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508-2023 小麦百农4199栽培技术规程

DB4107/T 508-2023 Wheat Baine No. 4199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07/T 508-2023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27
实施日期
2023-07-27
发布单位/组织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种子服务站、沈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市原种场。
起草人:
丁位华、茹振钢、冯素伟、李淦、李璐、孔祥云、徐伟、张其林、杨志刚。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508—2023

小麦百农4199栽培技术规程

2023-06-27发布2023-07-2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7/T50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种子服务站、沈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市原种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位华、茹振钢、冯素伟、李淦、李璐、孔祥云、徐伟、张其林、杨志刚。

I

DB4107/T508—2023

小麦百农4199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百农4199栽培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

收获及入库等。

本文件适用于新乡地区百农4199高产适宜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百农4199

2017年经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经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百农高光3709F2/矮抗58,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分蘖成穗

多、灌浆速度快的优良特性。

适宜区域

适宜新乡地区早、中、晚茬地种植。

高产

小麦常年产量每亩不低于550kg。

稳产

小麦常年产量每亩不低于450kg。

旺苗麦田

越冬期总茎数在90万头以上、叶龄大于7片、株高大于30cm的麦田。

2

DB4107/T508—2023

弱苗麦田

越冬期总茎数在60万头以下,个体发育较小的麦田或脱肥麦田或受冻麦田。

4基本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产地生产条件

地势平坦,土层肥沃,灌排方便,保水保肥性好,耕层厚度>20cm以上,土壤耕层0cm~20cm以内

有机质含量≥13g/kg,全氮(N)含量≥0.9g/kg,有效磷(P)含量≥15mg/kg,速效钾(K)≥90mg/kg。

肥料使用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有关要求,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要经高温堆沤,充分腐熟。

农药使用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绿色防控,一喷多效,统防统治”的植保方针,依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取

适用农药,适时进行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5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

5.1.1秸秆还田和造墒

前茬收获后及时机械粉碎还田,秸秆长度<5cm,铺匀,使其不影响整地和播种质量;墒情不足麦

田应提前造墒,0cm~40cm土壤耕层平均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保证足墒下种;粘重土壤及砂姜土地

块,可采取浇灌蒙头水。

5.1.2施肥

采取“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底追结合,氮肥后移”的施肥原则。根据当地施肥推荐,

确定氮、磷、钾肥料用量,提倡增施有机肥,在有机肥、磷肥、钾肥及微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底肥的基础

上,氮肥底追结合,其中氮肥的60%~70%作底肥,30%~40%作追肥。追肥可根据苗情分一次或两次施用,

若冬前苗情较差,可施用10%左右的氮肥作为平衡肥,剩余的20%~30%在拔节期追施,若苗情正常,追

肥全在拔节期追施。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5.1.3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和土壤病菌发生严重的地块,选用合适的药物与细土混匀,浇底墒水或整地时均匀撒施。

化学防治病虫害的药剂种类及防治对象参见附录A和B(下同)。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

的规定。

5.1.4整地

3

DB4107/T508—2023

耕深23cm~25cm,耕后机耙两遍,粉碎坷垃,捡净根茬,使之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若是旋耕,旋

耕深度≥15cm,旋耕2次,耕后镇压。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应深耕(深松)一次。

5.1.5精选种子和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播前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发生种类,选择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

或拌种剂并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种子包衣技术条件符合GB/T15671的规定,农药使

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播种

5.2.1播种期和播种量

新乡地区最佳播种期为10月5日~10月20日。适宜播期范围内,高肥力、早茬地每亩播量9kg~10

kg;中肥力、中晚茬地每亩播量10kg~12kg;晚于适宜播期播种,每晚播种3d,每亩播量增加0.5kg,

最多不超过15kg。

5.2.2播种方式

足墒播种,播种深度3cm~5cm。提倡采用精量播种机等行距(20cm~23cm)或宽窄行播种(14cm/24

cm),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保证苗全苗匀。

5.2.3播种后镇压

播种后根据墒情全面镇压。播前降雨较少或没有浇水造墒的地块,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1~2遍,土

壤含水量高于75%的地块,适当镇压。提倡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作业。

田间管理

5.3.1越冬期管理

5.3.1.1查苗补种,疏稠补稀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对有缺苗断垄的地方,用该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开沟撒播,或在小麦三

叶期至四叶期,疏稠补稀,移栽补苗,并及时浇水,确保苗全、苗匀。

5.3.1.2越冬期灌水

在11月下旬~12月上中旬,当日平均气温降至3℃~5℃时,对土壤悬空不实麦田、土壤墒情不足的

麦田应及时补灌,对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可不进行冬灌。

5.3.1.3追肥

对底肥不足、麦田瘦弱、群体较小田块,结合冬灌,适量追施平衡肥,每亩补施纯氮4kg~6kg。

5.3.1.4中耕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