流程和服务共享和互联的方法和过程。
2.6
系统system
为实现一个或多个即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结合体。
2.7
informationization
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enterpriseintegratedsystem
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
术,将企业生产全过程中有关人,技术和经营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料流与资金流有机地集成并优
化运行的一个复杂大系统。
2.8
integration
企业集成平台enterpriseplatform
一个支持复杂信息环境下企业集成的软件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集成环境和相应的集成
1
26327--2010
GB/T
服务。
2.9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系统(不论物理的或概念的对象或实体)中各部分的基本配置和连接的描述(模型)。
注:针对系统集成,有两种,也只有两种体系结构。它们是:
a)系统体系结构(有时又称为“第1类”体系结构)涉及系统的设计。倒如整个企业集成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
系统部分。
b)企业参考项目(有时称为“第2类”体系结构)涉及诸如企业集成或其他企业开发计划的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的组织。
2.10
architecture
参考体系reference
一套方法和框架,它通过结构化的方法论、规范化的操作和支持工具来指导企业集成系统的设计和
实现。
2.11
方法论methodology
(以文本、计算机程序、工具等方式提供的)指令集,是指导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工作
内容。
注:在执行实体集成项目生命周期的各方面时,方法论描述或规定了企业工程和集成的过程。方法论可能会考虑
刭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
[GB/T18757--2008,定义3.14]
2.12
模型modd
为回答所研究的问题和表达真实事物的特定方面而采用任何形式(包括数学、物理、符号、图形或文
字描述等)的、实际事物的抽象表达法。
注:模型可用于描述企业活动或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GB/T
18757--2008,定义3.16]
2.13
model
企业模型enterprise
关于企业打算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表示方法。
注:企业模型用于改进企业的效果和效率,识别基本的要素并将其分解到需要的程度。它也规定了这些要素对信
息、资源和组织方面的需求,提供定义集成信息系统需求所要的信息。
[GB/T18757--2008,定义3.8]
2.14
框架framework
表明概念化实体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图。
注:对照企业参考体系结构,这里所涉及的结构或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都没有生命周期或时间关系。
/-GB/T
18757--2008,定义3.9]
2.15
生命周期life
cycle
系统走完其全部生命历程所经历的一般阶段和步骤的有限集。
[-GB/T
18757--2008,定义3.11]
2.16
项目project
有目的的、带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行动,用来在特定资源和需求条件下创建一个产品或服务。
2
GB/T
[ISO/IEC15288:2002,定义4.12]
2.17
生命周期模型lifemodel
cycle
一个有关过程和活动的框架,可以作为通用的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参考。
[ISO/IEC15288:2002,定义4.8]
2.18
life
系统生命周期systemcycle
一个系统从概念生成到报废的随时间发展的系统演进全过程。
FISO/IEC15288:2002,定义4.20]
2.19
经营过程business
process
企业活动的部分有序集,通过其执行来实现企业或企业某一部分的既定目标以达到某种期望的最
终结果。
[GB/T18757--2008,定义3.5]
2.20
工作流workflow
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一组任务,它在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参与下,利用特定资源,按照预
先确定的规则执行的一个过程。
2.21
使能系统enablingsystem
在一个系统生命周期阶段中作为补充功能的系统,但对于系统的功能不起直接作用。
[ISO/IEC15288:2002,定义4.5]
2.22
用户user
在一个系统应用期间受益的个人或组织。
15288:2002,定义4.zz]
[改写ISO/IEC
2.23
活动aetivity
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
注:企业活动由企业中执行的那些消耗输入、并配给时间与资源、以产生输出的基本任务组成,
2.24
组织organization
企业的结构和企业中责任与权力的分配。
[GB/T18757--2008,定义3.17]
2.25
资源resource
在执行企业活动和经营过程中所需提供的部分或全部能力的企业实体。
18757
EGBIT2008,定义3.18]
2.26
阶段stage
系统生命周期中以某特定条件、事件或现象的发生为特征的时间间歇。
[改写ISO/IEC15288:2002,定义4.14]
3
26327--2010
GB/T
3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
3.1企业信息化系统分类
企业信息化系统类型可分为:
a)制造领域集成:制造领域集成在纵向上主要完成各种生产系统与制造管理与控制的集成;在横
向上要解决制造与设计之间的集成;
b)设计领域集成:实现产品设计领域不同产品设计功能问(设计、工艺、装配)的集成;
c)管理领域集成:实现企业多层面、多组织、多业务环节、多地域的管理业务的集成;
d)供应链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企业采购总部、分中心、供应商之间的集成。实施企
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的目的是为解决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够共享、“自动化孤岛”和“信
息孤岛”给企业整体效益提高带来的障碍而采取的技术和组织方法。
3.2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
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
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全过程中有关人,技术和经营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料流与资
金流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的一个复杂大系统。图l给出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其核心是
集成基础设施/集成平台,为企业提供基础的信息集成、应用集成、过程集成和商业集成服务,通过这些
集成服务,企业不同单元技术和系统协同运行,形成集成化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管
理等业务活动的高效运行,实现人/组织、技术、资源和经营管理等企业要素的集成。
图1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
4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层次
