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592-2014 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检测方法
GB/T 30592-2014 Test method for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of transparent envelop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人工模拟光源对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的检测。
发布历史
-
201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刘月莉、余亚超、赵士怀、王德福、曹毅然、马扬、杨燕萍、刘晖、林波荣、汤高举、任俊、张亚挺、赵勇、袁涛、赵岩、吕荣菊、闫文蕾、曾晓武、刘正权、段恺、董呈明、高汉民、解勇、张忠伟、蒋毅、肖伟、杨玉忠、潘振、孙立新、赵青、姜轶斌、张建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040.01
P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305922014
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检测方法
Testmethodforsolarheataincoefficientoftransarentenveloe
gpp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2014-06-09发布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3059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Ⅰ
/—
GBT305922014
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检测方法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检测中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方法数据处理以及检测
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人工模拟光源对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的检测。
:,。
注如采用自然光源对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进行检测其检测装置可参照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
GBT2680
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T4132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
GBT42712007
/:
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第部分大气质量
GBT17683.111.5
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3术语和定义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4132
3.1
透光围护结构transarentenveloe
pp
,、、。
太阳光可直接透入室内的建筑外围护结构件如建筑外窗透明幕墙外门及玻璃砖砌体等结构
3.2
太阳得热量solarheatain
g
,。
经由透光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太阳能量包括透过的太阳辐射得热和进入室内的传热两部分
3.3
太阳得热系数solarheataincoefficient
g
SHGC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太阳得热量与投射在其表面的太阳辐射能通量之比值。
3.4
热计量箱thermalcalorimeter
,、、
用于计量通过透光围护结构进入室内太阳得热量的装置由绝热外壁冷却水循环系统自动控制
系统和热计量系统构成。
3.5
太阳辐射照度solarirradiance
投射到围护结构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
1
/—
GBT305922014
3.6
人工模拟光源artificiallihtsource
g
,。
模拟太阳光辐射能量的人工辐射光源其光谱与AM1.5的太阳光谱300nm~2500nm波段相似
3.7
大气质量;
1.5airmass1.5AM1.5
、
表示实际观察者与太阳之间路径中的大气质量和该观察者位于海平面上在标准大气压下太阳正
位于头顶时的大气质量之比为。:,
1.5其适用的条件为物体表平面与太阳之间的AM等于1.5视场角
为。
5.8°
:。
注地面反照率取0.2
4检测方法
4.1原理
,,
基于稳态传热原理在一个热室内采用人工光源模拟太阳光辐射计量通过透光围护结构进入热计
。,
量箱内的太阳得热量该得热量与投射到试件表面的太阳辐射能通量之比即为透光围护结构的太阳
得热系数。
4.2检测装置
4.2.1构成
、,、、
检测装置主要由控制室热室和环境空间构成主要包括人工模拟光源热计量箱集热器及冷却水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
循环系统等见图1
说明:
Ⅰ———控制室;7———热计量箱体;
Ⅱ———热室;8———集热器;
———环境空间;———环境空间空调系统;
Ⅲ9
1———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10———制冷机组;
———热室空调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
211
3———排风系统;12———风扇;
4———人工模拟光源;13———热计量箱内空气温度测点;
5———热室空气温度测点;14———试件;
———试件框;———移动支架。
615
图太阳得热系数检测装置示意
1
2
/—
GBT305922014
4.2.2热室
,,
热室内设置人工模拟光源和空调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调节作用使室内空气温度稳定在25℃±
。,,。
0.5℃当无法满足时可控制在25℃~28.0℃温度波动幅度不大于0.5K
4.2.3人工模拟光源
、。、
4.2.3.1人工模拟光源由光源系统排热系统及移动支架组成人工模拟光源应能前后左右方向移
,。
动其有效照射范围应大于试件
,/
4.2.3.2光源系统由短弧氙灯或镝灯与滤光镜等组成模拟太阳光应满足GBT17683.1中规定的
AM1.5的光谱分布要求。
,。
4.2.3.3光源应垂直试件表面通过调节光源系统电流改变光源辐射照度
。,
4.2.3.4试件表面接收到的辐射照度应均匀分布辐射照度分布不均匀度应满足±5%以内的要求当
,。
其不均匀度大于时应按照附录的规定进行调整
5%B
。。
4.2.3.5人工模拟光源背部设置排风系统该系统应满足及时排除光源散热的需要
4.2.4环境空间
。,
热计量箱设置在环境空间内通过该空间内设置的空调系统保证其空气温度与热计量箱内温度
之差不大于0.5K。
4.2.5热计量箱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2·/。
4.2.5.1热计量箱壁板由匀质材料组成其热阻值不宜小于10.0mKW
4.2.5.2热计量箱体构造应进行绝热处理。
。,
4.2.5.3设置风扇保证热计量箱内空气温度分布均匀风扇的设置应满足热计量箱侧试件表面风速
不大于/。
1ms
,(、)
4.2.5.4热计量箱内设置空气冷却装置通过控制冷却水参数进水温度流量保证箱内的空气温度在
,。
设定范围内且温度波动幅度不大于0.5K
应按附录的规定进行热计量箱热流系数标定。
4.2.5.5C
4.2.6集热器
4.2.6.1集热器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s应大于或等于0.95。
ρ
,
4.2.6.2集热器的面积应能保证进入热计量箱内的辐射热量被及时吸收并带走其角系数不应低于
φ
0.9。
4.2.7冷却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
4.2.7.1由温度传感器集热器流量计循环水泵和制冷机组构成通过控制冷
,。。
却水温度和流量调节热计量箱内空气与冷却水的换热量保证热计量箱内温度稳定其原理见图2
3
/—
GBT305922014
说明:
Ⅰ———热计量箱;
1———集热器;
2———进水温度测点;
3———制冷机组;
4———循环水泵;
5———流量计;
6———出水温度测点。
图冷却水系统原理图
2
、,。,
4.2.7.2通过计量冷却循环水进出水温度及流量计算太阳得热量流量计的精度不低于0.5级温
度传感器的精度为±0.1℃。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4.2.8试件框
,2·/。
4.2.8.1试件框构造应进行断热处理其热阻值不宜小于10.0mKW
,。
4.2.8.2试件框的洞口尺寸不宜小于3800mm×2200mm其厚度不应小于200mm
4.3检测程序
4.3.1试件准备
。、。
4.3.1.1被检试件为一件试件的构造尺寸和玻璃种类及型材颜色应符合产品设计和组装要求
,、,
4.3.1.2试件安装后应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条等将试件与试件框间空隙进行填塞密封并采用胶
带对试件开启缝进行双面密封。
4.3.2试验条件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6351-2012 岩样声波特性的实验室测量规范 2012-08-23
- QX/T 110-2009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09-06-07
- NB/T 20009.11-2013 压水堆核电厂用焊接材料 第11部分:1、2、3级设备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2013-06-08
- SY/T 6903-2012 磁性测量仪器量值溯源与传递 2012-08-23
- SL 380-2007 水资源监控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 2007-07-14
- HG/T 4465-2012 虫酰肼悬浮剂 2012-12-28
- HG/T 2078-2012 2-氰基-4-硝基苯胺 2012-12-28
- QB/T 1586.3-2010 箱包五金配件 箱提把 2010-12-29
- QX/T 103-2009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2009-06-07
- QB/T 1097-2010 钢制文件柜 2010-12-29