本标准按照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的集成内容,将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的实现分为信息集成、应用集
成、过程集成和商业集成几个发展阶段(见图2)。
a)信息集成利用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共享信息模型的支持下,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
息共享,实现“在正确的时候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或者机器)”,从而作
出正确的决策。在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早期阶段,应用的集成首先是信息集成。信息集成解决
了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信息反馈速度慢、信息不全等而造成的决策困难、计划不正确、
4
GB/T
库存量大、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积压等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
b)应用集成实现异构应用网络环境下完成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与互操作,提供应用
网络中不同节点应用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接口。在这一层,为了建立协作系统,必须提供分布
处理环境、执行环境的公共服务、应用编程接口(API)和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应用集成和物理
系统集成构成了企业集成的运行环境;
c)过程集成利用计算机集成支持软件工具高效、实时地实现企业信息化应用闻的数据、资源的共
享和应用问的协同工作,将一个个孤立的应用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企业运行系统。实现
过程集成后,就可以方便地协调各种企业功能,把人和资源、资金及应用合理地组织在一起,获
得最佳的运行效益。这样,企业就使客户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制定过程,再按
照过程来组织功能和工作组。另外,过程集成实现了应用逻辑与过程逻辑的分离,过程建模与
具体数据、功能的分离,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具体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修改过程模型来完成系
统功能的改变,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d)商业集成以网络化虚拟组织为集成对象,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实现跨组织边界的策略、
业务集成。
企业集成发展过程
图2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层次
5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成熟度横型
在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由于企业业务应用系统的多样性及大量遗留系统的存
在,造成了企业集成实际需求本身就非常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大量可供选择的应用集成技术、软件
产品和集成实现方案,使企业集成的实施手段也变得十分复杂。为了帮助企业清楚地了解其目前所处
的技术状态,进而更好地处理上述复杂性,本标准给出企业集成系统实现成熟度模型,以指导企业逐步
实现业务系统的集成化运行。
根据企业的集成状态,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实现成熟度模型分为预集成、点对点集成、结构化集成、
过程集成和协同业务集成五个阶段(见图3)。
GB/T26327--2010
援别一4
协同业务阶段
1.将上阶段EAI使
鲠别-3能的盎业内部集成
过程集成阶袅扩展到企业闻的业
务协同(B2Bi);
级别一22.采甩Intcmct等公
1_上一个阶畏中的专
结构化集成阶段用集成平台已经采用共基础两鳐集构i
3.采用XML等公共
1.应用问的交互在星了商业标准l
搬尉一l的敦据交换标准;
型或总线型的专用2.实现各种业务处理
点对点集成阶段4.集成平台工具支
集成平台支持下实系统对共享数据访阿
持分布式工作藏建
1.利用专用API或现f的有效控制与臂理;
模与执行、安全事
敦据同步工具宴现2.集成平台具有复杂3.集成平台工具船眵
务、智麓化接口匹
应用问点对点变的消息代理戚应用支持业务过程建筷与
配、敦据映射、业
互t服务嚣等特征t自动执彳亍t
务系统可辊化配置
2.采用紧耦台方式&集成平台具有数据4.集成平台工具具有
实瑰应用向集成;转换、业务逻髯妊工作藏建模、喜赫等功钯;
矗合作伙伴之间采
&开始使用结构简理、分布式事务处由与决簟的能力l
用RossetsNet等公
单的异步通信中间理蓖力f5.开始采用企业业务
共的B2B戚B2C标
件工具(集成平台屯开始采用倚单的企模型.
准业务摄作协议.
原垂).业应甩接口模型.
图3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成熟度模型
a)预集成阶段
各个业务系统都独立运行,这些独立运行的业务系统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直接交互,形成“信息化
孤岛”。
b)点对点集成阶段
在这个阶段,通过为需要互连或交互的两个应用建立基础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应用之间点到点的集
成。但在这一层上的接口是技术层面(如数据词典等)的接口,不涉及任何业务的问题。经过应用间数
据交换接口的连接,应用已经从独立的信息单元向开放的系统转化。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应
用编程接口来实现,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大部分已经通过不需要手工参与的自动化手段实现。集成的
应用系统采用紧耦合的结构,反映应用之间依赖关系的业务逻辑规则通常直接编码在具体的应用系统
中。虽然集成系统采用的是紧耦合的结构,但是它也允许应用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通常采用面向消息
的中间件的方法来提高应用的可扩展性和访问能力。
c)结构化集成阶段
在这个集成阶段,通常采用先进的中间件工具来实现不同业务应用之间的互操作及数据交换。具
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了解决点对点集成方式中存在大量应用集成接口的问题,采用结构化的中心
式HUB或总线来控制应用间的信息交换;对不同业务应用之间数据或信息流动的各种业务逻辑规则
进行集中管理,并将其固化到相应的中间件中。在这个企业集成阶段,企业的应用需要遵循一个规范化
的集成接口模型(包括公共数据模型),从而便于实现对多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JYKHR 004-2022 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标准 2022-09-05
- T/YXJ 025-2022 自动上胶折边机 2022-12-30
- T/YQAC 0002-2022 鲜艾纯露 2022-10-14
- T/RCX 001-2020 日照绿茶 2020-10-12
- T/CAQI 189-2021 给水处理用超滤膜组件、装置和工程的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2021-03-15
- T/TAASS 2-2019 露地大白菜一节双减高效精简栽培技术规程 2019-11-15
- T/GTHXM 002-2022 玉米(成玉668)高产栽培技术标准 2022-03-23
- T/HBLS 0009-2018 荆楚大地 粗碾米 2018-06-12
- T/TTEA 02-2018 芡实(干果) 2019-01-19
- T/CNRA 001-2020 浓缩天然胶乳 无氨保存离心胶乳 规格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